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相對于以往的应试教育大有不同。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更加重视素质教育。本文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措施,使教学更加有效,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高效 策略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该阶段学生的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新课改的推行代表着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思维,采取新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特点,培养学生能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1. 现阶段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常以教师自己为主体,通过直接讲解课本内容和知识点,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效率相对较低。教师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不够重视,唯分数论盛行,导致学生沦为做题机器,素质不过关,无法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同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打击学生自信心,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同于一、二年级的教学,一、二年级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的夯实,三年级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部分教师对于学生年级的变化不够重视,仍采用以往一、二年级时使用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有效性不足,学生学习效率低。三年级的语文课本内容相对于低年级的课本会出现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略显枯燥乏味且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适当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兴趣,采取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内容。
2. 针对现状提出的改进策略
2.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正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应减少自己讲课时间,通过提问、学生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教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预习,认识生字和通读全文,然后提问学生“老屋为什么不倒?”,让学生体会老屋的精神。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设定一系列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主动发言,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改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不同于一、二年级的基础知识教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存在的基础差异性,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夯实基础,培养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其他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朗诵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乡的喜爱之情,然后安排学生轮流地、富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学生在听同学朗诵和自己朗诵的过程中,想象文中出现的杨树和杨梅出现的形象,思考作者这么写的原因。教师课后布置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既培养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又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再次熟悉和思考。
2.3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信心培养的主要阶段,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可以使学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进步,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教师应采取鼓励式教学而非强制性。在提问式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减少强制性点名回答问题,避免学生因一时回答不出而自信心受到打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克服困难。通过语文课本中的故事、名言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攀登的精神。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采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学生错误,维护学生自尊心,避免学生产生厌学、逆反的心理。
2.4灵活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对于抽象枯燥的课本内容,天性好动的小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模式,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播放图片、音乐、视频的方式,将视听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容易理解掌握课本内容和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个民族的服饰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插入一些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视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还可以在课后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和谐地共聚在一起的氛围,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民族团结之情。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正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信心,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展开教学活动,从而实现语文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沈继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如何实现有效教学[J].魅力中国,2020(21):191.
[2] 周诗贤.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J].考试周刊,2018(25):61.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高效 策略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该阶段学生的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新课改的推行代表着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思维,采取新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特点,培养学生能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1. 现阶段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常以教师自己为主体,通过直接讲解课本内容和知识点,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效率相对较低。教师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不够重视,唯分数论盛行,导致学生沦为做题机器,素质不过关,无法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同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打击学生自信心,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同于一、二年级的教学,一、二年级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的夯实,三年级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部分教师对于学生年级的变化不够重视,仍采用以往一、二年级时使用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有效性不足,学生学习效率低。三年级的语文课本内容相对于低年级的课本会出现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略显枯燥乏味且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适当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兴趣,采取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内容。
2. 针对现状提出的改进策略
2.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正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应减少自己讲课时间,通过提问、学生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教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预习,认识生字和通读全文,然后提问学生“老屋为什么不倒?”,让学生体会老屋的精神。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设定一系列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主动发言,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改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不同于一、二年级的基础知识教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存在的基础差异性,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夯实基础,培养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其他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朗诵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乡的喜爱之情,然后安排学生轮流地、富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学生在听同学朗诵和自己朗诵的过程中,想象文中出现的杨树和杨梅出现的形象,思考作者这么写的原因。教师课后布置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既培养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又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再次熟悉和思考。
2.3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信心培养的主要阶段,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可以使学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进步,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教师应采取鼓励式教学而非强制性。在提问式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减少强制性点名回答问题,避免学生因一时回答不出而自信心受到打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克服困难。通过语文课本中的故事、名言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攀登的精神。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采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学生错误,维护学生自尊心,避免学生产生厌学、逆反的心理。
2.4灵活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对于抽象枯燥的课本内容,天性好动的小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模式,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播放图片、音乐、视频的方式,将视听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容易理解掌握课本内容和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个民族的服饰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插入一些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视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还可以在课后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和谐地共聚在一起的氛围,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民族团结之情。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正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信心,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展开教学活动,从而实现语文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沈继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如何实现有效教学[J].魅力中国,2020(21):191.
[2] 周诗贤.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J].考试周刊,2018(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