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一环,对于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中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上,以往的做法往往陷入教学的误区,比如不能摆正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缺乏真正的对话,忽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能力,等等。其实,在新课标要求下,阅读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学生和阅读材料互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能力、方法、习惯等一系列目标的课内阅读教学。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亳无疑问,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的、令我们无法回避和否认的问题,但我以为,最大的问题存在于对文学本文意义阐析的主题教学之中。文学文本的主题,是指文学文本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体现了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在“主题诠释”上投放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不少语文教师往往将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阐析奉为圭臬,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主题理解程度的唯一尺度;另有一部分教师,在分析作品的主题时,虽然能坚持“启发诱导”,却始终是在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分析预设的彀中,从而表现为一种认识尺度的过份的求同取向,漠视了学生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蕴!上述两种做法在扼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上,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创新思维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乏补。而一旦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与参考书偏离时,常常不能正确地加以评价、肯定和激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学生在自己思维的成果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之后产生思维上的惰性,满足于教师或参考书对文本分析的主题的理解,从而极大地扼制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随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培养语感,养成习惯。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一靠背诵,二靠抄写。教师应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并逐步形成习惯。在这方面,很多语文教师都有一些好办法,效果很不错。
2.培养学生的浓厚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寻找乐趣。能否培养起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使之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与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能增加兴趣。
3.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语文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的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程,而学生主体的体验,是这一过程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因此,它必然要求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时间。当然,个性化阅读也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价值引导,不能任由学生随意发挥。
三、多媒体技术使语文阅读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不但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地发挥,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发挥媒体优势,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优美的语言固然会使学生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但是单纯的文字对于习惯于感性思维的中学生来讲,是难以消化吸收的。这样就产生了学生讨厌语文课的现象。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阶段,他们往往只对直接刺激于感官的事物感兴趣。但中学生的情感又是易于被激起的,如果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如果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一定能达到其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觉效果。我在教学曹操的乐府诗《观沧海》时,在课件中引入一段曹操东临大海,即兴赋诗影像。学生完全陶醉在那浩瀚的沧海,那雄浑的声音,那博大的胸怀之中。学生们进入到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不用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学生对诗歌所体现的诗人豪迈的襟怀已经完全感受到了。
总之,如果每一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能认清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掌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并切实地组织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将不再是难事。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亳无疑问,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的、令我们无法回避和否认的问题,但我以为,最大的问题存在于对文学本文意义阐析的主题教学之中。文学文本的主题,是指文学文本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体现了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在“主题诠释”上投放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不少语文教师往往将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阐析奉为圭臬,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主题理解程度的唯一尺度;另有一部分教师,在分析作品的主题时,虽然能坚持“启发诱导”,却始终是在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分析预设的彀中,从而表现为一种认识尺度的过份的求同取向,漠视了学生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蕴!上述两种做法在扼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上,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创新思维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乏补。而一旦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与参考书偏离时,常常不能正确地加以评价、肯定和激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学生在自己思维的成果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之后产生思维上的惰性,满足于教师或参考书对文本分析的主题的理解,从而极大地扼制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随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培养语感,养成习惯。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一靠背诵,二靠抄写。教师应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并逐步形成习惯。在这方面,很多语文教师都有一些好办法,效果很不错。
2.培养学生的浓厚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寻找乐趣。能否培养起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使之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与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能增加兴趣。
3.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语文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的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程,而学生主体的体验,是这一过程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因此,它必然要求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时间。当然,个性化阅读也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价值引导,不能任由学生随意发挥。
三、多媒体技术使语文阅读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不但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地发挥,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发挥媒体优势,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优美的语言固然会使学生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但是单纯的文字对于习惯于感性思维的中学生来讲,是难以消化吸收的。这样就产生了学生讨厌语文课的现象。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特殊阶段,他们往往只对直接刺激于感官的事物感兴趣。但中学生的情感又是易于被激起的,如果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如果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一定能达到其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觉效果。我在教学曹操的乐府诗《观沧海》时,在课件中引入一段曹操东临大海,即兴赋诗影像。学生完全陶醉在那浩瀚的沧海,那雄浑的声音,那博大的胸怀之中。学生们进入到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不用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学生对诗歌所体现的诗人豪迈的襟怀已经完全感受到了。
总之,如果每一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能认清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掌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并切实地组织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将不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