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去年的柴可夫斯基系列之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来华演绎肖斯塔科维奇似乎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本月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和他的亲兵将卷土重来,把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带入肖斯塔科维奇时间,其中的第一、八、九、十五交响曲涵盖了肖氏一生的创作经历,而两部钢琴协奏曲的加入则让音乐会彻底成为了一次肖氏音乐的马拉松。
“俄罗斯的贝多芬”
少年时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面目酷似哈利·波特,但作为神童的他却饱经风霜,经历过沙皇末期的统治,也曾遭到过斯大林的整肃,还亲身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残酷。他在默片影院作过钢琴伴奏,卫国战争时期是一名英勇的消防员,《时代》周刊上他带着消防帽的封面照早已成为经典。但音乐却是他参战的真正武器,在战火纷飞的祖国,其创作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令自己蜚声国际,成为西方世界最受青睐的苏联作曲家,苏维埃当权者即便给予过他诸多荣耀,但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他。
音乐研究者们把肖斯塔科维奇比喻成“俄罗斯的贝多芬”, 不仅是因为他和贝多芬一样,对于大型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充满迷恋,更因为他与贝多芬有许多共同之处,叛逆的心理、坚毅的性格、勇敢的精神、挺拔的形象,甚至有着同样的天真和善良,只是他所处的环境和贝多芬截然不同。
1936年,因为那部名叫《姆岑斯克县麦克白夫人》的歌剧,肖斯塔科维奇受到了当局的无情批判,一篇题为《不是音乐是混乱》的文章出现在《真理报》上,此前献上如潮好评的各大报纸见风使舵,转而对该剧口诛笔伐。1948年,政治批判再次袭来,他已写成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被定罪为“形式主义的危害”而被尘封,从此他中断交响乐写作达八年之久,在迫不得已之下,写出了像《森林之歌》、《阳光照亮祖国》一类歌颂式的作品。
很多在苏联遭受政治非议的艺术家选择流亡海外,肖斯塔科维奇却依然留在自己的祖国。但他的音乐中却流露出了难以言说的痛苦,挣扎、呐喊、愤怒、撕心裂肺的伤痛,这些都通过他音乐中那凌厉的节奏,粗犷的音响表现出来。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却信仰人道主义,在亲眼目睹他的无数音乐家同行遭遇逮捕、审判、监禁乃至杀戮后,肖斯塔科维奇说自己的每一部交响曲都是他们的墓碑。
他的名言是:“如果有一天,我的双手被砍断,我还可以用牙齿咬住笔继续谱写音乐。”但肖斯塔科维奇幸运地活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天。他的生活和内心到现在还是一个谜,那本名叫《见证》 的口述实录在西方热卖,而《肖斯塔科维奇书信集》则成为一部苏维埃音乐的个人史。
捷杰耶夫“解码”肖氏交响曲
但今天,更多人还是愿意从音乐中了解那个莫测的肖斯塔科维奇,15部交响曲,15首弦乐四重奏,大提琴、小提琴、钢琴协奏曲各两部,以及两部杰出的歌剧和数不清的电影配乐,《牛虻》、《李尔王》、《攻克柏林》。其中大部分在欧美都极其卖座,人们各取所需,按照主观意愿解读他的作品。
昔日,不论是伯恩斯坦的纽约爱乐,还是卡拉扬时代的柏林爱乐,都把在莫斯科演奏他的作品视为必然的选择。而今天,当摆脱了意识形态魅影后,肖斯塔科维奇作为伟大作曲家的形象愈发明显。无论是在圣彼得堡、莫斯科,还是柏林、伦敦、纽约,顶级交响乐团的演出季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即便是欧美音乐界始终都不乏杰出的肖氏作品专家,但俄罗斯指挥家和乐团在演绎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方面的权威地位却始终无法撼动。
但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与穆拉文斯基之后,人们如今已经找不出第二支乐团能像圣彼得堡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一样将俄罗斯音乐演绎得如此伟大,从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到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从白桦林到西伯利亚平原,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红场,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演绎的不仅是俄罗斯民族的音乐传奇,更是这个国家极尽沧桑曲折的历史。
一位是被称为“音乐沙皇”的伟大指挥家,一个则被公认是当今俄罗斯最杰出的交响乐团,自从1998年首次访华以来,指挥大师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便与中国观众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在中国演出的高出场率不仅没有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相反马林斯基在北京的每一次演出都令观众倍感期待,不论是2006年歌剧《姆岑斯克县麦克白夫人》的中国首演,还是2007年为国家大剧院开幕所献上的《伊戈尔王》,再到去年轰动一时的柴可夫斯基交响曲,一次次惊喜过后观众不禁会问:马林斯基下一次还会演什么?
答案揭晓:肖斯塔克维奇。
肖斯塔科维奇在中国
实际上,提起肖斯塔科维奇国内听众其实并不陌生,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其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早在1958年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就曾经来京演出过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1959年作为当时中央乐团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指挥大师李德伦就曾指挥中央乐团演奏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一交响曲》。此外,著名作曲家郭文景也正是在肖斯塔科维奇的影响下走上作曲道路的,而在今年4月,蜚声国际的“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大奖”更是授予了中国著名作曲家谭盾。
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本身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也有不同于其他西方作曲家的独特亲和力,他的音乐中既有气势恢弘的革命史诗,歌颂祖国和人民的主旋律情怀,又有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战斗精神。比如此次上演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就是作曲家在1944年卫国战争期间完成的作品,它将苏联人民的英勇与战争带来的伤痛熔于一炉,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冷战时期,列宁格勒爱乐乐团曾经带着这部作品访问西方,如万军统帅一般的指挥家穆拉文斯基和他的亲兵与其说是去演奏,倒不如说是去战斗,而BBC广播公司的历史录音资料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但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肖斯塔科维奇与老一辈相比截然不同,其中融入了更多的人性化色彩,而非战斗精神。他在菲利普唱片公司录制的几部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更多地将其视为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而非苏联作曲家,其中丰满的民族情怀和他录制的格林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一样别无二致。
如果在2012年只听一场音乐会的话,把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与捷杰耶夫的肖斯塔科维奇专场作为唯一之选并不过分。捷杰耶夫曾评价肖斯塔科维奇是作曲家所处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用音乐描绘了那个时代,反映了我们昔日的生活状态。除了正宗而权威的演绎外,直面残酷的现实,拒绝粉饰太平,聆听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来说是何等的意味深长。
“俄罗斯的贝多芬”
少年时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面目酷似哈利·波特,但作为神童的他却饱经风霜,经历过沙皇末期的统治,也曾遭到过斯大林的整肃,还亲身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残酷。他在默片影院作过钢琴伴奏,卫国战争时期是一名英勇的消防员,《时代》周刊上他带着消防帽的封面照早已成为经典。但音乐却是他参战的真正武器,在战火纷飞的祖国,其创作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令自己蜚声国际,成为西方世界最受青睐的苏联作曲家,苏维埃当权者即便给予过他诸多荣耀,但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他。
音乐研究者们把肖斯塔科维奇比喻成“俄罗斯的贝多芬”, 不仅是因为他和贝多芬一样,对于大型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充满迷恋,更因为他与贝多芬有许多共同之处,叛逆的心理、坚毅的性格、勇敢的精神、挺拔的形象,甚至有着同样的天真和善良,只是他所处的环境和贝多芬截然不同。
1936年,因为那部名叫《姆岑斯克县麦克白夫人》的歌剧,肖斯塔科维奇受到了当局的无情批判,一篇题为《不是音乐是混乱》的文章出现在《真理报》上,此前献上如潮好评的各大报纸见风使舵,转而对该剧口诛笔伐。1948年,政治批判再次袭来,他已写成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被定罪为“形式主义的危害”而被尘封,从此他中断交响乐写作达八年之久,在迫不得已之下,写出了像《森林之歌》、《阳光照亮祖国》一类歌颂式的作品。
很多在苏联遭受政治非议的艺术家选择流亡海外,肖斯塔科维奇却依然留在自己的祖国。但他的音乐中却流露出了难以言说的痛苦,挣扎、呐喊、愤怒、撕心裂肺的伤痛,这些都通过他音乐中那凌厉的节奏,粗犷的音响表现出来。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却信仰人道主义,在亲眼目睹他的无数音乐家同行遭遇逮捕、审判、监禁乃至杀戮后,肖斯塔科维奇说自己的每一部交响曲都是他们的墓碑。
他的名言是:“如果有一天,我的双手被砍断,我还可以用牙齿咬住笔继续谱写音乐。”但肖斯塔科维奇幸运地活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天。他的生活和内心到现在还是一个谜,那本名叫《见证》 的口述实录在西方热卖,而《肖斯塔科维奇书信集》则成为一部苏维埃音乐的个人史。
捷杰耶夫“解码”肖氏交响曲
但今天,更多人还是愿意从音乐中了解那个莫测的肖斯塔科维奇,15部交响曲,15首弦乐四重奏,大提琴、小提琴、钢琴协奏曲各两部,以及两部杰出的歌剧和数不清的电影配乐,《牛虻》、《李尔王》、《攻克柏林》。其中大部分在欧美都极其卖座,人们各取所需,按照主观意愿解读他的作品。
昔日,不论是伯恩斯坦的纽约爱乐,还是卡拉扬时代的柏林爱乐,都把在莫斯科演奏他的作品视为必然的选择。而今天,当摆脱了意识形态魅影后,肖斯塔科维奇作为伟大作曲家的形象愈发明显。无论是在圣彼得堡、莫斯科,还是柏林、伦敦、纽约,顶级交响乐团的演出季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即便是欧美音乐界始终都不乏杰出的肖氏作品专家,但俄罗斯指挥家和乐团在演绎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方面的权威地位却始终无法撼动。
但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与穆拉文斯基之后,人们如今已经找不出第二支乐团能像圣彼得堡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一样将俄罗斯音乐演绎得如此伟大,从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到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从白桦林到西伯利亚平原,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红场,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演绎的不仅是俄罗斯民族的音乐传奇,更是这个国家极尽沧桑曲折的历史。
一位是被称为“音乐沙皇”的伟大指挥家,一个则被公认是当今俄罗斯最杰出的交响乐团,自从1998年首次访华以来,指挥大师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便与中国观众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在中国演出的高出场率不仅没有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相反马林斯基在北京的每一次演出都令观众倍感期待,不论是2006年歌剧《姆岑斯克县麦克白夫人》的中国首演,还是2007年为国家大剧院开幕所献上的《伊戈尔王》,再到去年轰动一时的柴可夫斯基交响曲,一次次惊喜过后观众不禁会问:马林斯基下一次还会演什么?
答案揭晓:肖斯塔克维奇。
肖斯塔科维奇在中国
实际上,提起肖斯塔科维奇国内听众其实并不陌生,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其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早在1958年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就曾经来京演出过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1959年作为当时中央乐团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指挥大师李德伦就曾指挥中央乐团演奏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一交响曲》。此外,著名作曲家郭文景也正是在肖斯塔科维奇的影响下走上作曲道路的,而在今年4月,蜚声国际的“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大奖”更是授予了中国著名作曲家谭盾。
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本身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也有不同于其他西方作曲家的独特亲和力,他的音乐中既有气势恢弘的革命史诗,歌颂祖国和人民的主旋律情怀,又有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战斗精神。比如此次上演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就是作曲家在1944年卫国战争期间完成的作品,它将苏联人民的英勇与战争带来的伤痛熔于一炉,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冷战时期,列宁格勒爱乐乐团曾经带着这部作品访问西方,如万军统帅一般的指挥家穆拉文斯基和他的亲兵与其说是去演奏,倒不如说是去战斗,而BBC广播公司的历史录音资料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但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肖斯塔科维奇与老一辈相比截然不同,其中融入了更多的人性化色彩,而非战斗精神。他在菲利普唱片公司录制的几部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更多地将其视为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而非苏联作曲家,其中丰满的民族情怀和他录制的格林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一样别无二致。
如果在2012年只听一场音乐会的话,把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与捷杰耶夫的肖斯塔科维奇专场作为唯一之选并不过分。捷杰耶夫曾评价肖斯塔科维奇是作曲家所处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用音乐描绘了那个时代,反映了我们昔日的生活状态。除了正宗而权威的演绎外,直面残酷的现实,拒绝粉饰太平,聆听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来说是何等的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