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下的天平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司法独立和舆论监督是现代国家实现法制化不可或缺的两种监督手段。两者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建设进程当中相得益彰,但是在共同价值目标实现方式和实现途径上的差别又使得二者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出现了磨合甚至冲突。文章针对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的融合与冲突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司法独立;舆论监督;平衡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09-0073-01
  
  1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内涵
  
  1.1 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载体对某一社会事件、现象或事实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及言论,让这些社会事件、现象或事实接受公众的督促和察看。文章在这里所述的舆论监督仅指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新闻媒体正确行使知情权和言论权,将客观公正的案件信息向公众传达,有利于培养公众的法律意识也有利于实现司法审判的透明化、公开化,对司法审判起着监督制约的作用。近年来,新闻媒体由于其快速、准确、高参与度的特点成为了广受人们欢迎的一种监督形式,一些无法得到公正审判的案件也通过这种途径最终实现了司法公正。但是,一些干预司法独立现象也相继出现。
  1.2 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是指司法机关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个人,司法机关行使其职权时,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首先,司法独立要求法官具有中立客观、不偏不倚的立场,既不受能将自身的好恶标准作为评断一个案件的准绳,也不能屈从于外来的干涉和压力。其次,司法独立要求排除非法干预的屏障。司法机关在审判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不正当干预,只有确保司法独立,才能抵制不正当干预,依法办案。最后,司法独立有利于提高司法办案人员的责任心,独立承担司法责任,从而对司法办案人员产生心理干预,保证司法的公平公正性。
  
  2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融合和冲突
  
  2.1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融合
  舆论监督对司法权的公正行使方面,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首先,媒体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话语权,可以对司法审判活动进行采访、调查和报道,将司法审判过程置于社会民众的压力之下,揭露司法腐败,实现社会公平。其次,舆论监督有利于司法审判排除其他一些利益集团的非法干扰,帮助司法机关排除一些其他因素的干扰,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2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
  从现实来看,一方面一些媒体舆论为了追求所谓的新、奇、快而不惜歪曲夸大事实,各种煽动性的言辞和倾向性话语层出不穷,一些法官常常不得不以民愤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最典型的就是“河南郑州的张金柱交通肇事案”,严重地威胁了司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媒体舆论由于缺乏专业的法律素养,使得报道严重偏离了事实,甚至导致出现舆论干涉司法的不良后果。以新闻事实代替了法律事实,很难保证司法机关能做出公正独立的审判结果。
  3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平衡
  3.1 从媒体的角度
  新闻媒体首先应该做到真实客观、实事求是地进行报道,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媒体监督理性的基本原则。其次,在确认新闻媒体监督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后,媒体记者应当保持客观理智公正的立场,既不因自己的一些主观情感左右报道的真实性,也不能被来自其他人的威逼利诱而丧失职业使命感。最后,媒体自身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自我约束。
  3.2 从司法独立的角度
  首先,司法部门应当对新闻媒体宽容的理解和理性的接纳,不能动辄以言辞不准、报道不准、法律有误等作为新闻影响司法公正的理由,拒绝新闻媒体对司法的报道和监督。其次,是公开、透明司法办案过程和审判过程,主动公开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建立起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感,真正树立司法的权威和法律的尊严。最后,司法机关还必须坚定司法独立的立场。
其他文献
如图所示,2010年1月份总景气指数收盘于1548.55点,环比上月呈明显下滑走势,下跌了11.77%。1月份,产销回缩成交锐减,景气指数环比上月呈明显下滑走势。其中:原料类总景气指数收盘于1297.82点,环比上月小幅下滑,下跌18.88%;坯布类总景气指数收盘于1615.71点,环比上月明显攀升,上调了16.43%;服装面料类总景气指数收盘于1997.96点,环比上月小幅下滑,下跌33.53%
期刊
作者简介:    杜祥琬,中国应用物理与强激光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38年4月29日生于河南南阳市镇平县,原籍开封。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10月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研究生毕业。同年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副所长、院科技委副主任、副院长。1987年任国家863计划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兼秘书
期刊
[摘 要]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在闭环中流动,包括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三个循环。文章从企业层面论述企业内部微观的小循环。随着循环经济对企业的影响不断加深,企业内部物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随着资源的衰竭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绿色物流悄然兴起。文章通过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企业内部物流的绿色化方法及技术,有见解地提出了企业绿色物流系统构建策略,并以此增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循环经济;企业物流;绿色物流 
期刊
[摘 要]随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人力资本、行为和资源基础观这三个理论基础,并从最佳实践、权变和形态视角这三个视角阐释了其研究内涵。人力资本观认为组织应将人看做资本。行为观认为员工的行为是战略及组织绩效的中间变量。资源基础观认为人力资源具有稀缺、独特、难以交易和模仿等特点,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最佳实践视角认为存在无论环境如何,对组织绩效都起作用的特定人力資源实践。权变视角则认
期刊
[摘 要]循环经济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内涵,开展循环经济的研究,特别是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的研究尤为迫切。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理论,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政府如何引导和激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为政府建立相应的循环经济激励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政府;企业;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委托—代理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10-0
期刊
[摘 要]“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对高考制度的补充,是对保送生制度及高考加分制度的纠偏。该制度既有可行性也有局限性,因此需要完善准入和问责机制。建议成立“校长实名推荐联席委员会”,创建“委员会监督自主招生考核过程制”及“复审专家小组重新考核制”,使校长实名推荐制真正做到选贤任能、保证公平。  [关键词]校长实名推荐制;校长实名推荐联席委员会;监督;复审专家小组重新考核制  [中图分类号]D669 [文
期刊
贤良文学们所说的“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提出了一个至今仍非常适用的宪政原则,即政府只能以适当的税率收税的形式,而不是经营一般性商业的形式获得提供公共物品的资源。政府一旦从公共物品提供者及收税者变为市场中的竞争者,就会有与其他竞争者相冲突的利益,就可能利用手中的公权力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对市场的干预,甚至对其竞争对手的侵害。这样一来,政府就违背了自己得以成立的基本性质,即提供“义”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总需求理论为基础,通过支出法核算的GDP构成模型推导出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计算方法,应用于辽宁一般预算支出和生产总值数据,对1998—200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对辽宁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辽宁经济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尤其是2004年以后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拉动效应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本文对竣工文件中出现的问题作了汇总,并提出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竣工文件;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09-0057-01    1 竣工资料编制现状    (1)施工文件不齐全  (2)工程质量验收签证资料不齐全  (3)竣工图编制不够规范  (4)原始工程量签证资料格式不统一  (5)施工原始记录书写不具体
期刊
[摘 要]现代人事管理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法制型,建立起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用人机制;建立起以考核为主要环节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合理地运用考核这个发现、选拔、培养、使用人才的重要手段。高校所面临的正是建立起现代人事管理制度,这就对考核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与正确性提出了很高要求。  [关键词]教学单位;考核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