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懂马克思》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对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思想家,其经典在身后两派信仰之间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互相指责对方没有“读懂”,关于主要来自不同信仰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不是本书所涉及的“读懂”问题。
  读懂的关键在读者能否真正把握了马克思的立场人类解放和思想方法论辩证—历史唯物论。在策划本书时,我们着力于正面阐述马克思本人的理想和他的主要哲学观点。而把我们认为没有读懂马克思的那些理念作为本书立论的背景。当讲清楚我们所理解的读懂就是这个样子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明白,与之相反的解读就是我们所说的没有读懂。
  真正读懂是不容易的。这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内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争论就可以得到证明,试举两例。
  1、人人似乎都知道马克思的理想是共产主义,但是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人们都对它有过许多误读。其中就包括共产主义与人性的关系问题。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把未来的理想社会建立在抽象人性的基础上。他们讲社会主义要合乎人性,这并没有错,他们错在不懂社会发展规律。而离开社会规律讲人性和社会发展,自然要陷入空想。马克思通过发现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而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但是他并没有把社会主义变成冷冰冰的、与人的个性发展毫无关系的东西。就是说,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是统一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之中。马克思在他那个时代,必须致力于同不懂得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空想家作斗争。等到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建立起来之后,人们一方面犯了急性病,争着想在自己当权的时候就提前把共产主义实现了1958年,赫鲁晓夫要在这一点上同毛泽东“对表”。另一方面,又把共产主义只看作是一旦达到年产多少千万吨钢……的物质目标,就能实现的东西。急性病固然是违反合规律性,共产主义的合目的性这一更为根本的方面同样被忽视了。共产主义似乎就仅仅等于“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现在该讲信息化?。制度、物质技术生产力——这都是必要的。但是十九世纪伟大空想社会主义所珍贵的人性却从一些政治家的眼中消失了。作为目的的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个性”曾经被马克思在三大社会形态中当作共产主义形态的同义语使用过的,现在在哲学教科书中很少被给予足够重视。表现在实践上,就是前苏联社会主义能够让宇宙飞船上天,却连百姓日常生活必须的肥皂、手纸都经常出现短缺。忘掉合目的性的共产主义——这算读懂了马克思吗?《读懂马克思》把“共产主义与人性解放”作为论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第二章:人类解放与共产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出于这一考虑。
  2、人人都知道马克思的哲学的核心部分是历史唯物论。而过去一度流行的说法是:站在阶级斗争观点这一边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相反的观点例如站在全人类的立场看问题,就是历史唯心主义。好像马克思的历史观只管阶级社会这一段。经过“文革”的十年动乱,阶级斗争名声受到损害,于是又有学者提出,现在已经是进入以类为本位的时代了。“阶级斗争的马克思”、“类本位的马克思”……哪一个算是被读懂了的马克思?其实,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是以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考察整个人类历史的。而人类历史中有一段是注定要有阶级存在着的,所以它既讲阶级,也讲类——当然,理论上的全面性不排除一定的阶段上理论宣传会有所侧重,只讲阶级,历史唯物论就不是以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为对象的历史观;在世界上还有阶级的时候,只讲类忽视阶级就背离了历史唯物论。用“阶级斗争为纲”来解读历史唯物论,把阶级斗争绝对化,别人一提“类”,就指责为“自由化”,固然不对;现在走向另一极端,把类当作“本位”,是否也太早了一些?要真正建立世界政治与经济新秩序,以类为本位固然是最理想的,但迄今因阶级与民族利益的种种冲突,并无多大成效。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是世界越来越贫富两极分化,何来以类为本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经济领域做不到的事,政治领域更是做不到。环保领域超阶级、超国界的内容更多一些,但是真正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也是很困难的。当然,事情虽然困难,还是要讲。因为许多全球生态问题不从全人类利益出发就难以解决。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世界上还有阶级分野;另一方面世界又越来越一体化。这就注定阶级因素与类的因素同时并存。当前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世界,阶级与类都不可偏废。针对有的全球性问题要讲以类为本位“应当”如此;但多数问题实际上还是无法超越阶级与民族的界限。几万年以后,也许阶级消灭了,那时以类为本位就绝对没有问题了。
  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这一类没有弄懂的大问题还有不少。更不用说随着最新科技和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冒出来的、一时没能弄懂的新问题了。所以读懂马克思的课题大概是不会过时的。
  最后,还应当指出,有时候读懂了不等于就能做好。正确理解了的东西,往往因种种原因而不能付诸实践的事情是常有的。即便是领袖人物也难避免。用毛泽东的《实践论》的话来说,就是对于认识世界的问题来说,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这一点是更为重要的。而能否实现这一飞跃,决定的因素又不光是认知,还有其他非认知的东西如与“真”相对的“善”。因此在培养党的干部素质的问题上,除了“读懂领袖丛书”外,似乎还应当有一套丛书谈谈如何正确对待已经读懂了的道理——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三不朽中的“太上立德”的范畴。
  (四川人民出版社 邮购部电话:028-6662428 网址:httpwww.booksss.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的破题之言,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吟诵。《百家姓》是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入学伊始,五六岁的幼童就捧着《百家姓》咿呀诵读,当时识字的起点,确实高于时下,它是否合乎教学法则,另当别论。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在以后碰到难读的姓名时,大概不会像今人那般犹豫。  传统社会是家族的社会,家族最显眼的标记就是姓氏,姓氏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无论千里
期刊
人类因江河而生存,人类文明因江河而发育。人类从来没有忽视江河对生存状态和自然环境的巨大作用,也没有停止过对江河演变历史的关注。  但是,人类在为江河孕育出的人杰鬼雄甚至芸芸众生所作的传记层出不穷、连篇累牍时,却不曾为伟大的母亲江河作传。在世界范围内,除了瑞士学者和文学家埃米尔·路德维希的《尼罗河传》之外,迄今为别的江河所作的传记就十分罕见了。不过,《尼罗河传》这部世界名著的诞生,激活了人们的思路,
期刊
英国的军情五处军情六处如同剑桥大学、《泰晤士报》、大英博物馆一样,是一种品牌、一种境界,令全世界同行追求和心向往之。  从事反间谍工作的军情五处后改名为国家安全局,从事间谍活动的军情六处改名为英国秘密情报局。虽然早已更名,但情报界的人仍爱用老名称,更多的人是因为有一个风流全球的007而记住了军情六处。  军情五处高级官员彼得·赖特写的《抓间谍者》没有007电影中的风流事,但间谍战更加精彩,再加上全
期刊
这群青年男女大约都是在我开始做大学老师时出生的,读他们的文字使我顿生廉颇老矣之感。其实这种感觉并不完全是因为我们之间二十多年的年龄差所造成,因为我接触过比本书收集的十七个作者多得多的青年人(一千七百个总有吧),但我并没有比其中相当多人老的感觉,甚至我觉得还有很多人生理年龄虽比我年轻,思想却老得令人感叹。但这十七位作者不同,面对他们的文字,我不得不承认沧海桑田之类老生常谈。  他们的确读了很多书,古
期刊
资本主义从其发生到今天已经历了六百多年的历史,期间兴衰起伏,经过不断的内部调整,一次又一次地度过了致命的危机,进入一次又一次新的发展阶段,至今尚未衰败。特别是八十年代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九十年代的新经济全面复活了有气无力的资本主义,而今全球经济和政治的一体化的规则似乎又是由资本主义在制定;与此同时,苏东社会主义体系的解体和计划经济全球范围内的衰落,使资本主义产生了已经失落了几十年的兴奋。在这种背
期刊
旧书不厌百回读。美国著名经济专栏作家亨利·黑兹利特为专为大众著述的经济学科普读物《一课之师》“简单却有教益”,1946年初版,经受五十多年的历史考验,销量已超过100万册,现在有了中文版。该书可说是“虽旧犹新”。因为“其全部精力在于揭示,所谓聪慧的改革者和发起者所持的许多观点不过是一些古老错误的再版,并进一步证明,那些忘记过去的人仍在重复过去已被批判过的命题。”——经济学谬误有多张“变脸”,并从过
期刊
译运,在此处指德文aufheben一词译成汉语“扬弃”的命运。  马克思主义从北方吹入我国,奥伏赫变之译开始见诸报端。三十年后,1951年,李季以为佶屈聱牙的不顺心,如“奥伏赫变”,毕竟“被淘汰,被踢开”,而代之以“扬弃”了《翻译通报》1952年。  事实自然并非如此。“四人帮”马前卒关锋是这样斩钉截铁予以诠释,惟恐人不知。他拉起虎皮当大旗,反复交代,强调说明:  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历史上的一切
期刊
奏为勉竭愚衷,仰祈睿鉴事:  臣本至愚,荷蒙皇上圣恩,畀以风纪重任,日夜悚惶思竭一得之虑,仰赞高深于万一。而每月以来捧读圣训,仁心仁政,恺切周详,凡臣民之心所欲而口不敢言者,皇上皆已行之矣。仁固已举行,臣愚更无可言。所欲言者,皇上之心而已。皇上之心,仁孝诚敬,明恕精一,岂复尚有可议?而臣犹欲有言者,正于心无不纯,政无不善之中,窃鳃鳃私忧过计而欲预防之也。治乱之循环,如阴阳之运行,阴极盛而阳生,阳
期刊
一个具有诗意生活倾向的年轻人,他生性忧郁,顾虑重重,总与他心爱的姑娘保持着一段距离。他希望与她呆在一起,但呆在一起又怕出岔子,所以他离得远远的,生活在诗意和思念中。这是克尔凯郭尔以假名人物在《重复》这本小书里的“际遇”。神圣化的爱情观和害怕将来被婚姻生活压垮,令这个年轻男子竟然在婚期逼近的日子只身逃走。1841年10月,克尔凯郭尔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没有办好自己的事情,他与心爱的女友蕾琪娜解除婚约。《
期刊
一、自由的消费    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  经济自由,既是人们心之向往,也是市场势所必至。市场制度下,所有经营者享有进出市场的自由,参与竞争或不参与的自由;一切普通人享有工作和选择职业的自由,平等交易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没有这些自由,不成其为市场经济,由此市场经济也称之为“自由经济”。  过去“短缺经济”时代,吃粮穿衣有定额,抽烟喝酒也有数量,手头即便有余钱,面对匮乏的商品,选择却有限。现在市场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