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对社会、教育者以及教育对象都提出了巨大挑战。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高校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基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今的社会形势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紧随时代发展步伐的马克思主义要求对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新审视,破除旧观念,与时俱进。
一、教育现状
我国一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并于2005年2月印发,强调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去武装当代大学生,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从“98课程方案”到“05课程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出版著作以及一些高水平的理论文章发表数量日益增多,这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与《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正式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学科,这是建国以来对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地位的极大提升。另外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条道路上也要求社会主义大学要培养具有良好马克思理论修养的大学生,这无疑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从根本上说,其理论观念依旧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教育效果也甚是不佳。
二、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教育,才能保证社会主义道路顺利的走下去,我们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思想多元化的冲击
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双重冲击,在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很多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时代,发展经济才是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没有必要去学,它的理论已经过时,没有什么重要性了,这种片面的认识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认识不足所导致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得社会主义运动受到很大的挫折,同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让人们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很多学生都很困惑,为何在现阶段,资本主义国家要比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得更快,资本主义社会要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得更为优越,多元化的冲击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得学生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转向寻求其他理论。
(二)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挑战
现代信息科学发展迅猛,网络已充斥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拓宽了新的渠道,时效性更强。另一方面,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它的发展不能使高校集中于某个主流意识形态,其环境的复杂性一定程度上会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其虚拟性也会造成大学生道德的缺失。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可能通过互联网渗透进来,容易使青少年思想混乱。因此,高校应引导学生学习积极、健康思想,反对抵制消极、错误思想。
(三)教育者能力的缺失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是洗脑式的“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结晶,这就要求教育者本身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不仅仅表现在理论本身,还有教学手段。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目前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理性强、政治性强、教学手段单一的弊病。〔l〕一些老师思想陈旧,或者是照本宣科,课程没有新意,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一旦考完试就不会主动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了。
另外,“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制度性规定,没有可依据的学时、学分和考核机制,往往流于形式”[2],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并证明其正确性的科学理论,最主要的还是实践问题,所以将马克思主义用于一个开放式的系统,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是必要的。
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冲击,甚至陷人困境之中。
三、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
(一)充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网络体系,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督,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正面引导网络;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在网上积极开展社会热点问题辩论赛,网络论坛等,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積极主动的投入网络互动;加大网络文明宣传,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在网上建立工作平台,设置网上师生交流,时事热点讨论室等专栏,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很好的交流平台。
(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的使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养成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高校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的社会实践中去,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和强化教育工作,比如志愿者服务活动,参加红色纪念馆,社会热点专题调查或访谈等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对大学生的理论认知、思想转化和实践能力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创新
把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植于大学生的头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材建设很重要,长期以来,教材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的结合非常欠缺。要使得教材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始终坚持推进理论创新和教材的改革;在课堂也应改变单一的教学风格,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走上讲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说出自己的学习心得,或者就某一个观点谈谈自己的想法,以交互式的学习方法进行交流,更能引起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兴趣。学科专业渗透学习。在很多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不是很注重社科类课程的学习,这就使得学科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一些离意识形态比较远的学科专业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更容易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知识。另外通过学术活动尤其是政治类学术报告等的指导和总结,能够弥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教学内容的缺失。
改变传统的成绩考核机制,可以将平时作业、社会实践、课程论文或者考试成绩等多种因素综合评定成绩,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条件下,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迎来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矛盾与问题。高校应结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和学校的实际问题,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让真正的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当前看来,只有正确审视时代、认识世界、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从而不为时代所弃,才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3]。
参考文献:
[l]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再兴,艾四林,吴卓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J].高校理论战线,2007,(12).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编.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手册(试用本) [M].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黄海霞,女,1988年2月生于陕西商洛,长安大学2012届硕士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高校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基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今的社会形势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紧随时代发展步伐的马克思主义要求对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新审视,破除旧观念,与时俱进。
一、教育现状
我国一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并于2005年2月印发,强调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去武装当代大学生,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从“98课程方案”到“05课程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出版著作以及一些高水平的理论文章发表数量日益增多,这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与《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正式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学科,这是建国以来对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地位的极大提升。另外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条道路上也要求社会主义大学要培养具有良好马克思理论修养的大学生,这无疑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从根本上说,其理论观念依旧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教育效果也甚是不佳。
二、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教育,才能保证社会主义道路顺利的走下去,我们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思想多元化的冲击
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双重冲击,在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很多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时代,发展经济才是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没有必要去学,它的理论已经过时,没有什么重要性了,这种片面的认识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认识不足所导致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得社会主义运动受到很大的挫折,同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让人们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很多学生都很困惑,为何在现阶段,资本主义国家要比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得更快,资本主义社会要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得更为优越,多元化的冲击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得学生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转向寻求其他理论。
(二)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挑战
现代信息科学发展迅猛,网络已充斥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拓宽了新的渠道,时效性更强。另一方面,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它的发展不能使高校集中于某个主流意识形态,其环境的复杂性一定程度上会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其虚拟性也会造成大学生道德的缺失。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可能通过互联网渗透进来,容易使青少年思想混乱。因此,高校应引导学生学习积极、健康思想,反对抵制消极、错误思想。
(三)教育者能力的缺失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是洗脑式的“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结晶,这就要求教育者本身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不仅仅表现在理论本身,还有教学手段。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目前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理性强、政治性强、教学手段单一的弊病。〔l〕一些老师思想陈旧,或者是照本宣科,课程没有新意,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一旦考完试就不会主动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了。
另外,“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制度性规定,没有可依据的学时、学分和考核机制,往往流于形式”[2],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并证明其正确性的科学理论,最主要的还是实践问题,所以将马克思主义用于一个开放式的系统,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是必要的。
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冲击,甚至陷人困境之中。
三、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
(一)充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网络体系,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督,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正面引导网络;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在网上积极开展社会热点问题辩论赛,网络论坛等,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積极主动的投入网络互动;加大网络文明宣传,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在网上建立工作平台,设置网上师生交流,时事热点讨论室等专栏,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很好的交流平台。
(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的使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养成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高校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的社会实践中去,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和强化教育工作,比如志愿者服务活动,参加红色纪念馆,社会热点专题调查或访谈等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对大学生的理论认知、思想转化和实践能力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创新
把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植于大学生的头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材建设很重要,长期以来,教材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的结合非常欠缺。要使得教材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始终坚持推进理论创新和教材的改革;在课堂也应改变单一的教学风格,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走上讲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说出自己的学习心得,或者就某一个观点谈谈自己的想法,以交互式的学习方法进行交流,更能引起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兴趣。学科专业渗透学习。在很多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不是很注重社科类课程的学习,这就使得学科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一些离意识形态比较远的学科专业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更容易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知识。另外通过学术活动尤其是政治类学术报告等的指导和总结,能够弥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教学内容的缺失。
改变传统的成绩考核机制,可以将平时作业、社会实践、课程论文或者考试成绩等多种因素综合评定成绩,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条件下,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迎来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矛盾与问题。高校应结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和学校的实际问题,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让真正的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当前看来,只有正确审视时代、认识世界、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从而不为时代所弃,才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3]。
参考文献:
[l]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再兴,艾四林,吴卓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J].高校理论战线,2007,(12).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编.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手册(试用本) [M].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黄海霞,女,1988年2月生于陕西商洛,长安大学2012届硕士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