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利角度谈减少已装粉体材料体积技术

来源 :中国包装工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3075674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减少已装粉体材料体积是目前现代高速定量包装工艺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其主要作用是排除气体、精确定量,便于封口缝包,提高包装质量和效率。本文对包装中的减少已装粉体材料体积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针对用振动、用机械压缩和用气动装置三大主要研究方向,对其技术方向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包装 粉体 振动 压缩 排气
  1 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行业对物料的粉末加工工艺达到了微米级,甚至纳米级技术。粒径的越细化,相应的粉体的携气能力也跳跃式增大,物料通过气力输送进入到料仓后,其堆积密度于实际密度之间的差值非常大,这样的物料含气量多,堆积密度不稳定,导致包装精度无法保证、包装袋无法装下设定的重量以及无法进行封口缝包。为了有效解决粉末包装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减少已装粉体材料体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国内外的研究者一直在开展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就通过专利信息的分析对减少已装粉体材料体积技术进行一下梳理和展望。
  2 减少已装粉体材料体积的全球发展趋势
  2.1 减少已装粉体材料体积技术专利申请全球发展趋势
  由图1可见,自1967年开始第一份专利申请,减少已装粉体材料体积技术的专利申请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第一阶段1967年-1984年,这一时期申请量不高,增速缓慢;第二阶段1985年-1994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申请量有所增长,但并不显著;第三阶段1995年-2004年,申请量快速增长;第四阶段是2005-2014年,随着国际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企业的重视增强,专利申请量飞速增长。
  由图2可见,我国减少已装粉体材料体积技术起步较晚,1988-2001年处于缓慢增长的阶段,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今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发展迅速,2002年-2013年迅速发展,并于2013年达到高峰(2014年之后专利申请有一部分还未公开,因此数量较少)。
  2.2 减少已装粉体材料体积技术分析
  专利申请文件在减少已装粉体材料体积技术方面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技术分支:用振动;用机械压缩;用气动装置。
  (1)用振动。1974年日本利用弹簧设计了振动装置(如专利JP50-57889U);1993年提出采用合适振动频率去除气体(如专利JP7-48604A);1998年德国提出通过集中振荡同时作用于多个产品(如专利DE19808775A1);2000年提出采用空气抽吸管与振动装置结合以提高排气速度(如专利JP2001-31002A);2009年将振动装置与密度调整元件配合(如专利JP5090395B2);2013年采用底部振动与侧面振动拍打相结合的方式(如专利CN203186591U)。
  (2)用机械压缩。德国于1973年提出机械压缩进行胶囊粉末的装填(如专利DE2322028A1);1996年中国提出采用空气夯实及推料器挤压压缩粉体(如专利CN1153733A);2005年提出机械压缩与振动结合(如专利CN101027216A);2009年提出利用调整元件对包装粉袋进行纵、横方向上的压缩(如专利EP2246261A1);2008年德国提出采用至少一个冲头用于压实,且每个冲头可以单独地以力调节的方式或以力控制的方式移动(如专利DE102008054922A1);2013年提出填料量、压实次数、压实紧密度能任意调节,以满足不同特性微粉的填装压实要求(如专利CN103072709A)。
  (3)用气动装置。日本于1993年提出采用排气装置从粉末中去除气体(如专利JP7-48603A);1995年提出吸气管插入容器抽气且将空气吸气管设置为可上下移动的(如专利JP8-198203A);2000年在粉体容器底部增加了振动装置,采用空气抽吸管与振动装置结合(如专利JP2001-31002A);2001年针对可能形成的粉体堵塞问题提出增加空气鼓风单元和空气抽吸单元(如专利JP2003-95218A);2003年提出通过设置可移动的调整单元用于更新脱气区域和非脱气区域的压缩比(如专利JP2005-67702A)。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些年减少已装粉体体积技术领域的全球申请量呈上升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日本等包装技术发展迅速的国家,国内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无论从申请量方面还是研究深度方面还相对滞后;目前国内申请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这显示出我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也表明了我国减少已装粉体体积技术的专利意识有所提高。
  作者说明
  杨倩所做的贡献与第一作者相同,但限于版面设计,被列为第二作者,其实质上等同为第一作者。
其他文献
【摘 要】体育器材一般较重,且体型较大,在当前的包装过程中,为了防止体育器材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与损毁,都须要用到大量的包装材料,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尤其是在当前全民运动理念的促使下,人们的锻炼意识更是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体育器材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体育器材的包装也为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体育器材的包装中,应该遵循一定的绿色环保原则,尽量使用可降解的绿色材料,实现人与自然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在相关的旅游纪念品消费方面也有所增长。其中,富有地域文化元素的纪念品大受欢迎,不仅能体现出地方特色,还有不小的纪念意义。为此,一系列有关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大赛应运而生,在产品的包装上也有了一定的要求。  【关键词】地域文化 旅游纪念品 包装  1 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的结合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越发多样化,如今每到一个地方旅游,当地的旅游
期刊
【摘 要】产品的包装很重要,它不仅能够保护商品不被损坏,还可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在现在的包装设计的教育过程中,人们似乎更注重产品包装的保护性功能,而忽视了产品包装所带来的额外的销售。所以,为了让产品的包装能更好的发挥它们的作用,我们一定要设计出极具有创新性并且同时具有实用性的包装,我们要让包装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顾客对产品产生兴趣,并构成购买行为。在我们的包装设计教育中,我们要懂得如何培养创新
期刊
【摘 要】包装设计作为商业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文化载体,在促进产品销售,传递品牌价值观,提升产品附加值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的产品越来越多,包装设计也更多的和我们日常生活相接轨,其内涵和外沿也不断丰富和扩展。本文将以具体的包装设计案例作为切入点,探索包装设计的社会性特征。  【关键词】包装设计 功能性 扩展性 环保性  社会性特征是指对人类整体运行发展
期刊
【摘 要】视错觉不光在平面设计领域被广泛应用,也逐渐成为丰富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式方法。通过探讨视错觉各种类型在产品设计的矫正方法,及分析如何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利用视错觉,可以使产品保证预期效果的实现。同时通过对视错觉在产品设计中的例子进行分析,来探索视错觉丰富设计的方式及切入点。  【关键词】视错觉类型 产品设计 矫正 利用  当今社会是一个“视觉化”“多样化产品充斥”的时代,我们身处于形形色色的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现存的碰撞指示标签的优缺点,并归纳总结碰撞指示标签未来的研究方向。方法:查找相关文献,整理并归纳相关知识点。购入现存的碰撞指示标签进一步研究其原理,并归纳总结其优缺点。进一步提出碰撞指示标签的研究方向、方法等。结果:现存碰撞指示标签共分为三大类,分别为液体型碰撞指示标签、电子型碰撞指示标签以及机械型碰撞指示标签且三大类碰撞指示标签各有其优缺点。未来碰撞指示标签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
期刊
【摘 要】我国的青铜器艺术,共历经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等千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铜器文化。青铜器纹样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审美特征,其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与王权、神权的结合尤为突出,其神秘、独特、璀璨的艺术特征延续了十多个世纪,并营造了中国早期文明非常浓厚的神秘氛围。从而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及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铜器上的纹样,不仅种类
期刊
【摘 要】在粮食防潮包装保存预测理论的研究中,要形成对粮食包装材料、环境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因素,在数学建模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预测模型运用。本文将围绕粮食防潮包装保存期预测理论的相关知识,在数学模型的研究中,形成对保存期、预测模型的科学运用,更好的推动整个粮食包装防潮保存的 有效性。  【关键词】粮食 防潮包装 保存期 预测模型  粮食作为人类基本的物质需求,在粮食储运的过程中,可以会受到温度、湿度
期刊
【摘 要】在符号学视域下,包装设计的思维维度存在于实现材质、结构、图案、文字、色彩等语构学元素的彼此配合;存在于内涵信息与外延信息、物质信息与精神信息等语义学信息的内外互指;存在于使用者和使用环境等语用学内容的相得益彰。  【关键词】包装设计 符号学 思维维度  除了传统的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美化产品这四大功能外,现代包装更多在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信息。包装作为产品语言之一,是沟通产品与消费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之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消费品的质量和包装也有了新的需求与审美方式。对于这些改变,做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值得高度重视,特别是设计类院校的课程改革和模式创新,必须顺应市场发展要求,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合理革新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包装设计 教学改革 革新创新  引言  包装设计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20多年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