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c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基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这是一种在问题情境中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强调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和再发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内容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种模式突出“以问导学”,研究重点是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问”的理解之一就是学会“问”,有问才有学的动力。问题源于情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沃土,没有情境就没有问题。从数学发展看,数学的产生不外乎源于从具体生活、生产实践中获取的问题以及数学本身的问题研究之中。
  案例1:在讲“求代数式的值”时设置如下情境:
  “同学们,我给大家来做一个猜你年龄的速算游戏:将你的年龄乘以5再加上19,再把结果乘以2减去38,请将最后的结果告诉我,我会在你说出结果的同时说出你的年龄。不信,请试试看”。当教师猜对几位学生的年龄后,全班学生会感到万分惊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学了今天的数学知识,这个奥妙就明白了。”
  上述情境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积极性。从众多教例看出,从数学教学的目标出发,创设有教学价值的、开放的数学情境是促进学生萌发数学问题意识、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必要前提,也是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问题教学法”用“问题”启发学生来自学、钻研,形成渴望知之而主动求知、求教的积极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通过什么途径方法”学习知识,具备在复杂的环境中捕捉新知识、加工和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去思考,解决问题。
  例如,案例2,在讲负数的引入时,教师没有讲零上与零下,前进与后退等相反意义的量,而是一开始即向学生提出5—3=?3—4=?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即自然又很有吸引力。因为学生有小学阶段演算的减法,学生會说“不能减”,教师接着问“欠多少才能减?”学生肯定会说“欠2”,然后在这时引进记号“-2”表示欠2,从而引入“负数”的定义。
  这样的导言符合初一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可以使其很自然地接受负数的概念,且能使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例如,案例3,在讲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学生可提出“这样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呢?”“它和轴对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在讲“不等式的性质”时,学生可提出“是否把等式的性质中‘等式’两个字都改成‘不等式’就行了呢?”在讲“矩形、菱形”时,学生可提问“矩形的哪些性质菱形不具有呢,而菱形的哪些性质矩形又不具有呢?”“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在做一道证明题时,学生可以问:“这个已知条件有什么用呢?”“要证这个结论需要些什么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适应这些提问,慢慢地学生自己也就习惯于提出问题了。让学生领会、认知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可谓五花八门、变数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所谓“宗”即数学思想与逻辑方法,更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关键途径。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努力唤起、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时,积极调动自身各方面能力,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阐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当堂检测”的定义,指出语文“当堂检测”环节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现实选择.剖析了“当堂检测”所追求的“以学定教”的价值理念,阐明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当堂检测”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关键词:当堂检测 定义意义 原则策略  一、当堂检测的定义及意义  所谓“当堂检测”,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所学知识的运用程度及掌握的准确度的检测。它是在课堂中完成、并得以反馈的作
期刊
我镇地处粤东北农村山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农村学校教师的思想也愈发活跃,话语更有个性,行动更有主见。不可否认,有些工作时间较长的教师面对重复性的工作难免产生惰性,如何保持他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我经常思考的课题。下面我就对农村小学教师积极性管理谈谈粗浅看法。  一、榜样是最好的管理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
期刊
一、设计意图  1.主要蕴含的数学教育内容  本节活动主要蕴含的数学教育内容为数的分解与组合。一定数量的物体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以合成一个整体。比如5张点赞卡既可以拆分为1和4,放在两个圈圈内,也可以拆分为:2、2、1或者1、1、2、1。这在大班上期幼儿数概念教育中是一个重要部分,其作用是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做加减法打好基础。  2.幼兒已有经验和存在问题  
期刊
《氓》选自“卫风”,是春秋时期的民歌。这是首弃妇自诉与丈夫从恋爱、嫁娶到婚变、决裂的诗,深刻放映当时妇女屈从受辱任人宰割的现实,是一首反映婚姻悲剧的长诗。这首诗也收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二)中,教师在教授这堂课时,往往会更关注思想内涵而忽略其悲剧的情感和审美体验。但只有对悲剧性的细致体会和深刻把握,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在细致深刻的悲剧体验的情感冲击波里让学生受到情感洗礼、感受悲剧的美感熏陶,
期刊
摘要:作为老师,我们天天向孩子们讲“诚信”,而诚信恰恰是我们所不具备的;我们天天在向孩子们讲宽容,而宽容也恰恰是我们所没有的;我们天天在向孩子们讲希望,而希望恰恰是我们早已失去了的。  关键词:2元钱 诚信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预备钤响后,我匆匆跑上二楼,兴冲冲地跨进教室,准备招呼孩子们去微机教室上信息课,让他们去享受一下网上冲浪的惬意。  “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坐下!”  常规的礼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回顾旧知  回顾 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简单小数的计算方法  2.引入新知  什么是克隆?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克隆”的信息。  师
期刊
后进生是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差,并且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和错误的学生,不遵守班级纪律并扰乱班级秩序,学习任务也不能够完成,严重威胁到班级中的和谐。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是我国培养人才的关键步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面对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转化,促使后进生“前进”。  一、增强学习兴趣为主,调动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全面开展,也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
期刊
所谓教学小高潮,是指在教师精心的铺垫、巧妙的点拨、恰当的引导之下,课堂上出现的学习激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倍增的热烈精彩、生动活泼的教学场面。因此,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总是不失时机地制造一个个小高潮,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大高潮。它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顶点,达到如痴入迷的境界。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感受,谈几点看法。  一、用热烈的课堂辩论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在课堂教学中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所以,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数学教学如何抓住学生的生活因素,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求知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或身边的故事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数学
期刊
摘要:要让学生喜欢这门功课,首先就得让学生喜欢这个老师。所以教师要用亲切的态度去响学生,只有老师放下架子,真正走到学生中去,亲近学生,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施教。让不同水平的孩子都有自己展示的舞台,孩子学习才会更有自信。  关键词:识字词 兴趣 阅读  字词句篇,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怎样才能更好的识记字词呢?学习生字又是一件十分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