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什么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利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遵循和反映社会进步、教育发展规律的共性要求,又体现特定学校的个性特点。校园文化产生于学校,存在于学校,惠及师生,辐射社会。它不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积淀,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品味、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办学水准及办学成果。一般认为校园文化由校园物质、制度、精神及行为四个层面的文化组成。其中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的建筑、器材等硬件设施,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指用以规范师生行为的各种政策、制度等硬件配置,是校园文化的纽带;精神文化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中形成并自觉认同的群体心理和意识,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行为文化是指师生的具体行为展示,是校园文化的生动实践和动态载体。
2.校园文化的功用。校园文化通过制度约束人、环境教育人、氛围感染人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陶冶师生情操,使校园中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内化为信念,见诸于行动。校园文化对人的身心发展发挥着其它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即:①武装人(教育作用)。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层次求知欲和需要,校园文化发挥着扩大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潜能,优化学生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功能。②引导人(影响作用)。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显而易见。③塑造人(规范作用)。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意无意地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社会化的目的。④鼓舞人(激励作用)。校园文化起着一种文化传递的作用,使人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受到激励,从而陶冶人格和灵魂,以充实生命的内涵。
3.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载体)。主要有:①校舍(楼堂馆所)的设计、布局、命名;②校训;③校徽;④校歌;⑤校旗;⑥校服;⑦校园历史文化名人雕塑;⑧校风、学风、教风;⑨多姿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⑩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德育工作队伍和学生组织机构;○11社团组织;○12亚文化(如:黑板报、寝室文化、教室文化、饮食文化、网站建设、广播站建设);○13校史管;○14学校文化长廊;○15校刊;○16校规……
4.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校园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主要途经。可以说没有哪所学校不在倾力挖掘、全面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办学品味。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①把准方向原则。校园文化要大张旗鼓宣传党的教育方针,主要是要坚持三个面向,要实现人的全面与和谐发展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等。否则就会迷失方向。②挖掘特色原则。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在特色上下功夫。如校容校貌、校规、校服、校歌、校训、校旗、校史、校庆等校园文化的载体都要充分显示学校的与众不同的鲜明的个性特点。③体现创新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趋向多元,各种价值取向并存。再加之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认识的不成熟,对现有的各种文化现象缺少鉴别,甚至以生为新,以奇为雅,从而表现出较大的盲从性。因此,必须加强正面教育,旗帜鲜明地批判反文化;必须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去占领校园文化阵地,注重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让健康的歌声、甜美的笑声、朗朗的读书声和文明的谈话声充满校园,确保校园文化沿着积极健康的轨道发展。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校园文化的载体,如:利用一两件实物、一两个故事、一两个标识、一两种仪式、一两条共识、一两个榜样等以点带面来体现校园文化。使学校无一物不景,无一景不用,从而真正成为师生陶冶性情、修身养德的花园、乐园和学园。学校还要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及时更新网站内容。④坚持整体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纽带,行为文化是目标,四者应同时着力、协调发展。但是,当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通存在着偏重物质文化,忽视精神文化;重视制度文化、忽视行为文化的现象,从而制约了校园文化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坚持整体性原则,就是要培养树立学校的共同价值观,将各个层面的校园文化寓于各种活动之中,统筹规划,精心雕琢,充分发挥其育人的整体功能。⑤突出参与原则。校园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要坚持人人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领导和教职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外在的教育要求、文化熏陶要通过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要建立能发挥全校师生积极性的组织沟通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品格。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各校都面临着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努力提升办学品味的艰巨任务和崇高使命。
2.校园文化的功用。校园文化通过制度约束人、环境教育人、氛围感染人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陶冶师生情操,使校园中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内化为信念,见诸于行动。校园文化对人的身心发展发挥着其它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即:①武装人(教育作用)。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层次求知欲和需要,校园文化发挥着扩大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潜能,优化学生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功能。②引导人(影响作用)。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显而易见。③塑造人(规范作用)。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意无意地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社会化的目的。④鼓舞人(激励作用)。校园文化起着一种文化传递的作用,使人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受到激励,从而陶冶人格和灵魂,以充实生命的内涵。
3.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载体)。主要有:①校舍(楼堂馆所)的设计、布局、命名;②校训;③校徽;④校歌;⑤校旗;⑥校服;⑦校园历史文化名人雕塑;⑧校风、学风、教风;⑨多姿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⑩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德育工作队伍和学生组织机构;○11社团组织;○12亚文化(如:黑板报、寝室文化、教室文化、饮食文化、网站建设、广播站建设);○13校史管;○14学校文化长廊;○15校刊;○16校规……
4.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校园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主要途经。可以说没有哪所学校不在倾力挖掘、全面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办学品味。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①把准方向原则。校园文化要大张旗鼓宣传党的教育方针,主要是要坚持三个面向,要实现人的全面与和谐发展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等。否则就会迷失方向。②挖掘特色原则。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在特色上下功夫。如校容校貌、校规、校服、校歌、校训、校旗、校史、校庆等校园文化的载体都要充分显示学校的与众不同的鲜明的个性特点。③体现创新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趋向多元,各种价值取向并存。再加之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认识的不成熟,对现有的各种文化现象缺少鉴别,甚至以生为新,以奇为雅,从而表现出较大的盲从性。因此,必须加强正面教育,旗帜鲜明地批判反文化;必须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去占领校园文化阵地,注重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让健康的歌声、甜美的笑声、朗朗的读书声和文明的谈话声充满校园,确保校园文化沿着积极健康的轨道发展。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校园文化的载体,如:利用一两件实物、一两个故事、一两个标识、一两种仪式、一两条共识、一两个榜样等以点带面来体现校园文化。使学校无一物不景,无一景不用,从而真正成为师生陶冶性情、修身养德的花园、乐园和学园。学校还要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及时更新网站内容。④坚持整体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纽带,行为文化是目标,四者应同时着力、协调发展。但是,当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通存在着偏重物质文化,忽视精神文化;重视制度文化、忽视行为文化的现象,从而制约了校园文化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坚持整体性原则,就是要培养树立学校的共同价值观,将各个层面的校园文化寓于各种活动之中,统筹规划,精心雕琢,充分发挥其育人的整体功能。⑤突出参与原则。校园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要坚持人人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领导和教职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外在的教育要求、文化熏陶要通过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要建立能发挥全校师生积极性的组织沟通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品格。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各校都面临着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努力提升办学品味的艰巨任务和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