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世界各国都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各种研究和讨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战略也已经启动,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要思考需要进行怎样的教师发展。所谓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专业发展。
一、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专业思想的建立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与生活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必需的素养。因此“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和能力、品格之间的关系。知识是基础,发展能力和品格离不开知识的习得;知识是手段,目的是通过知识的习得发展能力和品格。另一方面需明确所要发展的能力和品格的特殊指向性,要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再者,教师本身的价值观应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和谐。专业思想的建立,将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知觉、判断等心理过程,从而引发其相应的有弹性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专业知识的拓展
现代的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再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它越来越多的具有多层、复合结构的特征,一般可分为:一是背景知识。具有相当水平的科学、文化、人文知识。二是条件性知识。结合实践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有思维的、有感情的,要达到课程目标,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三是本体性知识。胜任的数学学科知识。数学教师首先不仅应有对数学学科的基础性知识的精确的科学理解,而且要有学科的整体、系统知识,需要理解学科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当前我们的数学教学现状是:相当多的学生不喜欢数学,感到数学枯燥无味,认为数学是考试时有用,考试后无用的东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指出:我们现在的数学教育不是吸引学生越有兴趣,而是越学害怕,感到数很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设置问题情境,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是综合的会涉及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涉猎广泛知识,多读一些书。
那么我们应该读哪些书?
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教材一本常读常新的书,每一次研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在研读教材的问题上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将教材读厚,如了解教学内容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理解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等等;另一方面要将教材读薄,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最重要的,教师不能只关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还应该阅读比自己所教年级高和低年级的教材,了解学生以前学过什么,以后将要学什么,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教学。
其次,要读一些针对性、实用性强的书籍,这些书拿到手里,读完就可以用到教学中,比如教学设计、评课一类能够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技巧的书籍。
第三,要读一些有助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数学专业书籍。如果将教学技巧当作功夫的一招一式,那么数学专业知识就是我们俗称的数学教师的内功,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是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
第四,要读一些有关数学史方面的书籍。不了解数学的发展史,就不可能理解数学的本质。当今中小学所学的数学内容基本上是将历史上的数学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学习要求加以取舍编纂的知识体系,这样就必然舍弃了许多数学概念和方法形成的实际背景、知识背景、演化历程以及导致其演化的各种因素,因此仅凭数学教材的学习,难以获得数学的原貌和全景,同时忽视了那些被历史淘汰掉的但对现实科学或许有用的数学材料与方法,而弥补这方面不足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数学史的学习。
第五,教师应博览群书。数学教师除发熟知自己的学科外,还要懂得它学科的基础知识。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的获得和深化,教育科学理论的充实和提高,都与他们所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求知欲旺盛,他们总是求知的眼光盯着自己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素养。
三、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专业能力的发展
为了在教育教学中能顺利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格外重视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教学交往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形成基本理解,转化为驱动性问题,设计学生活动。要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开放地进行设计的技能,既考虑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又考虑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既考虑课内内容,又考虑课外内容,要熟练地运用生活经验和社会资源,包括21世纪社会、生活的实况,给学生以实际问题的解决。
课堂组织和教学中,要精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课堂的组织,展现课程的生成、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和解决,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具备相应的技能来指导学生,成为学生终身学习态度、方法与能力的指导者。在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具备技能,以求能够及时判断出学生的发展状态及需求,做出恰当的反馈和引导。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素养和个人自主自律行动等核心素养。
教学交往能力包括与学生的交往能力和与教师的交往能力。与学生的交往,需要教师具备理解学生素养现状的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在班级授课制中还要具备协调学生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教师的交往,除了与同事一起分享观念和新知外,更要着力于教师间教育力量的整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各学科核心素养有其独特性,但也会构成学科群,承担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为此,需要具备与其他教师密切而深入交往的能力。
四、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专业心理品质的形成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以知识为依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能力、品格、智慧、信念等正属于人的心理品质。因此,培養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获得相应的专业心理品质的发展。这些心理品质既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又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发挥一种定向指导作用。
当前,世界各国都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各种研究和讨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战略也已经启动,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要思考需要进行怎样的教师发展。所谓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专业发展。
一、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专业思想的建立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与生活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必需的素养。因此“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和能力、品格之间的关系。知识是基础,发展能力和品格离不开知识的习得;知识是手段,目的是通过知识的习得发展能力和品格。另一方面需明确所要发展的能力和品格的特殊指向性,要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再者,教师本身的价值观应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和谐。专业思想的建立,将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知觉、判断等心理过程,从而引发其相应的有弹性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专业知识的拓展
现代的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再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它越来越多的具有多层、复合结构的特征,一般可分为:一是背景知识。具有相当水平的科学、文化、人文知识。二是条件性知识。结合实践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有思维的、有感情的,要达到课程目标,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三是本体性知识。胜任的数学学科知识。数学教师首先不仅应有对数学学科的基础性知识的精确的科学理解,而且要有学科的整体、系统知识,需要理解学科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当前我们的数学教学现状是:相当多的学生不喜欢数学,感到数学枯燥无味,认为数学是考试时有用,考试后无用的东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指出:我们现在的数学教育不是吸引学生越有兴趣,而是越学害怕,感到数很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设置问题情境,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是综合的会涉及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涉猎广泛知识,多读一些书。
那么我们应该读哪些书?
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教材一本常读常新的书,每一次研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在研读教材的问题上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将教材读厚,如了解教学内容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理解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等等;另一方面要将教材读薄,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最重要的,教师不能只关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还应该阅读比自己所教年级高和低年级的教材,了解学生以前学过什么,以后将要学什么,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教学。
其次,要读一些针对性、实用性强的书籍,这些书拿到手里,读完就可以用到教学中,比如教学设计、评课一类能够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技巧的书籍。
第三,要读一些有助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数学专业书籍。如果将教学技巧当作功夫的一招一式,那么数学专业知识就是我们俗称的数学教师的内功,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是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
第四,要读一些有关数学史方面的书籍。不了解数学的发展史,就不可能理解数学的本质。当今中小学所学的数学内容基本上是将历史上的数学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学习要求加以取舍编纂的知识体系,这样就必然舍弃了许多数学概念和方法形成的实际背景、知识背景、演化历程以及导致其演化的各种因素,因此仅凭数学教材的学习,难以获得数学的原貌和全景,同时忽视了那些被历史淘汰掉的但对现实科学或许有用的数学材料与方法,而弥补这方面不足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数学史的学习。
第五,教师应博览群书。数学教师除发熟知自己的学科外,还要懂得它学科的基础知识。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的获得和深化,教育科学理论的充实和提高,都与他们所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求知欲旺盛,他们总是求知的眼光盯着自己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素养。
三、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专业能力的发展
为了在教育教学中能顺利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格外重视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教学交往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形成基本理解,转化为驱动性问题,设计学生活动。要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开放地进行设计的技能,既考虑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又考虑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既考虑课内内容,又考虑课外内容,要熟练地运用生活经验和社会资源,包括21世纪社会、生活的实况,给学生以实际问题的解决。
课堂组织和教学中,要精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课堂的组织,展现课程的生成、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和解决,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具备相应的技能来指导学生,成为学生终身学习态度、方法与能力的指导者。在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具备技能,以求能够及时判断出学生的发展状态及需求,做出恰当的反馈和引导。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素养和个人自主自律行动等核心素养。
教学交往能力包括与学生的交往能力和与教师的交往能力。与学生的交往,需要教师具备理解学生素养现状的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在班级授课制中还要具备协调学生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教师的交往,除了与同事一起分享观念和新知外,更要着力于教师间教育力量的整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各学科核心素养有其独特性,但也会构成学科群,承担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为此,需要具备与其他教师密切而深入交往的能力。
四、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专业心理品质的形成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以知识为依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能力、品格、智慧、信念等正属于人的心理品质。因此,培養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获得相应的专业心理品质的发展。这些心理品质既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又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发挥一种定向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