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就兴起了赴美留学热、移民热,至今不衰。一直以来我们都忽略了为这股热潮推波助澜的“美国神话”,即认为到美国便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生活以及更有价值的人生。20世纪80年代末期,陈谦也是赴美留学大军中的一员,如今她已经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我认为某种程度上陈谦的新作《虎妹孟加拉》是她对中国人心中“美国神话”的一次审思。
一
与《特蕾莎的流氓犯》和《下楼》相比,陈谦的新作《虎妹孟加拉》更凸显了其透过心理病症来反思社会问题的特点。在老树执着的“美国神话”追求中,陈谦看到了知青那一代人的问题。
老树应该说是知青那一代人中的幸運儿了,他虽然承受了那一代人共同的不幸,在本该读书求知的年纪不得不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但他插队的地方民风淳朴,他不仅和博林一家人相处不错,还可以看书,“文革”一结束他就直接考取了中科院的研究生,90年代初期在普林斯顿拿到了博士学位,并成功地留在了美国成为一名物理学家。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革”虽已结束,但十年浩劫使得整个社会人们的心灵受到巨大伤害,加之“改革的艰难、人欲的猛醒、新生代人的崛起——这一切汇成的合力又使得新的苦闷在积聚,新的躁动在酝酿”①。中国国内的留学热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兴起的,许多年轻的以及不太年轻的学子们都加入了留学大军。到海外去发展、到海外去拥有自由、美好的生活成为许多人的梦想,其中最吸引人的当推“美国神话”,也即相信美国就是那片“流淌着奶与蜜的迦南地”。这个神话曾经帮助许多人在巨大的历史性灾难之后重新点燃起对未来的希望,正如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所说“神话可能充当一个尝试新生活的方法,或者重建已被损毁的旧生活方式的迫切尝试”②。
然而,陈谦的《虎妹孟加拉》让我们看到“美国神话”对老树那一代人来说也不过只是黄粱一梦。老树成功地留在了美国之后就要面对两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首先就是他的婚姻问题,他的妻子非常不喜欢美国,他需要在美国与婚姻之间做出选择,沉浸在“美国神话”中的老树并不见迟疑地选择了留在美国而任由婚姻解体,与此同时他也放弃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和天伦之乐。然而即使这样,他还是无法很好地解决第二个问题,那就是他融入美国社会的问题,毕竟他是成年之后才来到美国,文化、种族的差异都使得他在美国的生存如同边缘人,他需要面对自己的孤单。在医院中老树被抢救过来后感慨的竟是担心自己的葬礼没有几个人能来,这份孤单可能是老树那一代大陆新移民事先所没有预想到的代价。
《虎妹孟加拉》虽然没有直接写“文革”这一历史事件,但文本中写到了老树对“文革”时期自己知青生活的回忆,展现了当时广西山区物质上的极度贫困落后和精神上的荒芜。老树那一代人的“美国神话”究其实质不过是历史伤痛中,他们对希望的寻求,因为有了希望才可能走出“文革”记忆在心中产生的阴影。然而,他们的苦痛虽然值得同情,但同样令人注意的是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的环境中,尤其是在强调阶级斗争的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他们的生命力或许是坚忍不拔的,但他们在人与人相爱方面,除了些许本能的驱动力,他们是非常缺乏经验的。老树和妻子之间缺少爱的互动与体谅,而博林成为富豪后只知道在金钱上供养玉叶,他可以送女儿去贵族学校读书、可以给女儿买路虎,也可以在加州买座城堡一样的房子给女儿住,但他却给不了他女儿所需要的那种爱。
陈谦笔下的老树和博林,都可谓是让人羡慕的成功人士了,他们一个成功地成为美国公民,一个送女儿来美国名校读书,在美国置业,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但他们真的因此而幸福了吗?老树失去了美丽善良的妻子,必须接受冷淡的父子关系,必须忍受孤独,而博林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赢回父女之间的亲密关系了,他只有不断地用物质去证明这份父爱。
二
陈谦非常冷静地解构了老树、博林那一代人心中的“美国神话”,不仅如此,陈谦也同样解构了“富裕神话”。这一神话的建构仍然与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相关,经历过极度贫困的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很容易以为只要改变自己的经济条件,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变革也带来了许多淘金的机会,一些抓住了机遇的人迅速地走向了富裕。
博林一家就是幸运的弄潮儿,他们成为富甲一方的新贵。博林不惜重金将自己的女儿玉叶送进了贵族学校,然后越送越远,送到了美国高中,送进了美国的名牌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陈谦通过玉叶这一形象质疑了所谓的“富裕神话”。玉叶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富二代”艺术形象,她有相当富裕的物质条件,也懂得享受物质富裕带来的好处,她“两百美元左右一条的牛仔裤一下子就订了半打”,“在街角看到一只两百多美元的陶罐,会忽然起兴要买个泡菜坛子,就大票子一放,随手拎起,拿了就走。平时看个演出什么的,想都不想,总是直接就订最贵的座位。出门哪怕坐短途飞机,只是为了安检和登机的优先权,就总要买头等舱机票。”然而她并没有过着纸醉金迷般奢侈的生活,她靠着自己优异的成绩被加州伯克利分校录取,并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规划,显然陈谦并无意从道德层面来审视那些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富二代”们。
她将视线投向了玉叶这样看似无不良嗜好,并成功进入名牌大学的“富二代”身上,这些孩子总是让他们的父母感到骄傲,博林就因为玉叶考入伯克利而欢喜。说来一般,像玉叶这样的孩子,他们从小物质条件优越,接受最好的教育,人又聪明,他们常常承载的是别人羡慕的目光,但作者却看到玉叶内在那个受伤而哭泣的小孩。
所有在外人眼里的优越竟然都可能是给玉叶造成伤害的原因。“我那么小就离家,周末都没家回,讲不好听,有很长一段时间,对爹妈的概念都很模糊。隔很久突然来一对陌生男女,说是你爹妈,领你出去吃吃汉堡,坐坐木马,逛圈游乐场,又不见了,下次又不晓得几时来。你敢在学校宿舍里哭?哭了就关小黑屋,等到你哭不动了睡着,醒过来再哭,再睡,整过几次,就什么都行了。”玉叶六岁就被父母送到远离家乡的南宁去读贵族学校,在本该是在父母膝下撒欢的年龄,玉叶却难得能见到父母,连哭的自由都没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是否得到满足将会严重影响到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像玉叶这样在幼儿、童年时期缺乏父母陪伴以及周边人持续关爱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无疑是会遗留下一种心理学家称之为“被剥夺”的创伤记忆的,“被剥夺是被遗弃的一种形式,只是程度上比较起来,这是一种长期无法得到我们想要或期望的状态。当我们说话时别人没有专心听,或是我们没有获得想要的时间、注意、支持和联系,都算是被剥夺。”③
如此看来,玉叶看似得到了很好的受教育的机会,但她为此付出的心理代价是非常大的,除了在情感上要忍受被迫和父母分离的状态,她还要忍受老师的成见,“人家以为我从小上什么贵族学校,其实连老师心里也觉得我们是砸钱来混的,讲的话不知有几难听。你要让老师真的看重你,得比最努力的人更努力”。在我们谈及“富裕神话”时,在我们赞赏玉叶的成功时,我们需要注意到玉叶里面那个渴望被治愈的内在受伤小孩。
我认为陈谦在《虎妹孟加拉》中塑造出玉叶这样独特的艺术形象是非常有意义的,透过这个人物形象陈谦质疑了优渥的物质条件、留学美国名校便是幸福人生的神话。按陈谦在其创作谈《心有猛虎》中所说,玉叶这个人物形象是有其现实原型的,那是她在朋友家见到的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女孩来自一个中国亿万富豪之家,“她的衣着如此简单朴素,身体瘦弱,看上去胆怯而羞涩,跟我们通常碰到的、媒体上出现的那种标准版型的‘富二代’相比,看不出任何相似之处。但是,她养蟒蛇!”而朋友告诉陈谦说,“这算不了什么,她最想养的其实是老虎和狮子,那种大家伙。她现在是没办法,将来一有条件,就会养的。”④
三
在《虎妹孟加拉》中,玉叶终于领养了一只孟加拉虎。陈谦用了許多笔墨来写玉叶和虎妹之间的亲情:
玉叶跟女饲养员打招呼时,孟加拉的耳朵一下竖起来,头一扬,“哗”地一下,绕过装食物的铁桶,一个跳跃,短小结实的身姿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老树脑里闪出“虎跃”两字,嘴还未合上,就看到孟加拉落到了玉叶的臂弯。玉叶低下腰,孟加拉立起来,两只前爪在玉叶面前比划,玉叶双手递过去,和孟加拉手拉手摇着。
玉叶很快就搂住孟加拉,“宝宝”、“好虎妹”地叫着。孟加拉好像能听懂,欢快地往她怀里蹭,摇着短短的漂亮尾巴。老树站在铁笼门口,能听到孟加拉“呼呼呼”的急促喘气声。玉叶将头贴上去,跟孟加拉额对着额轻轻磕碰,像一对亲密的姐妹,看得老树的鼻子有些发酸。
与孟加拉的相处使得玉叶整个人变得柔情万千,甚至流露出她母性的一面,这是玉叶与人相处时所没有的情感。当然,在领养孟加拉虎妹之前,玉叶热爱动物世界就远远超过了爱人。她对家人极其不屑,没有丝毫的亲情,人群中的玉叶孤单、冷漠、不善言辞、常常不知所措,只有回到动物世界里她才能生动起来。在她的眼里,动物比人有趣得多,单纯得多,“那些讨厌的人如果没有权,阿爸哪会哈巴狗似的去巴结?动物就不会这样。”在常人的思维中,人似畜生是极不好的,然而在玉叶看来,动物像人才是非常糟糕的,她对狮子、大象的批评竟然是由于它们“跟人一样,爱扎堆,又互相打来打去,很蠢”。
“人才是最坏的”似乎已经成为她根深蒂固的看法,在人与动物之间,她自然地选择亲近动物,远离人,“人真的太麻烦了,怎么都不对,真头痛,从小没学会,算了”。动物园中与动物的欢然相处替代了她与人的交往,她和猩猩玩耍,看那里的狮子,喜欢北极熊、大河马、蟒蛇。她将自己置身于动物的世界中来逃避对人的恐惧与厌恶。
移情并不是一种罕见的心理现象,玉叶将自己的内心压抑的情感投射到孟加拉虎妹身上之后,她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性情感体验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疗愈的,正因为如此,豢养宠物是一个人与人疏离感增强的社会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它反映了人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动物对于玉叶的治愈,正如老树所说,“他确实见证了那个空洞在缩小,玉叶并由此强壮起来。”然而,玉叶果真能够就此强壮起来吗?
如果能够,《虎妹孟加拉》就是一则浪漫的救赎故事。工业文明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状态,到21世纪以后变得更加突出,人际关系疏离的社会中容易出现的精神问题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在此陈谦并不提供一种肤浅的浪漫主义的想象,以为人和动物的关系建构足能解决人的心理问题。
我更愿意这样来理解陈谦笔下的虎妹孟加拉,一方面它是能满足玉叶对亲密关系需求的现实存在,另一方面虎妹孟加拉也是隐喻性的,老虎的威猛形象是现实中弱小自卑的玉叶自我想象的投射,也是她内心压抑的委屈、愤怒、征服等强烈情感的象征。从隐喻的角度来看,我觉得陈谦是有危机意识的,虎妹带给玉叶内心的安宁犹如一抹绿色,但这抹绿色并不能成为她生命中长久的绿洲,只要她内心压抑的负面情感还在,她就终会失去绿洲。
四
一个好的作家应该是有思考力的作家,这种思考力并不在于他在小说中匆忙地给出人生的方案,那些热衷于给人生开出药方的作家倒常常显得简单粗暴。作家的思考力更应该表现在他反思生活的能力上,表现在他对司空见惯的生活质疑的能力上。《虎妹孟加拉》的写作让我看到了陈谦延续着以往的思考,往更深处探询的努力,她一如既往地表达着对新移民、对留学生生活的反思与质疑,在不断的反思与质疑中又看到新的问题,而她所提出的新问题也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
老树和玉叶都为他们的留学生涯付上了很大的代价,他们不缺少成功,也不缺乏物质,但他们内心都寻求着医治,而这是非常难的。虎妹表现出的攻击性使得“绿洲”决定要处理掉它,玉叶载着虎妹逃跑,却被一场暴雪围困在山里,“老树从来没想过孟加拉的啸声会这么阴森凶猛”,本来玉叶是为了保护虎妹而将它偷出了“绿洲”,但饥饿中的虎妹完全暴露了它作为野兽的本能,它凶猛地挣开一切扑向玉叶——暴雪中唯一的猎物,玉叶在恐惧中拨通了老树的手机。
至此,我们看到陈谦对玉叶内心深处被压抑的负面情感所能蕴积而成的杀伤力并没有任何乐观的幻想,她将一个残酷的现实放在了我们的面前,纵然玉叶聪慧、进入美国名校,她完全有物质条件满足自己的一切喜好,哪怕是将老虎当宠物,然而她的内在受伤哀鸣的小孩随时都可能像那只饥饿的猛虎一样让她陷入巨大的生命困境中,这并不是她的外在条件可以改变的事实。 陈谦由此让我们注意到人内在生命中摧毁性力量的可怕,让我们看到人生的惨淡的一面,有时我们以为自己是在追寻美好的梦想,不想却是为自己挖好了陷阱。有时我们以为可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我们生命的问题,却最终被自己内心的黑暗吞噬。既然如此,我们追寻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又如何能医治内在小孩的伤痛,从而避免它毁掉我们的人生?
陈谦在《虎妹孟加拉》中并未给我们提供答案。我觉得在这个快节奏功利性的社会里,尖锐的问题比答案往往更能促使陀螺式旋转的人们停下来驻足思考,而在人类理性越来越发达、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的当今,推动人们思考问题是更难、更有价值的。
当玉叶和饥饿的孟加拉虎妹被暴雪围困在深山中时,玉叶的手机作为联络外界的工具也就向外打开了一条通道,远在山外的老树得以和玉叶一起面对凶猛的老虎。有意味的是,面对饿虎发起的攻击,老树的话语展现的是人类理性和价值观,提供的是人类文明社会的图景,那就是人的生命价值高于动物的生命价值,科技的进步(文本中的手机、汽车、来复枪都是科技文明的象征)可以用来帮助人类;而玉叶的言辞更多的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理性的,“她最后看我的眼神,那眼神!她是要过来跟我一起取暖的啊,你们太坏了,人真的太坏了。”
我无意支持玉叶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但玉叶最后的哭诉倒是呈现了一种新型的人和动物的关系,也提出了一个新的伦理问题,那就是当今社会越来越疏离的人际关系造成了人对动物的移情,这种移情使得动物在他们主人那里已经不全然是动物,他们之间产生了深深的亲情关系。然而动物毕竟缺乏理性,特别是当一些人选择将凶猛动物作为宠物,那么如果人的生命因此受到威胁,我们当遵循怎么样的伦理原则呢?我认为陈谦非常敏锐地提出了这个新的伦理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玉叶奔向了树林,手机信号断了。老树“眼前的灯光全暗了,没有一点的光亮”。玉叶和虎妹的结局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陈谦将整个故事结束在黑暗中,却透露了她心中的悲意。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留学潮一直持续到现在,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中国的家长在准备送孩子出国留学时大多并不计算孩子将付出的心理代价、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损失的代价。陈谦的这篇小说在这方面的反省是很有意义的。就新移民而言,新移民在居住国目前基本上还是边缘化群体,虽然这些年随着移民人数的增多,也随着中国大陆国力的增强,新移民在居住国的重要性逐渐显示,新移民的文化使命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然而他们若不能首先清理自己生命内部的问题,不治愈自己内在的精神创伤,就无法有活力承担自己的使命。就此而言,陈谦在《虎妹孟加拉》中的反思与质疑是值得肯定的。
【注释】
①樊星:《世纪末文化思潮史》,111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②[美]罗洛·梅:《罗洛·梅文集:祈望神话》,8页,王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③[美]克里希那南達、阿曼娜:《拥抱你的内在小孩》,57页,方志华等译,漓江出版社2011年版。
④陈谦:《心有猛虎》,载《北京文学》2016年第11期。
一
与《特蕾莎的流氓犯》和《下楼》相比,陈谦的新作《虎妹孟加拉》更凸显了其透过心理病症来反思社会问题的特点。在老树执着的“美国神话”追求中,陈谦看到了知青那一代人的问题。
老树应该说是知青那一代人中的幸運儿了,他虽然承受了那一代人共同的不幸,在本该读书求知的年纪不得不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但他插队的地方民风淳朴,他不仅和博林一家人相处不错,还可以看书,“文革”一结束他就直接考取了中科院的研究生,90年代初期在普林斯顿拿到了博士学位,并成功地留在了美国成为一名物理学家。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革”虽已结束,但十年浩劫使得整个社会人们的心灵受到巨大伤害,加之“改革的艰难、人欲的猛醒、新生代人的崛起——这一切汇成的合力又使得新的苦闷在积聚,新的躁动在酝酿”①。中国国内的留学热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兴起的,许多年轻的以及不太年轻的学子们都加入了留学大军。到海外去发展、到海外去拥有自由、美好的生活成为许多人的梦想,其中最吸引人的当推“美国神话”,也即相信美国就是那片“流淌着奶与蜜的迦南地”。这个神话曾经帮助许多人在巨大的历史性灾难之后重新点燃起对未来的希望,正如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所说“神话可能充当一个尝试新生活的方法,或者重建已被损毁的旧生活方式的迫切尝试”②。
然而,陈谦的《虎妹孟加拉》让我们看到“美国神话”对老树那一代人来说也不过只是黄粱一梦。老树成功地留在了美国之后就要面对两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首先就是他的婚姻问题,他的妻子非常不喜欢美国,他需要在美国与婚姻之间做出选择,沉浸在“美国神话”中的老树并不见迟疑地选择了留在美国而任由婚姻解体,与此同时他也放弃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和天伦之乐。然而即使这样,他还是无法很好地解决第二个问题,那就是他融入美国社会的问题,毕竟他是成年之后才来到美国,文化、种族的差异都使得他在美国的生存如同边缘人,他需要面对自己的孤单。在医院中老树被抢救过来后感慨的竟是担心自己的葬礼没有几个人能来,这份孤单可能是老树那一代大陆新移民事先所没有预想到的代价。
《虎妹孟加拉》虽然没有直接写“文革”这一历史事件,但文本中写到了老树对“文革”时期自己知青生活的回忆,展现了当时广西山区物质上的极度贫困落后和精神上的荒芜。老树那一代人的“美国神话”究其实质不过是历史伤痛中,他们对希望的寻求,因为有了希望才可能走出“文革”记忆在心中产生的阴影。然而,他们的苦痛虽然值得同情,但同样令人注意的是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的环境中,尤其是在强调阶级斗争的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他们的生命力或许是坚忍不拔的,但他们在人与人相爱方面,除了些许本能的驱动力,他们是非常缺乏经验的。老树和妻子之间缺少爱的互动与体谅,而博林成为富豪后只知道在金钱上供养玉叶,他可以送女儿去贵族学校读书、可以给女儿买路虎,也可以在加州买座城堡一样的房子给女儿住,但他却给不了他女儿所需要的那种爱。
陈谦笔下的老树和博林,都可谓是让人羡慕的成功人士了,他们一个成功地成为美国公民,一个送女儿来美国名校读书,在美国置业,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但他们真的因此而幸福了吗?老树失去了美丽善良的妻子,必须接受冷淡的父子关系,必须忍受孤独,而博林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赢回父女之间的亲密关系了,他只有不断地用物质去证明这份父爱。
二
陈谦非常冷静地解构了老树、博林那一代人心中的“美国神话”,不仅如此,陈谦也同样解构了“富裕神话”。这一神话的建构仍然与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相关,经历过极度贫困的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很容易以为只要改变自己的经济条件,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变革也带来了许多淘金的机会,一些抓住了机遇的人迅速地走向了富裕。
博林一家就是幸运的弄潮儿,他们成为富甲一方的新贵。博林不惜重金将自己的女儿玉叶送进了贵族学校,然后越送越远,送到了美国高中,送进了美国的名牌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陈谦通过玉叶这一形象质疑了所谓的“富裕神话”。玉叶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富二代”艺术形象,她有相当富裕的物质条件,也懂得享受物质富裕带来的好处,她“两百美元左右一条的牛仔裤一下子就订了半打”,“在街角看到一只两百多美元的陶罐,会忽然起兴要买个泡菜坛子,就大票子一放,随手拎起,拿了就走。平时看个演出什么的,想都不想,总是直接就订最贵的座位。出门哪怕坐短途飞机,只是为了安检和登机的优先权,就总要买头等舱机票。”然而她并没有过着纸醉金迷般奢侈的生活,她靠着自己优异的成绩被加州伯克利分校录取,并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规划,显然陈谦并无意从道德层面来审视那些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富二代”们。
她将视线投向了玉叶这样看似无不良嗜好,并成功进入名牌大学的“富二代”身上,这些孩子总是让他们的父母感到骄傲,博林就因为玉叶考入伯克利而欢喜。说来一般,像玉叶这样的孩子,他们从小物质条件优越,接受最好的教育,人又聪明,他们常常承载的是别人羡慕的目光,但作者却看到玉叶内在那个受伤而哭泣的小孩。
所有在外人眼里的优越竟然都可能是给玉叶造成伤害的原因。“我那么小就离家,周末都没家回,讲不好听,有很长一段时间,对爹妈的概念都很模糊。隔很久突然来一对陌生男女,说是你爹妈,领你出去吃吃汉堡,坐坐木马,逛圈游乐场,又不见了,下次又不晓得几时来。你敢在学校宿舍里哭?哭了就关小黑屋,等到你哭不动了睡着,醒过来再哭,再睡,整过几次,就什么都行了。”玉叶六岁就被父母送到远离家乡的南宁去读贵族学校,在本该是在父母膝下撒欢的年龄,玉叶却难得能见到父母,连哭的自由都没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是否得到满足将会严重影响到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像玉叶这样在幼儿、童年时期缺乏父母陪伴以及周边人持续关爱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无疑是会遗留下一种心理学家称之为“被剥夺”的创伤记忆的,“被剥夺是被遗弃的一种形式,只是程度上比较起来,这是一种长期无法得到我们想要或期望的状态。当我们说话时别人没有专心听,或是我们没有获得想要的时间、注意、支持和联系,都算是被剥夺。”③
如此看来,玉叶看似得到了很好的受教育的机会,但她为此付出的心理代价是非常大的,除了在情感上要忍受被迫和父母分离的状态,她还要忍受老师的成见,“人家以为我从小上什么贵族学校,其实连老师心里也觉得我们是砸钱来混的,讲的话不知有几难听。你要让老师真的看重你,得比最努力的人更努力”。在我们谈及“富裕神话”时,在我们赞赏玉叶的成功时,我们需要注意到玉叶里面那个渴望被治愈的内在受伤小孩。
我认为陈谦在《虎妹孟加拉》中塑造出玉叶这样独特的艺术形象是非常有意义的,透过这个人物形象陈谦质疑了优渥的物质条件、留学美国名校便是幸福人生的神话。按陈谦在其创作谈《心有猛虎》中所说,玉叶这个人物形象是有其现实原型的,那是她在朋友家见到的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女孩来自一个中国亿万富豪之家,“她的衣着如此简单朴素,身体瘦弱,看上去胆怯而羞涩,跟我们通常碰到的、媒体上出现的那种标准版型的‘富二代’相比,看不出任何相似之处。但是,她养蟒蛇!”而朋友告诉陈谦说,“这算不了什么,她最想养的其实是老虎和狮子,那种大家伙。她现在是没办法,将来一有条件,就会养的。”④
三
在《虎妹孟加拉》中,玉叶终于领养了一只孟加拉虎。陈谦用了許多笔墨来写玉叶和虎妹之间的亲情:
玉叶跟女饲养员打招呼时,孟加拉的耳朵一下竖起来,头一扬,“哗”地一下,绕过装食物的铁桶,一个跳跃,短小结实的身姿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老树脑里闪出“虎跃”两字,嘴还未合上,就看到孟加拉落到了玉叶的臂弯。玉叶低下腰,孟加拉立起来,两只前爪在玉叶面前比划,玉叶双手递过去,和孟加拉手拉手摇着。
玉叶很快就搂住孟加拉,“宝宝”、“好虎妹”地叫着。孟加拉好像能听懂,欢快地往她怀里蹭,摇着短短的漂亮尾巴。老树站在铁笼门口,能听到孟加拉“呼呼呼”的急促喘气声。玉叶将头贴上去,跟孟加拉额对着额轻轻磕碰,像一对亲密的姐妹,看得老树的鼻子有些发酸。
与孟加拉的相处使得玉叶整个人变得柔情万千,甚至流露出她母性的一面,这是玉叶与人相处时所没有的情感。当然,在领养孟加拉虎妹之前,玉叶热爱动物世界就远远超过了爱人。她对家人极其不屑,没有丝毫的亲情,人群中的玉叶孤单、冷漠、不善言辞、常常不知所措,只有回到动物世界里她才能生动起来。在她的眼里,动物比人有趣得多,单纯得多,“那些讨厌的人如果没有权,阿爸哪会哈巴狗似的去巴结?动物就不会这样。”在常人的思维中,人似畜生是极不好的,然而在玉叶看来,动物像人才是非常糟糕的,她对狮子、大象的批评竟然是由于它们“跟人一样,爱扎堆,又互相打来打去,很蠢”。
“人才是最坏的”似乎已经成为她根深蒂固的看法,在人与动物之间,她自然地选择亲近动物,远离人,“人真的太麻烦了,怎么都不对,真头痛,从小没学会,算了”。动物园中与动物的欢然相处替代了她与人的交往,她和猩猩玩耍,看那里的狮子,喜欢北极熊、大河马、蟒蛇。她将自己置身于动物的世界中来逃避对人的恐惧与厌恶。
移情并不是一种罕见的心理现象,玉叶将自己的内心压抑的情感投射到孟加拉虎妹身上之后,她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性情感体验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疗愈的,正因为如此,豢养宠物是一个人与人疏离感增强的社会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它反映了人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动物对于玉叶的治愈,正如老树所说,“他确实见证了那个空洞在缩小,玉叶并由此强壮起来。”然而,玉叶果真能够就此强壮起来吗?
如果能够,《虎妹孟加拉》就是一则浪漫的救赎故事。工业文明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状态,到21世纪以后变得更加突出,人际关系疏离的社会中容易出现的精神问题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在此陈谦并不提供一种肤浅的浪漫主义的想象,以为人和动物的关系建构足能解决人的心理问题。
我更愿意这样来理解陈谦笔下的虎妹孟加拉,一方面它是能满足玉叶对亲密关系需求的现实存在,另一方面虎妹孟加拉也是隐喻性的,老虎的威猛形象是现实中弱小自卑的玉叶自我想象的投射,也是她内心压抑的委屈、愤怒、征服等强烈情感的象征。从隐喻的角度来看,我觉得陈谦是有危机意识的,虎妹带给玉叶内心的安宁犹如一抹绿色,但这抹绿色并不能成为她生命中长久的绿洲,只要她内心压抑的负面情感还在,她就终会失去绿洲。
四
一个好的作家应该是有思考力的作家,这种思考力并不在于他在小说中匆忙地给出人生的方案,那些热衷于给人生开出药方的作家倒常常显得简单粗暴。作家的思考力更应该表现在他反思生活的能力上,表现在他对司空见惯的生活质疑的能力上。《虎妹孟加拉》的写作让我看到了陈谦延续着以往的思考,往更深处探询的努力,她一如既往地表达着对新移民、对留学生生活的反思与质疑,在不断的反思与质疑中又看到新的问题,而她所提出的新问题也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
老树和玉叶都为他们的留学生涯付上了很大的代价,他们不缺少成功,也不缺乏物质,但他们内心都寻求着医治,而这是非常难的。虎妹表现出的攻击性使得“绿洲”决定要处理掉它,玉叶载着虎妹逃跑,却被一场暴雪围困在山里,“老树从来没想过孟加拉的啸声会这么阴森凶猛”,本来玉叶是为了保护虎妹而将它偷出了“绿洲”,但饥饿中的虎妹完全暴露了它作为野兽的本能,它凶猛地挣开一切扑向玉叶——暴雪中唯一的猎物,玉叶在恐惧中拨通了老树的手机。
至此,我们看到陈谦对玉叶内心深处被压抑的负面情感所能蕴积而成的杀伤力并没有任何乐观的幻想,她将一个残酷的现实放在了我们的面前,纵然玉叶聪慧、进入美国名校,她完全有物质条件满足自己的一切喜好,哪怕是将老虎当宠物,然而她的内在受伤哀鸣的小孩随时都可能像那只饥饿的猛虎一样让她陷入巨大的生命困境中,这并不是她的外在条件可以改变的事实。 陈谦由此让我们注意到人内在生命中摧毁性力量的可怕,让我们看到人生的惨淡的一面,有时我们以为自己是在追寻美好的梦想,不想却是为自己挖好了陷阱。有时我们以为可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我们生命的问题,却最终被自己内心的黑暗吞噬。既然如此,我们追寻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又如何能医治内在小孩的伤痛,从而避免它毁掉我们的人生?
陈谦在《虎妹孟加拉》中并未给我们提供答案。我觉得在这个快节奏功利性的社会里,尖锐的问题比答案往往更能促使陀螺式旋转的人们停下来驻足思考,而在人类理性越来越发达、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的当今,推动人们思考问题是更难、更有价值的。
当玉叶和饥饿的孟加拉虎妹被暴雪围困在深山中时,玉叶的手机作为联络外界的工具也就向外打开了一条通道,远在山外的老树得以和玉叶一起面对凶猛的老虎。有意味的是,面对饿虎发起的攻击,老树的话语展现的是人类理性和价值观,提供的是人类文明社会的图景,那就是人的生命价值高于动物的生命价值,科技的进步(文本中的手机、汽车、来复枪都是科技文明的象征)可以用来帮助人类;而玉叶的言辞更多的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理性的,“她最后看我的眼神,那眼神!她是要过来跟我一起取暖的啊,你们太坏了,人真的太坏了。”
我无意支持玉叶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但玉叶最后的哭诉倒是呈现了一种新型的人和动物的关系,也提出了一个新的伦理问题,那就是当今社会越来越疏离的人际关系造成了人对动物的移情,这种移情使得动物在他们主人那里已经不全然是动物,他们之间产生了深深的亲情关系。然而动物毕竟缺乏理性,特别是当一些人选择将凶猛动物作为宠物,那么如果人的生命因此受到威胁,我们当遵循怎么样的伦理原则呢?我认为陈谦非常敏锐地提出了这个新的伦理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玉叶奔向了树林,手机信号断了。老树“眼前的灯光全暗了,没有一点的光亮”。玉叶和虎妹的结局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陈谦将整个故事结束在黑暗中,却透露了她心中的悲意。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留学潮一直持续到现在,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中国的家长在准备送孩子出国留学时大多并不计算孩子将付出的心理代价、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损失的代价。陈谦的这篇小说在这方面的反省是很有意义的。就新移民而言,新移民在居住国目前基本上还是边缘化群体,虽然这些年随着移民人数的增多,也随着中国大陆国力的增强,新移民在居住国的重要性逐渐显示,新移民的文化使命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然而他们若不能首先清理自己生命内部的问题,不治愈自己内在的精神创伤,就无法有活力承担自己的使命。就此而言,陈谦在《虎妹孟加拉》中的反思与质疑是值得肯定的。
【注释】
①樊星:《世纪末文化思潮史》,111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②[美]罗洛·梅:《罗洛·梅文集:祈望神话》,8页,王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③[美]克里希那南達、阿曼娜:《拥抱你的内在小孩》,57页,方志华等译,漓江出版社2011年版。
④陈谦:《心有猛虎》,载《北京文学》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