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编教材怎样评价列宁、斯大林、戈尔巴乔夫

来源 :读报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uangwu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史学界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各类教科书观点不一。有些甚至充斥着抹黑俄罗斯历史的内容。2014年,普京会见国家历史教科书修改工作委员会成员,提出修改教科书的意见,要求以客观、公正、尊重的态度对待历史。2016年莫斯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俄罗斯最新国家历史教科书《俄罗斯历史10年级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阐述了从1914年到21世纪初俄罗斯历史中的诸多重大问题。
  如何看待“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历史的选择。教科书按史实记录了十月革命前俄国内外交困的状况,介绍了布尔什维克在局势的发展中选择了历史和被历史选择的过程,反映了当代俄罗斯对十月革命的总体认识,肯定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
  教科书指出,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选择历史和被历史选择的结果。依据教科书的内容,从1917年夏天开始。俄国国内的情况变得极为紧张。布尔什维克提出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号召起到了现实感召作用,正如教科书所说:“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以他们通俗易懂的语言——政权归苏维埃、给人民和平、给农民土地、给工人工厂,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声望。党的队伍迅速扩大。”“在城市的街头,人们生动地讨论着布尔什维克的计划和它们成功的机会,但中央政府的行动是迟缓和不一致的。”这些都是历史事实,有据可查。教科书的内容做了很好的考据诠释。可见,以武装起义形式进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但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善于利用时机的结果,更是历史的正确选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列宁的历史选择是正确的。教科书用对列宁活动的事实评价代替了价值评价,目的是让读者基于事实做价值判断。而大多数读者的价值判断也与教科书所承认的一样:“列宁是俄共(布)的建立者和无可争议的领袖,甚至他的对手也承认他是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尽管他在党内并没有占据任何特殊的职位(他只是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其领袖的威信是绝对不可动摇的”。
  客观评价了斯大林体制
  教科书对斯大林体制的介绍分为“工业化的‘大转变”“‘农业集体化”“苏联30年代的政治体制”“苏联体制的辉煌”等主体内容。
  教科书客观评价了工业化的成就。教科书总结道:“苏联依靠劳动英雄主义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劳动强度实现了经济独立。并成为能够生产任何工业产品的大国。国内已经形成的工业潜能可以匹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教科书尽可能不做价值判断,而是以文献研究和思考题的方式给读者以做结论的空间。教科书给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以包含正向和负向的客观评价,但从未以工业化或农业集体化来否认整个斯大林体制。教科书一方面没有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与斯大林模式的苏联体制直接划等号,另一方面更没有否认斯大林体制。
  在叙述战争进程前,教科书先对卫国战争的性质进行了说明,“这场战争是真正的全民战争,苏联各民族都在为了自己祖国的自由而战”。教科书肯定了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斯大林作为人民的统帅,而不是人民的敌人,从逻辑上讲,不可能在承认苏联人民对卫国战争胜利所做的历史贡献的同时,否认同样作为人民统帅的斯大林。教科书对斯大林逝世的评价是,“无论是在苏联国内还是国外,在那段日子里回忆起斯大林,说的都是他在战胜希特勒和使全世界人民摆脱纳粹统治威胁的作用”。
  否认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教科书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解体持批判态度。教科书认为,戈尔巴乔夫号召放弃对两个对立世界的传统认识、蓄意抹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的主张,被认为是政治“新思维”的核心观点。在这种核心观点的指导下,“最终,戈尔巴乔夫声明全人类的价值优先于阶级、民族、意识形态、宗教和其他价值”。依据全人类价值优先原则。“确定了三个主要的对外政策方向:通过裁军使东西方关系正常化、消解地区冲突、不带有对社会主义阵营偏向地同各国建立紧密的经济和政治的互利关系。这一方针实施既是史无前例的成功,也是最大的失败”。这里的“成功”是归属西方的,“失败”才是苏联的,因为在“新思维”的指导下,“冷战”结束了,苏联解体了,苏联从两极体系中彻底滑脱下来,“寄托在西方身上的、大规模帮助解决内政问题的希望也落空了……俄罗斯陷入了复杂的境地”“苏联的对外政策是单方的,是符合西方利益的,而不是符合苏联利益的”。可见,政治“新思維”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地位,“1990年戈尔巴乔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苏联广大民众对此举的反应敌对而冷漠”。
  教科书将戈尔巴乔夫不成功的经济改革、思想“公开化”、政治“民主化”和“新思维”作为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历史证明,它的领袖们,尤其是在斯大林死后,不懂得布尔什维克建立的体制。戈尔巴乔夫对此的不了解是致命的错误。他埋葬了自己的个人政权,也埋葬了党和国家。”
其他文献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当144家电影公司在春节档卜打得热火朝天时,谁也不曾料想这些热映电影的盗版资源早巳在线卜以“1元起”的白菜价传播开来。记者调查发现,从转制式、二次包装,到释放资源信息、拉群销售,这些寄生在电影产业链的盗版组织早已从单打独斗的草莽时代演变成流水线式的团队作业。  片源  2月8日晚间,《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发布微博称,最近网络上有一些盗版现象的出现,如有所发现或者有线索提供,欢迎
期刊
在太阳系遥远、寒冷、黑暗的边缘——越过岩石行星,超越巨型氣团,在比冥王星还要远16亿公里的地方——漂浮着一个神秘的微型冰冻世界。天文学家将其命名为“天涯海角”。这是一个古老的制图术语,意思是“超越已知的世界”。它处于“柯伊伯带”,那里是太阳系中尚未探索的“第三区”,距离太阳大约65亿公里,里面有数百万个冰冷的小型星体。  相遇  2019年的新年夜,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探测器,首次与“天涯海角”其中的
期刊
在生活中,见义勇为是一种充满正能量的行为,但在司法实践中,见义勇为往往会得到不同的处理结果,甚至时常发生“流血又流泪”的案例。目前,我国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权益的相关法规条例.但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在进入立法程序多年后,至今仍没有出台。  见义勇为一波三折  2月17日,自称“制止侵害反被刑拘”的赵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  有网帖称:“2018年12月26日,福州赵先生楼
期刊
1962年7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消息,报道“首都各界人士今天上午公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龙云”。龙云是民国地方实力派中比较特别的一类人——他既不是出身北洋系的旧军阀,也不是在与国民党合作中壮大的新势力,而是全凭自己一身本事,在中国的西南部边疆拼杀出一片天地。  打擂胜洋人,一战成名  龙云是云南昭通的彝族人。龙云四岁丧父,早年在私塾读过几年书
期刊
“聪明药”的主要成分利他林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可以提升注意力、降低疲劳感。其作用机制与冰毒的主要成分类似,大剂量服用时可能成瘾。现在,“聪明药”越来越多地被普通人用于非临床治疗,更有不少年纪轻轻的服药者抱着提升学习、工作效率的初衷,最终却成为了瘾君子。  服药者  女生田静(化名)第一次吞下那片“聪明药”时,没什么特殊感受。当时,她在北方某省的一所市级重点中学上高三,班级排名已经跌出了前十。
期刊
参加完首次和第二次空爆核试验之后,李旭阁已被擢升为总参作战部空军处副处长了。此时李旭阁虽仍在分管氢弹以及两弹结合试验,但是因为“文革”年代,张爱萍副总参谋长被批斗,李旭阁也当起了“文革”年代的逍遥派。  彼时,由于意识形态的分野,中苏两国关系趋紧,苏军在中苏边境一线,即中国三北方向部署55个师,陈兵100多万。两个昔日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打核战争的危险骤然增加,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之战后,据说苏联领导
期刊
蒋介石与溥仪,这两位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虽然长期在政治舞台上“同台演出”,现实中两人却是从未谋面。事实上,蒋介石对溥仪这位末代皇帝的态度,有一个微妙的转变过程,从不闻不问到敷衍搪塞,再至于欲拉拢利用,可谓一波三折,相当耐人寻味。  东陵盗墓事件,蒋不闻不问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废止了《清室优待条件》,将溥仪逐出了紫禁城。在日本的策动下,溥仪辗转逃往天津日本租界内居住。在天津
期刊
1930年代中期,在红军长征经过的川西藏民地区,活跃着我军历史上第一支少数民族革命武装——红军藏民独立师。这支部队在支援红军主力作战、维护地方治安、打击反动土司武装、保卫红色政权、宣传党的主张、筹集军需供给、护送红军伤病员、扩红支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组建数月后,红四方面军离开藏区,藏民独立师也在北上途中解散,然而,它却在红军长征史上乃至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页。  建立红军藏民武装  
期刊
近日,外界关于中国海军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会考虑将该舰的滑跃起飞方式改为最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以便成为解放军下一代航母003舰的舰载机训练平台的议论颇多。于是,港媒《中国首艘航母可能成为顶级电磁弹射装置的试验台》的报道就出炉了。不过这一说法很快遭到了官媒的否定,因为就中国庞大的航母发展计划来说,这种改装方法不但不科学,而且没有任何意义。  辽宁舰改装改了什么  辽宁舰自去年5月进驻大连造船厂进行
期刊
10月11日,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柯被任命为辽宁省副省长。38岁就当选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纳米材料领域研究造诣深厚,卢柯可谓“光环加身”。而就在几天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炼金师”彭金辉在9个月内再度履新,成为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并任省委组织部部长。  政府补充高级专业人才  “这是(中央)有意识地往地方政府充实高级专业人才。”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肖滨接受记者采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