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乡亲掉队受穷”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lqw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临沂,又称沂蒙山区,是沂蒙精神诞生地。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涌现出的模范群体“沂蒙六姐妹”让人可歌可泣。有一种传承叫“长大后就成了你”。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战场上,6名平均年龄39岁的临沂女子靠坚毅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用自身实际行动激励起“社会各界自愿扶贫、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昂扬斗志,凝聚起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磅礴力量,被誉为“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
  牢记恩情,以身传承沂蒙大爱
  2019年1月24日凌晨三点钟,家住莒南县临港产业园莫家龙头村的于学艳就从家里出发了,驱车近三个小时赶到平邑县县城,带上了早早在那里等候的林西臻、刘加芹。与此同时,从沂水出发的曹淑云,两个小时后来到了蒙阴县高速公路收费站,带上了牛庆花。早上六点半,家住临沂市区的王洋也早早洗漱完毕准备出发。
  六姐妹,三路行,她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去济南探望患病的“沂蒙六姐妹”中的冀贞兰之子公丕祥。
  曹淑云、刘加芹、于学艳、林西臻、牛庆花、王洋六人因扶贫结缘,因在脱贫攻坚中的模范作用被称为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我们扶贫‘六姐妹’传承的是老一辈‘沂蒙六姐妹’身上的沂蒙精神,她们的后代患病,我们理应去看看。”于学艳的一句话,代表着沂蒙扶贫“六姐妹”的心声。
  在沂蒙扶贫“六姐妹”将一万元慰问金送到“沂蒙六姐妹”公丕祥老人手中之时,代代相传的沂蒙精神在这一刻有了新的历史交汇。
  “‘沂蒙六姐妹’在革命战争时期经过多少枪林弹雨,拥军支前、无私奉献,换来了我们今天岁月静好的和平年代,我们要懂得知恩报恩。”沂蒙扶贫“六姐妹”的大姐曹淑云如是说。
  知恩还情、扶危济贫,沂蒙扶贫“六姐妹”一直坚守着这份使命。她们在努力改变自身贫困面貌之后,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扶贫救困为己任,主动投身到反贫困斗争最后决战中来,靠微薄收入帮扶贫困群众,靠点滴善事汇集人间大爱。
  自力更生,勇扛扶贫奔康重任
  自己脱贫才能带动别人脱贫。2012年11月,当党中央庄严宣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吹响反贫困斗争最后决战的冲锋号之时,蒙阴县野店镇北晏子村“留守妇女”牛庆花暗自发誓“党说啥咱听啥,党让干啥咱干啥。再也不能这样穷下去了。”
  “听党话跟党走”,是沂蒙老区人民一直秉持的坚定信念。“沂蒙六姐妹”之一的伊淑英,与牛庆花同在一个乡镇。她曾经反复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让子子孙孙都听党的话,跟着党走。”
  面对家徒四壁的窘境,牛庆花说干就干,毅然和丈夫扛起全家脱贫致富的重任。丈夫在外打工,她独自在家赡养双方老人、照顾年幼孩子,还种着20亩果园,养着100多头猪、40多只羊、200多只鸡,经常累得“躲起来偷偷地哭”。“早晨打着手电上山摘果子,天亮了下山做好一家人的饭再喂猪喂羊。”4个男壮劳力干不过来的活,牛庆花硬是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了下来。
  2015年底,就在牛庆花喂养的70多头猪染病无一幸存、积蓄几近赔光的时候,驻村第一书记引进了一个农村电商培训班,牛庆花赶紧报名。北晏子村盛产蜜桃、苹果、花生等优质农产品,上网销售这些特产成为牛庆花的新目标。她创办了“孟良崮果园”的淘宝网店,2016年以来累积顾客“能坐满5个万人体育馆”、产品销往全国298个城市,成了远近闻名的“‘桃’宝皇后”。
  与牛庆花一样,靠着自己的坚定意志和辛勤努力走出贫困的还有平邑县的刘加芹。2004年时年29岁的刘加芹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导致左腿行走困难,医生说可能有截肢的危险。幸运的是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她的左腿逐渐恢复正常。“躺在病床上我摸着左腿不敢想象截肢以后的日子咋过,我有丈夫、孩子还小,不想成为他们的拖累。”
  面对治病欠下的8万元外债,刘加芹没有等到身体完全康复就决心利用自己的裁缝手艺办厂还债。2006年她贷款2万元购买了10台二手缝纫机,并拖着刚刚安装完起搏器的病体,一头扎进临沂劳保市场,推广自己的服装加工生意。直到第三天下午,一直留意她的一位女老板看着疲惫的刘加芹,决定将2000件大褂子业务交给她。正是这2000件大褂子,刘加芹挣到了第一笔创业基金并燃起了奋斗希望。
  饱尝困苦滋味的刘加芹、牛庆花没有忘记贫困的鄉亲们。牛庆花的网店以高出市场收购价格10%的帮扶价,收购16户贫困户的农产品,农活忙完他们还可以到牛庆花的电商仓库从事筛选、包装、装车等零活,每天能拿到80元的工资。曾经面临截肢危险的刘加芹则优先录用残疾人参与务工,目前在刘加芹的服装厂里有23名残疾人、10名贫困户,每件服装的加工费也比别人多0.5元。
  依靠优势,勇拓脱贫致富大道
  产业扶贫是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的根本途径。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临沂市沂水慧阳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淑云深知这一道理。
  曹淑云在服装厂办得红红火火之时,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号召,将目光转向沂水县山沟里的贫困群众。租房建厂、购买机器、培训工人、运输物流……一年多时间,她在偏远的沂水县夏蔚镇、诸葛镇开办了3个扶贫车间,招收了146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打工。云头峪村村民焦守存曾是家里的顶梁柱,前些年查出患有尿毒症,高昂的治疗费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现在,焦守存和妻子张秀娟一起在扶贫车间上班,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两人每月能有3000余元的收入,生活也有了希望。
  曹淑云说:“扶贫不仅是党委、政府的事,也不仅是贫困户的事,而是我们自己的事、大家的事。”为了壮大产业,吸纳更多贫困户参与务工,曹淑云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服装生产线,开拓业务市场,争取更多订单。还计划根据周边村落情况,多设几个扶贫车间,让未脱贫的群众自主脱贫、让已经脱贫的村民努力致富。同样,刘加芹也着力推进自己的服饰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建设,引入互联网销售模式,通过电商扩大销售规模,带领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与曹淑云有同样想法的还有王洋、于学艳。为了让贫困户早日找到致富渠道,她们结合自己的所学所长,帮助贫困户找准产业、吸纳就业,通过自身劳动实现增收脱贫。
  王洋是沂蒙扶贫“六姐妹”中最年轻的,2016年7月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服务于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的大学生村官。
  朱村有34户贫困户,近几年村里的高效农业逐渐发展,蔬菜大棚、果蔬基地、手工品加工车间等项目担负起带动周围多个村庄的脱贫功能。王洋承包的7户13人的脱贫任务顺利完成后,她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到如何让这个没有交通便利优势、高效农业有待进一步发展的村子对接上先进观念。立足朱村蜂蜜、核桃等农产品丰富实际,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她先争取到某快递公司的支持,在村里建起“快递+电商”村级服务站,帮助13户贫困户开起了自己的淘宝网店。又依托朱村传统手工制品柳编,打造了“朱村味道”农产品品牌,参加临沂首届年货节及农产品展销会,并通过建立微信平台、淘宝店铺等多种渠道推广销售“朱村味道”系列产品,为朱村产业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朱村贫困户张田英今年35岁,双腿残疾,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比较困难。王洋了解情况后积极奔走,为张田英儿子申请了助学金,还帮她找了一份柳编工作。如今,张田英每天能收入40元,在今年与其他6户贫困户一起实现了稳定脱贫。
  于学艳创办的塑料西瓜网袋加工厂则将目光直接瞄准了贫困户。他们大多因为家庭牵绊不能外出打工,西瓜网袋技术简单易学,坐在家里编编网兜就有一笔额外收入,对没有其他挣钱门路的贫困户来说这笔钱也能大大改善他们的生活。从2003年发展至今,于学艳的西瓜网兜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欧美、中国台湾地区,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塑料西瓜网袋生产加工企业,安置当地群众就业3000余人,其中一半以上是贫困户。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曹淑云、王洋、于学艳的辛苦付出群众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云头峪村身患尿毒症的焦守存说:“曹姐是我们的恩人,培训缝纫手艺、提供就业机会、过节发放扶贫资金……生活和工作上都给了很大的帮助。现在我能靠自己的劳动赚钱养家,不用再为生计发愁觉得很开心。”
  莫家龙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莫君言夫妻俩在于学艳的厂房里帮忙验货,他感激地说:“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一个月有五六百元收入,家庭日常开支就解决了,还不耽误干农活,真是再好不过了。”
  朱村村民评价王洋这个村官真实诚,从刚到村里跟她打招呼时客套得有些生分,到上了年纪的人直接喊她孙女,王洋俨然成了自家人。而2018年8月,王洋两年的大学生村官任期即将结束,因为不舍扶贫情结,更难以割舍与贫困户建立的深厚感情,主动申请到乡镇扶贫办工作,重新回到了扶贫一线。
  扶志扶智,激发脱贫内生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沂蒙扶贫“六姐妹”既是脱贫攻坚战场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脱贫典型,也成为激发贫困群众树立看齐意识、主动意识实现自我脱贫的先进榜样。她们用言传身教、引领示范,扶贫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想脱贫、争脱贫、比脱贫的斗志与热情。
  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教育引导身边贫困户树立“贫困不光荣、勤劳最光荣”的思想观念,树立自主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沂蒙扶贫“六姐妹”纷纷加入到市、县、乡、村举办的各类宣讲活动中,用自己辛勤奋斗的故事鼓励贫困户不退缩畏惧、不伸手等要,努力通过自身劳动实现增收脱贫。在进社区巡回宣讲时,于学艳生动讲述了自己攥着仅有的10块钱三次艰苦创业的经历,当讲到“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时,台下的贫困户受到极大触动,会后纷纷向于学艳取经问道,表示要向她学习,谋求脱贫方法,努力自主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致富关键在于掌握一技之长。在引导贫困户就业创业时,沂蒙扶贫“六姐妹”在提供就业机会进行“输血”的同时,还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技能培训进行“造血”,通过送智送技上门帮助贫困户长久掌握一门致富技术。刘加芹的服装加工扶贫车间目前有40多名职工,其中残疾人20多名。为让贫困户尽快掌握制衣技术,刘加芹专门邀请服装技师进行手把手培训指导,还给每位工人每天50元的补助。对重度残疾、没法到工厂上班的贫困户,刘加芹就把缝纫机送到他们家里去进行现场加工指导。王洋则积极协调临沭县电商培训机构,开展了三次电商知识宣讲会、两期电商培训班,150多名群众参与了电商培训。
  沂蒙扶贫“六姐妹”从贫困中走过,深知贫困之苦,她们在送岗送技的同时,也把情感關爱送给贫困户,帮助贫困户鼓足生活的勇气、燃起奋斗的激情。 林西臻在临港经济开发区坪上镇创办幼儿园后,先后加入3个志愿者义工组织,重点关注孤贫儿童老人,共资助孤寡老人和苦难群众100余人,先后捐助资金数万元。林西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吸引了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扶贫义工队伍中来。以林西臻所在的临港区坪上镇为例,近年来义工队伍从无到有,目前已发展到70多人,林西臻12岁的儿子也已经是参加过多次志愿活动的“老人”了。很多贫困家庭在她的帮扶下生活慢慢有了起色,孤贫儿童也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沂蒙扶贫“六姐妹”无私奉献、扶危济贫精神的引领带动下,贫困户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那种有劳动能力却好逸恶劳的“懒汉型”贫困户越来越少,“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观念在贫困户中蔚然成风。蒙阴县贫困户张继菊说:“最近两年,许多爱心人士都来看望我,不仅从精神上鼓励我,还帮我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看着外人都对我家脱贫这么上心,我怎么好意思不努力,再吃国家救济?”
  临沂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广泛发动,鼓励和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济困、脱贫攻坚,推动形成了“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扶贫格局。目前,临沂市已有13214个志愿家庭结对9114个贫困家庭,各级慈善组织共捐助资金1018万元、物品价值2000余万元,救助贫困人口2万余人次。临沂还有8个县(区)建立了慈善超市,累计捐助物品10余万件、发放救助金457万元,惠及困难群众6万余人次。临沂市许多企业也参与进来,有759家企业设立“公益特岗”4320多个,1000多家企业结对帮扶2672个经济薄弱村,累计帮扶资金8671万元。
  (编辑/公晓慧)
其他文献
若要透过一张张“名片”了解泉城,大明湖必不可少。大明湖历史悠久,湖名见诸文字,已有1400多年,以其优美秀丽的景色、水色澄碧的湖水,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大明湖畔的风光也变得更加迷人。改革开放初期,大明湖的天际线单调低矮,自然风光延伸至水天相接的地方。如今的大明湖畔,城市风光作为自然风光的延伸,高高地与天空相接,为济南的城市魅力增添着别样的风采。  泉城的时光记忆,有一角是属于
期刊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青岛给世人留下的最初印象。百余年间,青岛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渔村逐渐变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但是在我眼里,青岛就像一个相识多年的老友,心底一直为她保留着最初的模样。  青岛火车站是走进青岛、认识青岛的第一个窗口,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韵。跟随人群向南走去,栈桥的轮廓便清晰出现在眼前。栈桥初建时,作为军事专用码头,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青岛。时光如梭,回转了成千上万个日日夜夜
期刊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登济宁太白楼顶向南瞭望,一座小城镇绵延倚靠在微山湖旁,清风徐来,湖中美景随风摇曳。在这里,有春秋时期鲁隐公武棠亭观鱼处,有战国时期“五里三贤”佳话流传不衰,有一片片绿荫田地,还有一弯弯渠塘荡漾,这里就是被譽为“江北鱼米之乡”的鱼台县张黄镇。此时,正是烟花三月的好时节,在张黄乘一艘运河古船一路向南,就可领略京杭大运河的宏伟壮阔,畅游到江南了。  走进张黄镇便会发现,此处不仅风景秀
期刊
大黑山岛位于长岛的最西端,是长岛境内的第二大岛,辖两个无居民岛(南砣子岛、鱼鳞岛),岛屿总面积8.54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为20.02公里,共6个行政村,常住居民1500多人。  大黑山岛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拥有独特的海蚀地貌、奇礁异石、海洋物产、渔俗文化和品种繁多的生物资源。岛上的海滩随处可见被海浪打磨浑圆的乌黑石球,大黑山岛因此而得名。  这里有中国“大陆屿”发育最典型的石英岩群——龙爪山,它
期刊
2019年2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表示:“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要继续乘胜前进。”当中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而做出卓越贡献的功勋们。这期稿件,就让我们走近钱学森,这位“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作者刘新武是《光明日报》记者,曾有机会独家记录了钱学森的最后影像。通过这组照片
期刊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一年之计在于春,转眼间便来到了耕牛遍地走的九九。阳春三月,齐鲁大地上到处都是生机勃发的景象。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不变的是我们追逐梦想的心,勤劳的山东人用双手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劳动者最美丽,《山东画报》在不同时代,记录下了这些美丽的瞬间。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开展生产自救,国民经济得以恢复。随
期刊
春天,生命复苏的季节;阳光,万物生长的源泉。当春天走过来,当阳光照进来,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世界苏醒了!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较之自然界的春天,人类社会的春天往往来得艰难困苦。所幸,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声春雷,为我们、为中国开启了一个恢宏壮丽、生机勃发的春天。  这春天,一驻就是40年。  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40年来共和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改革开放的伟大
期刊
当下科技领域最热、最受关注的莫过人工智能、云计算、5G、物联网,而在通信领域,最热门的当属“5G”。作为2019年扑面而来的热词,无论是全国“两会”还是市井坊间,5G都是热议话题。  5G到底是什么?何时到来?会给各行各业带来怎样的改变?是否给消费者很快带来革命性体验?是否能给中国带来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卫民博士,旨在还原一个“素颜”的5
期刊
2月18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济南胜利闭幕。  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刘家义主持闭幕会并讲话。  大会执行主席王可、于晓明、王随莲、王良、齐涛、王云鹏、王华、齐家滨、王玉君、陈勇、佘春明、孙爱军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龚正、付志方、杨东奇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应到代表899名,出席全体会议的代表867名,符合法定人数。  大
期刊
读《论语》,到第九篇《子罕》时,一般都会感觉到哲学意味更浓,表达的意义更深邃。第四章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里表达孔子的人生境界,以往我们多理解为夫子绝“意、必、固、我”,但实际可能并非如此!这就正如宋人郑汝谐、近人程树德先生所解释的:“子之所绝者,非意、必、固、我也,绝其‘毋’也。”原来,这里的重点在绝四“毋”,这才“恰合圣人地位”。正确理解了这句话,才符合孔子“圣”的境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