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的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更远的目标,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
一、在与学生互动中成长
谈到教研,也许有人想到教师们相互交流的场面。而实际上,教师授课的对象是学生,课怎么上才能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课怎么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有哪些优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最清楚的应该就是学生。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来搞教研,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生命个体,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不一定和教参相同,也不一定和教师相同,在课堂上,教师真正做到了与学生互动,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
1.课前预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也是讲授新课的前奏。我经常在课前了解学生做了怎样的预习,并针对性与学生交流该怎样预习,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预习。
我将我班学生按照语文基础,划分成三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我常利用晨读课时间按等级抽选三至四名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 解学生对新课的把握程度,然后在知識点的难易程度上再进行调控,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2.课后反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每一堂课都有得有失,只有及时了解课堂上的成功和失误之处,才能扬长避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我的做法是:每堂课结束后,及时召集学生谈话,例如,有哪些环节比较新颖;有哪些问题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我有哪些言行不够得体;还有哪些课堂现象需要我关注……通过这样的反思,我在教学时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思维导向,我在以后的备课中就有的放矢了;课后,我自己也会静心沉思:我的教法上是否有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通过课后反思,我感觉我上课思路越来越清晰,课堂也越来越严谨,我的教学言行也越来越规范,教学效果注定也越来越明显。
3.考后总结
我每次考试分析完试卷后,都要求学生就本次考试分析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粗心马虎,还是平时学习不够努力;是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是由于思想不重视,还是由于考试怯场;是由于方法不对,还是兴趣与习惯没养成;是教师上课不生动,带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没有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等,并用小纸条不记名的形式递交上来。通过这样的考后总结,不但让学生明确了自身存在的不足,能及时采取补救的措施,提高以后的学习效率,我也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漏洞,从而想办法去避免。
二、在教学实践反思中成长
记得在课改开始时,我们都认为:课改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命运。这话不错,我觉得“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我在教学中总在想:课程改革到底要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首先,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堂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努力开发学生的情,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创设奋发向上的教学气氛,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语文学习之“乐”园。
其次,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我的语文课上,充分给了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平台。如我在教《坐井观天》一文时,让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后,会发生什么故事?我先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并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再小组汇报。有学生是这样说的: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就跳出了井,它抬头一看,啊!天真的好大呀!一眼望不到边呢!青蛙不好意思地向小鸟道歉自己的无知……还有学生是这样说的: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就跳出了井,可才着地,它又跳回了井底。小鸟问:“你怎么啦?”青蛙说:“外面的空气太冷,光线也太亮,感觉不安全呢!”……这些不一样的想象,不是很精彩吗?从交流的课堂,我有了这样的感想,这就是“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
当然,我们还可以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开放的课堂”等等。
荀子在劝学中说到:“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矣。”作为一名智慧的教师,我将继续学思结合,我一路行走, 且行且思,铸就自己的成功之路……
一、在与学生互动中成长
谈到教研,也许有人想到教师们相互交流的场面。而实际上,教师授课的对象是学生,课怎么上才能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课怎么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有哪些优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最清楚的应该就是学生。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来搞教研,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生命个体,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不一定和教参相同,也不一定和教师相同,在课堂上,教师真正做到了与学生互动,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
1.课前预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也是讲授新课的前奏。我经常在课前了解学生做了怎样的预习,并针对性与学生交流该怎样预习,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预习。
我将我班学生按照语文基础,划分成三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我常利用晨读课时间按等级抽选三至四名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 解学生对新课的把握程度,然后在知識点的难易程度上再进行调控,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2.课后反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每一堂课都有得有失,只有及时了解课堂上的成功和失误之处,才能扬长避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我的做法是:每堂课结束后,及时召集学生谈话,例如,有哪些环节比较新颖;有哪些问题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我有哪些言行不够得体;还有哪些课堂现象需要我关注……通过这样的反思,我在教学时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思维导向,我在以后的备课中就有的放矢了;课后,我自己也会静心沉思:我的教法上是否有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通过课后反思,我感觉我上课思路越来越清晰,课堂也越来越严谨,我的教学言行也越来越规范,教学效果注定也越来越明显。
3.考后总结
我每次考试分析完试卷后,都要求学生就本次考试分析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粗心马虎,还是平时学习不够努力;是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是由于思想不重视,还是由于考试怯场;是由于方法不对,还是兴趣与习惯没养成;是教师上课不生动,带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没有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等,并用小纸条不记名的形式递交上来。通过这样的考后总结,不但让学生明确了自身存在的不足,能及时采取补救的措施,提高以后的学习效率,我也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漏洞,从而想办法去避免。
二、在教学实践反思中成长
记得在课改开始时,我们都认为:课改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命运。这话不错,我觉得“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我在教学中总在想:课程改革到底要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首先,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堂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努力开发学生的情,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创设奋发向上的教学气氛,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语文学习之“乐”园。
其次,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我的语文课上,充分给了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平台。如我在教《坐井观天》一文时,让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后,会发生什么故事?我先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并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再小组汇报。有学生是这样说的: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就跳出了井,它抬头一看,啊!天真的好大呀!一眼望不到边呢!青蛙不好意思地向小鸟道歉自己的无知……还有学生是这样说的: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就跳出了井,可才着地,它又跳回了井底。小鸟问:“你怎么啦?”青蛙说:“外面的空气太冷,光线也太亮,感觉不安全呢!”……这些不一样的想象,不是很精彩吗?从交流的课堂,我有了这样的感想,这就是“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
当然,我们还可以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开放的课堂”等等。
荀子在劝学中说到:“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矣。”作为一名智慧的教师,我将继续学思结合,我一路行走, 且行且思,铸就自己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