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学生识字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tion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学生的识字提出了“会认”和“会写”两项要求,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会写800个左右。汉字难认难记难写,对于一个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如何使他们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快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会认”、“会写”的目标,是语文教师面对的一个很现实难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我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积极探索识字教学的方法和规律为根本,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愉悦快乐地识字,提高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为阅读、写话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一、探索方法,引发学生兴趣
  中国的汉字数量众多,书写复杂,但汉字来源生活。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发现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
  1.编写小故事,记住字形
  在教学中,我通过编写小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化成一幅幅图画,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得出答案,认识汉字。如我在教“岩”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上次春游的时候,你们在山上都看到了什么?”,孩子们争先回答,看到了花,看到了树,看到了水,还看到了好多石头……。这时候我适时地出示了几幅图片,告诉同学们,山里的石头就叫做“岩”,孩子们马上就记住了这个字。
  2.寻找汉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借助汉字的造字特点来识字,培养识字的能力。
  (1)归类法
  小学低段的语文教材中,生字众多。在教学时,我将部分偏旁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学:如“早、晨、阳、明、晚”,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和太阳有关系。碰到类似的字,能大概猜出意思,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象形法
  汉字初始出现的字,基本上都是象形字,来源于现实存在的物体和古人生活中的感知。识别这些字,对学生掌握汉字构字的规律,形成识字能力,为今后大量地自觉学习和掌握汉字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这部分汉字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多媒体是集图像、声音、文字为一体的,它可以作用于学生的大脑,易于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比较法
  汉字的构成中,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事物,汉字显示出了强大的构字能力。在教学时,我依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把具有相同声旁的形声字集中起来,进行分析比较。
  二、快乐学习,激发兴趣
  生活中到处都是学习的场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利用校园、社会等各种场所,拓宽识字的空间,养成随时随地识字的好习惯。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识字
  校园是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环境育人是教育的手段,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情操的培养。近些年,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物力,校园围墙、绿化带、宣传栏、手抄报、名人名言、字画等随处可见。我经常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在校园里随机识字,拓宽了学生的识字渠道。
  2.鼓励孩子门走出校园,在生活中识字
  广阔的社会天地,为孩子们学习汉字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用心观察,识字的机会无处不在。语文教材的语文园地中,都会安排板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我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识字比赛,创办识字小报,给获得优胜的组颁发优秀奖,没有获得优胜的组颁发鼓励奖,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获得优胜。
  三、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兴趣
  1.在游戏中识字
  孩子都喜欢游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游戏的兴趣更大。在游戏中学习是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说每位语文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在游戏中融入识字内容,像猜谜语,比如,我在教学“爽”字时,通过“爽”字的字形编出字谜:大字两边四个叉。学生很快猜出了是“爽”字。
  2.在实践活动中识字
  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和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学生识字。我在实践活动中曾举办“我是超市售货员”、“我是小导游”“我是交通小警察”“我是小小快递员”“我是汉字小英雄”等活动,给学生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社会环境,拓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在生活中识字用字。
  四、充分运用,巩固识字成果
  识字的目的是为阅读、写话和口语交际打基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汉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必须得到充分地使用,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和写话的兴趣,在运用中深化理解,扩大识字量。
  1.欣赏小故事,读趣结合
  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小学低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提早进行阅读,使识字和阅读同步进行。近年来,随着教育标准化建设和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要求,每所学生都建立了图书室、阅读室,小学生均图书达到不低于20册的标准。学校在配备图书时,充分征求各学科老师的意见,购置了符合教学所需的图书,为语文学科开设阅览课提供了条件。我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看图画、听故事的特点,每周安排一节图书阅读课,安排学生在学生阅读室进行阅读,这些图书都配有文字、图画,对学生理解内容和认识新的生字提供了帮助。
  2.绘图写话,以兴趣促读写
  低年级学生对绘画有着深厚的兴趣,经常在纸上墙上涂涂画画。与其批评他们,不如把他们的这种兴趣,转化到写的兴趣上。我就让他们从旧报纸、旧画报上把自己喜欢的图画收集起来,拿到班里进行展示,让同学们看着他们剪下来的图画说几句话并写下来,然后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进行交流、评比,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也经常从网上下载很多的图画提供给学生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经过这种方法的训练,学生的进步很大,看着自己写的话出现在大屏幕上,非常开心。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识字教学中,我以兴趣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有机地将识字、阅读和写话结合起来,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越发凸显,为了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对语文阅读课文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专题研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单方面的往容器里灌装应考知识,随意地肢解课文,学生提不起精神,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事倍功半,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湮灭了汉语言的无穷魅力。根据语文教学实践以及新
期刊
一、 绘本阅读活动的误区  绘本是一种人物简单、主题鲜明、画面清晰、语言优美的阅读材料。里面隐藏着是一个个融情、趣、美为一体的好作品,非常适合幼儿阅读。它对于低幼儿童的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绘本也因为它的绘制精致、语言考究、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受到幼儿、家长和老师的欢迎。当今,早期阅读活动轰轰烈烈,绘本也五花八门,给阅读活动带来冲击,如何选择绘本,如何利用绘本,对老师
期刊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审美教育提出了要求:“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那么如何在初中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利用新教材优势,进行情感审美教育呢?现结合具体事例略作论述。  一、导想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由于文学作品有限与无限、偶然与必然
期刊
营造教学情境是实施新课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有效平台和环境,如何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益呢?笔者认为:?对小学生而言,创设形象情境,注重培养兴趣的教学方法,已越来越被大家认可。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容易感知,印象深刻。抓住这一特点,结合形式活泼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用猜谜语和编顺口溜的方法巧妙的识字,记拼音字母  在识
期刊
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它就如一根杠杆引导着教学的趋向,调节着教师行为,改变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环境,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下面我就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要确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上具有重要作用。但究竟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目标,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科学的课堂教学目
期刊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张扬,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
期刊
长期以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注意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重点放在基本功的训练上,而往往忽略了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创造力”的培养。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黑板-学生的眼睛-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的这种训练模式。这种没有用“心”去画的画体现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创造。要加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美术教育的实践价值。  一、创造教育的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创造教育,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孩子的思维兴趣,所以教师上课伊始就应当注意通过导入语来激发孩子的思维,以引起孩子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用简洁的语言或辅之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的导入就好比“凤头”,教师授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巩固原有知识,传授新的知识。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巧妙的导课是教师在进行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景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开始新的学科、新的教学单元,还是一节新课,乃至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都应当发挥良好的导入技巧。精心
期刊
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老师采取“课堂讨论法”,认为有此就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但这种讨论法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引导者,由谁发言,如何发言都由教师确定。有些老师虽设计一些较开放的讨论题,但往往是在学生兴致正浓的时候突然刹车。有些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循循善诱,步步启发,左右开导,将学生“请”入早已设好的圈套中。这种讨论往往是老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记忆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