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踢毽子好处多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163mai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体育活动之一,也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
  首先,毽子制作简单。只需要用一小块布,包上一枚铜钱,取一小截下端剪成十字形开口的鹅毛管子,用针线缝牢,成为底座;再在鹅毛管子上端插入七八根鸡毛就成了。鸡毛最好选雄鸡的,既长又好看。现在商店里或地摊上有现成的毽子卖,不过,其底座往往是橡皮的,弹性大,踢重了稳定性差。
  其次,踢毽活动便于开展。它对场地要求不高,只需一小块平坦的空地。如果踢毽技艺高、花样多,那么对场地的要求相对高一些。
  第三,踢法多种多样。可以比次数,也可以比连踢的时间,还可以比踢的花样,等等。这里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的踢法——
  (1)比技术。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踢。着地的脚可以移动,也可以不准移动(俗称“定桩”);踢的脚可以着地,也可以不着地(俗称“悬”,比赛正式开始前,常用此法决定参赛人员出场次序)。参加者可以依次轮换踢,连续踢得多者或先完成任务者为胜方。也可以“加宝塔”,即第一人踢一下,第二人踢两下……依此类推,周而复始,直往上加,到其中一人踢“死”为止。“死者”可向“生者”“抛毛”,即将毽子用手抛给其他人踢,直到他人没踢到或你接到踢来的毽子为止。比赛再重新开始。
  (2)比花样。最常见的是“打跳”,即毽子一抛,双脚同时跳起,用一只脚踢它。可以连续跳,也可以跳了踢,踢了跳。还有“打偷”,即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从背后“偷偷”去踢;“打环”,双脚跳起,一只腿弯曲起来,另一只脚踢;“打翘”,双脚跳起,一条腿向前伸直,另一条腿踢;“打剪”,双脚跳起,两腿向前做剪剪子动作,用其中一只脚踢毽子。此外,还可以故意用反脚踢(注意:有人是左撇子,右脚则是反脚),或双脚轮换踢等。
  最后,介绍两种儿歌伴唱踢法。
  里和,外拐,漂洋,过海——吟唱8个字,依次踢8下。其中唱“里、外、漂、洋、过”5个音节时用正脚各踢一下,唱“和”时用反脚向内踢一下,唱“拐”时用反脚向外踢一下,唱“海”时打一个跳。循环反复,看谁踢得多。
  一锅底,二锅盖,三酒盅,四牙筷,五钉锤,六烧卖,七兰花,八把抓,九上脸,十打花——唱一句,踢一下,做一个动作。让踢起的毽子依次落在:①伸直的手心里。②伸直的手背上。③五指窝成的“酒盅”里。④伸直的两指上(中、食指)。⑤握紧的拳头上。⑥撮起的手掌中。⑦手指有屈有伸的“兰花瓣”上。⑧抓取的手心中。⑨仰着的脸颊上。⑩跳起的一脚上。也是踢得多者为胜利者。
  踢毽子是我国一项古老的健身方法,据说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辞海》中说,踢毽子“对活动关节,加强韧带,发展灵敏度和平衡有良好的作用”。它对于提高人体的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都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在不适宜从事其他户外活动的情况下,更适合于在室内健身。
  踢毽子的好处很多,玩者通过抬腿、弹跳、屈身、转体等动作,使身体的各部分都能得到很好的运动,能有效地提高腿部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度。踢毽子还可以集中人的注意力,锻炼人的机敏性,增强反应能力,刺激大脑皮层,提高人的智力。经常踢毽子,还可以增强对感冒的抵抗能力。
  踢毽子除具有健身功能外,还有很大的娱乐性。因为所需场地小,不必与人争抢,运动量大小可以控制,因人而异,所以男女老少都能参加。
  (编辑 汤知慧)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高职高专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时代高职高专医学生新的需要。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亟需采取科学的改革措施进行解决,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高专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医基础理论教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主编的科技刊物《港口装卸》 (双月刊)今年二月创刊。读者对象主要是港口科技人员、管理干部、装卸工人、有关院校师生和关心港口建设的人员。《港口装卸》
◆摘 要:人类生存和生活在广袤的空间之中,了解、探索和把握好空间,能使我们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定位为总目标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以小学中高年级与空间有关知识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关键词:空间观念;作图要素;动手操作;学以致用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
◆摘 要: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大量普及与迅猛发展,传统的科普平台行业也加快了数字化的进程,通过现代的数字化技术增强用户的参与感与体验感。经过市场调研与产品类型的纵向分析与对比,儿童科普类App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孩童科普类产品市场潜力大且有较为宽广的增长空间。本文所介绍的产品是一款太空科普类app,在结合具有高度的自由探索性的太空类题材基础上,通过动画与卡通插画等趣味性元素将儿童较陌生的宇宙世界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