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电影电视行业的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影视制作、导演、表演等相关专业,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提出了一个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的办学宗旨。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于2006年开始招收第一届表演专业学生,至今为止已有共计十个班级近两百名学生。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具备强大的专业竞争力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总结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我们需要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摸索出更为科学的教学思路。
一、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内容的调整
(一)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结合
在当今影视剧日趋繁荣的大背景下,影视剧为表演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因此,我们的表演本科教育也要顺应市场的需求,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出调整。戏剧表演是必须坚持的基础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戏剧舞台表演的魅力在于:表演的现场感、形象的直接可感、与观众的交流共鸣和表演的连贯性。作为影视演员,同样要重视对表演基本功的培养,同样要重视对人物的体验,对生活的观察,要强调从真实出发,从体验入手完成角色。戏剧表演训练内容是培养表演基本素质的有效途径,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在业界已达成共识,坚持戏剧表演的基础训练内容,这是一个前提。影视表演是一种“二度创作”,它的表现空间往往被多样化的、丰富的影像手段打乱,影视表演的难度在于表演过程中的非连贯性、与观众缺少实时交流、语言和肢体动作的分寸感把握等,影视演员在拍摄过程中难以检验自己的表演,这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影视表演在艺术表现手段和方式上的独特性,我们在教学大纲中增加了有针对性的影视表演训练内容—《镜头前表演》这一专门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类问题,比如:影视表演与舞台表演的异同、蒙太奇处理对表演的影响、影视剧的纪实性对表演的影响等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拓展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多的延伸方向
一方面,增加姊妹艺术的训练课程,能够使表演系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门类知识,并掌握更多更全面的艺术才能和专业技能,这既符合艺术类学生专业培养的综合性要求,也将有力地拓展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之外的发展可能性;另一方面,就当前演艺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业内竞争日益激烈,观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编导、策划创意、制作、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播音与主持等多才艺技能,将越来越成为一个优秀的表演人才所必备的艺术素养和能力。我院在梳理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也充分论证了这一点,从06级表演班开始就陆续补充了播音主持、采访、摄影、化妆、经纪人、导演等相关艺术门类的课程,历届已有许多位毕业生走上了影视剧制作、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编导等相关工作岗位,这正是我们的培养理念—只有兼具表演才能和多种才艺的混合型、实用型人才,才能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才能在残酷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方法的探索
通常我们会在教学中对专业知识、教学理念、教学原则等宏观的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却忽略了对科学教学法的探讨,教学改革力度也略显薄弱。上海戏剧学院王洋老师的《现代心理学原理与表演教学法》提出“教学是一种技能,一种设计”,教学不能是随意的、无绪的,而应当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种展现。
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占有重要地位。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都具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和很好的学习能力,只不过在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学习中被弱化了。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注意保护、激发学生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逐渐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创作思维,因为这些才是教学与学习的最终目标。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提出一些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教学方法的思考,来共同探索科学教学法这一重要命题。
(一)以学生为中心
我们知道,传统的中国戏曲的教学方式是由师父口传心授、手把手教艺,教学过程是一种简单的“复制”“粘贴”,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法,这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在戏剧影视表演的教学法中,我们需要把握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如何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法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教”与“学”应该各占一半,不能一味的只是“教”而没有“学”。表演教学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学生的“学”不应仅仅只局限于课堂上,课后大量时间的排练才是“长功”的土壤。必须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调控的能力,在表演专业的学习中,没有任何外在动力能够替代自身动力,优秀的表演教学应形成自发的、自我引导的学习局面。
(二)因材施教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就学生群体而言存在着个体差异,就学生个体而言,存在着自身差异。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表演艺术是“三位一体”的艺术,演员本身既是创造者,又是创作材料和工具,他所表演的角色,就是艺术本身。表演教学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与表演艺术本质特征相适应,同时表演艺术是实践的艺术,表演教学是伴随舞台排练来实现教学目的。教师主要通过剖析、点评、排练学生的作业传授表演教学原则和创作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表演及创作能力。不同条件、不同个性、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状态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创作方法。
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带来对人生独特的思考和体验,戏剧影视表演将这一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演员都需要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和细腻的表现力来激发和展现人物形象,这几种能力需要教师有技巧的保护和激励。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探索之路还很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发现、研讨、总结将是每一位表演教师的工作重心,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真正变为学生成长的肥沃土壤。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于2006年开始招收第一届表演专业学生,至今为止已有共计十个班级近两百名学生。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具备强大的专业竞争力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总结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我们需要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摸索出更为科学的教学思路。
一、戏剧影视表演教学内容的调整
(一)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结合
在当今影视剧日趋繁荣的大背景下,影视剧为表演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因此,我们的表演本科教育也要顺应市场的需求,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出调整。戏剧表演是必须坚持的基础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戏剧舞台表演的魅力在于:表演的现场感、形象的直接可感、与观众的交流共鸣和表演的连贯性。作为影视演员,同样要重视对表演基本功的培养,同样要重视对人物的体验,对生活的观察,要强调从真实出发,从体验入手完成角色。戏剧表演训练内容是培养表演基本素质的有效途径,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在业界已达成共识,坚持戏剧表演的基础训练内容,这是一个前提。影视表演是一种“二度创作”,它的表现空间往往被多样化的、丰富的影像手段打乱,影视表演的难度在于表演过程中的非连贯性、与观众缺少实时交流、语言和肢体动作的分寸感把握等,影视演员在拍摄过程中难以检验自己的表演,这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影视表演在艺术表现手段和方式上的独特性,我们在教学大纲中增加了有针对性的影视表演训练内容—《镜头前表演》这一专门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类问题,比如:影视表演与舞台表演的异同、蒙太奇处理对表演的影响、影视剧的纪实性对表演的影响等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拓展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多的延伸方向
一方面,增加姊妹艺术的训练课程,能够使表演系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门类知识,并掌握更多更全面的艺术才能和专业技能,这既符合艺术类学生专业培养的综合性要求,也将有力地拓展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之外的发展可能性;另一方面,就当前演艺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业内竞争日益激烈,观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编导、策划创意、制作、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播音与主持等多才艺技能,将越来越成为一个优秀的表演人才所必备的艺术素养和能力。我院在梳理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也充分论证了这一点,从06级表演班开始就陆续补充了播音主持、采访、摄影、化妆、经纪人、导演等相关艺术门类的课程,历届已有许多位毕业生走上了影视剧制作、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编导等相关工作岗位,这正是我们的培养理念—只有兼具表演才能和多种才艺的混合型、实用型人才,才能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才能在残酷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方法的探索
通常我们会在教学中对专业知识、教学理念、教学原则等宏观的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却忽略了对科学教学法的探讨,教学改革力度也略显薄弱。上海戏剧学院王洋老师的《现代心理学原理与表演教学法》提出“教学是一种技能,一种设计”,教学不能是随意的、无绪的,而应当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种展现。
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占有重要地位。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都具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和很好的学习能力,只不过在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学习中被弱化了。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注意保护、激发学生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逐渐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创作思维,因为这些才是教学与学习的最终目标。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提出一些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教学方法的思考,来共同探索科学教学法这一重要命题。
(一)以学生为中心
我们知道,传统的中国戏曲的教学方式是由师父口传心授、手把手教艺,教学过程是一种简单的“复制”“粘贴”,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法,这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在戏剧影视表演的教学法中,我们需要把握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如何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法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教”与“学”应该各占一半,不能一味的只是“教”而没有“学”。表演教学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学生的“学”不应仅仅只局限于课堂上,课后大量时间的排练才是“长功”的土壤。必须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调控的能力,在表演专业的学习中,没有任何外在动力能够替代自身动力,优秀的表演教学应形成自发的、自我引导的学习局面。
(二)因材施教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就学生群体而言存在着个体差异,就学生个体而言,存在着自身差异。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表演艺术是“三位一体”的艺术,演员本身既是创造者,又是创作材料和工具,他所表演的角色,就是艺术本身。表演教学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与表演艺术本质特征相适应,同时表演艺术是实践的艺术,表演教学是伴随舞台排练来实现教学目的。教师主要通过剖析、点评、排练学生的作业传授表演教学原则和创作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表演及创作能力。不同条件、不同个性、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状态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创作方法。
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带来对人生独特的思考和体验,戏剧影视表演将这一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演员都需要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和细腻的表现力来激发和展现人物形象,这几种能力需要教师有技巧的保护和激励。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探索之路还很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发现、研讨、总结将是每一位表演教师的工作重心,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真正变为学生成长的肥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