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史学界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各类教科书观点不一。有些甚至充斥着抹黑俄罗斯历史的内容。2014年,普京会见国家历史教科书修改工作委员会成员,提出修改教科书的意见,要求以客观、公正、尊重的态度对待历史。2016年莫斯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俄罗斯最新国家历史教科书《俄罗斯历史10年级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阐述了从1914年到21世纪初俄罗斯历史中的诸多重大问题。
如何看待“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历史的选择。教科书按史实记录了十月革命前俄国内外交困的状况,介绍了布尔什维克在局势的发展中选择了历史和被历史选择的过程,反映了当代俄罗斯对十月革命的总体认识,肯定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
教科书指出,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选择历史和被历史选择的结果。依据教科书的内容,从1917年夏天开始。俄国国内的情况变得极为紧张。布尔什维克提出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号召起到了现实感召作用,正如教科书所说:“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以他们通俗易懂的语言——政权归苏维埃、给人民和平、给农民土地、给工人工厂,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声望。党的队伍迅速扩大。”“在城市的街头,人们生动地讨论着布尔什维克的计划和它们成功的机会,但中央政府的行动是迟缓和不一致的。”这些都是历史事实,有据可查。教科书的内容做了很好的考据诠释。可见,以武装起义形式进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但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善于利用时机的结果,更是历史的正确选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列宁的历史选择是正确的。教科书用对列宁活动的事实评价代替了价值评价,目的是让读者基于事实做价值判断。而大多数读者的价值判断也与教科书所承认的一样:“列宁是俄共(布)的建立者和无可争议的领袖,甚至他的对手也承认他是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尽管他在党内并没有占据任何特殊的职位(他只是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其领袖的威信是绝对不可动摇的”。
客观评价了斯大林体制
教科书对斯大林体制的介绍分为“工业化的‘大转变”“‘农业集体化”“苏联30年代的政治体制”“苏联体制的辉煌”等主体内容。
教科书客观评价了工业化的成就。教科书总结道:“苏联依靠劳动英雄主义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劳动强度实现了经济独立。并成为能够生产任何工业产品的大国。国内已经形成的工业潜能可以匹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教科书尽可能不做价值判断,而是以文献研究和思考题的方式给读者以做结论的空间。教科书给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以包含正向和负向的客观评价,但从未以工业化或农业集体化来否认整个斯大林体制。教科书一方面没有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与斯大林模式的苏联体制直接划等号,另一方面更没有否认斯大林体制。
在叙述战争进程前,教科书先对卫国战争的性质进行了说明,“这场战争是真正的全民战争,苏联各民族都在为了自己祖国的自由而战”。教科书肯定了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斯大林作为人民的统帅,而不是人民的敌人,从逻辑上讲,不可能在承认苏联人民对卫国战争胜利所做的历史贡献的同时,否认同样作为人民统帅的斯大林。教科书对斯大林逝世的评价是,“无论是在苏联国内还是国外,在那段日子里回忆起斯大林,说的都是他在战胜希特勒和使全世界人民摆脱纳粹统治威胁的作用”。
否认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教科书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解体持批判态度。教科书认为,戈尔巴乔夫号召放弃对两个对立世界的传统认识、蓄意抹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的主张,被认为是政治“新思维”的核心观点。在这种核心观点的指导下,“最终,戈尔巴乔夫声明全人类的价值优先于阶级、民族、意识形态、宗教和其他价值”。依据全人类价值优先原则。“确定了三个主要的对外政策方向:通过裁军使东西方关系正常化、消解地区冲突、不带有对社会主义阵营偏向地同各国建立紧密的经济和政治的互利关系。这一方针实施既是史无前例的成功,也是最大的失败”。这里的“成功”是归属西方的,“失败”才是苏联的,因为在“新思维”的指导下,“冷战”结束了,苏联解体了,苏联从两极体系中彻底滑脱下来,“寄托在西方身上的、大规模帮助解决内政问题的希望也落空了……俄罗斯陷入了复杂的境地”“苏联的对外政策是单方的,是符合西方利益的,而不是符合苏联利益的”。可见,政治“新思維”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地位,“1990年戈尔巴乔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苏联广大民众对此举的反应敌对而冷漠”。
教科书将戈尔巴乔夫不成功的经济改革、思想“公开化”、政治“民主化”和“新思维”作为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历史证明,它的领袖们,尤其是在斯大林死后,不懂得布尔什维克建立的体制。戈尔巴乔夫对此的不了解是致命的错误。他埋葬了自己的个人政权,也埋葬了党和国家。”
如何看待“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历史的选择。教科书按史实记录了十月革命前俄国内外交困的状况,介绍了布尔什维克在局势的发展中选择了历史和被历史选择的过程,反映了当代俄罗斯对十月革命的总体认识,肯定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
教科书指出,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选择历史和被历史选择的结果。依据教科书的内容,从1917年夏天开始。俄国国内的情况变得极为紧张。布尔什维克提出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号召起到了现实感召作用,正如教科书所说:“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以他们通俗易懂的语言——政权归苏维埃、给人民和平、给农民土地、给工人工厂,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声望。党的队伍迅速扩大。”“在城市的街头,人们生动地讨论着布尔什维克的计划和它们成功的机会,但中央政府的行动是迟缓和不一致的。”这些都是历史事实,有据可查。教科书的内容做了很好的考据诠释。可见,以武装起义形式进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但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善于利用时机的结果,更是历史的正确选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列宁的历史选择是正确的。教科书用对列宁活动的事实评价代替了价值评价,目的是让读者基于事实做价值判断。而大多数读者的价值判断也与教科书所承认的一样:“列宁是俄共(布)的建立者和无可争议的领袖,甚至他的对手也承认他是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尽管他在党内并没有占据任何特殊的职位(他只是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其领袖的威信是绝对不可动摇的”。
客观评价了斯大林体制
教科书对斯大林体制的介绍分为“工业化的‘大转变”“‘农业集体化”“苏联30年代的政治体制”“苏联体制的辉煌”等主体内容。
教科书客观评价了工业化的成就。教科书总结道:“苏联依靠劳动英雄主义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劳动强度实现了经济独立。并成为能够生产任何工业产品的大国。国内已经形成的工业潜能可以匹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教科书尽可能不做价值判断,而是以文献研究和思考题的方式给读者以做结论的空间。教科书给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以包含正向和负向的客观评价,但从未以工业化或农业集体化来否认整个斯大林体制。教科书一方面没有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与斯大林模式的苏联体制直接划等号,另一方面更没有否认斯大林体制。
在叙述战争进程前,教科书先对卫国战争的性质进行了说明,“这场战争是真正的全民战争,苏联各民族都在为了自己祖国的自由而战”。教科书肯定了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斯大林作为人民的统帅,而不是人民的敌人,从逻辑上讲,不可能在承认苏联人民对卫国战争胜利所做的历史贡献的同时,否认同样作为人民统帅的斯大林。教科书对斯大林逝世的评价是,“无论是在苏联国内还是国外,在那段日子里回忆起斯大林,说的都是他在战胜希特勒和使全世界人民摆脱纳粹统治威胁的作用”。
否认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教科书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解体持批判态度。教科书认为,戈尔巴乔夫号召放弃对两个对立世界的传统认识、蓄意抹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的主张,被认为是政治“新思维”的核心观点。在这种核心观点的指导下,“最终,戈尔巴乔夫声明全人类的价值优先于阶级、民族、意识形态、宗教和其他价值”。依据全人类价值优先原则。“确定了三个主要的对外政策方向:通过裁军使东西方关系正常化、消解地区冲突、不带有对社会主义阵营偏向地同各国建立紧密的经济和政治的互利关系。这一方针实施既是史无前例的成功,也是最大的失败”。这里的“成功”是归属西方的,“失败”才是苏联的,因为在“新思维”的指导下,“冷战”结束了,苏联解体了,苏联从两极体系中彻底滑脱下来,“寄托在西方身上的、大规模帮助解决内政问题的希望也落空了……俄罗斯陷入了复杂的境地”“苏联的对外政策是单方的,是符合西方利益的,而不是符合苏联利益的”。可见,政治“新思維”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地位,“1990年戈尔巴乔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苏联广大民众对此举的反应敌对而冷漠”。
教科书将戈尔巴乔夫不成功的经济改革、思想“公开化”、政治“民主化”和“新思维”作为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历史证明,它的领袖们,尤其是在斯大林死后,不懂得布尔什维克建立的体制。戈尔巴乔夫对此的不了解是致命的错误。他埋葬了自己的个人政权,也埋葬了党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