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雅乐”为哈辉导航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1987310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练书法、修国学、弹古琴……民歌手哈辉三年来在舞台上鲜有露面,私底下潜心“修炼”,将“新雅乐”捧到观众面前。记者近日获悉,继《礼》雅乐大碟发行后,5月,哈辉雅乐新碟《关雎》将在深圳文博会期间全球发行,11首撷取唐诗宋词古典文化精华谱以新曲娓娓道来。
  “新雅乐”提炼传统文化中仍有生命力的古典艺术精华,将之与流行音乐元素融合,在古代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古典与流行中,构造出一种和谐,自此,哈辉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新雅乐”并非凭空而造,此中饱含了哈辉对于复兴汉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在与记者的对谈中,“新雅乐”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记者:现在“新民乐”、“民乐后古典主义”等名词四处泛滥,请问你怎么定义“新雅乐”?它新在什么地方?
  哈辉:谈到新雅乐,要说一下“雅乐”,雅乐是宫廷音乐,祭祀等场合用,是很高雅、庄严肃穆的一种音乐。雅乐属于唐宋时期最鼎盛的音乐,我国已经失传了100多年了,而韩国、日本都还有。新雅乐的元素和立意都来自雅乐。首先,希望新雅乐延续雅乐的形式,能把它乐器元素的精华流传下来,包括有磬、编钟、古琴、埙等。第二,新雅乐必须是优雅的音乐,典雅精致,虚静典淡。第三,“新”与时代联系,演唱、配器、服饰等有现代的意识,同时没有脱离古典审美。
  记者:这样的思路不能凭空而造,你的灵感从何而来?
  哈辉:应该是量变到质变积累的一个过程。以前我唱民歌,比如云南的《小河淌水》,表现的是纯朴的民间情感,但这些不是源头。后来我也听了一些古代的音乐、古琴曲,觉得很美、很典雅。有一次去看画展,一幅雍容华贵的唐代仕女图触动了我,突然给我一种灵感:为什么不能用现在的感觉来演绎古代的音乐呢?那是2006年的下半年,从那以后,我开始摸索,想找到“乐以载道”这条路。于是开始有选择性地读书,中国古代音乐思想论、《声无哀乐论》、庄子的《逍遥游》等,都给我很多启发。西方的我也听,贝多芬、莫扎特,读歌德、席勒的诗,我的头脑现在就是个小宇宙,东西方的文化精华都汇总到这里,自己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记者:“新雅乐”就形式来说能不能理解为古典诗词+新民乐?
  哈辉:应该说你抓住了80%的要点。而“新雅乐”与“新民乐”的区别在于新民乐演奏的乐器里还有俗乐的东西,但雅乐里不会出现,品质上要求很严。“新雅乐”以古琴、埙、笛子、萧、编钟、磬为主要乐器。在编曲方面,我希望古典气息和现代韵律结合。比如《孔子曰》这首歌,主歌和副歌部分分别以古曲和现代音乐为鲜明特点,给人时空交错的感觉,体现古代与现代人的对话。其实每首歌并不是一蹴而就,起码经过了半年时间酝酿,让每首歌都能承载一个“道” 能够传承下来的。
  记者:唱民歌出身的你现在能不能说终于找到了自己艺术之路的航向标了呢?
  哈辉:可以这么说吧,“新雅乐”将是我未来致力发展的方向。但不可否认民歌是我的脊梁,歌唱劳动、歌唱祖国,抒发大情怀,民歌让我对人生有了很深的感悟,而且自己的演唱技巧也日臻成熟,同时唱民歌也代表了我的一个成长过程,给了我弥足珍贵的经历。
其他文献
1998年,韩国偶像组合HOT以其崭新的音乐风格和夸张大胆的外形敲开了中国少男少女的心门。HOT超越音乐团体,已经成为了韩国文化的一个符号。确实,作为韩国音乐进入中国市场的先行官,HOT将嘻哈、舞曲、摇滚等音乐上的多样性展示给中国青少年。此后,韩国音乐以其东方文化背景结合西式音乐风格的特点在中国大行其道。  1999年,CCTV和韩国KBS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国际大型流行音乐会,即中韩歌会。此后每年一
期刊
林耀基是我生平最为亲密和知己的老友与挚友之一,我们之间有着约50年的异常深厚的真情和友谊。  上世纪的1960年,当时年方20的我与长我一岁的林耀基,以及同龄人小提琴家盛中国、竖琴家左因、钢琴家李民铎,等等,受国家之派,共赴莫斯科音乐学院留学进修。在我们这些团结和睦的中国留苏音乐学生中,我和林耀基的关系尤为紧密和亲密,可说是“亲如一人”。  在音乐艺术方面,林耀基是我生平所识、所交的各门各类所有音
期刊
我一直都以亲眼目睹老帕历次来京演出为荣。从1986年夏天,老帕声音艺术最辉煌时代的北展剧场、人民大会堂,到午门广场的“三高演唱会”,再到他仙逝前一年的告别演出。看着一个充满活力、热情洋溢的歌唱家,在20年时间里衰老、逝去,你会回味着曹孟德的那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内在的韵味,有一种说不清的怅惘。  还记得1986年老帕带着热那亚歌剧院来北京,我竟然还买到了北展剧场最好的票,从北展西侧走道向剧场走,
期刊
从3月底到6月底,第四届“中法文化之春”再次在全国20城市开启。依旧延续着它的双重使命:向中国观众展现当代法国艺术舞台的活力和创造力;向中法两国艺术家和文化机构提供相遇和互换的机会。    影星跳起现代舞    法国影星朱丽叶·比诺什此次不打算仅在红地毯上风光挥手,而是走进剧院在观众面前翻滚跳舞、开画展、出诗集。这位以《英国病人》《新桥恋人》《蓝》等影片走红影坛多年的法国女演员将登上梅兰芳大剧院舞
期刊
北京的五道口和望京地区是韩国人扎堆的地方,这里韩国店铺林立,韩国进口食品、化妆品、衣服应有尽有,让哈韩族们趋之若鹜。擦肩而过的新潮男女已经很难分别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越来越多的哈韩族已将“哈”发挥到极致。  16岁的王晓露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她毕业后的理想是去韩国留学,父母为她的想法感到奇怪。然而走进她的房间就会看到,满墙壁的韩国明星画:Rain、宋慧乔、林秀晶等,听的都是韩国的流行歌曲,看的都是
期刊
本报讯(记者 房巍)3月8日、3月15日,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携手波兰国立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和爱沙尼亚国立音乐戏剧学院院长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了2009年度新生入学招生专业考试,共有来自全国的几百名声乐、器乐各专业高中、音乐学院附中毕业生参加了入学考试,经过专业、视唱练耳等一系列内容的测试,有25名学生被2所院校录取,他们将于今年9月进入心仪的大学学习。    招生:不重技术重潜力    记者3月
期刊
当年电视剧《画魂》中,那流淌而出的细腻音乐让我认定了采访作曲家许舒亚该是番轻轻柔柔的温馨对话。可偏偏事与愿违。几番折腾仍没有寻到许舒亚电话,只好采取了一个最刀枪直入的办法——给上海音乐学院院办打电话。与许舒亚的对话,更是非但没有让我找到那份想象中的委婉,还让我更真真切切感到了这位作曲家的干脆。  许舒亚17岁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作曲家朱践耳和丁善德。1988年,赴巴黎深造。学有所成之后,
期刊
受访人:权基永 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记者: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的流行歌曲、影视作品等向中国席卷而来。这股“韩流”的形成是韩国有意识地往中国文化输出吗?当时韩国国内整个文化大环境是怎样的?  权:90年代,一般韩国观众主要看韩国电视剧,此外还能看美国电影和香港电影,此外很少有海外的影视剧进来。对于日本也没那么开放,直到2000年以后才全面开放,电视台才开始正式进口日本影
期刊
1992年中韩建交,第二年央视便引进并播出了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当时国内观众还比较热衷于日剧。真正引起人们关注的是1994年首播、1997年重播的《爱情是什么》。这一韩剧制造了“韩流侵袭”的第一波,紧接着《星梦奇缘》《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便接踵而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人鱼小姐》《看了又看》以及《大长今》等更是缔造了近年来的收视神话。  仔细分析起来,韩剧具有高度类型化的特点。从题材上
期刊
“扩招”近10年来,一直被置于风口浪尖之上,不断地被各种媒体提及、诟病。这种势头持续到2009年的这个春天。“就业”取而代之,成为校园内外、国计民生的最“in”话题。  2002年5月,《音乐周报》头版头条《弹好扩招变奏曲》一文谈到:“扩招的表象背后所引发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该如何生存的深层探索。”这种“生存探索”有答案了吗?看看这茫然的求职大军、难尽人意的音乐文化氛围、问题丛生的音乐市场,似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