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和浩特,一座有四百多年建城历史的塞外古城,在蒙古语中意为“青色的城市”,亦称“青城”。它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南临黄河、北靠阴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塞外风情。城郊草原夏季水草丰美,牛羊遍野;冬季则“原驰蜡像”,一派北国风光。余秋雨说:“草原文化,保持着清澈、清新的特点,是人们心灵里不被污染的绿色草地!”看呼和浩特的学校德育,似乎也濡染了“清澈、清新”的特点,不管是校内外的小导游,还是撒播爱的班主任,抑或形式翻新的“百名教师走千家”,都是要真正使德育让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有感悟、受教育,以达到“力行近乎仁”。
小导游:以快乐的名义
玉泉区塞上老街(原通顺街)是呼和浩特保留下来的具有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唯一一条老街,它是北方草原民间历史“博物馆”,汉匈文化和蒙元文化都能在这里找到痕迹。步入塞上老街,仿佛走进一条历史隧道,各种刻有蒙古族文化印记的物件让人驻足流连,浓浓的民族文化底蕴也浸润了通顺街小学——这所学校已座落于此66载。
通顺街小学里有一批热情的小导游,每逢节假日,他们身披绶带,在旅游胜地大召、席力图召、五塔寺、昭君墓等基地进行实地训练,并为不同的游客介绍家乡名胜古迹,宣传家乡民俗文化,其专业水平不亚于正式导游人员。原来他们都出自学校的“红领巾送欢乐”小导游团。
说起小导游团的历史,就要追溯到2001年学校组建的“小问号记者调查团”,当时,“问号宝宝”走访社区老居民,调查搜集玉泉历史,参与“做家乡文化传播者”活动,深入全面地了解玉泉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故事,这就为组建小导游团做了积极准备。2002年9月,“红领巾送欢乐”小导游团成立,历经十余年的发展,通过老队员带新队员,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小导游。据学校统计,他们已经为海内外游客、各级领导、小伙伴们导游近五万人次。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多年来,学校以“爱祖国、爱家乡”的民族精神为依托,坚持“快乐体验、健康成长、爱我玉泉”的育人原则,不断挖掘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资源,广泛收集有关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历史传说和民俗故事,汇编成《小导游综合实践手册》,对小导游进行专业导游培训,指导撰写导游词,同时将这项活动与“雏鹰争章”活动结合起来,将“导游章”定为学校的特色章。
在校园里,小导游也发挥着先导作用。比如,为全校师生讲解《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的内容和校史文化,在节日和纪念日来临前宣讲节日和纪念日的来历;带头收集图片、文字、照片等反映家乡历史变迁的资料,思考自己为家乡的变化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先行学习礼仪课程、观看礼仪视频教育片,示范演习礼仪动作,使不同年级的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礼仪要求,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学校还研发了《小导游》校本教材,开设“小导游”校本课程,通过收集家乡文化民俗、名胜资料(包括行动调查)——专业辅导(导游专业知识培训)——实地导游(实地练习、实地讲解示范)——经验总结(体验日记、汇报展示),将这一课程在4—6年级学生中广泛开展,学生在为游客服务、为家乡争光的同时还锻炼了待人接物、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
教育是人对人的活动,有效的德育必须为学生提供价值选择、价值认同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建构的德育才是有效的德育。“让校本课成为学生所需,让校本课成为学生所愿,让校本课成为学生所乐,让校本课成为师生成长的舞台”,通顺街小学的追求正在实现中。
班主任:以爱的名义
很多人回忆起他印象最深的中小学老师,常常是班主任。或许是班主任的一句话,或许是一个眼神,就这样长久地留存在记忆里,挥之不去。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密切、沟通最便利,某种意义上,他对于学生做人的影响,超越了其他老师,甚至超越了老师们讲授的具体知识。
台湾作家张小风曾在一篇文章里问到:“老师啊,今天清晨,我交给您一个单纯的孩子,多年以后,您将还给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是一位母亲乃至所有家长发自内心的探询与呼唤。这句问话在包红梅老师的心中回荡了二十多年,作为新城区北垣小学的班主任,她的回答极有分量:“请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我会爱他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在担任班主任的二十多年间,她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
小薇是包红梅教过的一位特殊学生,她是一名听力障碍儿童,从三岁开始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小薇的父母始终没有放弃对女儿的听力恢复训练和说话能力的培养,坚持把她送到正常孩子的学校随班就读。这对父母关爱女儿的拳拳之心让包红梅既感动又敬佩,她眼含泪水,暗下决心:就是像小薇这样的桃李,也要让她芬芳天下!
平日里,小薇戴着耳背式助听器,包老师在上课时习惯性地放慢语速、夸张口型。为了让女儿更好地听课,小薇的父母花费上万元购置了安装电池的传声器。一头与小薇的助听器连接,另一头的小麦克风戴在老师胸前的衣襟上,还有一个手掌大小的传输盒别在老师身上,每次上课前需要先调试好音量。
当时,包老师刚怀孕不久,周围很多同事认为这个传输设备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纷纷劝告她停止使用。年近三十岁的包老师犹豫了,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还没出生就受到伤害呀。那一天上课,包老师没有戴传声器,然而,那却是让她感到最矛盾、最不安的一节课,小薇疑惑又失望的眼神像钉子一样扎在她心上。第二天,她又把传声器戴上了,还告诉那些好心的劝告者:“虽然我只是个准妈妈,但我已深深感受到了孕育生命的那份期待和幸福,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小薇就是我的孩子!”
爱是可以播撒的,爱是可以传递的。在包老师的班里,第一排中间的座位是留给小薇坐的,同学们自觉夸大的口型是说给小薇听的,队伍中间最安全的位置是留给小薇走的。而小薇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这个温暖的集体,每期黑板报前都有小薇的身影,她还带给同学们坚强、向上和永不服输的人生影响。
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身边的爱让一个听障孩子听到了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包老师也感受到了做一名班主任的幸福和富有。
今天我们怎么对待学生,明天他们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和社会。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班主任裴正东老师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用教育:因为通过我们合理有效的教育,学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我们应该清楚为师之道应是爱和智慧的有机结合。”
家访:以亲和的名义
寒风瑟瑟,零下二十多度的北方夜晚实在是寒气逼人,放学的音乐铃声响起,伴随着星光点点,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的领导、老师们兵分几路,跟随班主任在夜幕里穿行于大街小巷、周边农村,进行着一次次的家访。
“家访”这个曾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建立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情感和教育的桥梁,在2009年秋天又以崭新的面貌走进了回民中学师生和家长的视线——“百名教师走千家”。家访工作在新领导班子确立的“关爱师生的生命成长,追求卓越的教育品质”这一办学思想的引领下,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程,并形成长效机制。
回民中学的生源多来自旧城区和一些城中村,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很多缺失。学校最初提出家访的工作思路时,引来一片质疑声——老师认为是浪费时间、没必要,学生担心老师向父母“告状”而害怕家访,家长认为学校作秀而表现出排斥。面对师生的不解和家长的推脱,学校多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使老师们充分认识家访的重要性和学校对家访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班召开主题班团会,让学生相信家访不是“告状”,而是更好地创造条件与家长共同帮助学生进步和发展;在家长会之际向家长宣传家访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经过多种方式的思想疏通,“百名教师走千家”家访工作迈开了坚定、执著的步伐。
晓宇现在是高三文科重点班的班长,刚上高一的时候,他少言寡语,对班级和同学也比较冷漠,学习时紧时松,班主任张小奕老师向他提出家访,他起初有些不情愿,但出于礼貌还是接受了。第一次家访主要是聊学习、确立目标,张老师也了解到晓宇家里生活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张老师并没有看到晓宇的改变。年底,学校为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送米、面、油,校长马智勇借此机会跟随张老师再访晓宇家。晓宇的妈妈见到校长亲自登门,就像见了亲人一样,忍不住泪水直流,一股脑把积压了近两年的苦水都倒了出来:晓宇初中时学习成绩很好,父亲在他即将升入初三的时候病逝,不仅家庭收入急剧减少,还因父亲治病欠下外债,晓宇从此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下降……马校长当即决定以后免收晓宇的学费,晓宇的妈妈感激不尽,可晓宇似乎还是不以为然。然而,这只是一种表象,慢慢地,晓宇的学习劲头越来越足,性格也逐渐开朗。他还告诉班主任,第二次家访让他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也知道了自己应该是个有担当的男孩子。高二文理分班时,他以优异成绩进入文科重点班,成为班长。现在的晓宇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微笑,今年还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学生干部。说到未来的目标,他目光坚定:“我立志要考上大学,将来更好地报答和照顾妈妈。”
家访看似是语言平淡、内容朴实的聊天,却是一次次不留痕迹的情感与心灵的沟通,领导和老师对孩子真切的关心温暖着每一个家长,而这份温暖一定会触及家长对孩子最温柔的爱。来自家长的声音让他们深感欣慰:“家访让我们家长学会了解孩子了,我们欢迎!”“校长来家访让我们很感动,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和学校一起教育孩子。”
在班级里,每个孩子只是其中的几十分之一;在学校中,每个孩子只是几千分之一;而在父母心里,每个孩子都是百分之百。在回民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眼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成为他们工作的百分之百。目前,“百名教师走千家”活动已走进1232名学生家庭,学校领导、老师参与家访4512人次。多数学生家住城郊,交通不便,校领导和老师们都没有因此放弃。
现代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要求尽可能地触及多维度空间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家访则是中小学课堂教育以外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是加强教师与家长和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家访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成为落实“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是对学校工作的补充和延伸。班主任刘春娟老师深有感悟:“学校是老师与学生的有形课堂,家庭是无形的课堂,是家访这座‘有形与无形’课堂构建的心桥,连接着老师与家长的心,让老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责任编辑/宋立文
小导游:以快乐的名义
玉泉区塞上老街(原通顺街)是呼和浩特保留下来的具有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唯一一条老街,它是北方草原民间历史“博物馆”,汉匈文化和蒙元文化都能在这里找到痕迹。步入塞上老街,仿佛走进一条历史隧道,各种刻有蒙古族文化印记的物件让人驻足流连,浓浓的民族文化底蕴也浸润了通顺街小学——这所学校已座落于此66载。
通顺街小学里有一批热情的小导游,每逢节假日,他们身披绶带,在旅游胜地大召、席力图召、五塔寺、昭君墓等基地进行实地训练,并为不同的游客介绍家乡名胜古迹,宣传家乡民俗文化,其专业水平不亚于正式导游人员。原来他们都出自学校的“红领巾送欢乐”小导游团。
说起小导游团的历史,就要追溯到2001年学校组建的“小问号记者调查团”,当时,“问号宝宝”走访社区老居民,调查搜集玉泉历史,参与“做家乡文化传播者”活动,深入全面地了解玉泉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故事,这就为组建小导游团做了积极准备。2002年9月,“红领巾送欢乐”小导游团成立,历经十余年的发展,通过老队员带新队员,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小导游。据学校统计,他们已经为海内外游客、各级领导、小伙伴们导游近五万人次。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多年来,学校以“爱祖国、爱家乡”的民族精神为依托,坚持“快乐体验、健康成长、爱我玉泉”的育人原则,不断挖掘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资源,广泛收集有关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历史传说和民俗故事,汇编成《小导游综合实践手册》,对小导游进行专业导游培训,指导撰写导游词,同时将这项活动与“雏鹰争章”活动结合起来,将“导游章”定为学校的特色章。
在校园里,小导游也发挥着先导作用。比如,为全校师生讲解《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的内容和校史文化,在节日和纪念日来临前宣讲节日和纪念日的来历;带头收集图片、文字、照片等反映家乡历史变迁的资料,思考自己为家乡的变化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先行学习礼仪课程、观看礼仪视频教育片,示范演习礼仪动作,使不同年级的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礼仪要求,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学校还研发了《小导游》校本教材,开设“小导游”校本课程,通过收集家乡文化民俗、名胜资料(包括行动调查)——专业辅导(导游专业知识培训)——实地导游(实地练习、实地讲解示范)——经验总结(体验日记、汇报展示),将这一课程在4—6年级学生中广泛开展,学生在为游客服务、为家乡争光的同时还锻炼了待人接物、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
教育是人对人的活动,有效的德育必须为学生提供价值选择、价值认同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建构的德育才是有效的德育。“让校本课成为学生所需,让校本课成为学生所愿,让校本课成为学生所乐,让校本课成为师生成长的舞台”,通顺街小学的追求正在实现中。
班主任:以爱的名义
很多人回忆起他印象最深的中小学老师,常常是班主任。或许是班主任的一句话,或许是一个眼神,就这样长久地留存在记忆里,挥之不去。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密切、沟通最便利,某种意义上,他对于学生做人的影响,超越了其他老师,甚至超越了老师们讲授的具体知识。
台湾作家张小风曾在一篇文章里问到:“老师啊,今天清晨,我交给您一个单纯的孩子,多年以后,您将还给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是一位母亲乃至所有家长发自内心的探询与呼唤。这句问话在包红梅老师的心中回荡了二十多年,作为新城区北垣小学的班主任,她的回答极有分量:“请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我会爱他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在担任班主任的二十多年间,她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
小薇是包红梅教过的一位特殊学生,她是一名听力障碍儿童,从三岁开始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小薇的父母始终没有放弃对女儿的听力恢复训练和说话能力的培养,坚持把她送到正常孩子的学校随班就读。这对父母关爱女儿的拳拳之心让包红梅既感动又敬佩,她眼含泪水,暗下决心:就是像小薇这样的桃李,也要让她芬芳天下!
平日里,小薇戴着耳背式助听器,包老师在上课时习惯性地放慢语速、夸张口型。为了让女儿更好地听课,小薇的父母花费上万元购置了安装电池的传声器。一头与小薇的助听器连接,另一头的小麦克风戴在老师胸前的衣襟上,还有一个手掌大小的传输盒别在老师身上,每次上课前需要先调试好音量。
当时,包老师刚怀孕不久,周围很多同事认为这个传输设备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纷纷劝告她停止使用。年近三十岁的包老师犹豫了,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还没出生就受到伤害呀。那一天上课,包老师没有戴传声器,然而,那却是让她感到最矛盾、最不安的一节课,小薇疑惑又失望的眼神像钉子一样扎在她心上。第二天,她又把传声器戴上了,还告诉那些好心的劝告者:“虽然我只是个准妈妈,但我已深深感受到了孕育生命的那份期待和幸福,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小薇就是我的孩子!”
爱是可以播撒的,爱是可以传递的。在包老师的班里,第一排中间的座位是留给小薇坐的,同学们自觉夸大的口型是说给小薇听的,队伍中间最安全的位置是留给小薇走的。而小薇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这个温暖的集体,每期黑板报前都有小薇的身影,她还带给同学们坚强、向上和永不服输的人生影响。
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身边的爱让一个听障孩子听到了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包老师也感受到了做一名班主任的幸福和富有。
今天我们怎么对待学生,明天他们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和社会。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班主任裴正东老师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用教育:因为通过我们合理有效的教育,学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我们应该清楚为师之道应是爱和智慧的有机结合。”
家访:以亲和的名义
寒风瑟瑟,零下二十多度的北方夜晚实在是寒气逼人,放学的音乐铃声响起,伴随着星光点点,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的领导、老师们兵分几路,跟随班主任在夜幕里穿行于大街小巷、周边农村,进行着一次次的家访。
“家访”这个曾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建立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情感和教育的桥梁,在2009年秋天又以崭新的面貌走进了回民中学师生和家长的视线——“百名教师走千家”。家访工作在新领导班子确立的“关爱师生的生命成长,追求卓越的教育品质”这一办学思想的引领下,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程,并形成长效机制。
回民中学的生源多来自旧城区和一些城中村,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很多缺失。学校最初提出家访的工作思路时,引来一片质疑声——老师认为是浪费时间、没必要,学生担心老师向父母“告状”而害怕家访,家长认为学校作秀而表现出排斥。面对师生的不解和家长的推脱,学校多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使老师们充分认识家访的重要性和学校对家访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班召开主题班团会,让学生相信家访不是“告状”,而是更好地创造条件与家长共同帮助学生进步和发展;在家长会之际向家长宣传家访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经过多种方式的思想疏通,“百名教师走千家”家访工作迈开了坚定、执著的步伐。
晓宇现在是高三文科重点班的班长,刚上高一的时候,他少言寡语,对班级和同学也比较冷漠,学习时紧时松,班主任张小奕老师向他提出家访,他起初有些不情愿,但出于礼貌还是接受了。第一次家访主要是聊学习、确立目标,张老师也了解到晓宇家里生活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张老师并没有看到晓宇的改变。年底,学校为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送米、面、油,校长马智勇借此机会跟随张老师再访晓宇家。晓宇的妈妈见到校长亲自登门,就像见了亲人一样,忍不住泪水直流,一股脑把积压了近两年的苦水都倒了出来:晓宇初中时学习成绩很好,父亲在他即将升入初三的时候病逝,不仅家庭收入急剧减少,还因父亲治病欠下外债,晓宇从此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下降……马校长当即决定以后免收晓宇的学费,晓宇的妈妈感激不尽,可晓宇似乎还是不以为然。然而,这只是一种表象,慢慢地,晓宇的学习劲头越来越足,性格也逐渐开朗。他还告诉班主任,第二次家访让他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也知道了自己应该是个有担当的男孩子。高二文理分班时,他以优异成绩进入文科重点班,成为班长。现在的晓宇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微笑,今年还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学生干部。说到未来的目标,他目光坚定:“我立志要考上大学,将来更好地报答和照顾妈妈。”
家访看似是语言平淡、内容朴实的聊天,却是一次次不留痕迹的情感与心灵的沟通,领导和老师对孩子真切的关心温暖着每一个家长,而这份温暖一定会触及家长对孩子最温柔的爱。来自家长的声音让他们深感欣慰:“家访让我们家长学会了解孩子了,我们欢迎!”“校长来家访让我们很感动,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和学校一起教育孩子。”
在班级里,每个孩子只是其中的几十分之一;在学校中,每个孩子只是几千分之一;而在父母心里,每个孩子都是百分之百。在回民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眼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成为他们工作的百分之百。目前,“百名教师走千家”活动已走进1232名学生家庭,学校领导、老师参与家访4512人次。多数学生家住城郊,交通不便,校领导和老师们都没有因此放弃。
现代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要求尽可能地触及多维度空间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家访则是中小学课堂教育以外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是加强教师与家长和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家访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成为落实“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是对学校工作的补充和延伸。班主任刘春娟老师深有感悟:“学校是老师与学生的有形课堂,家庭是无形的课堂,是家访这座‘有形与无形’课堂构建的心桥,连接着老师与家长的心,让老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责任编辑/宋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