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的分析及解决途径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xingzh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但人口老龄化及其所伴随的健康问题对现行养老模式带来了的严峻挑战,因此农村养老问题愈加受到重视。经研究发现,就我国老龄化现状、家庭变迁,以及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而言,医养结合势在必行。然而在我国,“医”和“养”一直分属两个不同系统,在融合过程中,困难重重。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通过调查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分析当前农村地区医养结合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其运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综述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26
   在健康中国战略下,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愈加受到人们重视。据统计我国在2019年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54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8.1%,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传统居家养老及医养分离的机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需求。可以说,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 我国农村养老现状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农村高龄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不可忽视。据调查,我国农村人口绝大多数为老年人,一方面由于单一农作物的收入较低,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下许多农村家庭的需求,大部分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导致“空巢老人”现象频繁发生。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给医疗卫生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我国约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以高血压和糖尿病较常见,患病率分别为53. 2%和20. 2%。并且老年人对医疗以及护理的需求要高于其他人群,然而农村医疗机构能提供的医疗及护理资源却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一项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据调查,现阶段而言我国农村的养老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家庭为核心的居家养老模式;另一种是以敬老院、幸福院等为主导的机构养老模式。而大部分家庭受到传统文化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制约会选择让老人居家养老。而且,自1982年9月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第一代独生子女已达到婚育的年龄,“421模式”已成为主流家庭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下所产生的很多社会问题直接加剧了子女赡养老人的压力,也导致传统居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也就是说,于老人而言,居家养老并不是一项很好的选择。此外,我国的养老机构规模较小,仅占国家GDP的7%,而欧美国家养老服务占国家GDP的28.2%,相比之下,我国的养老机构无论发展规模还是发展模式都落后于欧美国家。尽管我国仍在不断加大对这方面资源的投入,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养老机构行业仍然处于萌芽时期,机构养老并不成熟,供给没有达到平衡。
  居家养老模式逐渐弱化,养老机构发展缓慢,就目前形势而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将成为破解老龄化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所谓医养结合即是将医疗服务资源以及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相结合,打造出一种将医疗护理资源有效利用的服务体系,以此来破解“老无所养”“老无所医”的现状。然而自从国家提出医养结合政策以来,尽管政府不断加大对医养结合政策和服务的支持力度,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农村以及很多贫困地区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2 医养结合政策推行所遇到的问题
  2.1 传统养老观念影响
  “百善孝为先”,长期以来我国在乡村推广“医养结合”时一直受到“孝”文化的制约,导致很多高龄老人家庭观念根深蒂固,农村以及一些贫困地区更为甚至。随着“空巢现象”的加剧以及老人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越发孤独,相对于养老机构中陌生人的照顾,他们更希望子女能够在家中尽孝,期待儿孙满堂,他们从心里就抵触其它养老模式,更偏向于居家养老。很多农村的老年人认为“落叶必须归根”,家就是他们的根,生老病死必须都得在家里。调查数据显示,有81.3%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仍是当下最理想的养老模式,农村地区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度达98.7%。
  2.2 经济负担能力有限
  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并不具备经济负担能力,他们基本没有收入来源,大多都是依靠“低保”、养老金、退休金以及子女提供的生活费作为自己平时的开支。然而一方面拥有“低保”和退休金的只是少数家庭,并且养老金每月能提供的金额并不足以保障其在养老院的全部开销;另一方面现在大多数家庭的都是“421”家庭,子女的经济负担能力也非常有限,面对昂贵的养老开支,更多的家庭只能选择让老年人在家安度晚年。由此来看,如何合理处理养老机构的费用将成为“医养结合”在推行中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2.3 农村医疗水平欠佳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资源存在着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院更是如此,大多村镇医生并不是专业学校毕业,专业知识相对来说并不充分。在我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有4000万人,慢性病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多数属于小康程度的家庭会选择带老人去大城市、大医院、知名大夫处就医诊治。然而本身城市的消费水平就要远高于农村,所以一般的农村家庭根本无法承受其经济负担。另外乡村敬老院缺少专业性较强的医疗及康复护理服務,不少家庭对于“医养结合”在乡村推行中所能提供的服务始终持怀疑态度。故此,如何提升农村医疗水平建设,也是目前我国农村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一大难题。
  2.4 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当今医养结合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依旧很多。近年来我国培育出的很多相关专业的人才,大部分都流向了大城市,只有很少一部分选择留在了乡村。一方面由于乡村环境恶劣,经济生活水平较差;另一方面乡镇养老机构在人才管理分配方面缺乏计划性,尤其体现在护理人员及养老服务人员年龄分配不均、工作强度大、待遇低等方面。其次很多养老机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对于员工目前的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没有合理的规划,对机构未来人才的发展也缺乏合理的预测。   3 推行医养结合的相关建议
  3.1 倡导理性养老,适当降低收费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對农村养老服务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代表国家更加重视养老事业、养老产业的发展,这对医养结合的推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各级乡镇部门应该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宣传力度,在“尊重老人意愿”的前提下倡导家庭理性养老观,消除“落叶必须归根”的偏见。其次在倡导“孝”文化的同时,促进“子女尽孝”与发展“医养结合”共存,绝对不能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完全取代子女尽孝。
  由于我国农村家庭经济负担能力有限,对此,医养结合机构可以选择降低老年人的各项收费标准。同时当地政府可以引导国营企业、民营机构等社会团体为养老服务产业提供慈善帮助,这样其慈善基金就可以作为填补降低收费标准和正常标准的空缺。
  3.2 政府积极发挥作用
  政府采取更好的财政补偿机制,给予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以支援。一方面在土地配置、建立商业贷款制度等激励措施,以此来降低医养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促进农村敬老院和乡镇卫生院总体规划,有效整合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养老院等医养资源,在养老机构日常生活照料的基础上,融入慢性病管理、医疗诊治、康复护理等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水平。同时政府应号召乡镇所属县城内大型医院与乡镇卫生室进行合作,医疗资源辐射至辖区内的乡镇机构,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水平。
  3.3 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短缺的严峻现实建立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鼓励大专院校增设老年照护专业,并需要加强对现有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和规范化管理。并且,借鉴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相关内容,想要更好地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一方面必须提高农村医护人员的待遇水平,也就是说应明确建立一套与其劳动付出匹配的薪酬制度。要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明确提出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务人员享有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同等的上岗许可、资格认证、职称评定等待遇,提升队伍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另一方面还需吸引更多专业医护人员,补充到医养结合的服务团队中,对此必须确保他们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待遇与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同等,例如在科研课题、继续教育、职称评定等方面。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还需要不断探索,以建立多领域的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人员联动机制,从而形成更优良完整的服务机制。其次必须要保证资金投入机制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要在财政预算基础上不断加大对该模式的投入和支持,同时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扶持,确保其落到实处。
  4 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老年人健康和医疗护理问题的增多,推行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势在必行。在此期间,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倡导理性养老,促进“子女尽孝”与发展“医养结合”共存;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相应的待遇水平;同时也应该号召相关机构降低养老收费标准,对其采取更好的财政补偿措施。相信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必能带给老年人最好的服务,为老年人创造更优质更舒心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陆杰华,陈雪梅.农村养老面临的困境及解决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20,(10).
  [2]钟泓宝,杨柳.转型期农村家庭养老困境解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5):22-28.
  [3]莫永珍.前言——应对老龄化趋势,发展老年护理技术的点、线、面[J].实用老年医学,2021,35(01).
  [4]任婷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与对策探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1,(0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智能医疗线上健康管理服务”(202010219073)。
  作者简介:李博(2001—),男,汉族,甘肃临洮人,黑龙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其他文献
目的:在临床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过程中,研讨肌骨超声的应用鉴别价值.方法:采取类型抽样法随机抽取在院医治的40例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病程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其中
社会是劳动的产物,劳动是生存的前提.职业教育的目标是掌握技术,获得生存技能,劳动教育重在弘扬劳动精神,是对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
摘 要:今天,我们正经历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所产生的“无人化”工厂中的生产模式对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新的挑战。面对资本在当代生产中的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加以思考。随着人工智能与生产相结合,在提高生产率、不断增加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势必会带来技术性失业,因此,我们应该超前谋划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而促进工人的公平就业。  关键词
摘 要:当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的就业教育存在教育方法缺乏创新,就业教育时间安排欠佳,教学效果不明显,师资力量薄弱等缺陷和不足。本文将从《理想国》中提炼出的教育理念运用到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教育改革中,得出了“创新就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让教学方式适应自然规律;结合素质教育与就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对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引导;注重就业教育的阶段性,实现就业
目的:分析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7月期间来我院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58例,统计CT影像显示记录患者出现脊
目的:分析柴胡疏肝散治疗中医脾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7.12~2019.12月间收治的60例胃肠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实施西药治疗、柴胡疏肝散治疗,对比两组
摘 要: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除了取决于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之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干部对于班级和同学的管理。到目前为止,各大中小院校的各个班级都设置了班级干部,由此可以看出,班级干部在一个班集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一个班集体的所有学生而言,对每个学生最了解的并不是班主任或者是任课老师,而是班级干部。一个班的班级干部与班里的所有同学长期相处,了解班级内所有同学的一言一行,因此,班级干部对班级
目的:探讨研究病历质量缺陷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的25000份病历为对象,分析病历质量的缺陷,提出持续改进措施.结果:25000份病历中1.1%存在质
摘要: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就已提出要建立由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以满足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十四五”规划再一次提出要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长,保障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确保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时期国家为进一步推动改善民生,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投入力度,在
目的:对使用小儿推拿配合抗生素来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项目采用对比研究方法,研究期间,选取住院治疗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60例.设置实验组A组30例,使用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