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育的文学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orld5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表现为语文课程的熏陶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的价值性常常隐含在情感性的熏陶之中,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关键是“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特色,它通过文学教育来实现。
  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文学作品,谈语文教学的文学性,首先要认识我们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文学?台湾学者龙应台在港大——复旦NBA班演讲时说:“不管是读医、读商,不管是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都离不开对人性最深刻的认识,这样才可能让自己事情做得更好,也才知道自己存在的位置。文学用美,用想象,用文学魔幻的撞击力,最能够使我们在平庸、忙碌、无暇思索的生活之中,抢下一个慎思明辨的空间。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文学是一个最能帮助我得到在夜深人静时跟自己的灵魂素面相对的能力,你有没有能力在每天的奔波之中,保持这个能力?很多人做不到,但是透过文学有可能!”然而情感性在课程文化中容易被忽视,所以学校教育中美育常常落不到实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呈现,没有了感性就没有了美,失去了感情也就失去了美,忽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性,其实质便是忽略人间美好的情感性,忽视了人类教育的审美性,从而取消了人类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美好。
  谈语文教育的文学性,要进一步明白少年儿童需要什么样的文学,人最重要的三种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它的产生与形成,和人的身心生长历程基本对应。幼年是培养亲情的重要阶段,少年是缔结友情的关键时期,青年是催生爱情的黄金季节,如果哪个时期的情感缺失了,想在人生的其他阶段加以弥补将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情感教育特别讲究教育的时机,讲究教育的情景性。青少年时期形成的情感倾向,基本上奠定人一生情感的“思维向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思维向性”作为重要的人格特性提出,“其一极表现为乐观、直爽、活泼、随便等倾向,另一极表现为悲观、气量小、担心思、行动迟缓等情形。”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但对青少年而言,究竟哪样的情感基调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让他们获得一生的幸福?周作人说:“人生的季节不能颠倒,该做梦的时候就做梦。”文学作品要让儿童放飞他们的彩色梦想,享受心灵的欢乐,也体验生活中的困惑,甚至是痛苦,但这儿有一个分寸。著名作家王蒙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倡每个家庭锁书柜,儿童不宜的图书不能让他们过早地接触,即使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依然有一个在什么年龄阶段让青少年阅读合适的问题,也有一个如何恰当指导的问题。
  当前,书香校园作为一个时尚的口号,倡导学生多读书,这无疑有利于语文教学,有利于普及文学教育,促进情感教育,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确语文教学不能株守语文课本,语文阅读不能封闭于教室,教育要回归生活,语文阅读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天地,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这都已经是语文教师的共同认识。语文教师绝不能满足于学生通过语文训练获得应试的技能,这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但如何以文本为凭借,以审美为导向,以情感教育为核心,这都涉及到教师对文本,对青少年心理接受能力的把握,也就是说,教师要明白儿童需要什么样的文学,一个人在其生命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所面临的精神需求、精神困扰是不同的。对于儿童来说,作为文学作品,《格林童话》可能胜于《红楼梦》;对于大多数青少年来说,曹文轩的《草房子》胜于莫言的《红高粱》,《哈利波特》胜于《战争与和平》,所以,学校教育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指导他们选择文学作品。当然,这就涉及到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文学教育,文学教育说到底是情感的教育,有助于净化儿童的心灵,丰富儿童精神情感。曹文轩的美文小说,轻喜剧风格的韩剧,震撼人心的悲剧《红楼梦》,活泼灵动的儿歌、民歌,感慨伤怀的唐诗宋词,所诉说的是不同的感情,呈现的是不同的风格,既净化学生的心灵,也升华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这里教育的情景性和审美教育的切入口显得十分重要。鲁迅先生对他的《呐喊》选入中小学课本,感到心情十分沉重,他认为不应该让儿童过早地看到血腥、丑恶、残酷和绝望,而应该选择那些充满理想,充满光明,充满善念和爱心的作品提供给孩子。从王蒙到鲁迅,他们的态度都是为了保护那一片纯净的天空,呵护儿童心中那份对世界的爱好和向往。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学应该是随机的,幼儿园的阿姨领着孩子诵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小学老师给孩子们讲安徒生的童话,《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学老师跟学生分析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这都是文学的教育。于丹如心灵鸡汤般的解说古代经典,易中天旁征博引地品读《三国》,这都给语文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借鉴。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既要有细致的分析,也要引导学生整体的感悟;既需要有理性,更需要情感的参与。教育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建设,如果一味地追求所谓创新、热闹,其结果并不能感动学生的心灵,不能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所以,语文教育所需要的文学性,体现为语文教师的一言一行,体现为小学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教,改进语文教学,首先改进的是语文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它体现在语文教师的勤奋、细致和爱心之中。
  让教师和学生一起伴随着文学作品,对文学的阅读和体悟,实现共同的精神成长。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随文练笔”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的吸收;写作则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教学中,教师要理顺读写的关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读写的训练,将训练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语文读写结合的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为习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内容摘要:在中职学校上学期间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也较为容易出现一些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因此,班主任在学生上中学时期是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新时期班主任如何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正确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是每个班主任都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以学生为本,探讨如何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质量,为广大
据说很久以前,人类都还赤着双脚走路。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又痛又麻。回 It is said that long ago, humans still w
我国的主导产业之一是机械制造产业,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进步,数控技术在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当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并且机械制造自动化实现的关键就是数控技术,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课堂上的文本研习是与文本对话,活动体验及问题探讨等等则是师生、生生的对话,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反复强调对于文本的阅读与鉴赏,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高中生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但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尽
内容摘要: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都必需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 养成 良好
一个四肢僵硬、双眼紧闭的13岁男孩,在被当作死人推到殡仪馆焚尸炉前准备火化时,突然开口说话,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当场被吓得魂飞魄散!
摘要: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获得健康的体魄,而且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使体育知识与实际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设置更多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本文就本人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就如何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探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体育课是学生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初中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