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长期有意识地培养、指导、训练、提高。从低年级起就要有意识地开始培养。从教学实践来说,自学能力是体现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的,对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
首先,要给学生“怎么预习”的方法指导,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培养
预习对学生来说并不是新生事物,它从来都存在着。然而,细细想来,预习确实没有得到它应得的重视。以语文学科为例,预习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是求知过程的开端,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但它不是学生天生而成的一种学习技能,要通过我们对学生长期的指导和训练,使它成为学生的一项学习技能和自觉行为。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首先要做的是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怎样预习,就能提高预习的效果,学生尝到了预习的甜头,加上教师的督促与训练,逐步形成预习的习惯。
从我的教学实践来说,一开始我提出的要求仅仅是“预习第××课”,但很显然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所做的预习工作也是五花八门,费时又费力。此时,一张网络电子地图给了我启发。在网页上输入出发地、目的地,点击搜索,就能给出一张这条路线的地图,并附上清楚的文字说明。不仅如此,在每条路线说明的下面还附有更加具体详细的说明,从何处经何地(或哪些地标性建筑)行车多少距离到达何处,何处向何方向转弯,一清二楚。有了这清晰明确的路线指示图,即使一个人驾车去陌生而遥远的地方也不会迷路。这张网络地图提醒了我,学生预习效果差也许原因就在于学生不会预习,不知道预习要做些什么。
由此我进行了尝试。首先细化预习要求,让学生知道预习要干些什么怎么做。利用课堂时间,先让学生交流自己在预习时都做了哪些工作,将这些做法一一列出,然后一起进行归纳整理,讨论哪些做法比较好,好在哪里,并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补充,按预习的深浅程度排出先后顺序,主要有:1.认识新课的生字,读一读,读准音,记一记,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的写法(加字法、减字法、换偏旁法、想像法等),在书本上描红。2.认认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不懂意思的查查字典。3.读熟课文,不限遍数,读熟为止,读通、读熟,不读破句,争取读得有感情。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懂意思的词,用字典来帮助。3.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哪些读懂了,还有哪些不懂,不懂的地方有没有办法解决?(可以向父母请教,可以查阅课外资料,可以借助网络资料,可以查字典等)如果还不能解决,就在书本上做记号,在课堂上提出,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这三项看似简单的预习要求,也体现了预习难度的分层递进。识字,是从会读到会写的递进;词语,是从会读到读懂的递进;读书,是从读通、读流利到读得有感情的逐步递进,并进一步提出边读边思考的要求。要求学生把这些预习要求抄写在语文书封面里,作为以后每次预习的参考要求。在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时,针对新课内容,结合学生的已有水平,提出按顺序完成预习要求的哪几条,哪些是必须完成的预习工作,哪些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选择性地做的,给孩子提供一张简单的“预习地图”。通过细化预习的要求,让学生“按图索骥”,逐步学会预习的方法,学生在预习时,有据可依,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预习效果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同时,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已经不经意间开始了更深度的自主学习,比如在课外书上看到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会自觉地把它们联系起来思考,或者主动探究一些课外的知识,对于预习时产生的问题,会主动去寻求答案,这种学习的意识是非常宝贵的。
其次,课堂上需要关注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一篇课文时,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甚至是辩论的机会,当有不同意见出现时,不急于给出评判,让学生自己辩论,得出最后的结论,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的话,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
注重课堂评价,并且把评价的权力和机会更多地交给学生,这促使更多的学生必须更认真地倾听,同时通过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促进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对课文内容的讲解有意识地“先扶后放”,类似的内容,先教给学生类似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后面的内容,摒弃老师从头讲到尾的模式,也是一种训练学习能力的方法。
再次,复习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复习时,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理一理,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教师对班级中存在的共性缺漏进行补充和强调,拎出重点,学生顺着这条线复习。教师经常性地检查和反馈复习的情况,促进学生的自主复习。摒弃“一锅烩”的模式,让原本优秀的学生能有所提升,让原本基础薄弱的学生能达到基本的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首先,要给学生“怎么预习”的方法指导,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培养
预习对学生来说并不是新生事物,它从来都存在着。然而,细细想来,预习确实没有得到它应得的重视。以语文学科为例,预习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是求知过程的开端,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但它不是学生天生而成的一种学习技能,要通过我们对学生长期的指导和训练,使它成为学生的一项学习技能和自觉行为。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首先要做的是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怎样预习,就能提高预习的效果,学生尝到了预习的甜头,加上教师的督促与训练,逐步形成预习的习惯。
从我的教学实践来说,一开始我提出的要求仅仅是“预习第××课”,但很显然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所做的预习工作也是五花八门,费时又费力。此时,一张网络电子地图给了我启发。在网页上输入出发地、目的地,点击搜索,就能给出一张这条路线的地图,并附上清楚的文字说明。不仅如此,在每条路线说明的下面还附有更加具体详细的说明,从何处经何地(或哪些地标性建筑)行车多少距离到达何处,何处向何方向转弯,一清二楚。有了这清晰明确的路线指示图,即使一个人驾车去陌生而遥远的地方也不会迷路。这张网络地图提醒了我,学生预习效果差也许原因就在于学生不会预习,不知道预习要做些什么。
由此我进行了尝试。首先细化预习要求,让学生知道预习要干些什么怎么做。利用课堂时间,先让学生交流自己在预习时都做了哪些工作,将这些做法一一列出,然后一起进行归纳整理,讨论哪些做法比较好,好在哪里,并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补充,按预习的深浅程度排出先后顺序,主要有:1.认识新课的生字,读一读,读准音,记一记,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的写法(加字法、减字法、换偏旁法、想像法等),在书本上描红。2.认认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不懂意思的查查字典。3.读熟课文,不限遍数,读熟为止,读通、读熟,不读破句,争取读得有感情。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懂意思的词,用字典来帮助。3.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哪些读懂了,还有哪些不懂,不懂的地方有没有办法解决?(可以向父母请教,可以查阅课外资料,可以借助网络资料,可以查字典等)如果还不能解决,就在书本上做记号,在课堂上提出,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这三项看似简单的预习要求,也体现了预习难度的分层递进。识字,是从会读到会写的递进;词语,是从会读到读懂的递进;读书,是从读通、读流利到读得有感情的逐步递进,并进一步提出边读边思考的要求。要求学生把这些预习要求抄写在语文书封面里,作为以后每次预习的参考要求。在布置具体的预习作业时,针对新课内容,结合学生的已有水平,提出按顺序完成预习要求的哪几条,哪些是必须完成的预习工作,哪些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选择性地做的,给孩子提供一张简单的“预习地图”。通过细化预习的要求,让学生“按图索骥”,逐步学会预习的方法,学生在预习时,有据可依,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预习效果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同时,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已经不经意间开始了更深度的自主学习,比如在课外书上看到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会自觉地把它们联系起来思考,或者主动探究一些课外的知识,对于预习时产生的问题,会主动去寻求答案,这种学习的意识是非常宝贵的。
其次,课堂上需要关注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一篇课文时,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甚至是辩论的机会,当有不同意见出现时,不急于给出评判,让学生自己辩论,得出最后的结论,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的话,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
注重课堂评价,并且把评价的权力和机会更多地交给学生,这促使更多的学生必须更认真地倾听,同时通过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促进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对课文内容的讲解有意识地“先扶后放”,类似的内容,先教给学生类似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后面的内容,摒弃老师从头讲到尾的模式,也是一种训练学习能力的方法。
再次,复习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复习时,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理一理,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教师对班级中存在的共性缺漏进行补充和强调,拎出重点,学生顺着这条线复习。教师经常性地检查和反馈复习的情况,促进学生的自主复习。摒弃“一锅烩”的模式,让原本优秀的学生能有所提升,让原本基础薄弱的学生能达到基本的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