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书育人、深入实践、组织教学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其尽快成为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成长培养
近几年来,由于高等(职)院校跨越式发展,教师队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新补充的青年教师成为了教学主体,他们一般学历较高,年轻富有活力,同时课堂经验不足。如何将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建设好,是高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质量的新课题,也是关系到高等(职)教育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青年教师如何站稳讲台、讲好课,这不仅要求青年教师本人不断探索学习,同时学校要在制度上给予配合、生活上给予关怀和理解。
一、教书育人
青年教师应注意师德修养和教书育人责任意识的培养。缺乏与学生沟通、理解是很难教好书的。有不少的青年教师上完课就走人,课后很少辅导、与学生谈心,甚至上了一学期课连学生也认不全,至于学生听得如何、有什么想法和要求就更不知道了;个别青年教师上了半学期就让学生赶下了讲台……不是这些老师的知识欠缺、学历不高,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学生沟通、不了解学生心理、不晓得学生想什么要什么;同时学生也认为这样的老师不关心他们、不重视他们,很容易与老师形成对立。在我们学院教学督导组反馈信息中对青年教师反映较多的是工作责任心比较缺乏;在为人师表方面与老教师相差甚远。因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首先要解决师德问题,要使他们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而在实际生活当中很多青年教师不知道如何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理。其实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深入学生生活。很多院校要求青年教师在晋升高一级职称时,必须担任三年以上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否则一票否决。这对青年教师深入学生、揣摩学生心理、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就目前高校(职)师资状况看,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又要搞科研、发表论文以及过多的考评,使他们压力太大,没有充分的精力和时间开展学生工作,这对于青年教师师德培养是很不利的,也是学院方面应尽力解决的问题。
二、深入实践
从教学督导组反馈的信息及学生问卷调查,普遍反映青年教师上课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这不表示青年教师的知识不够全面、没有深度,而是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师资缺乏,很多青年教師到校后来不及充电就迅速进入教学角色。不少青年老师不熟悉专业设备、不能独立完成专业试验及指导实训,这是很多院校面临的尴尬局面。高职教育的青年教师必须十分熟悉相关课程的试验、实训教学环节,并能熟练操作。我指导青年教师时很注意这一点:首先让他们在业余时间熟悉课程中所有的实验(训)设备、实验(训)项目,尽可能独立操作。其次是最好能通过1-2个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并从中获取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最后是将这些实践经验巧妙、合理的应用到理论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高职教育不是技工培训,它要求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理论实践相结合;要在难懂、抽象的理论中合理插入感性、明了的实践知识,以激发学习兴趣。但是由于教学任务重,很多的实践见习形同虚设,有的青年教师甚至不试讲就上课。这对青年教师成长是不利的。
三、组织教学
青年教师在大学主要是听课,他们的知识是有了,但传授知识与认识知识是不一样的。加之现行的高职教材多为整合教材,内容多、涉及面广,给学生讲什么、讲多少、如何讲……这些都是摆在青年教师面前的难题。我们学校采取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新教师的方法,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各环节。
1.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先要明确这节课讲的知识点,吃透教材内容以便控制讲课的深度、广度;其次要注意平时相关知识的积累,学生只要明白是什么,但老师就要知道所以然,你需要更为广泛的知识基础。最后要注意的是高职教育的特点:知识够用为度,加强实践环节。
2.上课是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要上好课除了备好课外,对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衣着要庄重合体、教态要自然大方,不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其他地方去;同时要有明确的讲课思路,语言表达顺畅、内容安排得当;还要有一定的场控能力以保证课堂秩序;也可以通过听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的授课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等等。
3.课后辅导(作业批改)。课后要及时进行辅导,为了巩固知识,必要时可留一定量的作业,批改必须及时认真,让学生觉得你重视他。另外,青年教师一定要亲自指导学生实训,以熟悉实践教学环节。
青年教师的成长要激励与培养并重,激励要政策化、制度化、人性化;培养要经常化、规范化。在培养中重视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老教师不仅是“督导员”、 “裁判员”,更要做“教练员”。新、老教师形成合力,高校(职)的教学水平一定能很快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成长培养
近几年来,由于高等(职)院校跨越式发展,教师队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新补充的青年教师成为了教学主体,他们一般学历较高,年轻富有活力,同时课堂经验不足。如何将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建设好,是高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质量的新课题,也是关系到高等(职)教育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青年教师如何站稳讲台、讲好课,这不仅要求青年教师本人不断探索学习,同时学校要在制度上给予配合、生活上给予关怀和理解。
一、教书育人
青年教师应注意师德修养和教书育人责任意识的培养。缺乏与学生沟通、理解是很难教好书的。有不少的青年教师上完课就走人,课后很少辅导、与学生谈心,甚至上了一学期课连学生也认不全,至于学生听得如何、有什么想法和要求就更不知道了;个别青年教师上了半学期就让学生赶下了讲台……不是这些老师的知识欠缺、学历不高,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学生沟通、不了解学生心理、不晓得学生想什么要什么;同时学生也认为这样的老师不关心他们、不重视他们,很容易与老师形成对立。在我们学院教学督导组反馈信息中对青年教师反映较多的是工作责任心比较缺乏;在为人师表方面与老教师相差甚远。因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首先要解决师德问题,要使他们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而在实际生活当中很多青年教师不知道如何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理。其实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深入学生生活。很多院校要求青年教师在晋升高一级职称时,必须担任三年以上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否则一票否决。这对青年教师深入学生、揣摩学生心理、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就目前高校(职)师资状况看,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又要搞科研、发表论文以及过多的考评,使他们压力太大,没有充分的精力和时间开展学生工作,这对于青年教师师德培养是很不利的,也是学院方面应尽力解决的问题。
二、深入实践
从教学督导组反馈的信息及学生问卷调查,普遍反映青年教师上课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这不表示青年教师的知识不够全面、没有深度,而是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师资缺乏,很多青年教師到校后来不及充电就迅速进入教学角色。不少青年老师不熟悉专业设备、不能独立完成专业试验及指导实训,这是很多院校面临的尴尬局面。高职教育的青年教师必须十分熟悉相关课程的试验、实训教学环节,并能熟练操作。我指导青年教师时很注意这一点:首先让他们在业余时间熟悉课程中所有的实验(训)设备、实验(训)项目,尽可能独立操作。其次是最好能通过1-2个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并从中获取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最后是将这些实践经验巧妙、合理的应用到理论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高职教育不是技工培训,它要求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理论实践相结合;要在难懂、抽象的理论中合理插入感性、明了的实践知识,以激发学习兴趣。但是由于教学任务重,很多的实践见习形同虚设,有的青年教师甚至不试讲就上课。这对青年教师成长是不利的。
三、组织教学
青年教师在大学主要是听课,他们的知识是有了,但传授知识与认识知识是不一样的。加之现行的高职教材多为整合教材,内容多、涉及面广,给学生讲什么、讲多少、如何讲……这些都是摆在青年教师面前的难题。我们学校采取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新教师的方法,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各环节。
1.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先要明确这节课讲的知识点,吃透教材内容以便控制讲课的深度、广度;其次要注意平时相关知识的积累,学生只要明白是什么,但老师就要知道所以然,你需要更为广泛的知识基础。最后要注意的是高职教育的特点:知识够用为度,加强实践环节。
2.上课是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要上好课除了备好课外,对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衣着要庄重合体、教态要自然大方,不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其他地方去;同时要有明确的讲课思路,语言表达顺畅、内容安排得当;还要有一定的场控能力以保证课堂秩序;也可以通过听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的授课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等等。
3.课后辅导(作业批改)。课后要及时进行辅导,为了巩固知识,必要时可留一定量的作业,批改必须及时认真,让学生觉得你重视他。另外,青年教师一定要亲自指导学生实训,以熟悉实践教学环节。
青年教师的成长要激励与培养并重,激励要政策化、制度化、人性化;培养要经常化、规范化。在培养中重视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老教师不仅是“督导员”、 “裁判员”,更要做“教练员”。新、老教师形成合力,高校(职)的教学水平一定能很快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