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全国数学管理者大会(NCSM)把解决问题定义为:将先前已获得的知识用于新的、不熟悉的情况的过程。这一理念用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就是指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方法灵活运用于解决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但小学生受年龄所限,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社会实践均不丰富,我们该如何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呢?
一、培养问题意识——善于提问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培养问题意识就是要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并随时对学生所表现出的提问行为、怀疑和批判精神等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使他们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学会正确审题——精准分析
众所周知,“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解决问题的难度是由问题的情节和数量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要想顺利解决数学问题就得认真审题。审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题意,即理解问题的情节部分,知道问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已知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进一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读、找、圈、想、算”五步解题法,即先读题,再找出问题,并圈画关键词语,想数量关系式,最后列式解答。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主要困难在于不理解题意。而“当学生不能解答应用题时,只要改变一下应用题的题材,使应用题更接近于学生的经验,就足以保证解答成功。”
三、积累解题策略——优化学法
1.基本训练是根基。以前曾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过分析,发现他们成绩不好的根本原因是最基本的解题技能掌握得不好,以致在解决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感到手足无措。对此,我们应该放慢脚步,改变策略,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基本训练。只有学生的基本训练搞好了,对各类问题的解题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2.题组练习是枝干。当学生掌握了必备的基本解题技能后,我们就可以从整体出发,把这些基本的技能加以整合,设计出一系列的题组,可将同种题材、结构的编成一组,也可按事情发展先后以及互逆的编为一组,还可将相互转化以及有着明显差异的编为一组等等。这样的题组练习充分利用知识的正迁移作用,让学生利用旧知识主动地掌握新知识,便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问题的知识结构,并进行类比,形成一个网络,把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而发展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如分别学习了能被2、5、3整除数的特征后,为提高学生合理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可设计下面渐进性练习:
①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分别是:( );
②能同时被2和5整除数的特征是:( );
③能同时被2和3整除数的特征是:( );
④能同时被5和3整除数的特征是:( )。
3.趣味解题是点缀。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持久,抽象思维能力欠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其活泼好动的特点,多设计一些动手做的活动,如画图形、拼积木、拨算盘与实物测量等,让他们先做后学,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内容也可自编儿歌、口诀加以识记;还可利用列表、画线段图、倒推、替换与转化等方法加以举一反三,进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已知整体求部分,已知部分求整体,这一系列问题只凭空洞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一旦配上线段图,学生的探究热情有了,解题思路清晰了。再比如在教学“移多补少”时,学生习惯于把多余的全部移给少的,这时,我没有立刻做出评判,而是让学生自己画图验证、思考、改变、归纳,学生借助图表自行得出要将多余的一半移给少的才会让它们同样多。有了这些形象性的思维方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四、创新应用数学——回归生活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面对生活中具体可感的数学问题时,能结合具体情境加以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案。如王老师带领36名学生乘车春游,面包车每辆可做8人,小轿车每辆可做4人,请你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学生的方案有很多,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选,它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肯定学生有创新意识的同时,还要考虑勤俭节约的问题。当然,类似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坐船、买票、装东西等等。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时,我们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创新,进而提高他们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就让我们充分利用好数学课堂这块主阵地,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走进课堂,带着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走出课堂,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
一、培养问题意识——善于提问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培养问题意识就是要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并随时对学生所表现出的提问行为、怀疑和批判精神等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使他们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学会正确审题——精准分析
众所周知,“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解决问题的难度是由问题的情节和数量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要想顺利解决数学问题就得认真审题。审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题意,即理解问题的情节部分,知道问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已知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进一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读、找、圈、想、算”五步解题法,即先读题,再找出问题,并圈画关键词语,想数量关系式,最后列式解答。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主要困难在于不理解题意。而“当学生不能解答应用题时,只要改变一下应用题的题材,使应用题更接近于学生的经验,就足以保证解答成功。”
三、积累解题策略——优化学法
1.基本训练是根基。以前曾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过分析,发现他们成绩不好的根本原因是最基本的解题技能掌握得不好,以致在解决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感到手足无措。对此,我们应该放慢脚步,改变策略,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基本训练。只有学生的基本训练搞好了,对各类问题的解题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2.题组练习是枝干。当学生掌握了必备的基本解题技能后,我们就可以从整体出发,把这些基本的技能加以整合,设计出一系列的题组,可将同种题材、结构的编成一组,也可按事情发展先后以及互逆的编为一组,还可将相互转化以及有着明显差异的编为一组等等。这样的题组练习充分利用知识的正迁移作用,让学生利用旧知识主动地掌握新知识,便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问题的知识结构,并进行类比,形成一个网络,把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而发展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如分别学习了能被2、5、3整除数的特征后,为提高学生合理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可设计下面渐进性练习:
①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分别是:( );
②能同时被2和5整除数的特征是:( );
③能同时被2和3整除数的特征是:( );
④能同时被5和3整除数的特征是:( )。
3.趣味解题是点缀。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持久,抽象思维能力欠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其活泼好动的特点,多设计一些动手做的活动,如画图形、拼积木、拨算盘与实物测量等,让他们先做后学,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内容也可自编儿歌、口诀加以识记;还可利用列表、画线段图、倒推、替换与转化等方法加以举一反三,进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已知整体求部分,已知部分求整体,这一系列问题只凭空洞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一旦配上线段图,学生的探究热情有了,解题思路清晰了。再比如在教学“移多补少”时,学生习惯于把多余的全部移给少的,这时,我没有立刻做出评判,而是让学生自己画图验证、思考、改变、归纳,学生借助图表自行得出要将多余的一半移给少的才会让它们同样多。有了这些形象性的思维方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四、创新应用数学——回归生活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面对生活中具体可感的数学问题时,能结合具体情境加以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案。如王老师带领36名学生乘车春游,面包车每辆可做8人,小轿车每辆可做4人,请你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学生的方案有很多,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选,它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肯定学生有创新意识的同时,还要考虑勤俭节约的问题。当然,类似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坐船、买票、装东西等等。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时,我们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创新,进而提高他们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就让我们充分利用好数学课堂这块主阵地,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走进课堂,带着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走出课堂,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