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探究性试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广泛出现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这类试题有以下特点:
(一)设题多样化。探究性试题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多在文本内部看似矛盾处设题,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对文本的探究能力。例如:2007年北京卷第21题:“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题目中“20岁离开阮水家乡”与“在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这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它给我们一个启示,这里的“在沅水上”是虚实结合:20岁前生活在沅水边上是实;20岁后沈从文离开故乡,但是沅水给予他的精神的滋养一生都没有间断,家乡的沅水一直扎根于沈从文的记忆里面,这是虚。如此思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沅水的记忆里。
(二)思维规律化。探究性试题命题时跨度常常较大,有时关涉文本首尾,有时关涉文本内外。考生要进行相关性思考,如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分析,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类推分析等,思维应遵循客观规律,避免胡乱联系。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这道题考查了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探究能力,题目提示考生《乌米》中的“我”与《祝福》中的“我”相似,因此,要赏析乌米的形象与作用,先要进行由课内向课外的相关思考,想一想《祝福》中的“我”的形象特征和“我”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再回答本题。《祝福》中的“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一方面厌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另一方面又软弱退缩,玩世不恭,不能给祥林嫂以帮助。在结构上,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呈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者,在小说中起到线索的作用。再看《乌米》中的“我”的形象特征和作用,相比之下,此“我”与彼“我”相同之处较多。如在形象上“我”都对主人公富有同情心,都对现实有一定的认识;在作用上“我”都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都借“我”的感触揭示主旨。这样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新问题,就有较大的把握性。又如,某地曾以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水墨文字》命题,问题是这样的:“作者通过自己绘画创作实践告诉人们艺术创作的真谛——‘艺术就是将瞬间化为永恒’。这句话是就绘画艺术而言的,其他艺术门类是如何体现的?”思考这个问题必须运用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首先,要弄清“其他艺术门类”“瞬间”“永恒”这三个概念具体指什么。可以联系的“其他艺术门类”有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文学等,“瞬间”在原文中指的是“千载难逢的偶然”,具体可指短暂的画面,偶然触发的灵感,突然涌现的想象,一闪而过的片段的感觉等。“永恒”指与自己的心灵碰撞并能引起他人共鸣,从而使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其次,要举例说明艺术是如何将瞬间化为永恒的。文学上的典型例子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对琵琶女演奏乐曲的描绘和琵琶女飘零身世的叙述,塑造了一个才貌双绝、孤苦哀怨的琵琶女形象。诗中的音乐描写,运用比喻等手法再现了琵琶曲的感人魅力,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成为千古绝唱。它是作者妙手偶得,也给后世的读者带来了无穷的美感。它是瞬间的,也是永恒的。可见,探究性试题的指向性是明确的,依据文本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和考生相应的知识积累进行探究,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解读个性化。文学类文本的探究性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求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独立思考性,要求说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而在文中往往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考生既要思考文本中作者的观点、看法,又要立足自我,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如2008年海南卷第14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题干中摆出了几种不同的观点,要求考生加以探究。从人物形象的核心特征上看,鲍勃重“情”,吉米重“法”,考生必须在“情与法”的抉择中,或者肯定鲍勃重情守信,或者赞扬吉米忠于职守,要态度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同时必须从文本中找出确凿的实例作为佐证,这样才达到了阅读探究个性化的要求。
二
根据文学类探究性试题的特点,在答题技巧上要注意三点:
(一)克服认识上的偏差。偏差之一是认为答案只在文本中找,不出文本范围。在文本中找答案,在以往解答现代文阅读时十分管用,现在已经不完全适用。文本内容是解答探究性试题的起点,终点可能不在文本中。偏差之二是认为解答探究性试题是信马由缰,随心所欲。探究性试题的答案不一定在文本中,但也不是随便写写便可得分。它不能像平时教学那样可以见仁见智,自由发挥,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为了便于操作,阅卷时总会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答案,考生要依据文本作出合理的分析,回答到位才会得分。
(二)要了解文学鉴赏的术语知识并能运用自如。必须对作品的体裁知识、表达技巧等有所了解,解读探究才能驾轻就熟。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小说鉴赏的一些知识。小说《侯银匠》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的人生况味和个性品格,作者却记叙了侯银匠的女儿侯菊从小做家务很精到,出嫁时要花轿作嫁妆,婚后很快接管粮行,成为陆家的当家媳妇的故事。这是以次要人物写主要人物,突出了侯银匠的坚毅、精明、勤劳、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点,使小说更具深厚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作家的艺术匠心。分析时涉及的表达技巧有素材的剪裁、明线暗线结构、正面侧面描写等,要熟悉这些术语知识,回答才能准确切题。
(三)具体作答时要规范,宜采用述评结合的方式。“述”就是陈述观点,“评”就是对观点作评价分析。探究性试题一般都要求考生先摆出自己的观点(即“述”),然后,或引用,或举例,或简析,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评”)。例如,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探究题的解答,可以先陈述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总观点,然后分析情节,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最后扼要说明小说塑造人物的意义或作用。这样答题,有理有据,观点明确,评价有力。
探究性试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广泛出现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这类试题有以下特点:
(一)设题多样化。探究性试题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多在文本内部看似矛盾处设题,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对文本的探究能力。例如:2007年北京卷第21题:“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题目中“20岁离开阮水家乡”与“在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这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它给我们一个启示,这里的“在沅水上”是虚实结合:20岁前生活在沅水边上是实;20岁后沈从文离开故乡,但是沅水给予他的精神的滋养一生都没有间断,家乡的沅水一直扎根于沈从文的记忆里面,这是虚。如此思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沅水的记忆里。
(二)思维规律化。探究性试题命题时跨度常常较大,有时关涉文本首尾,有时关涉文本内外。考生要进行相关性思考,如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分析,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类推分析等,思维应遵循客观规律,避免胡乱联系。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这道题考查了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探究能力,题目提示考生《乌米》中的“我”与《祝福》中的“我”相似,因此,要赏析乌米的形象与作用,先要进行由课内向课外的相关思考,想一想《祝福》中的“我”的形象特征和“我”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再回答本题。《祝福》中的“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一方面厌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另一方面又软弱退缩,玩世不恭,不能给祥林嫂以帮助。在结构上,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呈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者,在小说中起到线索的作用。再看《乌米》中的“我”的形象特征和作用,相比之下,此“我”与彼“我”相同之处较多。如在形象上“我”都对主人公富有同情心,都对现实有一定的认识;在作用上“我”都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都借“我”的感触揭示主旨。这样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新问题,就有较大的把握性。又如,某地曾以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水墨文字》命题,问题是这样的:“作者通过自己绘画创作实践告诉人们艺术创作的真谛——‘艺术就是将瞬间化为永恒’。这句话是就绘画艺术而言的,其他艺术门类是如何体现的?”思考这个问题必须运用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首先,要弄清“其他艺术门类”“瞬间”“永恒”这三个概念具体指什么。可以联系的“其他艺术门类”有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文学等,“瞬间”在原文中指的是“千载难逢的偶然”,具体可指短暂的画面,偶然触发的灵感,突然涌现的想象,一闪而过的片段的感觉等。“永恒”指与自己的心灵碰撞并能引起他人共鸣,从而使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其次,要举例说明艺术是如何将瞬间化为永恒的。文学上的典型例子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对琵琶女演奏乐曲的描绘和琵琶女飘零身世的叙述,塑造了一个才貌双绝、孤苦哀怨的琵琶女形象。诗中的音乐描写,运用比喻等手法再现了琵琶曲的感人魅力,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成为千古绝唱。它是作者妙手偶得,也给后世的读者带来了无穷的美感。它是瞬间的,也是永恒的。可见,探究性试题的指向性是明确的,依据文本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和考生相应的知识积累进行探究,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解读个性化。文学类文本的探究性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求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独立思考性,要求说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而在文中往往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考生既要思考文本中作者的观点、看法,又要立足自我,有自己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如2008年海南卷第14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题干中摆出了几种不同的观点,要求考生加以探究。从人物形象的核心特征上看,鲍勃重“情”,吉米重“法”,考生必须在“情与法”的抉择中,或者肯定鲍勃重情守信,或者赞扬吉米忠于职守,要态度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同时必须从文本中找出确凿的实例作为佐证,这样才达到了阅读探究个性化的要求。
二
根据文学类探究性试题的特点,在答题技巧上要注意三点:
(一)克服认识上的偏差。偏差之一是认为答案只在文本中找,不出文本范围。在文本中找答案,在以往解答现代文阅读时十分管用,现在已经不完全适用。文本内容是解答探究性试题的起点,终点可能不在文本中。偏差之二是认为解答探究性试题是信马由缰,随心所欲。探究性试题的答案不一定在文本中,但也不是随便写写便可得分。它不能像平时教学那样可以见仁见智,自由发挥,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为了便于操作,阅卷时总会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答案,考生要依据文本作出合理的分析,回答到位才会得分。
(二)要了解文学鉴赏的术语知识并能运用自如。必须对作品的体裁知识、表达技巧等有所了解,解读探究才能驾轻就熟。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小说鉴赏的一些知识。小说《侯银匠》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的人生况味和个性品格,作者却记叙了侯银匠的女儿侯菊从小做家务很精到,出嫁时要花轿作嫁妆,婚后很快接管粮行,成为陆家的当家媳妇的故事。这是以次要人物写主要人物,突出了侯银匠的坚毅、精明、勤劳、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点,使小说更具深厚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作家的艺术匠心。分析时涉及的表达技巧有素材的剪裁、明线暗线结构、正面侧面描写等,要熟悉这些术语知识,回答才能准确切题。
(三)具体作答时要规范,宜采用述评结合的方式。“述”就是陈述观点,“评”就是对观点作评价分析。探究性试题一般都要求考生先摆出自己的观点(即“述”),然后,或引用,或举例,或简析,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评”)。例如,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探究题的解答,可以先陈述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总观点,然后分析情节,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最后扼要说明小说塑造人物的意义或作用。这样答题,有理有据,观点明确,评价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