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回想起来,我竟然有点细思极恐。因为在小学时,我竟然目睹过一场校园暴力,只是当时年幼的我并没有往这方面联想。
那时大家还是小学生,心思单纯,头脑简单。转学生华丽从农村来,而且入学时间比我们晚很多,算得上是班里的大龄学生。她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在我们还只知道跟父母要钱买零食吃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懂得要赚钱养家了。
或许是因为这种种的不同,她在班里受到了大家的孤立和排挤,总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旁边看着我们的身影发呆。那时候班上有个“小霸王”,不知道为什么和华丽杠上了,处处找她麻烦,用各种坏招儿整她。华丽虽然是个女孩儿,却很倔强。每次“小霸王”拿她寻开心的时候,她总要喊回去。两个人的对战一直是班里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如今想起来,当时的自己太过胆小懦弱,看到华丽被整的时候,总是和同学们一起围观取乐,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直到有一天,“小霸王”动手打了华丽,这件事在学校里传得沸沸扬扬。同学和我聊八卦一样地说起华丽独自躲在厕所里哭得不能自已,轻描淡写的言语间带着些许的嘲弄,没有一丝怜悯。现在回想起来,或许身体上的伤痛并没有多么严重,但是在华丽心里一定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口吧。
后来,华丽辍学了,我们再也没有听说过她的消息,有关她的记忆也随着时间的延展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多年后,当年的“小霸王”早已懂事了,想起昔日的种种过往,恐怕也悔恨得很吧。而我,追忆起往事,亦是悔不当初。如果当时的我不那么冷眼旁观,如果我们能够多给予他们一些温暖和帮助,是不是故事的结局会有所不同呢?
我多么希望,暴力不要再发生于我们的校园中,它对受害的华丽、施暴的“小霸王”还有旁观的我们,都是难以弥补的遗憾。
从众心理——冷漠和旁观
助长了暴力的气焰
10岁以前,孩子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是完全由家庭提供的,在外面受了欺负,就哭着回家找妈妈。而10岁后,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开始从心理上和家庭产生了疏离,想要以个人的力量独闯世界了,这时的亲密感和归属感就要从朋友圈中获得,所以会发自内心地注重与朋友的关系。为什么一个学生无聊的欺凌行为,可以带动大家一起羞辱受害者,甚至连他最好的朋友都在旁观?原因就是,同学们在这“一致行动“中,找到了“亲密感、归属感”,于是也就有了“安全感”。
旁观者存在着从众的心理,这是对“不能惹”“没人管”“忍气吞声”等诸多校园潜规则的默认。同时,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递上“投名状”,获得朋友圈的接纳和认可,避免自己落入被排挤与孤立的境地。
角色转变——天使和魔鬼
只有一步之遥
在校园暴力的现场,除了施暴者和受害者,经常还有一群差不多年龄的围观者,他们肆意的狂笑、助威式的喝彩,抑或是沉默的旁观,都让人的脊背阵阵发凉。他们是施暴者的帮凶,同时也是家庭、学校教育缺失的受害者。
旁观者,处于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这个群体庞大而不受注意,但却是校园暴力事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旁观者对暴力行为默不作声,或者拍手叫好,就会助长施暴者的表演行为,导致暴力事件日益增多,暴力程度逐渐升级。
有的孩子既是施暴者,又是受害者,而在这种转换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使暴力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果旁观者能够给予受欺凌的同学一些支持,欺凌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初三男生安西被问起为什么要欺负别人时,忿忿不平:“我欺负他们算什么,你不知道我以前被欺负成什么样。”初一时,他几乎每个星期都会被高年级的同学拉到厕所里脱裤子,有时候还被勒索钱物。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同学给予帮助,甚至有人围观起哄。升入初三后,他便将自己的遭遇转移到别人身上,变成了一个施暴者。
此外,旁观者本身也可能转变成施暴者,或者受害者。旁观的孩子在围观暴力行为的过程中,可能形成“以强凌弱,以多欺少”的错误意识,也可能在无意中从被欺凌的同学身上学到了弱势者的生存之道:跪地,求饶,让施暴者尽快获得发泄的满足感来缩短被打的时间。只要条件得到满足,旁观者的角色转变成凶狠的施暴者或者懦弱的受害者,都是极有可能的。
旁观者的存在对校园暴力行为来说,并非一堵无意义的背景墙。因此,关注旁观者,化消极态度为积极干预,是减少校园中暴力与欺凌行为的有效方法。
国家动作·姿态
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治理校园欺凌问题进入了国家议程,法制文明“从娃娃抓起”,是惩治、遏制校园暴力的有效手段。
2016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层出不穷的校园暴力事件,不止是电影里的残酷青春,也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一幕幕惨剧让我们觉得触目惊心。时过境迁,我们对校园暴力的记忆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棱角圆润,但这一问题留下的负面影响长期存在,并不能完全依靠每个孩子通过自我成长来根本治愈。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校园暴力是在犯罪,并不是小孩子打打闹闹时开的玩笑”,每一条生命都应该被保护,每一个个体都值得被尊重,少一点单纯以责备施害者为结局的套路,多给予孩子们一些尊重生命、信仰法治的成长空间。
复杂的社会问题缠绕在一起,是过去以及当下诸多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的原因所在。社会轻视、法律轻处、惩戒缺失的综合作用导致对以往的校园暴力的制约多半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而现在令人欣喜的变化是,校园暴力已经得到了国家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国家为了解决校园暴力问题而制定和施行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已经出台。
我们热切地希望通过规范和教育,让每个人都能守住法律上的“不能为”和情感上的“不忍做”,把“校园暴力”这头肆意作恶的猛兽锁进坚固的牢笼中。
编辑/苗嘉琳、王冠婷
那时大家还是小学生,心思单纯,头脑简单。转学生华丽从农村来,而且入学时间比我们晚很多,算得上是班里的大龄学生。她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在我们还只知道跟父母要钱买零食吃的时候,她已经开始懂得要赚钱养家了。
或许是因为这种种的不同,她在班里受到了大家的孤立和排挤,总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旁边看着我们的身影发呆。那时候班上有个“小霸王”,不知道为什么和华丽杠上了,处处找她麻烦,用各种坏招儿整她。华丽虽然是个女孩儿,却很倔强。每次“小霸王”拿她寻开心的时候,她总要喊回去。两个人的对战一直是班里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如今想起来,当时的自己太过胆小懦弱,看到华丽被整的时候,总是和同学们一起围观取乐,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直到有一天,“小霸王”动手打了华丽,这件事在学校里传得沸沸扬扬。同学和我聊八卦一样地说起华丽独自躲在厕所里哭得不能自已,轻描淡写的言语间带着些许的嘲弄,没有一丝怜悯。现在回想起来,或许身体上的伤痛并没有多么严重,但是在华丽心里一定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口吧。
后来,华丽辍学了,我们再也没有听说过她的消息,有关她的记忆也随着时间的延展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多年后,当年的“小霸王”早已懂事了,想起昔日的种种过往,恐怕也悔恨得很吧。而我,追忆起往事,亦是悔不当初。如果当时的我不那么冷眼旁观,如果我们能够多给予他们一些温暖和帮助,是不是故事的结局会有所不同呢?
我多么希望,暴力不要再发生于我们的校园中,它对受害的华丽、施暴的“小霸王”还有旁观的我们,都是难以弥补的遗憾。
从众心理——冷漠和旁观
助长了暴力的气焰
10岁以前,孩子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是完全由家庭提供的,在外面受了欺负,就哭着回家找妈妈。而10岁后,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开始从心理上和家庭产生了疏离,想要以个人的力量独闯世界了,这时的亲密感和归属感就要从朋友圈中获得,所以会发自内心地注重与朋友的关系。为什么一个学生无聊的欺凌行为,可以带动大家一起羞辱受害者,甚至连他最好的朋友都在旁观?原因就是,同学们在这“一致行动“中,找到了“亲密感、归属感”,于是也就有了“安全感”。
旁观者存在着从众的心理,这是对“不能惹”“没人管”“忍气吞声”等诸多校园潜规则的默认。同时,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递上“投名状”,获得朋友圈的接纳和认可,避免自己落入被排挤与孤立的境地。
角色转变——天使和魔鬼
只有一步之遥
在校园暴力的现场,除了施暴者和受害者,经常还有一群差不多年龄的围观者,他们肆意的狂笑、助威式的喝彩,抑或是沉默的旁观,都让人的脊背阵阵发凉。他们是施暴者的帮凶,同时也是家庭、学校教育缺失的受害者。
旁观者,处于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这个群体庞大而不受注意,但却是校园暴力事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旁观者对暴力行为默不作声,或者拍手叫好,就会助长施暴者的表演行为,导致暴力事件日益增多,暴力程度逐渐升级。
有的孩子既是施暴者,又是受害者,而在这种转换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使暴力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果旁观者能够给予受欺凌的同学一些支持,欺凌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初三男生安西被问起为什么要欺负别人时,忿忿不平:“我欺负他们算什么,你不知道我以前被欺负成什么样。”初一时,他几乎每个星期都会被高年级的同学拉到厕所里脱裤子,有时候还被勒索钱物。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同学给予帮助,甚至有人围观起哄。升入初三后,他便将自己的遭遇转移到别人身上,变成了一个施暴者。
此外,旁观者本身也可能转变成施暴者,或者受害者。旁观的孩子在围观暴力行为的过程中,可能形成“以强凌弱,以多欺少”的错误意识,也可能在无意中从被欺凌的同学身上学到了弱势者的生存之道:跪地,求饶,让施暴者尽快获得发泄的满足感来缩短被打的时间。只要条件得到满足,旁观者的角色转变成凶狠的施暴者或者懦弱的受害者,都是极有可能的。
旁观者的存在对校园暴力行为来说,并非一堵无意义的背景墙。因此,关注旁观者,化消极态度为积极干预,是减少校园中暴力与欺凌行为的有效方法。
国家动作·姿态
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治理校园欺凌问题进入了国家议程,法制文明“从娃娃抓起”,是惩治、遏制校园暴力的有效手段。
2016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层出不穷的校园暴力事件,不止是电影里的残酷青春,也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一幕幕惨剧让我们觉得触目惊心。时过境迁,我们对校园暴力的记忆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棱角圆润,但这一问题留下的负面影响长期存在,并不能完全依靠每个孩子通过自我成长来根本治愈。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校园暴力是在犯罪,并不是小孩子打打闹闹时开的玩笑”,每一条生命都应该被保护,每一个个体都值得被尊重,少一点单纯以责备施害者为结局的套路,多给予孩子们一些尊重生命、信仰法治的成长空间。
复杂的社会问题缠绕在一起,是过去以及当下诸多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的原因所在。社会轻视、法律轻处、惩戒缺失的综合作用导致对以往的校园暴力的制约多半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而现在令人欣喜的变化是,校园暴力已经得到了国家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国家为了解决校园暴力问题而制定和施行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已经出台。
我们热切地希望通过规范和教育,让每个人都能守住法律上的“不能为”和情感上的“不忍做”,把“校园暴力”这头肆意作恶的猛兽锁进坚固的牢笼中。
编辑/苗嘉琳、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