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学例谈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p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五下《秦兵马俑》一课,生动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教学时在突破重难点上,我做了这样的尝试与探索:
  一、立足教材,厚实课堂
  秦兵马俑距离学生生活久远,如果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材料,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有点难度。于是,我引导学生课前通过各种信息途径,搜集有关秦兵马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给学生营造一个广阔的知识场景,使他们在享受丰富的文化大餐的同时,也经历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
  二、实施对话,互动生成
  课文第4~9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秦兵马俑的众多类型和鲜明形象,是全文的重点所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学将军俑,我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了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是读出形象。学生读一读描写将军俑的语句,看一看作者抓住了将军俑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的?通过读、说以及关键词语的感悟,将军俑威风魁梧、昂首挺胸的形象出现在了学生的面前。第二次对话要读出气势。学生再读这段话,根据将军俑的动作、神情想象一下,“将军”可能在干什么?想什么?引导他们通过朗读让将军俑“动”起来。第三次对话读出美感。学生通过想象了解了将军俑后,教师映示将军俑的插图,让他们欣赏将军俑,这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通过画面直观地感受到将军俑威武凝重的气势,激起了内心的震撼。他们静静地欣赏图片,用心灵与插图对话,感受图画散发出来的艺术气息,情动辞发,学生在对话中似乎聆听到“将军”的脚步声、呐喊声,从心底激发出对中华文化的崇敬之情。
  三、开拓空间,引导感悟
  在学生了解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导他们精读第10自然段,感悟兵马俑作为艺术珍品的精美。从“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中,学生感受到了兵马俑各异的神态。接着再启发学生想象:兵马俑还会有哪些神态呢?又好像在干什么呢?随后让学生观看从网上下载的几个兵马俑,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模仿书上的句式说话。在整体感受完兵马俑的类型与鲜明形象后,我给学生播放了长达3分钟的兵马俑的课件,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了兵马俑的气势。此时的学生正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为兵马俑这一艺术瑰宝题词,抒发自己的感受。这样,三维空间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就更加深刻了。
  四、瞄准目标,提高素养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品悟语言中建构精神,以课文语言为载体,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引导学生在精神的建构中发展语言,催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课堂上,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关于秦兵马俑的知识,还学会了运用课文语言进行想象、朗读。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着学习的过程,搜集、交流兵马俑的资料,有感情地诵读一个个形象鲜明、神态各异的兵马俑,积累了拓展想象的方法,在自己的学习中有了喷薄而出的赞誉之情。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课改以来,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课堂争论去进行教学,对其重要意义和实施方法有了一点浅显的认识。  一、认识课堂争论的意义  1.提高学习兴趣的手段。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的封闭系统,教与学是在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这样的教学看上去平稳,但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非自主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课堂争论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能
阅读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情感品味文本中的情味,构筑起“情感场”?笔者认为让学生在“情感元素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中去。  一、创设情境,情感参与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是教学艺术的生命。教师走进课堂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我经常利用情态语言激情,以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激情故事、悬念等创设情境,让情景剧表演“入情”,促使学生入文入画,入情入境。如
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写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要把教学宗旨从了解“课文内容”转移到引导“语言表达上来。因此教师要潜心于文本引导学生在领悟文本表达秘妙的过程中从读学写促进读写结合。  一、探寻遣词造句的秘妙,揣摩内化  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特别是优美的语言更是学生习得的好范例。教师要发掘那些精美的语言,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品味,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如《西湖》一课中有四个比喻句:“平
在春风送暖、桃红柳绿的季节,我想到了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春”的习作。按照以往的思路,学生往往不约而同地会写一篇描写春天景色的习作,交上来的可能就是千篇一律的春景习作。这次我想改变一下教法,试着掀起一场“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性。  一、诱趣激情,促进发散,启迪灵性  师:今天我们要做几个词句小游戏,比一比哪位同学的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尤其是能“想别人所没有想到的”。(学生们跃跃欲试)师:
一、以课文为源点击留白抒童心  课本是低年级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沃土课堂内指导学生小练笔的价值则取决于教师能有效地利用隐性资源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把真情实感会汇流于笔尖。  【案例一】  师让我们再次美美地读一读《找春天》一文中的第4~7自然段中四个相似的句子。(生各自朗读)  师我们还会找到哪些春天的美景呢?请看课文中的句式说一说。(出示句式柳条,那是春天的  吧?春风,那是春天的  吧?)生柳条在风
仔细阅读苏教版小语教材的课后练习,不难发现,这些课后题目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体现了字、词、句、段、篇螺旋式上升,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打破在学课文之后才做练习的陈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课后练习,一览文本之脉  许多课文后面的练习,涉及到文章的结构层次,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往往是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的契机。如五下《音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