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吉祥图案研究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之源,而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吉祥图案不仅表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更是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时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研究传统吉祥图案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能丰富现代设计的艺术语言,更能彰显民族风格,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关键词:传统文化;吉祥图案;寓意;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194-1
  “吉祥图案”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寓意美好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指以含蓄、谐音等委婉的艺术手法构成的具有某种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①其表现内容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在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基础上,通过提炼物象形象,创造出来的一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②,“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等古诗词名句正是关于传统吉祥图案的生动描述。传统吉祥图案始于商周,兴于秦汉,唐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明清时期已达到顶峰。到了近代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吉祥图案的内容已日趋丰富繁博,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加之高科技的应用更是拓展了吉祥图案的发展空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纪元。
  一、吉祥图案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主客观统一的整体意识和“求全求完美”的美学思想,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理念,以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借物喻理,在传统图案的题材和构成形式上,表露出“善始善终”的处世哲学。
  传统装饰艺术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主张“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这一审美观念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包含科学的合理部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同时具有装饰美化功能;二是它的想象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也反映出人们通过装饰美化试图达到至善至美的艺术追求。
  吉祥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代表人们对婚丧嫁娶,生子继嗣、延年益寿、升官发财、结友交运等人生大事的极度重视,反映了民众对以生存为核心的自然要求的肯定和期望。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吉祥纹样形式以及流传于民间的吉祥如意内容或样式大都来源于上述这种现实或精神的功利要求以及民俗活动。
  二、吉祥图案的装饰特点
  (一)寓意手法
  象征:吉祥图案的象征意义是以人们对于吉祥美好的追求为前提的,是把一些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联想和想象,使之完美地表达人们的意念。例如“一品清廉”,“莲”与“廉”同音,莲花自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洁高贵,所以人们用莲花来象征为官之人的廉洁公正。
  谐音同构:指根据汉字的同音或谐音取其美好的寓意,把不同的事物或图形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纹样形式,使之产生一定的寓意吉祥美好的效果。比如“喜上眉梢”因“眉”与“梅”同音,一枝梅花枝头落有喜鹊,寓意将有喜事来临之意。
  寓意手法:寓意手法是传统吉祥图案中一种间接的表现手法,它将吉祥的寓意隐含在事物之中,通过表面事物的形象寓意要表达的真正意义。当自然界中很多事物的形态或特性与人们的意念及审美观一致时,把客体与主题融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寓意象征的效果。
  (二)形式特点
  1.追求形式美感
  传统吉祥图案形式上追求完美,讲究对称、均衡、动静结合。画面并不拘泥于描绘对象某个单一的阶段或局部,而是抓住其整体特征,将与之相互关联的部分整体表现在一幅画面上,全面呈现主题。构图形式分为平视体构图、立式体构图和格律体式构图,整体上追求正、大、方、圆的饱满富足感。造型上采用夸张、变形手法,将生活中日常积累的概念的“形”经过大脑“过滤”出来进行概括、夸张或变形,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很强的装饰美感。
  2.追求吉祥寓意
  传统吉祥图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很深的文化根基,很多装饰元素具有约定俗称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和道德观念,常常表现出对生命力的赞扬、生殖的崇拜,如:“牡丹”代表荣华富贵;“金鱼”有金玉满堂之意;“喜鹊”表示有喜事来临。民间艺人们将这些“符号”通过图文组合,由此构成各种寓意美好的“吉祥图案”,如“金玉满堂”“大吉大利”“喜上眉梢”等。
  三、研究价值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之源,而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其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即装饰性意义;另一方面能够丰富现代设计的文化内涵,即实际应用价值。
  (一)装饰性意义
  吉祥图案寄予了人们的无限美好愿望,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散发着浓郁的质朴之美,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内容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民间每逢佳节或婚嫁寿辰都会借助吉祥图案来装饰美化,渲染喜庆气氛。人们将吉祥图案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剪纸、刺绣、印染、蓝印花布、面具、脸谱、皮影、风筝、民间彩绘等。
  (二)实际应用价值
  中国吉祥文化有着鲜明强烈的民族特征,它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所要继承运用、开拓创造的坚实基础和独特法宝。将吉祥图案应用于现代设计,创造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精神理念,不仅能丰富设计语言,而且能够使设计作品更具有文化性和社会性。然而,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合理运用,应该建立在充分理解图案所传达的寓意内涵的基础之上,并结合时代背景,对现有吉祥图案艺术元素进行提取、创新和再利用,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使之在现代设计中得到完美展现。
  注释:
  ①百度百科:吉祥图案,http://baikc.baidu.com/view/37560.htm
  ②范忠信,袁坚:《白话庄子》,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62页。
  作者简介:
  贾单妮,女,河南灵宝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与综合表现。
其他文献
摘要:方器造型是宜兴紫砂造型中最基本的款式之一。紫砂方器造型变化众多,古有“方非一式”之说,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等几种基本形状。器形随作者的设计创作意图而定。方器主要运用各种长短直线组成,造型明快、工整有力、具阳刚之气。讲求“以方为主,方中寓圆,曲直相济”,要求比例协调、轮廓分明、块面挺括、口盖紧密、力度均匀。  关键词:传统经典;方壶;成型;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舞蹈是舞蹈演员通过简化的身体动作向观众展现美的一种艺术行为。本文主要分析了舞蹈演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并探讨了舞蹈演员如何成功塑造舞蹈人物的形象。  关键词:舞蹈;演员;塑造;形象  中国分类号:J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98-1  舞蹈演员通过舞蹈来向观众诠释艺术作品的内涵,在舞蹈演员的表演中,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形态都是为了更好、更准确地表现作品中
摘要:量体不仅仅是裁缝比照客人身材度量尺寸,更进一步的是对客人的外貌特征、身形气质、工作特点、生活习性等条件加以综合分析,从而挖掘出更多的信息为后面的裁衣提供参考依据;裁衣也不仅仅是依据表面的固定尺寸而裁剪,而更多的是在综合分析下的缜密构思和创意设计过程。编导在认识表演主体(表演者)时,也不只是看演员表象展示出来的条件,而是应该透过表象探寻表演者更多的动作信息通过认真分析并与舞蹈形象关联起来,直至
摘要:东阳木雕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品类、生动的神韵、精美的雕饰、精湛的技艺和广泛的题材内容而蜚声海内外。它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融汇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素养,在世界民间雕刻史上独树一帜。历经了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东阳木雕蕴涵着丰富的价值。文章从东阳木雕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等方面探析东阳木雕的价值。  关键词:东阳木雕;价值探析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舞蹈中的静态造型是舞蹈审美的基本特征,本文重点从艺术表现力方面论述了舞蹈中的静态造型的艺术美。  关键词:舞蹈;静态造型;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82-1  一、舞蹈中静态造型的概述  舞蹈的静态造型是运用人体自身作为物质材料,通过相对静止的动作造型和舞蹈队形、路线、构图的变化或迁换等手段和艺术处理,来达到塑造形象、烘托
摘要:紫砂壶因其材质的特点,表现出一种其他器皿所无法企及的优点,那就是它与使用者能进行感情交流,对它倾注的感情越多,常加摩挲宝爱,它对你的回报也越深沉,越发可爱,光润古雅。所以说,好茶壶不要束之高阁,而应该经常使用把玩。宜兴紫砂壶使用越久,不但壶身光泽越加光润,而且据《阳羡茗壶系》载:“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此即指常用干布摩拭,更显气韵温润,这也正是国人热衷的“养壶”。好的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艺术市场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艺术,陶瓷雕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承了我国优秀的文化基因,并且由于存在生产区域上的差别,各地的陶瓷雕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极具地域性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本文就主要结合各地典型陶瓷雕塑的文化特色,对其地域性特征予以简单探讨,这对于各地文化特色的交流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陶瓷雕塑;地域性;文化特色;研究  中
摘要:面部表情对于舞蹈表演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它始终贯穿于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表演者借此来表现舞蹈艺术形象内心的喜、怒、哀、乐,同时它也是整个舞蹈艺术形象动作美感凝聚的焦点。本文从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主要特征及作用出发,初步分析舞蹈表演中对于面部表情的运用。  关键词:舞蹈表演;面部表情;身体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
摘要: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是观摩法舞蹈教学策略。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教师的肢体展示获得更多的舞蹈技巧。本文针对舞蹈教学策略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在文章中指出了多种教学模式,并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展示,通过阐述给大家带来新的舞蹈教学视野。在教学过程中肢体展示法是舞蹈教师常用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让学生看清每个舞蹈套路以及舞蹈动作,这样的教学模式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