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有这样一位教师,她性格爽朗、激情充沛,讲课时声音洪亮,感染力非常强;她并不年轻,可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她身为教授,可待人平和,每位老师和学生都愿意亲近她;她为人善良,总是尽心竭力帮助别人,自己的事儿却从不麻烦人;她已经64岁,可还在为学生、为学校、为社会发展不停地忙碌着——她就是北京市政府参事、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汪慧贞。
“教学生是件非常快乐的事”
6月初的一天,早上7点钟汪老师就已经到了教研室——她约了一个研究生谈毕业论文的事情。8点半,笔者和她一起爬上第二教学楼的5层。推开课程设计专用教室的门,她爽朗的笑声立刻充满整个教室。学生们都围拢来,拿着自己的设计图和计算结果让她看。她对每个问题都细致耐心地回答,还不时提醒学生:要加快速度啦、抓紧时间啊……这是每个学期末的课程设计环节,在一周半的时间里,每天上午她都要给05级水专业的学生们答疑。
汪老师1982年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工作,已经在讲台上度过了26个春秋。这期间,她教过给排水领域的许多课程,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她一直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既严格又慈爱。她性格直爽,经常批评犯错误或者不努力的学生。她备课和计算用的白纸从来都是两面用,却攒了一抽屉新笔记本,分发给家庭困难的学生。
2005年,学生小蔡突然被诊断得了白血病。听到这个消息,汪老师又着急又心痛。虽然只教过小蔡两次课,但她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小蔡家庭条件不好,汪老师每次去看他都带去一些钱和营养品,让他的父母给他加强营养。在小蔡治疗期间,她经常打电话跟他聊天,鼓励他战胜病魔,还让其他学生多跟他联系和交流……在小蔡得病两年多的时间里,汪老师送给他的医疗费和营养费近万元,电话不知打了多少个。
回首26年的教师生涯,汪老师说,每当看到自己教过的学生在工作中取得了好成绩我就会特别高兴,感觉自己的劳动终于有了回报。说起自己的学生,她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北京给排水领域里,很大一部分中坚力量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他们中有污水处理厂的厂长,有北京市排水集团的总工,有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有时在专业会议上碰到这些学生,她都觉得非常高兴。她说:“教学生是件非常快乐的事。和学生们在一起,我感觉非常年轻,他们能给我新的力量和希望。”因此,虽然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身体并不太好,但她始终不愿离开三尺讲台。身为教授的她,现在不仅教本科生的专业课,还要带本科生的课程设计。她要把专业里的最基础部分讲解清楚、为学生打好基础,因为她知道这些是学生将来一定能用得上的。
“做科研就要服务于社会”
在汪老师的履历表中最大的一部分是科研成果。1990年以来,她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主编了4部专业著作。从“城区雨水利用”、“可持续废水除磷脱氮新技术研发”,到“北京市中水回用投入产出经济分析”,再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技术”……她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紧密联系。
汪老师在给排水和污水处理领域内有很大的影响。2006年,她被北京市政府聘为参事。同时受聘的还有7位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参事不仅要为市长、市政府发现问题,还要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案。为此她做了大量工作,在担任参事两年多来,提交了四份建议,都得到了市政府的采纳,有的已经取得了实际效果。
为了实现京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的要求,汪老师参加了新农村污水治理方案的审批。工作中她发现,在有些相对落后的农村,虽然建了污水处理设施,但当地农民为了节省电费却很少开动,污水处理设施形同虚设。还有,因为缺少农村适用的标准和指标,新农村污水治理套用城市标准,严重脱离实际。发现问题后,她给市政府写了《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议》,市长为此做了批示。2007年,市水务局根据新农村普查情况,提出了适用于京郊的6种新农村建设污水处理工艺,强调要控制运行费用,在投资时花多一点钱,在运行后让老百姓少一些负担。市水务局还分别制定了山区和平原农村的用水标准,对污水处理工艺、处理程度以及管网管径都做了相应的规定,让北京新农村建设中的污水处理有了适用的标准。
对此,汪老师说:“我们所做的科研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这种科研成果就是要为社会服务,为老百姓服务。”
“汪老师是我们最愿意亲近的人”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教研室有一批优秀的教师是在汪老师的影响和感召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有的做了教授,有的成为了学校领导。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雅君就是其中之一。张雅君说:“我的成长受汪老师的影响很大,她既是我敬佩的长辈,又是让我感觉非常温暖的亲人。”
对于学生,汪老师倾其心力教育他们成才;对于青年教师,则在事业上提携他们,帮助他们发展,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1997年,她开始担任学科带头人,教研室来了新老师,她总是带着他们去找课题、做研究;以她的名义申请下来的课题,她总是先分给青年教师去做,自己既不署名也不要科研费。她说:“有课题就应该让年轻人去做,他们需要锻炼、需要积累、需要不断进步……”
汪老师是青年教师的引路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能学院副院长冯萃敏是在她的影响和帮助之下成长起来的。她说:“每当我回想和汪老师相处的往事,总是能感觉到她始终在为我着想,这让我非常感动。”在申请课题和做科研的过程中,冯萃敏都愿意向汪老师请教,即便是很不成熟的论文,汪老师也会认认真真地修改并提出建议。冯萃敏记得汪老师曾经不只一次提醒她:“这学期论文写了吗?要继续做科研、出成果,不能放松啊。”“一个老教授替你着想并且不断地督促你,让你感觉非常贴心。这既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冯老师说。
汪老师这样主动关心别人,而对自己的利益却并不很在意。1998年学校分房子,每个教授都分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可她却说:“我现在有房子住,挺好的,不用换了。”对于别人都非常在意的住房问题,汪老师只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拒绝了。前几年学校每年都有3%的教师享受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她却将奖励让给别的教师。2005年,给排水专业接受建设部专业评估,由她主持专业汇报。在专家进校前不久,她的脚意外骨折了,但她依然挑起了这副担子。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她拄着双拐跟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准备汇报材料、整理思路、落笔成文,然后再制作演示文本,把给排水专业的历史、现状、师资队伍、实验室条件、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课程组群结构、在学校各专业中的位置、未来的发展等内容整个梳理了一遍,然后一遍一遍地修改,一遍一遍地演练……最后,汪老师以非常精彩的专业汇报让考察专家们惊叹,让所有的老师折服,为专业评估顺利通过立下了汗马功劳。
笔者在第二次约见汪老师时,她的老伴刚刚因为心脏病做了手术。她对所有关心她的人都表现得很轻松,说:“没什么事,你们安心工作吧,我这儿没问题!”冯萃敏说:“汪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别人非常关心,而自己的事情却从来不愿意麻烦别人。”
在采访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们对汪老师的喜爱和敬重之情溢于言表,大家几乎一致地表示:汪老师是我们最愿意亲近的人,我们都非常爱她!这种真挚的感情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一种温暖和幸福。
如今,年逾花甲的汪老师,还在为学生、为学校、为社会发展不停地忙碌着。她的学生需要她,在等着聆听她深入浅出、有声有色地讲解课程;学校需要她,期待她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贡献力量;市政府信任她,在等待她的一份份建议;社会更需要她,希望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百姓说话、为社会服务。■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王 成]
“教学生是件非常快乐的事”
6月初的一天,早上7点钟汪老师就已经到了教研室——她约了一个研究生谈毕业论文的事情。8点半,笔者和她一起爬上第二教学楼的5层。推开课程设计专用教室的门,她爽朗的笑声立刻充满整个教室。学生们都围拢来,拿着自己的设计图和计算结果让她看。她对每个问题都细致耐心地回答,还不时提醒学生:要加快速度啦、抓紧时间啊……这是每个学期末的课程设计环节,在一周半的时间里,每天上午她都要给05级水专业的学生们答疑。
汪老师1982年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工作,已经在讲台上度过了26个春秋。这期间,她教过给排水领域的许多课程,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她一直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既严格又慈爱。她性格直爽,经常批评犯错误或者不努力的学生。她备课和计算用的白纸从来都是两面用,却攒了一抽屉新笔记本,分发给家庭困难的学生。
2005年,学生小蔡突然被诊断得了白血病。听到这个消息,汪老师又着急又心痛。虽然只教过小蔡两次课,但她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小蔡家庭条件不好,汪老师每次去看他都带去一些钱和营养品,让他的父母给他加强营养。在小蔡治疗期间,她经常打电话跟他聊天,鼓励他战胜病魔,还让其他学生多跟他联系和交流……在小蔡得病两年多的时间里,汪老师送给他的医疗费和营养费近万元,电话不知打了多少个。
回首26年的教师生涯,汪老师说,每当看到自己教过的学生在工作中取得了好成绩我就会特别高兴,感觉自己的劳动终于有了回报。说起自己的学生,她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北京给排水领域里,很大一部分中坚力量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他们中有污水处理厂的厂长,有北京市排水集团的总工,有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有时在专业会议上碰到这些学生,她都觉得非常高兴。她说:“教学生是件非常快乐的事。和学生们在一起,我感觉非常年轻,他们能给我新的力量和希望。”因此,虽然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身体并不太好,但她始终不愿离开三尺讲台。身为教授的她,现在不仅教本科生的专业课,还要带本科生的课程设计。她要把专业里的最基础部分讲解清楚、为学生打好基础,因为她知道这些是学生将来一定能用得上的。
“做科研就要服务于社会”
在汪老师的履历表中最大的一部分是科研成果。1990年以来,她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主编了4部专业著作。从“城区雨水利用”、“可持续废水除磷脱氮新技术研发”,到“北京市中水回用投入产出经济分析”,再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技术”……她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紧密联系。
汪老师在给排水和污水处理领域内有很大的影响。2006年,她被北京市政府聘为参事。同时受聘的还有7位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参事不仅要为市长、市政府发现问题,还要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案。为此她做了大量工作,在担任参事两年多来,提交了四份建议,都得到了市政府的采纳,有的已经取得了实际效果。
为了实现京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的要求,汪老师参加了新农村污水治理方案的审批。工作中她发现,在有些相对落后的农村,虽然建了污水处理设施,但当地农民为了节省电费却很少开动,污水处理设施形同虚设。还有,因为缺少农村适用的标准和指标,新农村污水治理套用城市标准,严重脱离实际。发现问题后,她给市政府写了《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议》,市长为此做了批示。2007年,市水务局根据新农村普查情况,提出了适用于京郊的6种新农村建设污水处理工艺,强调要控制运行费用,在投资时花多一点钱,在运行后让老百姓少一些负担。市水务局还分别制定了山区和平原农村的用水标准,对污水处理工艺、处理程度以及管网管径都做了相应的规定,让北京新农村建设中的污水处理有了适用的标准。
对此,汪老师说:“我们所做的科研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这种科研成果就是要为社会服务,为老百姓服务。”
“汪老师是我们最愿意亲近的人”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教研室有一批优秀的教师是在汪老师的影响和感召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有的做了教授,有的成为了学校领导。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雅君就是其中之一。张雅君说:“我的成长受汪老师的影响很大,她既是我敬佩的长辈,又是让我感觉非常温暖的亲人。”
对于学生,汪老师倾其心力教育他们成才;对于青年教师,则在事业上提携他们,帮助他们发展,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1997年,她开始担任学科带头人,教研室来了新老师,她总是带着他们去找课题、做研究;以她的名义申请下来的课题,她总是先分给青年教师去做,自己既不署名也不要科研费。她说:“有课题就应该让年轻人去做,他们需要锻炼、需要积累、需要不断进步……”
汪老师是青年教师的引路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能学院副院长冯萃敏是在她的影响和帮助之下成长起来的。她说:“每当我回想和汪老师相处的往事,总是能感觉到她始终在为我着想,这让我非常感动。”在申请课题和做科研的过程中,冯萃敏都愿意向汪老师请教,即便是很不成熟的论文,汪老师也会认认真真地修改并提出建议。冯萃敏记得汪老师曾经不只一次提醒她:“这学期论文写了吗?要继续做科研、出成果,不能放松啊。”“一个老教授替你着想并且不断地督促你,让你感觉非常贴心。这既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冯老师说。
汪老师这样主动关心别人,而对自己的利益却并不很在意。1998年学校分房子,每个教授都分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可她却说:“我现在有房子住,挺好的,不用换了。”对于别人都非常在意的住房问题,汪老师只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拒绝了。前几年学校每年都有3%的教师享受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她却将奖励让给别的教师。2005年,给排水专业接受建设部专业评估,由她主持专业汇报。在专家进校前不久,她的脚意外骨折了,但她依然挑起了这副担子。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她拄着双拐跟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准备汇报材料、整理思路、落笔成文,然后再制作演示文本,把给排水专业的历史、现状、师资队伍、实验室条件、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课程组群结构、在学校各专业中的位置、未来的发展等内容整个梳理了一遍,然后一遍一遍地修改,一遍一遍地演练……最后,汪老师以非常精彩的专业汇报让考察专家们惊叹,让所有的老师折服,为专业评估顺利通过立下了汗马功劳。
笔者在第二次约见汪老师时,她的老伴刚刚因为心脏病做了手术。她对所有关心她的人都表现得很轻松,说:“没什么事,你们安心工作吧,我这儿没问题!”冯萃敏说:“汪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别人非常关心,而自己的事情却从来不愿意麻烦别人。”
在采访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们对汪老师的喜爱和敬重之情溢于言表,大家几乎一致地表示:汪老师是我们最愿意亲近的人,我们都非常爱她!这种真挚的感情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一种温暖和幸福。
如今,年逾花甲的汪老师,还在为学生、为学校、为社会发展不停地忙碌着。她的学生需要她,在等着聆听她深入浅出、有声有色地讲解课程;学校需要她,期待她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贡献力量;市政府信任她,在等待她的一份份建议;社会更需要她,希望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百姓说话、为社会服务。■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王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