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夏雨(1989-),男,湖北襄阳人,贵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与创业管理。
摘要:2013年11月12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要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目前,中国正一步步逐渐成为中等收入国家,针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和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本文探讨了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中等收入陷阱
一、本文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以出口和投资为主要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使得中国经济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人均GDP从1978年的155美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6747美元,中国也从低收入国家成为了中等收入国家。然而,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环境和资源的约束,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由于可能受到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以往以简单再加工商品为主的出口方式也面临不可持续的问题。“中等收入陷阱”是2006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持续地扩大,2011年中国基尼系数突破0.55,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从经济学理论和国际经验看,中国现阶段如此严重的收入分配差距很可能成为使中国经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因此,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意义重大。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2.1国外对收入分配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研究
R.Benabou(1996)通过对1992-1996年间的13个计量研究,发现其中有9个结论是表明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Persson和Tabellini(1994)则通过对九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收入差距的扩大将会显著阻碍经济增长。Kaldor(1956)则认为富人的边际储蓄要高于穷人,收入差距越大,富人的财富就越多,从而导致更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菲利普·阿吉翁等(1997)认为当资本市场还未成熟,机构种类繁多,不仅不易于实现公平和效率,相反,会造成效率的损失。布拉姆巴特(2007)指出,过大的不平等可能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障碍,原因是低收入者可能会因为得不到信贷,而丧失投资机会,这些都会成为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使得有效的投资减少,而不利于经济增长。Foellmi和Zweimuller(2006)认为收入差距扩大对于创新者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他们认为收入差距扩大,富人变的更加富有,那么创新者提供给富人的价格会上升。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能够承担起创新产品的消费者少了,即整个市场对于创新产品的需求变小了。最终,在Foellmi和Zweimuller(2006)的模型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收入不平等能够促进创新,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
2.2国内对收入分配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研究
袁志刚、宋铮(1999)认为如果消费函数是一个凹函数,在收入总额不变的情况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可以提高居民总体的消费水平,从而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蔡昉(2008)认为改善收入分配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发展阶段所决定的长期任务。由于很高的贫富差距一方面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一方面不利于消费的增加,从而影响增长的可持续性。魏之川(2006)则以企业为出发点,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应当鼓励企业向落后地区转移,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从而可以从多个方面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而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杜传忠、刘英基(2010)则从制度的角度,认为应当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实现民富国强、让老百姓普遍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有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途径。乔俊峰(2011)认为中国应着力从创造社会流动性、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发挥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效应等方面入手,制定社会均等化政策,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孔泾源(2012)认为收入差距过大,不仅造成国内居民消费不足,而且引发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收入差距过大给防范“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问题
第一,收入差距过大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由行政垄断、非法所得和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等原因形成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会引发更大的不公,社会上的贫穷人口也随之增加。
第二,收入差距过大会减少全社会消费需求,不利于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差距过大,会增加全社会低收入者的数量,使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降低,从而使整个社会的需求小于供给,会影响到供给者的积极性,导致整个社会的产出下降,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升级滞后,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劳动者缺乏工作积极性,导致创新能力下降。劳动者如果缺乏积极性,就会影响所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第四,收入差距过大影响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第五,收入差距过大阻碍技术创新。
第六,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我国农村过剩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四、解决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防止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建议
第一,增加国内需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对于科技产品的投入力度和财政补贴。增加新的消费需求。淘汰国内的落后产能。
第二,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努力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加强对垄断性企业工资收入的监管。继续加强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财政补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城镇居民就业率。
第三,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加强对农村居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技能水平。加强对农村低收入者的财政补贴,保证其生活需求。探索对农村高收入者的财产性收入增税。对于农村高收入者的财产性收入增税有利于减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建设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第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农村教育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完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劳动合同制度。大力发展城镇企业,为农村经济增添活力。
五、小结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历程,主要是依靠资本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然而根据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资本只能拉动短期的经济增长,不利于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使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挑战。中国政府要把党和人民紧紧团结起来,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进一步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且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总之,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任重而道远!(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2
[2]蔡昉.中国如何跨越“中低等收入陷阱”[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
[3]魏之川.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天津经济,2012(4).
[4]杜传忠、刘英基.拉美国家“中等收入陷阱”及对我国的警示[J].理论学习(山东),2011
[5]David N.Weil.经济增长.第2版.王劲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22~227
摘要:2013年11月12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要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目前,中国正一步步逐渐成为中等收入国家,针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和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本文探讨了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中等收入陷阱
一、本文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以出口和投资为主要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使得中国经济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人均GDP从1978年的155美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6747美元,中国也从低收入国家成为了中等收入国家。然而,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环境和资源的约束,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由于可能受到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以往以简单再加工商品为主的出口方式也面临不可持续的问题。“中等收入陷阱”是2006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持续地扩大,2011年中国基尼系数突破0.55,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从经济学理论和国际经验看,中国现阶段如此严重的收入分配差距很可能成为使中国经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因此,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意义重大。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2.1国外对收入分配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研究
R.Benabou(1996)通过对1992-1996年间的13个计量研究,发现其中有9个结论是表明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Persson和Tabellini(1994)则通过对九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收入差距的扩大将会显著阻碍经济增长。Kaldor(1956)则认为富人的边际储蓄要高于穷人,收入差距越大,富人的财富就越多,从而导致更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菲利普·阿吉翁等(1997)认为当资本市场还未成熟,机构种类繁多,不仅不易于实现公平和效率,相反,会造成效率的损失。布拉姆巴特(2007)指出,过大的不平等可能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障碍,原因是低收入者可能会因为得不到信贷,而丧失投资机会,这些都会成为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使得有效的投资减少,而不利于经济增长。Foellmi和Zweimuller(2006)认为收入差距扩大对于创新者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他们认为收入差距扩大,富人变的更加富有,那么创新者提供给富人的价格会上升。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能够承担起创新产品的消费者少了,即整个市场对于创新产品的需求变小了。最终,在Foellmi和Zweimuller(2006)的模型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收入不平等能够促进创新,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
2.2国内对收入分配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研究
袁志刚、宋铮(1999)认为如果消费函数是一个凹函数,在收入总额不变的情况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可以提高居民总体的消费水平,从而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蔡昉(2008)认为改善收入分配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发展阶段所决定的长期任务。由于很高的贫富差距一方面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一方面不利于消费的增加,从而影响增长的可持续性。魏之川(2006)则以企业为出发点,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应当鼓励企业向落后地区转移,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从而可以从多个方面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而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杜传忠、刘英基(2010)则从制度的角度,认为应当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实现民富国强、让老百姓普遍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有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途径。乔俊峰(2011)认为中国应着力从创造社会流动性、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发挥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效应等方面入手,制定社会均等化政策,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孔泾源(2012)认为收入差距过大,不仅造成国内居民消费不足,而且引发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收入差距过大给防范“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问题
第一,收入差距过大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由行政垄断、非法所得和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等原因形成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会引发更大的不公,社会上的贫穷人口也随之增加。
第二,收入差距过大会减少全社会消费需求,不利于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差距过大,会增加全社会低收入者的数量,使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降低,从而使整个社会的需求小于供给,会影响到供给者的积极性,导致整个社会的产出下降,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升级滞后,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劳动者缺乏工作积极性,导致创新能力下降。劳动者如果缺乏积极性,就会影响所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第四,收入差距过大影响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第五,收入差距过大阻碍技术创新。
第六,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我国农村过剩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四、解决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防止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建议
第一,增加国内需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对于科技产品的投入力度和财政补贴。增加新的消费需求。淘汰国内的落后产能。
第二,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努力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加强对垄断性企业工资收入的监管。继续加强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财政补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城镇居民就业率。
第三,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加强对农村居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技能水平。加强对农村低收入者的财政补贴,保证其生活需求。探索对农村高收入者的财产性收入增税。对于农村高收入者的财产性收入增税有利于减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建设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第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农村教育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完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劳动合同制度。大力发展城镇企业,为农村经济增添活力。
五、小结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历程,主要是依靠资本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然而根据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资本只能拉动短期的经济增长,不利于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使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挑战。中国政府要把党和人民紧紧团结起来,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进一步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且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总之,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任重而道远!(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2
[2]蔡昉.中国如何跨越“中低等收入陷阱”[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
[3]魏之川.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天津经济,2012(4).
[4]杜传忠、刘英基.拉美国家“中等收入陷阱”及对我国的警示[J].理论学习(山东),2011
[5]David N.Weil.经济增长.第2版.王劲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2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