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one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方法:将74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从发生原因、护理人群、发生时间段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不良事件易发生的人群是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低学历护理人员;易发生的类别为坠床/跌倒、用药错误、遗漏治疗、液体外渗;不良事件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未落实“查对”制度;易发生的时间段主要白班时间段。
  结论:重视护理风险管理、加强护士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保障。
  关键词:儿科 护理不良事件 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0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09-01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与护理相关的损伤,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事故的事件 [1]。如何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导致其暂时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也会影响护患之间的信任关系 [2]。儿科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欠缺,自我保护能力低,不能很好地配合护理工作,发生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更高 [3]。为了保证患儿的治疗护理安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非惩罚性自愿上报的74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报儿科护理不良事件74例,其中坠床/跌倒15例,用药错误14例,遗漏治疗12例,液体外渗11例,化验标本器皿使用错误5例,未正确执行医嘱3例,观察病情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5例,护理记录不及时、超前记录或错误4例,采血错误3例,臀红2例。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儿科上报的不良事件74例从发生原因、护理人群、发生时间段等方面进行分析。
  1.3 不良事件分级标准。本研究中护理不良事件患儿损伤结局分级标准,按照中国医院协会建立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试行)”中的分级标准,内容如下:①隐患事件:指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②未造成后果事件:指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须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③不良事件:指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④警告事件:指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的永久性功能丧失。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的级别。隐患事件15例,占20.27%;未造成后果事件45例,占60.81%;不良事件13例,占17.57%;警告事件1例,占1.35%。
  2.2 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见表1。
  表1 74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2.3 护理不良事件当事人学历、工作年限及发生时间分布。见表2。
  表2
  3 讨论
  3.1 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本组资料显示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的为坠床/跌倒、用药错误、遗漏治疗、液体外渗,这与赵海玲、黄水清等的研究结果相似。由表1可见,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未落实护理的相关制度、管理不到位、沟通不良,分别占43.24%、24.32%、20.27%。未落实护理的相关制度是因为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涉及最多的是在各种治疗、护理过程中进行查对。由于查对项目繁多且又是重复工作,所以护理人员易产生疲劳、厌倦甚至认为查对是无意义的消极情绪。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易简化或省掉自己认为是多余的反复查对程序。管理不到位包括:制度不健全、工作流程不合理、无安全警示标识、药品管理标识不醒目或无标识、护理人力分配不合理、陪护管理不严。沟通不良主要指护士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与患儿家长发生争执或口角;护士人力配备不足,护士缺乏足够的时间对患儿进行细致的评估和沟通。沟通不良已经成为医院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再者,小儿坠床/跌倒、给药错误、液体外渗的发生率较高,与儿科病房的特殊性有关。再次,部分家长缺乏医学常识,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擅自给患儿服药或给药的依从性差。
  3.2 护理不良事件当事人学历、工作年限及发生时间分布特点。由表2可见,不良事件所涉及的护士77.03%的护龄在5年以内,93.24%的学历为中专、大专,也就是说,发生不良事件的重点人群是年轻护士、低学历护士。年轻护士不完全具备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爱心、细心、耐心、同情心),缺乏主动为患儿服务的意识,解答问题语言生硬,或不予解答,不能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甚至与家长发生冲突。这与我院护理队伍学历结构有关。大中专学历护士占我院护士总数的73%,她们是护理工作的主力军,承担大量的临床护理工作。这部分护士大多专业基础差,业务素质不高,而且工作经验不足,加之工作繁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行为过失,同时由于护理风险的识别、预见能力不高,成为护理风险的高危人群。
  本研究发现8∶00-11∶59、12∶00-15∶59和4∶00-7∶59为不良事件的高发时段。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白班时间,这个时间段是收治患者、处理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最集中且最频繁的时间段。护理人员有限,护理工作又相对繁多、集中,忙中易出错,从而导致这个时间段易发生不良事件。4∶00-7∶59则是大夜班护士工作最繁忙的时段,此时护士开始为小患儿换尿布、喂奶、喂药;给大多数患儿发药、抽血、测量生命体征、书写护理记录等,大量的工作不能保证患儿的活动完全在护士的监控范围之内,而此时也是陪护的家长身体最疲劳的阶段,其注意力、精力都有所下降,因此易发生不良事件。
  3.3 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对策。
  3.3.1 重视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为此,护理管理者应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考评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并督促护士严格执行;护士大多是在无监督下单独完成护理工作,因此,必须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加强护士的慎独精神培养,把护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护士管理人员应坚持早晚查房制度,对于病区内的每位重症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工作安排上,做好弹性排班,合理的运用人力资源,相互协作,促成护理人员关系的协调性,发挥互补性,以便提高护理群体质量。
  3.3.2 加强护士能力培训。护士的能力主要包括“三基”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本研究显示:发生不良事件的重点人群是年轻护士。因此,针对5年以下工作年限的中专、大专护理人员发生护理缺陷较多的现状,加强对其综合素质的培训。采用结构化的培训方法,即根据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组织、有系统的设计培训内容,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督查与引导,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4 结论
  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服务缺陷的反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护理服务质量的客观反映数据之一。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风险意识不足和抗风险能力不强是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而直接原因。儿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本身的特殊性。为此,护理管理者应在重视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时段的管理,关注儿科这一特殊群体。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内涵建设,改革护理人员排班模式,按照患者的需求实施弹性排班,真正落实临床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赵海玲,王春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61-63
  [2] 高秀珍,王彦华,李兰凤,等.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2012,34(7):1112-1114
  [3] 潘玉梅.152例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管理屏障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3):117-119
其他文献
摘要: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叉名过敏性咳嗽,是一种潜在隐匿形式的哮喘,仅表现为反复或慢性咳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肺部听诊,胸部X线片及肺功能通常都是正常的,常被误认为支气管交.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以致延误病情。现将我院门诊及病房近2年收治的小儿慢性咳嗽60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更好的找出CVA的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治疗措施  Doi:10.3969/j.issn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后大量产后出血发生原因及治疗对策。  结论:阴道分娩缩宫素预防性应用仍可发生阴道出血,给予米索前列醇无菌纱布填塞、益母草注射液及综合疗法治疗,可快速达到止血目的。  关键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病因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654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402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易发因素及其防治方法。  方法:对2012年12月1日~2013年12月1日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手术中发生的30例泌尿系统损伤的类型、时间、术后尿痿的发生和诊治过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易发泌尿系统损伤的妇产科手术主要为:子宫切除术、剖宫产术、人工流产、上环、卵巢癌腹膜后清扫术、结扎术等。其中输尿管、膀胱损伤是妇产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结论:妇产科手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  方法:将120例急性胃炎患者对病因和对症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其中显效78例,有效36例。  结论:治疗宜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去除各种诱发因素。重视饮食指导,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迅速使用足量抑酸剂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急性胃炎对症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MSCT和DSA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残存和复发的随访价值。  方法:对临床确诊X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于术后1.5个-6个月行MSCT增强及DSA检查,间隔时间为5天,比较MSCT和DSA对于TACE术后肝癌病灶的残存及复发情况。  结果:碘油沉积可分为3种类型:密整型,缺损型,稀少型。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敏感地显示TACE术后肝癌残留病灶,TACE治疗更具有针对性,评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治疗B细胞型淋巴瘤的护理要点。  方法:通对9人16例次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使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的护理进行分析。  结果:经使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仅1例在首次用药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停药外,其余,均按计划完成疗程。  结论:在使用美罗华时,需准确掌握药物的原理、配制方法、副反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反应,用药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并予全方
期刊
摘要:目的:初步对妇产科手术所造成的泌尿道损伤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关防治方法。  方法:对本院2000年5月到2014年3月间进行妇产科手术泌尿道损伤的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文妇产科手术泌尿道损伤发生率为0.0013%。  结论:妇产科手术泌尿道损伤的发生率低,在治疗上,术中发现后及时医治的患者更容易顺利恢复,早期预防的方式,可以降低其发生率。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 泌尿道损伤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胃癌组织内HP感染和Tiam1、COX-2表达的关系。  方法:选取我院胃癌治疗患者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3例健康人群进行比对,并采用蛋白质印记检测方式得出Tiam1、HP、COX-2之间的关系。  结果:随着浸润度不断升高其抗体浓度也在不断升高,T4患者抗体浓度为(36.28±5.23),T3患者(27.73±2.17),T2患者(18.76±3,73),T1患者(1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大于60岁的老年老年重症瓣膜病施行心脏瓣膜手术过程中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  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4年7月间,共进行86例60岁以上的老年瓣膜病患者(年龄60~78岁)施行心内直视手术,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及充分准备,术中采用浅-中低温、中-高流量ECC,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50~80mmHg,血红细胞比容(Hct)0.25~0.30。  结果:主动脉瓣或二尖瓣
期刊
摘要:康复医学作为近几年越来越受重视的医学学科,接受治疗的人群也逐年递增,本文着力研究康复治疗中光疗法,特别是紫外线光疗法治疗后形成的照射皮肤特异性色素沉着,其红斑型的大体观察和组织学的细胞增厚存在着明显特异性,在实际工作中,为工作人员在进行主流物证学检验后进行个体识别提供了又一个新的理念和途径。  关键词:紫外线 康复治疗 色素沉着 个体识别  Doi:10.3969/j.issn.1671-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