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w198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语文教坛涌现出不少崭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它们就如同一股股涓涓细流滋润着语文教育这片沃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发现一些教师产生“现在的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的困惑,而很多学生也成天被“怎样才能学好语文”这个问题所困扰。笔者认为,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即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最根本的途径。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根据教学内容复原出相关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和感受完成文本学习任务。本文重点阐述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
  
  “同学们,昨天我们原计划准备今天到六朝古都南京瞻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安息之地——巍巍中山陵。后来呢,我考虑时间到问题,把旅游线路临时改了下,今天我想带同学们先到湖北武昌参观一下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大家看怎么样?”
  “好!好!”
  “今天为我们当导游的是来自我国唐代的阎伯理先生,哪位同学了解阎伯理先生情况的起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
  以上是我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黄鹤楼》一文时的课堂导入实录。同学们在学习本文之初就表现得群情兴奋、激动不已。《黄鹤楼》是一篇说明文。有一些老师说,说明文单调枯燥,无论如何也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际上说明文并不单调枯燥,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也并非难以调动,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把对文本的教学融入我们的现实生活。
  回归生活世界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特色,从而使语文教学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土壤。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教学不能把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而应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所以,回归生活世界是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是教学的基本追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它当然也是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本源。不管怎么改,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会学语文,轻松学语文,不能让学生感到惘然,不知道怎样学语文。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关键的是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本位,使语文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接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之“水”。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而语文恰恰就是一门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学科,它来自于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之中。文本中的人,是生活中的人;文本中的事,是生活中的事;文本中的物,是生活中的物;文本中的情,是生活中的情。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语文教学领域提出的大语文教学观,这实际就是要我们拓展文本,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就是在生活。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进现实生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应当努力使阅读教学与学生个人的和社会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以形成、保持和发展阅读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欲望;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第一步。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们就不会感觉到传统课堂的那种压抑,而是觉得自己仿佛要去看影视,仿佛要去游山玩水、饱览名胜,仿佛要去和伙伴们做游戏,仿佛要去拜访自己仰慕的名人伟人、倾听先贤的教诲。在教学《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我想带领大家去拜访一位名人,好不好?”……“好,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去分享他的成就,聆听他的教诲。”
  1.2 还原文本语境,揣摩文本内涵;“要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杨再隋语)还原文本语境就是就是将文本语境还原为生活情境,理解语境就是理解生活。《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在让学生“体味和推敲”文本时,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的语言文字上,而要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语言环境在头脑中转化为可感受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置身于那种生活情境,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去推敲揣摩文本。在分析《一面》中“赫然”这一词的表达作用时,我首先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然后再让学生去理解该词在文中的作用自然就可水到渠成。
  2.在写作教学方面,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2.1在生活中积累鲜活的语言;不少学生在作文时常常出现“只可意会,言传”的感觉,也就是说,难以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语言可以在阅读中积累,亦可以在生活中积累。吴敬梓的“现世宝”、“平头百姓”、“撒抛尿自己照照”,赵树理的“驴屎蛋上下了一层霜”都是生活中的群众性语言,活泼、生动,极富表现力。因此,我们在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同时,不能忽视引导学生通过留心街道上的横幅标语、听音乐看影视剧及与他人交谈,搜集生活中精言妙语,汲取生活中的语文营养。
  2.2观察、感悟生活,强化课外练笔;“这节课是作文课……本次作文请同学们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唉,倒霉了。怎么又是作文课!”
  “写些什么呢?也没有什么可写的。”
  有的同学撅着嘴巴,有的同学唉声叹气,有的同学抓耳挠腮。
  写作是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却发现许多学生面对写作一筹莫展,或不知写什么,或不知该怎么写语言才生动。问题在哪里,问题就在于他们往往会把作文与生活割裂开来,意识不到文章就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能仅靠每周一次的作文课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要下大力气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随时用笔记录生活,养成勤于书写世间万象、记录自己生活感悟及心灵火花的习惯。写作素材源于生活,文章的语言同样来自于生活。作文的语言不能矫揉造作,不能一味追求华丽辞藻,要自然,有生活味,语言有生活气息才生动。平平淡淡才是真。
  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的缺乏,是学生写作时最大的苦恼。材料从哪儿来,课外练笔就是积累材料的一条重要途径。要指导学生课外经常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曾对学生说过,要通过课外练笔记录自己成长的轨迹,写自己生活中的见闻及闪现即逝的思想火花。课外练笔本就是我们写作素材的保鲜冰箱,只有平时积蓄一些鲜活的材料,这样到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
  把生活和练笔密切结合起来。一个人每天见闻行为和感想就是生活,如果学生注意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所联想,有所发现,甚至有所评价。于是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记录身边发生的事,记录每天的自然现象以及自己种养的植物和动物的变化等。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生活,有思想,有感受,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平时的课外练笔,应当给学生以广阔的空间,让他们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自己的见解、观点和主张。
  要练笔,学生就要主动观察周围情况,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我国西晋时代的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写道:“伫中区以玄览。”意思是从广阔的生活中观察万物,才能引起文思。金代的文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眼处心生句自神。”意思是眼睛接触了实际事物,激发了感情,自能写出有神韵的句子。写作,离开了观察,离开了生活,“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文章的。要求学生做生活中的细心人,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去找素材。如到野外游玩;欣赏公园美景;参加义务劳动;参观商店、工厂;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两个人的对话等。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从而增强学生发现、捕捉生活的能力,把学生锻炼成一个小观察家,并且及时地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写作的材料就能源源不断。
  3.在口语教学方面,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社会交际实际,着力培养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兼顾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向别人发出邀请,如何拒绝别人,如何劝告别人,让他们在待人接物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要选择学生学习、生活交际中共同熟悉、急需又有趣的内容教学,比如:家庭生活交流,学习体会交流,课外阅读交流,业余兴趣爱好交流等,使学生有话可说,愿意交流;要选择符合学生口与基础的内容教学,培养其基础口语交际能力和基本正确的交际态度与语言习惯;要适当选择一点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必需的内容,例如:模拟择业时根据职业要求介绍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特长,模拟营销活动中揣摩顾客心理介绍产品性能、特点,以及文化学习、社会生活问题辩论、采访、交涉和看病、买东西、接待客人等,训练学生社会口语交际的初步能力,以利今后的发展。
  社会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处处用语文。只有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候,语文教学才真正拥有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课程 教材 教法》2000年第5期.
  [6] 苏立康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0-12-1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根据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体育的特点,分析了高中生体育活动的心理特点,同时提出改进教材教法应注意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体育心理活动规律,才能有效地贯彻教学大纲要求,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体育;心理;教学  On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sports   R
期刊
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 英语写作训练相对薄弱,学生写作水平不高,而且很多人惧怕写作,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主要存在无话可写、用汉语思维方式写作、语法错误百出等等问题。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学生才能提高对英语语言要素综合应用的能力,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呢?  1.打好词汇量基础,理顺语法句型结构  词汇是英语写作必不可少的
期刊
1.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人文精神,是指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
期刊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
期刊
【摘要】生物学是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一门学科,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也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的方法之一,同时也符合新课标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要求。  【关键词】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理论;实践  The Role of developing the abilities of experiment in Teaching Biology   Kang Ailing  【Ab
期刊
经过中考洗礼的学子,步入高中这片圣土,容易形成心理上的某种断裂带:人生理想的朦胧,初离父母的惆怅,知识难度的飞跃,生活节奏的加快,青春意识的觉醒等等,都会成为他们的心理负担,这就给教学的正常进行带来了障碍,特别是语文,他们往往是“悠着点劲儿”,难以尽快进入角色,把语文教学的入学期拉得特长。再加上学习语文的“无短期效益性”,使不少学生只盯住新鲜地数理化及外语,这不能不说给语文教学出了一道难题──如何
期刊
【摘要】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心理,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要注重备好课,上好课。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课堂心理,了解学生,鼓励赏识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有效课堂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如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教学手段的设置,教法的运用,教师的语言教态等。学习是高级而复杂的思维活动,其活动效率的高低
期刊
【摘要】不少初中时语文学得不错的同学,一进入高中后,尤其是学期考试后即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感到不可理解:初中会考那么高的分数到了高中怎么一下子降那么多。个别人甚至对语文逐渐失去信心,将精力转向数理化的演算。  【关键词】高中;语文衔接     1.原因浅析  由于初中属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受学生年龄。  初中的考查,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以课本为依据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作文教学困境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作文教学;困境;基本对策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健康审美情操,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在现阶段,学生写作水平低下,作文教学少慢差,几乎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何摆脱困境,怎样走出
期刊
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伴随之,全球文化的一体化也成为必然,特别是中西文化从哲学思维到文学艺术再到日常大众文化的相互流转与冲撞不断在激荡中交融,并趋于混成。本世纪处的新文化运动就是古老中国反省自身,寻求他者,力图追随世界发展的实例。其时大量的西方哲学、文艺理论以及文学艺术著作的译介,都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并未按部就班的持续,由于种种原因发生了断裂,出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