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f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导致产业分工的细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本文通过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内在机理互动关系的探讨,剖析生产性服务业在国内发展中的若干问题,从调整市场结构、培育竞争需求、强化产业分类、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区域关联度等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升级的内在联系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产业布局;产业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升级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展开,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内需型经济的发展,以降低对出口型经济的依存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研究借鉴,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重点突破口,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群的形成和能力提升,进而推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国内企业的产业结构性优化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以成为当务之急。
  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关系
  在服务业和制造业日益分化之前,作为制造业的部分职能机构,生产性服务业还属于一种内生性部门。作为职能机构,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过程提供必须的服务投入,因此,这种投入不是从独立的外部厂商处购买,而是制造型企业的自我投入,是企业自身进行的一种内部生产制造[1]。
  (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离。早期企业的产品研发、流水线生产和市场营销推广是隶属于企业内部的活动,为此设立的相关部门,也是企业的内部职能机构。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兴起的企业全球化扩张运动,将市场竞争推动的日趋激烈。一些大企业为了在国际化竞争中保持和创造竞争优势,开始对自身业务进行归核化运动。大企业纷纷开始审核内部职能机构,进行主业集中,辅业分离的产业链重构运动,若干职能部门于是被改造成相对独立的新的经营单位。以服务外包的形式,直接向外部企业采购产品资源或生产服务的形式也逐渐开始流行。
  于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市场实践中开始了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能使制造业企业在其擅长的核心业务生产中因为集中精力而更加专注;而那些被外包出去的业务也因为更为广泛的需求和更加激烈的竞争,而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现代化经济产业链中的咨询、鉴定、运输、仓储、金融、通信、会计、法务等若干独立的产业,这些以为制造业服务的若干产业,构成了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离,使得专业化程度提高,优化了产业链,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个高效配置。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凸显。生产性服务业以一种特殊的中介形式,提高了个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提升了技术水平,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资本、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的生产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开始下降,相反,技术和知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性投入要素而被广泛认可和接受。
  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成为主要生产投入方式,生产性投入的产出进一步转化为对制造业再生产的投入,并最终转化为面向消费者展现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产品,有着高人力资本和高科技特征,生产性服务产品并非直接面向消费者,而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中间性投入[2]。这种高附加值的中间性投入,推动了现代制造业产品品质和整体能力提升。
  (三)制造服务化与服务产业化的融合。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经济活动的重心开始向以生产性服务为中心转移。生产性服务业以物流、金融、信息等主要形式与制造业紧密相连,制造业中的服务性投入比例越来越大,同时,制造业的服务化发展趋势也逐渐明显。在制造业的全部投入中,中间性的服务投入比例越来越大;另外,制造业的全部产成品中,具备服务性特征的产品比例也越来越多。以上两种现象,在制造业中形成了投入服务化与产出服务化的两大新特征。
  (四)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集聚化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一种发展趋势,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化趋势为区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当前城市生产性服务含量低的初加工类制造业被迫向外围或二三级城市转移,就是这种趋势的一种具体体现。想法,生产性服务含量高的相关产业,却在一线城市形成了集聚效应。
  由于一线城市的高人力成本以及紧缺的土地资源等形成了高昂的成本限制,低附加值制造企业由于难以承受而被迫退出。而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型企业,则能以高额利润消减成本制约,而在城市中集聚下来,同时,这种集聚效应,又促进了相互间交易成本的降低,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分摊了成本。一些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也得以在一线城市及周边继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中间产品,需要转化入制造业中,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服务附加值的制造业在地域位置上形成一种衔接。这种生产性服务业在一线城市聚集,高服务附加值的制造业在一线城市周边聚集的现象,形成了区域产业集群,如珠三角、长三角等,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瓶颈
  二十一世纪后,我国服务贸易在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后,于2010年开始增长缓慢,甚至有下滑趋势。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的服务贸易长期处于一种逆差状态,其中,比较突出地表现在金融、保险、专利、运输等方面。总体来看,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存在問题如下:
  (一)低水平发展导致结构不合理。总体上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下,占GDP比重较低,与美国约占1/3强的数据相比,我国只占1/10-1/9左右,即使与印度相比,都有较大不足。相关数据反映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一种低水平发展阶段,而且,增长速度也比较缓慢,没有体现出一种良好发展态势,因此,形成了一种不尽理想的产业结构[3]。比如技术含量低的旅游行业,占据了外贸总额的较大比重,而技术含量高的信息、金融等行业,则占据了较少份额。
  (二)市场化程度低导致发展乏力。国内相关政策限制,抬高了市场准入门槛,过多的管制限制了外资的进入与民营企业的发展,缺乏竞争、市场化程度低等因素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乏力。数据显示,国有经济投入占据了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5%左右,比工业投资比重高出很多。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基本都隶属于国有化程度高的行业,比如电信、金融、保险、航空等。这些行业由于体制性障碍导致的高垄断性,限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流入,弱化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因此发展乏力。   (三)制造业低端化形成了弱关联性。由于经济发展的后发劣势,我国在国际加工中处于下游位置,过去以廉价劳动力与土地及环境资源承接外贸加工的发展模式,在新阶段显示出了发展局限与困境。通常外资企业仅仅将在华工厂当做生产基地,以外资为主的对外加工企业与本地的生产性服务业缺少合着。外资企业对本地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等需求很少,产品基本直接出口,关键技术和营销"两头在外"的经营模式,将国内制造业限定在了低端化地位[4]。
  (四)工业布局分散等形成发展限制。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与城市工业结构有较大的相关性。国内区域城市化发展普遍滞后,工业布局较为分散,各类城市间没有产业区隔,大而全、小而散现象丛生,这些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形成了制约。城市中大量的人口是服务产业化的基本载体,合理的工业布局为城市大量人口提供了工作与生存条件。分散的工业布局,限制着城市化发展,当在城市内无法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则将弱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进而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思路
  (一)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新。正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落后现实,尊重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调整产业创新政策,改变传统的的重制造轻服务理念,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引导。运用现代化手段和先进技术成果改造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体系,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产出能力,培育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供应商,进而为我国的制造业能力提升服务。
  (二)完善市场秩序与强化市场竞争。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管理制度改革,引入民营资本与外资,促进市场向规划化与竞争化发展。目前国内众多生产性服务业纯在垄断现象,主要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业管理部门转型不到位。对这些行业和部门,有必要因类因业,探寻解决方案,找到改革路径,推进制度变革,放开市场准入门槛,推动市场自由竞争体制,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三)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市场。国内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由政府来引导和培育市场,各级政府可以制定若干规章制度,来促进和刺激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提高,进而使制造业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生产性服务外包的优势,从而自觉产生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需求。
  (四)加快产业互动融合提升关联度。可以通过政府和媒体等形式,积极引导制造业企业转变经营观念,改变生产模式,避免大而全的业余化经营思路扩散,走向专注于自身优势培育,将附属与辅助性业务外包的科学分工道路,是制造业企业集中精力搞技术研发,品牌运作等。对于制造业企业剔除出来的生产性服务环节,能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间形成竞争服务,通过规范整合,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制造业企业的需求。通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与融合,来提升相互关联度,促进相互良态发展。
  (五)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聚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定义城市区别,引导制造业在城市周边的集中合理布局,以形成和发挥集聚效应,并利用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通过政策引导、规划设计以及财政支持等形式,推动生产性服务業形成区域性集聚效应。比如对长三角、珠三角、西部、东北等,采取区别化的产业集群定位。政府可以运用税收优惠、出口补贴、厂房配套、场地减租等方式为区域产业集群提供软硬件支持。
  参考文献:
  [1]来有为, 苏爱珍. 中国现代服务业差距何在[J].科学决策
  [2]Thompson EC. Producer Services[R]. Kentucky Annual Economic Report
  [3]张文忠.城市服务业区位理论及其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
  [4]刘曙华,沈玉芳.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驱动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
其他文献
摘要:行动导向是目前被世界职教界所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习者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教学活动中,大胆采取"大脑风暴" "案例教学" "模拟教学" "岗位实训"等形式,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做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行动导向 认识创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应与国际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英语口语交际已成为英语教学中的必要。众所周知,口语教学在中职学生英语教学中应占领主导地位。然而,作为一名职校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教授中职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口语交流的脱口而出,应对自如呢?  关键词:中职学生英语口语培养方法 实际运用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己成为中国学生的必修课。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
临猗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教育大县,也是新型的工业大县。全县57万人口,150万亩耕地。农业上,形成了苹果、石榴、梨枣三大产业林带。工业上,形成了化工、机械、针纺、食品、制药五大产业群。  全县有第一职业中学、临晋职业中学和第三职业中学三所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2236人。设有综合实验、机械加工、计算机应用、音乐、酒店管理、药品检验、烹饪、文秘、摄影化妆、汽车运用与维修10个专业。县第一职
期刊
目的:探析安徽省长丰县某农村地区儿童忽视的纵向发展趋势,阐述不同人口学特征分组的儿童(如不同性别、是否有兄弟姐妹、父母是否离婚、不同留守状态等)忽视的特点和在随访中的变
摘要:自财政部修订后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取消了会计类专业毕业人员免试部分科目的规定,同时规定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人员必须一次性通过所有科目考试,这个重大调整使得成人中专会计专业的招生一度进入低谷,必须在这个形式下改变原有的运行模式来适应当前的需求,这个正是笔者所深思和想解决的问题。现就如何体现成人中专会计专业优势,如何让此专业发展走出困境,提出一些见解。
摘要:悲剧是用美的毁灭来否定丑的存在;悲剧的人物性格协调一致,悲剧在审美态度上是激情参式,具有伤害性;悲剧是由于因素的介入,转化必须具有一个前提:创作主题发生心灵上的强烈碰撞,产生了强烈的不能克制的执着行为,并具备一定条件偶然性。  关键词:悲剧 性格 审美 转化 主题  绪论  恩格斯认为悲剧的产生是由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因此凡是符合"历史的必然要求"的历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