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艺三层楼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55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我给大学一年级的几个学生上课,他们目前习练的曲目是陆春龄版本的《鹧鸪飞》。有一位学生基本功尚可,音色也还不错,节奏、技法都比较到位,但是在表现乐曲的时候平铺直叙,听起来索然无味。
  我问他:你有没有思考过,笛子演奏艺术,或者说是器乐表演艺术,要到一个什么样子,才算是“高水平、高境界”?他说:没有。我说,虽然是“艺无止境”,但是还是有层次之分的,按我理解,笛艺有三个层次。
  前日,我打开电视看到某钢琴演奏家与一交响乐队协奏,其神情十分投入,其演奏也是有轻有重,有收有放。起伏的身体、夸张的面部表情,都在向听众传达乐曲的信息。他的这种演奏气质,在笛子表演中,也经常能见到,我把这种演奏家称作“激情型”,或“投入型”。在进行这种演奏时,全身上下的细胞皆被音乐所调动,在剧场演出时,十分受大众的欢迎。这种笛艺,处在笛艺的“第一楼”。
  在笛艺的“第一楼”时,追求手指飞快的颤音,复杂的半音进行、超高音的频繁出现……等等,这些技术,在六孔笛上做到的话很难,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但是这种音乐都还停留在“物理现象”,其技术皆是“可数名词”。这一个层次,如果比之书法的话,犹如初学时练楷书,还在“写字”的阶段,一横一竖,皆有法则,不敢越雷池半步;比之武术,仿佛是硬功夫,练过硬功夫的人与普通人从体形上,甚至从穿着打扮上皆有不同,正如那些武侠小说中的配角,出现时也是有名有号,外形上也是有“练家子”的特点,然而三两招过后,必定显现其功力。
  从“第一楼”到“第二楼”,是一个由“物理现象”向“化学现象”转变了的过程。“听君一挥手,如有万壑松”。轻轻地那么“一挥手”,弹奏的只是那么几个简单的音,然而却使听者感觉仿佛听到或是见到了千山万壑的松风。此种音乐如润物无声,不经意间就深入到听者的内心深处,且声声撩动心弦。
  处在第二楼的人,讲“韵味”,重“意境”。以“有限的音符,表达无限的意境。”是他们的追求。或多或少的那么几个音,产生的是无尽的联想。他们不被技法、节奏所拘泥,率性为之,看似不经意的演奏,却是经过了长期的积淀所形成,饱涵有传统的神韵。
  这一个阶段如果比之如书法,犹如行书,飘若浮云,惊若蛟龙,布局结构上的浓与淡,疏与密乍一看似乎是随意为之,细细品位便得真意。再比之武术,如太极。其动作表面柔软无力,却是柔中有钢,绵里藏针。练太极的人轻易不出手,然而真正出手时,看上去好象是那么轻轻的一招,却非一般人可以承受。
  如果说一楼是学“物理”,二楼学“化学”,三楼应该是“哲学”。笛艺的第三楼,已经是建立于表演艺术之上的学问了。也许到这个境界后,笛艺就不是用来表演的,它是人生哲学的表达,是追求人生修炼方式。
  之所谓“大音希声”,表现在笛艺上也许是“大巧若拙”,表现在人生处事上也许就是“大智若愚”。三楼的人与一楼的人有本质的区别,一楼的人从外表上一看就是“音乐家”或是“艺术家”,而把三楼的人放入茫茫人海,你很难发现他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他们的演奏,一不为金钱,二不为名利,笛艺已经不是他谋生的手段。艺术上无所求,无所欲,所以可以披靡无敌。再比之于书法,那些在无意之中写下的“祭侄贴”、“清和贴”、“快雪时晴贴”等,从外行看来似乎是毫无章法,然而却是千古绝唱。如果把笛子比作手中的武器,这一阶段的武术,应该是“忘剑忘我”,真的做到了“物我两忘”的话,就能如行云流水,天人合一了。
  我讲完上面的话后,又对这个学生说:你现在要进入到第一楼,首先要有意识地去处理一些强弱、轻重,有意识地做一些辅助动作来协助完成音乐,然后才能逐步深入,追求更高。
  学生听了以后问我:那你在几楼?我回答:我刚刚出了一楼,二楼还没有到。
其他文献
自从天堂乐队看望并捐助北京收养流浪猫200多只的丁奶奶并倡导热爱小动物以来,乐队收到许多来信,纷纷赞扬他们的爱心和善举,很多来信还提议让天堂乐队举办一场为小动物奉献爱心的演唱会,共同为热爱小动物的事业添砖加瓦。  爱心人士的提议正好和乐队成员的想法一致,一直以来他们都想尽最大的力量为爱护小动物多做一些事情,经过大家认真的讨论和研究,决定在近期举办一场名为“天堂·生命·爱心”的义演,乐队将演唱他们的
期刊
上月,来自俄罗斯的两家大芭蕾舞团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和圣彼得堡基洛夫芭蕾舞团,同在英国伦敦献艺。无意中,两家享有全球极高声誉的一流芭蕾舞团,在文化之都伦敦举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艺术盛宴大比拼。当然,这自然让当地的观众占了便宜,饱了眼福。  从7月25号开始,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的演出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拉开了帷幕。此次大剧院芭蕾舞团除去带来了他们最经典的剧目《天鹅湖》之外,还有普罗科菲耶夫的《火天使》和
期刊
7月23日晚,马耳他首都瓦莱塔市海滨大港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第15届马耳他爵士音乐节迎来了最引人注目的闭幕日演出。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王以东、焦山林和王军教授与马耳他著名的打击乐手Renzo Spiteri联袂登台,用隆隆的中国鼓声拉开了爵士音乐节闭幕演出的序幕。  每年一度的马耳他爵士音乐节已走过15年历程,在国际上负有盛名,无论对马耳他还是欧洲大陆来说都是值得期待的音乐大餐。本届爵士音乐节为期3
期刊
今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在以往本来就不科学的所谓“三种唱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种唱法——即“原生态唱法”及“组合”。  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组合”怎么成了“唱法”?  组合,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三:一是组织成为整体:这本集子是由诗、散文和短篇小说三部分“组合”而成的。二是组织起来的整体:劳动“组合”(工会的旧称),词组是词的“组合”。三与本文无关,从略。据此解释,如
期刊
7月20日至27日,来自8个国家的12名选手,参加了在丹麦哥本哈根的梯沃利公园举行的梯沃利国际钢琴比赛(Tivoli Int'l Piano Competition),来自中国的安宁摘得桂冠。  人们总认为丹麦哥本哈根的梯沃利公园是一个大型的娱乐性公园,而不是一个严肃的古典音乐场所。事实上,这里不仅有音乐厅,而且还是一家管弦乐团的常驻演出点。现在,它还成为两年一度的梯沃利国际钢琴比赛的主办地。  
期刊
甲壳虫乐队的灵魂人物保罗·麦卡特尼用过的一把吉他近日在伦敦拍卖行以3万3千英镑的价格拍卖。据说,这把吉他是麦克特尼用过的第一把吉他,也是他学习第一个和弦的吉他。  麦卡特尼怀抱的这把吉他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是这位英国乐坛元老级人物用过的第一把吉他,还是他儿时友谊的见证。  目前,这把吉他的归属人是麦卡特尼中学时代的好友伊恩·詹姆斯。伊恩说,围绕这把吉他发生的故事要从1957年说起。   当年
期刊
建国以后,为孩子们创作的歌曲何止万千,但流传下来的寥寥无几;而流行歌曲的兴起,也使儿童趋之若鹜,几乎百分之百地随着大哥哥大姐姐们齐声歌唱。在这种情况下,七部委发起、实施并已运作的《中国少儿歌曲创作计划》,显得特别重要。  现在的孩子(15岁以下)都是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他们一落地所听到的是百分之百的流行歌曲,再加上电视、广播有意无意的编排,孩子们“从孩子开始,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西方化的耳朵、思维、
期刊
最近家里的电视转换为数字电视后,有幸看到了中央电视音乐台。一天,在观看一场“中外影视交响音乐欣赏会”时,一段非常熟悉的旋律在我耳边响起,使我迅速回想起节目开始映出的字幕:美国电影《七侠》主题曲。孤陋寡闻的我恍然大悟,原来耳熟能详、每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简称“青歌赛”)的栏目专用曲源于这部美国影片音乐。  中央电视台“青歌赛”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二届了。20多年来,它对推出歌唱新人、推出歌曲新作
期刊
2006年年初,我接受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委约,为国交及中央乐团成立50周年庆典音乐会创作了一部管弦乐序曲《狂欢之夜》。该作品是这场音乐会唯一的一部委约作品,于7月22日在北京音乐厅首演。  这部作品从整体上分为三个部分,开始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快板使用了同一个材料,即云南民族音乐中的《阿细跳月》,而中间部分的材料,则是京剧曲牌《万年欢》。其整体结构类似一个带“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作品的和声运用是比较
期刊
如何为学生弥补上课前的空白区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课前三部曲”的做法,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音乐环境和育人环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部:微笑——“此时无声胜有声”    课前十分钟,我提前在教室里做好准备,等待学生的到来。当学生陆续走进教室时,我会在一旁微笑着迎接他们。中学生非常喜欢音乐,对音乐教师也很崇拜。教师的行为习惯、举手投足,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