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五下《秦兵马俑》一课,生动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教学时在突破重难点上,我做了这样的尝试与探索:
一、立足教材,厚实课堂
秦兵马俑距离学生生活久远,如果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有点难度。于是,我引导学生课前通过各种信息途径,搜集有关秦兵马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给学生营造一个广阔的知识场景,使他们在享受丰富的文化大餐的同时,也经历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
二、实施对话,互动生成
课文第4~9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秦兵马俑的众多类型和鲜明形象,是全文的重点所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学将军俑,我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了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是读出形象。学生读一读描写将军俑的语句,看一看作者抓住了将军俑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的?通过读、说以及关键词语的感悟,将军俑威风魁梧、昂首挺胸的形象出现在了学生的面前。第二次对话要读出气势。学生再读这段话,根据将军俑的动作、神情想象一下,“将军”可能在干什么?想什么?引导他们通过朗读让将军俑“动”起来。第三次对话读出美感。学生通过想象了解了将军俑后,教师映示将军俑的插图,让他们欣赏将军俑,这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通过画面直观地感受到将军俑威武凝重的气势,激起了内心的震撼。他们静静地欣赏图片,用心灵与插图对话,感受图画散发出来的艺术气息,情动辞发,学生在对话中似乎聆听到“将军”的脚步声、呐喊声,从心底激发出对中华文化的崇敬之情。
三、开拓空间,引导感悟
在学生了解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导他们精读第10自然段,感悟兵马俑作为艺术珍品的精美。从“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中,学生感受到了兵马俑各异的神态。接着再启发学生想象:兵马俑还会有哪些神态呢?又好像在干什么呢?随后让学生观看从网上下载的几个兵马俑,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模仿书上的句式说话。在整体感受完兵马俑的类型与鲜明形象后,我给学生播放了长达3分钟的兵马俑的课件,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了兵马俑的气势。此时的学生正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为兵马俑这一艺术瑰宝题词,抒发自己的感受。这样,三维空间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就更加深刻了。
四、瞄准目标,提高素养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品悟语言中建构精神,以课文语言为载体,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引导学生在精神的建构中发展语言,催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课堂上,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关于秦兵马俑的知识,还学会了运用课文语言进行想象、朗读。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着学习的过程,搜集、交流兵马俑的资料,有感情地诵读一个个形象鲜明、神态各异的兵马俑,积累了拓展想象的方法,在自己的学习中有了喷薄而出的赞誉之情。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
一、立足教材,厚实课堂
秦兵马俑距离学生生活久远,如果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有点难度。于是,我引导学生课前通过各种信息途径,搜集有关秦兵马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给学生营造一个广阔的知识场景,使他们在享受丰富的文化大餐的同时,也经历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
二、实施对话,互动生成
课文第4~9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秦兵马俑的众多类型和鲜明形象,是全文的重点所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学将军俑,我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了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是读出形象。学生读一读描写将军俑的语句,看一看作者抓住了将军俑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的?通过读、说以及关键词语的感悟,将军俑威风魁梧、昂首挺胸的形象出现在了学生的面前。第二次对话要读出气势。学生再读这段话,根据将军俑的动作、神情想象一下,“将军”可能在干什么?想什么?引导他们通过朗读让将军俑“动”起来。第三次对话读出美感。学生通过想象了解了将军俑后,教师映示将军俑的插图,让他们欣赏将军俑,这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通过画面直观地感受到将军俑威武凝重的气势,激起了内心的震撼。他们静静地欣赏图片,用心灵与插图对话,感受图画散发出来的艺术气息,情动辞发,学生在对话中似乎聆听到“将军”的脚步声、呐喊声,从心底激发出对中华文化的崇敬之情。
三、开拓空间,引导感悟
在学生了解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导他们精读第10自然段,感悟兵马俑作为艺术珍品的精美。从“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中,学生感受到了兵马俑各异的神态。接着再启发学生想象:兵马俑还会有哪些神态呢?又好像在干什么呢?随后让学生观看从网上下载的几个兵马俑,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模仿书上的句式说话。在整体感受完兵马俑的类型与鲜明形象后,我给学生播放了长达3分钟的兵马俑的课件,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了兵马俑的气势。此时的学生正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为兵马俑这一艺术瑰宝题词,抒发自己的感受。这样,三维空间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就更加深刻了。
四、瞄准目标,提高素养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品悟语言中建构精神,以课文语言为载体,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引导学生在精神的建构中发展语言,催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课堂上,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关于秦兵马俑的知识,还学会了运用课文语言进行想象、朗读。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着学习的过程,搜集、交流兵马俑的资料,有感情地诵读一个个形象鲜明、神态各异的兵马俑,积累了拓展想象的方法,在自己的学习中有了喷薄而出的赞誉之情。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