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由此可见,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必须摒弃教师繁琐地讲解、学生单调地朗读这种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多为学生创造亲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的机会,让他们在切实的“做”中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丰富语文知识,发展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应该是最基本的。然而,当前语文教学中有一种倾向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文本的弱化和虚化。
第一,以泛泛分析取代文本阅读,一些教师也许是怕学生不理解典范文章丰富的内涵,或许是卖弄自己的才华,以大量的讲解充斥课堂,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这些讲解,学生即使全部听懂,也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因为这不是学生自己从文本中学到的,而是教师讲出来的。阅读鉴赏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很强的审美活动。它往往需要进行审美想象,审美感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学生如果长期得不到这种体验和感悟,语文素养怎么会真正得到提高呢?
第二,以突出重点为主,忽视对文本的全面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也可以说是一个文字系统,文章的所有内容是由整个文本表达出来的。因此,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往往只重视要点而忽视了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荷塘月色》的教学,大多数教师抓住了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当然是正确的。但作者为什么“不宁静”,“不宁静”又怎样在文中展开和表现的,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文章整体阅读去了解,去思考,去探究。可是有些教师却只抓“文眼”,不注意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就文眼教文眼,就事论事。“眼”是抓住了,却把文本的弱化与虚化整体丢掉了。其实所有文本的重点都是与全文密不可分的,它们是息息相关的,只有把握住全文,学生对重点内容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以知识训练和大题量取代课文教学。有一些教师醉心于所谓的文科理教,好端端的一篇课文,被一些教师“精心设计”后一下子变成支离破碎的语言训练题。整个语文教学课变成了语文习题课。这种课,以语言训练取代文本阅读,以句段分析取代整体理解,学生对课文缺乏整体感受,缺乏深入理解,有时甚至对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题目胡乱猜答,做完练习,对课文整体内容仍然不知所云。
第四,以热闹的讨论取代对文本的研习,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活动效果,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刚刚接触课文,就抛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静下心品味课文,了解课文全貌,光凭自己主观肤浅的一知半解,就大谈见解,教师却一律给予赞扬鼓励,这种课堂看起来热闹,其实学生收效甚微,更有甚者,教师仅以文本为引子,引出一个话题,然后离开文本大搞外延发挥,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仿佛在“忽悠”学生,有时一堂课下来,不少学生对课文几乎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以上几种情况,归纳起来就是学生对文本读不全,读不透,或浮光掠影,或一知半解,或只会背一些条条框框,长此以往,对学生语文学习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绝不反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绝不反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教学处理,更不反对让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问题是,以上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与文本实实在在地结合,而不是使文本弱化,虚化。许多语言大师的经典之作,经语文教学专家辛辛苦苦选编进教材,可是没有为教师所重视,学生也没有从中汲取应有的营养,这是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深入反思的问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中明确规定: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根据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这两点,强调阅读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首先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发挥“立人”作用;其次是必须紧扣文本,整体把握,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这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新课标提出的培养人、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在强调学生阅读鉴赏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而不是游离于文本之外。只有学生读透文本,全面理解了文本,才会有感情的体验,哲理的思考,人生的感悟。否则,这些目标只是一纸空文,仅仅为了追求所谓的情感目标与育人目标而舍弃文本作盲目的发挥与延伸,那就是本末倒置。
对语文教学有许多阐述和理解。但我认为语文教学始终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始终以课文为主要学习对象,脱离文本就谈不上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也应该是通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思考、感悟得来的。一些经典课文,本身包含着许多值得咀嚼、品味的人生哲理,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加深对语文教材的理解。
第一,以泛泛分析取代文本阅读,一些教师也许是怕学生不理解典范文章丰富的内涵,或许是卖弄自己的才华,以大量的讲解充斥课堂,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这些讲解,学生即使全部听懂,也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因为这不是学生自己从文本中学到的,而是教师讲出来的。阅读鉴赏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很强的审美活动。它往往需要进行审美想象,审美感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学生如果长期得不到这种体验和感悟,语文素养怎么会真正得到提高呢?
第二,以突出重点为主,忽视对文本的全面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也可以说是一个文字系统,文章的所有内容是由整个文本表达出来的。因此,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往往只重视要点而忽视了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荷塘月色》的教学,大多数教师抓住了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当然是正确的。但作者为什么“不宁静”,“不宁静”又怎样在文中展开和表现的,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文章整体阅读去了解,去思考,去探究。可是有些教师却只抓“文眼”,不注意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就文眼教文眼,就事论事。“眼”是抓住了,却把文本的弱化与虚化整体丢掉了。其实所有文本的重点都是与全文密不可分的,它们是息息相关的,只有把握住全文,学生对重点内容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以知识训练和大题量取代课文教学。有一些教师醉心于所谓的文科理教,好端端的一篇课文,被一些教师“精心设计”后一下子变成支离破碎的语言训练题。整个语文教学课变成了语文习题课。这种课,以语言训练取代文本阅读,以句段分析取代整体理解,学生对课文缺乏整体感受,缺乏深入理解,有时甚至对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题目胡乱猜答,做完练习,对课文整体内容仍然不知所云。
第四,以热闹的讨论取代对文本的研习,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活动效果,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刚刚接触课文,就抛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静下心品味课文,了解课文全貌,光凭自己主观肤浅的一知半解,就大谈见解,教师却一律给予赞扬鼓励,这种课堂看起来热闹,其实学生收效甚微,更有甚者,教师仅以文本为引子,引出一个话题,然后离开文本大搞外延发挥,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仿佛在“忽悠”学生,有时一堂课下来,不少学生对课文几乎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以上几种情况,归纳起来就是学生对文本读不全,读不透,或浮光掠影,或一知半解,或只会背一些条条框框,长此以往,对学生语文学习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绝不反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绝不反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教学处理,更不反对让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问题是,以上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与文本实实在在地结合,而不是使文本弱化,虚化。许多语言大师的经典之作,经语文教学专家辛辛苦苦选编进教材,可是没有为教师所重视,学生也没有从中汲取应有的营养,这是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深入反思的问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中明确规定: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根据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这两点,强调阅读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首先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发挥“立人”作用;其次是必须紧扣文本,整体把握,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这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新课标提出的培养人、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在强调学生阅读鉴赏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而不是游离于文本之外。只有学生读透文本,全面理解了文本,才会有感情的体验,哲理的思考,人生的感悟。否则,这些目标只是一纸空文,仅仅为了追求所谓的情感目标与育人目标而舍弃文本作盲目的发挥与延伸,那就是本末倒置。
对语文教学有许多阐述和理解。但我认为语文教学始终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始终以课文为主要学习对象,脱离文本就谈不上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也应该是通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思考、感悟得来的。一些经典课文,本身包含着许多值得咀嚼、品味的人生哲理,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加深对语文教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