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在这里一个普通的五金城里,发生了一件特殊的事件——一名两岁女童小悦悦被面包车撞倒之后,途经的18名路人竟然见死不救,直到一名拾荒婆婆出现……最终,小悦悦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全国人们的思考,人们几乎都在困惑:为什么发生这样惨烈的事情时大家都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我们的道德观念到底怎么了呢?
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我想起了90年代上小学时老师教我们唱的一首歌:“学习雷锋好榜样”,直到今天的21世纪,作为老师,我还在教学生唱这首歌。然而,是否每个唱这首歌的人都能理解和践行这首歌所阐述的一切,是否每一个人都能心存善念,乐于助人呢?今天的人们怎样,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是否伴随其成长过程,我们已经无从考究了。可是幼儿是国人明天的希望,通过“小悦悦”事件,让他们从小学会拥有乐于助人的心,是幼儿品德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它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一、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强大的民族一定会有强大的精神文明。现在的幼儿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历史的责任需要他们有创新精神、各种能力以及高尚的品德,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的乐于助人品德的培养。
二、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乐于助人是良好的品德行为,这种行为能让幼儿变得善良、宽容,诚信。所以对幼儿进行乐于助人的品德教育关系到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而且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将为他们在以后社会团体中的团结协助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它是促进幼儿交往的手段
在幼儿园里,幼儿之间的交往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比如大家可以一起做游戏,一起玩玩具,一起唱歌,一起画画等,但是在一日生活中幼儿总会遇到需要有人帮助的时候,有时是自己,有时是别人。当看到同伴遇到困难时,幼儿如果能主动上前帮助,证明了幼儿具备了初步的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品德,在乐于助人的同时各方面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如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籍
培养幼儿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书籍。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要引导幼儿多读书,读好书。我们教幼儿阅读书籍时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比如可以让幼儿知道书籍中有哪些主要的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可以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哪些是乐于助人的行为,他们为什么会乐于助人,乐于助人是怎样做的,让幼儿在书籍中初步理解乐于助人的含义——就是要求人们善于理解他人的处境、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随时去支持别人,关心帮助别人。让幼儿懂得人的本质是爱的相互存在,人的生活是与他人的相互交往构成的,自己去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自己。
引导幼儿阅读书籍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让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不用刻意要求幼儿,最好是幼儿自由阅读,遇到不明白的就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同伴,这样既给了幼儿思考的空间,又提供了幼儿同伴间交往的机会。另外,在利用书籍的同时,我们可以利用与其相关的音像制品,让幼儿以多种形式感受和理解乐于助人。
(二)榜样
培养幼儿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榜样是很重要的,榜样的力量对幼儿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这里的“榜样”,有来自老师的,有来自父母的,有英雄人物的,也有来自社区里各种各样的人们。其中,老师和父母的榜样是最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幼儿的言行举止,还影响到幼儿是否在以后人生中时时刻刻存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因此,在幼儿园和家里,老师和家长必须要对幼儿负责,随时随地为幼儿做好榜样。老师在幼儿园里要对幼儿热心、耐心,主动,幼儿有困难时,主动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并且询问幼儿发生了什么事,需要怎样的帮助,自己采取怎样的方法帮助他。
(三)机会
培养幼儿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必须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给他们尝试,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什么是乐于助人,乐于助人之后的感受。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在教育活动中设计一些角色让幼儿参与;在班里,让幼儿学会搀扶摔倒的同伴,同伴不会倒水喝,弟弟妹妹不会穿衣服、鞋子时,自己乐于去帮助他们;也可以让幼儿帮助清洁卫生的阿姨捡起地上的落叶;帮助老师擦桌子等。久而久之,当幼儿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就会主动热心地帮助他们了。在家里,教师可以与家长一起共同合作,让幼儿在家里通过各种具体活动,使孩子关心和热爱自己的父母、周围的成人和小朋友,对别人有同情心,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一些旧的衣服玩具送给有需要的小朋友,体验一下乐于助人带来的快乐。
(四)表扬
培养幼儿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我们需要在幼儿完成自愿服务工作之后或是帮助别人之后,主动和幼儿谈论他的感受,了解幼儿从中学到了些什么,并对他们的出色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用积极的因素克服消极的因素。这样不仅能帮助幼儿分清好坏,树立他们的自信,还利于巩固他们的这种思想和行为,增强以后乐于助人的决心。
培养幼儿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教师要注意几个方面:(1)要教育幼儿辨别是非。如果是别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不需要帮助;(2)要教育幼儿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3)尊重幼儿的想法:也许一开始不是每一个幼儿都拥有乐于助人的心,他们有时候也不愿意乐于助人,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清事实,不要责怪幼儿,要考虑幼儿的想法,尊重他们,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
“佛山小悦悦”事件已经过去了,这件事在全国引起了舆论大反思。无论结果如何,值得庆幸的是,广东深圳、东莞等地已经出台了“见义勇为”的保障制度,给予见义勇为者相应的奖励。我们社会的保障体系将越来越完善,相信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也会越来越多。就让幼儿从小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吧,让我们一起来努力,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在更高的层次!
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我想起了90年代上小学时老师教我们唱的一首歌:“学习雷锋好榜样”,直到今天的21世纪,作为老师,我还在教学生唱这首歌。然而,是否每个唱这首歌的人都能理解和践行这首歌所阐述的一切,是否每一个人都能心存善念,乐于助人呢?今天的人们怎样,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是否伴随其成长过程,我们已经无从考究了。可是幼儿是国人明天的希望,通过“小悦悦”事件,让他们从小学会拥有乐于助人的心,是幼儿品德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它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一、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强大的民族一定会有强大的精神文明。现在的幼儿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历史的责任需要他们有创新精神、各种能力以及高尚的品德,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的乐于助人品德的培养。
二、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乐于助人是良好的品德行为,这种行为能让幼儿变得善良、宽容,诚信。所以对幼儿进行乐于助人的品德教育关系到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而且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将为他们在以后社会团体中的团结协助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它是促进幼儿交往的手段
在幼儿园里,幼儿之间的交往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比如大家可以一起做游戏,一起玩玩具,一起唱歌,一起画画等,但是在一日生活中幼儿总会遇到需要有人帮助的时候,有时是自己,有时是别人。当看到同伴遇到困难时,幼儿如果能主动上前帮助,证明了幼儿具备了初步的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品德,在乐于助人的同时各方面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如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籍
培养幼儿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书籍。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要引导幼儿多读书,读好书。我们教幼儿阅读书籍时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比如可以让幼儿知道书籍中有哪些主要的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可以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哪些是乐于助人的行为,他们为什么会乐于助人,乐于助人是怎样做的,让幼儿在书籍中初步理解乐于助人的含义——就是要求人们善于理解他人的处境、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随时去支持别人,关心帮助别人。让幼儿懂得人的本质是爱的相互存在,人的生活是与他人的相互交往构成的,自己去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自己。
引导幼儿阅读书籍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让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不用刻意要求幼儿,最好是幼儿自由阅读,遇到不明白的就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同伴,这样既给了幼儿思考的空间,又提供了幼儿同伴间交往的机会。另外,在利用书籍的同时,我们可以利用与其相关的音像制品,让幼儿以多种形式感受和理解乐于助人。
(二)榜样
培养幼儿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榜样是很重要的,榜样的力量对幼儿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这里的“榜样”,有来自老师的,有来自父母的,有英雄人物的,也有来自社区里各种各样的人们。其中,老师和父母的榜样是最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幼儿的言行举止,还影响到幼儿是否在以后人生中时时刻刻存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因此,在幼儿园和家里,老师和家长必须要对幼儿负责,随时随地为幼儿做好榜样。老师在幼儿园里要对幼儿热心、耐心,主动,幼儿有困难时,主动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并且询问幼儿发生了什么事,需要怎样的帮助,自己采取怎样的方法帮助他。
(三)机会
培养幼儿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必须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给他们尝试,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什么是乐于助人,乐于助人之后的感受。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在教育活动中设计一些角色让幼儿参与;在班里,让幼儿学会搀扶摔倒的同伴,同伴不会倒水喝,弟弟妹妹不会穿衣服、鞋子时,自己乐于去帮助他们;也可以让幼儿帮助清洁卫生的阿姨捡起地上的落叶;帮助老师擦桌子等。久而久之,当幼儿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就会主动热心地帮助他们了。在家里,教师可以与家长一起共同合作,让幼儿在家里通过各种具体活动,使孩子关心和热爱自己的父母、周围的成人和小朋友,对别人有同情心,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一些旧的衣服玩具送给有需要的小朋友,体验一下乐于助人带来的快乐。
(四)表扬
培养幼儿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我们需要在幼儿完成自愿服务工作之后或是帮助别人之后,主动和幼儿谈论他的感受,了解幼儿从中学到了些什么,并对他们的出色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用积极的因素克服消极的因素。这样不仅能帮助幼儿分清好坏,树立他们的自信,还利于巩固他们的这种思想和行为,增强以后乐于助人的决心。
培养幼儿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教师要注意几个方面:(1)要教育幼儿辨别是非。如果是别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不需要帮助;(2)要教育幼儿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3)尊重幼儿的想法:也许一开始不是每一个幼儿都拥有乐于助人的心,他们有时候也不愿意乐于助人,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清事实,不要责怪幼儿,要考虑幼儿的想法,尊重他们,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
“佛山小悦悦”事件已经过去了,这件事在全国引起了舆论大反思。无论结果如何,值得庆幸的是,广东深圳、东莞等地已经出台了“见义勇为”的保障制度,给予见义勇为者相应的奖励。我们社会的保障体系将越来越完善,相信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也会越来越多。就让幼儿从小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吧,让我们一起来努力,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在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