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当前中学生阅读现状
我曾在初三两个班做了一次调查,让他们写出迄今最喜欢的书,其中弃权3%,无效4%,喜欢漫画类或卡通书,如《七龙珠》《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等16%,喜欢网络小说,特别是蔡智桓、郭敬明的11%,不喜欢的2%;喜欢《微型小说》《读者》《中学生》等杂志的7%;喜欢游戏类图书5%,喜欢四大名著5%,不喜欢的3%,此外4%人称没什么书特别喜欢,12%的学生喜欢其他类图书,10%的学生称喜欢课外辅导或棋类图书。此外,学生喜欢的读物书目如下:《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与黑》《格列佛游记》《悲惨世界》《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聊斋志异》《中华上下五千年》《笑傲江湖》等。见一斑而窥全豹,面对这一份结果,我感到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这几大现象:①中学生对文字类的阅读兴趣不够浓厚,对网络、游戏、漫画等的阅读兴趣很大。②即便有文字类阅读,但文学类作品所占比重很小,数、理、化科目习题类的阅读量占了大头。③文学类作品阅读面很窄,学生最感兴趣的主要有言情类、科幻类、武侠类作品,轻松、幽默的卡通书似乎更受学生的欢迎。④读畅销书的多,读经典文学的少,像《三重门》《哈利·波特》《幻城》这类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阅读高潮,相反,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国外经典作品等等,如不“强制”,学生对此的反应就很淡漠。⑤读书过程中,缺少有效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重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想、去感悟,读书质量不高。
二、 导致这种阅读现状的原因
中学生选择上网阅读的原因较多。65%的学生认为他们选择网上阅读最主要的原因是网上阅读快速、便捷。中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中高考形式年年变,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越来越多。相当多的家长,认为孩子看课外书刊是看“闲书”,舍不得孩子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课外的阅读上。再说学生总是不自觉地卷入各种阅读“风”:前几年是言情小说风靡,可还没等他们把泪擦干,满纸黑色幽默的网络文学,飘然而至。另外,繁重的学习,也使得孩子们无暇顾及在大人眼中的“闲书”,不少同学选择了“读”参考书。但那不是读书,至多是学到一些解题方法、技巧,却不能替代这样一种生活感悟——被一本好书感动。至于通俗文学,文字浅显、内容通俗,能及时地反映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和有关情况,本身有强烈的煸性。今天教育使学生失去了大量与社会接触的机会,适应了“学校——家庭”的生活模式。中学生又处在人生最敏感的时期,渴望了解社会,体会人生,有着强烈的阅读内在动机,而学业的沉重,众人的期望又使他们的精神压力很大,而通俗文学则给了学生一份轻松了解社会、人生的机会。
三、 阅读现状的负面影响及经典阅读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根据网络处理阅读资料的特点,有关专家认为,网络更多的是快餐式的文化,追求速效,通过网络学生接触和阅读有关文化底蕴的作品的机会很少。由此,学生的知识结构将会发生改变。长此以往,有可能会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下降,增强学生急功近利的阅读心态。读名著、读经典,能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你将出入于“(他)人”“我”之间,“物”“我”之间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
四、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贯穿人的一生的阅读可以分两步走,一是“博”——广泛阅读各类读物;二是“精”——就是对一两部、三五部名著反复阅读,经常读,一辈子读。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可分四个层面展开:①教科书必须好好读。书里所选编的多是些精美课文,如果做不到认真研读,一味看课外书,就是本末倒置。②跟教科书配套的自读课本要认真读。③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值得一读。④将阅读面拓展到《课程标准》推荐范围外的东西。这四个阅读层次,由浅入深,好比四个境界,循序渐进,既“博”又“精”,一个人的语文修养就能培育出来。那么,具体操作又该如何呢?
(1)要指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首先要指导学生择优阅读,因为出版物存在鱼目混珠,美丑同在的状况。还要指导他们养成读书笔记习惯,想到了什么,不妨随时提笔把它记下来。只有阅读时记笔记,才有利于将手脑活动与思、看、忆配合在一起,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2)倡导“原典阅读”,打好人生底色。“原典阅读”就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科学指导下,中学生对经遴选的若干部经典性文学名著和文化名著进行研究性阅读,并开展以阅读为轴心的一系列语文能力实践活动。“原典阅读”是中学生走近社会、走近生活的“绿色走廊”,能增加其生活厚度,强化其角色意识,提升其人文素养,丰富其文化底蕴,使学生尽快成为一个善于品味生活、感情人生的“有心人”。
(3)要提高学生阅读的科学素养。新课标列出的书单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等,还提及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见科普内容也是中学生不可缺少的阅读内容。
(4)指导学生进行“超文本”阅读。“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篇好文章审美价值的体现。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感于言而动于情,总是以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丰富着课文的意蕴,这是阅读的再创造活动。在文章戛然而止时,学生的情思却往往意犹未尽。这时,若教师能在不违背文章对阅读的制约和规范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去合理地发展文章的情节、意蕴,作“超文本”的探索,无疑会十分有利于学生更深地理解读物内容,强化情感的熏陶。
(5)指导学生适时地有选择地看电视。看电视,也能大大地激发学生阅读优秀名著的兴趣。许多优秀的名著,由于时代离我们较远,学生对其兴趣并不高,再加上学业负担过重,很少有人去问津,而一旦拍成电视剧,往往能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水浒》《三国演义》等电视剧一播放,许多学生争着看原著,一边咀嚼书中的文字,一边回忆剧中的场面,蓦地发现,原来语言更有魅力,小说更值得一看。久而久之,学生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浓。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合理推荐学生适时地看一些影视节目,可能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文学名著的阅读,就是一种发现(与开掘),名著的真正魅力要自己去发现,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一切决定于自己。
年轻朋友,打开书,请读吧!
(温州育英学校)
我曾在初三两个班做了一次调查,让他们写出迄今最喜欢的书,其中弃权3%,无效4%,喜欢漫画类或卡通书,如《七龙珠》《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等16%,喜欢网络小说,特别是蔡智桓、郭敬明的11%,不喜欢的2%;喜欢《微型小说》《读者》《中学生》等杂志的7%;喜欢游戏类图书5%,喜欢四大名著5%,不喜欢的3%,此外4%人称没什么书特别喜欢,12%的学生喜欢其他类图书,10%的学生称喜欢课外辅导或棋类图书。此外,学生喜欢的读物书目如下:《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与黑》《格列佛游记》《悲惨世界》《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聊斋志异》《中华上下五千年》《笑傲江湖》等。见一斑而窥全豹,面对这一份结果,我感到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这几大现象:①中学生对文字类的阅读兴趣不够浓厚,对网络、游戏、漫画等的阅读兴趣很大。②即便有文字类阅读,但文学类作品所占比重很小,数、理、化科目习题类的阅读量占了大头。③文学类作品阅读面很窄,学生最感兴趣的主要有言情类、科幻类、武侠类作品,轻松、幽默的卡通书似乎更受学生的欢迎。④读畅销书的多,读经典文学的少,像《三重门》《哈利·波特》《幻城》这类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阅读高潮,相反,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国外经典作品等等,如不“强制”,学生对此的反应就很淡漠。⑤读书过程中,缺少有效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重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想、去感悟,读书质量不高。
二、 导致这种阅读现状的原因
中学生选择上网阅读的原因较多。65%的学生认为他们选择网上阅读最主要的原因是网上阅读快速、便捷。中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中高考形式年年变,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越来越多。相当多的家长,认为孩子看课外书刊是看“闲书”,舍不得孩子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课外的阅读上。再说学生总是不自觉地卷入各种阅读“风”:前几年是言情小说风靡,可还没等他们把泪擦干,满纸黑色幽默的网络文学,飘然而至。另外,繁重的学习,也使得孩子们无暇顾及在大人眼中的“闲书”,不少同学选择了“读”参考书。但那不是读书,至多是学到一些解题方法、技巧,却不能替代这样一种生活感悟——被一本好书感动。至于通俗文学,文字浅显、内容通俗,能及时地反映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和有关情况,本身有强烈的煸性。今天教育使学生失去了大量与社会接触的机会,适应了“学校——家庭”的生活模式。中学生又处在人生最敏感的时期,渴望了解社会,体会人生,有着强烈的阅读内在动机,而学业的沉重,众人的期望又使他们的精神压力很大,而通俗文学则给了学生一份轻松了解社会、人生的机会。
三、 阅读现状的负面影响及经典阅读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根据网络处理阅读资料的特点,有关专家认为,网络更多的是快餐式的文化,追求速效,通过网络学生接触和阅读有关文化底蕴的作品的机会很少。由此,学生的知识结构将会发生改变。长此以往,有可能会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下降,增强学生急功近利的阅读心态。读名著、读经典,能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你将出入于“(他)人”“我”之间,“物”“我”之间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
四、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贯穿人的一生的阅读可以分两步走,一是“博”——广泛阅读各类读物;二是“精”——就是对一两部、三五部名著反复阅读,经常读,一辈子读。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可分四个层面展开:①教科书必须好好读。书里所选编的多是些精美课文,如果做不到认真研读,一味看课外书,就是本末倒置。②跟教科书配套的自读课本要认真读。③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值得一读。④将阅读面拓展到《课程标准》推荐范围外的东西。这四个阅读层次,由浅入深,好比四个境界,循序渐进,既“博”又“精”,一个人的语文修养就能培育出来。那么,具体操作又该如何呢?
(1)要指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首先要指导学生择优阅读,因为出版物存在鱼目混珠,美丑同在的状况。还要指导他们养成读书笔记习惯,想到了什么,不妨随时提笔把它记下来。只有阅读时记笔记,才有利于将手脑活动与思、看、忆配合在一起,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2)倡导“原典阅读”,打好人生底色。“原典阅读”就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科学指导下,中学生对经遴选的若干部经典性文学名著和文化名著进行研究性阅读,并开展以阅读为轴心的一系列语文能力实践活动。“原典阅读”是中学生走近社会、走近生活的“绿色走廊”,能增加其生活厚度,强化其角色意识,提升其人文素养,丰富其文化底蕴,使学生尽快成为一个善于品味生活、感情人生的“有心人”。
(3)要提高学生阅读的科学素养。新课标列出的书单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等,还提及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见科普内容也是中学生不可缺少的阅读内容。
(4)指导学生进行“超文本”阅读。“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篇好文章审美价值的体现。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感于言而动于情,总是以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丰富着课文的意蕴,这是阅读的再创造活动。在文章戛然而止时,学生的情思却往往意犹未尽。这时,若教师能在不违背文章对阅读的制约和规范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去合理地发展文章的情节、意蕴,作“超文本”的探索,无疑会十分有利于学生更深地理解读物内容,强化情感的熏陶。
(5)指导学生适时地有选择地看电视。看电视,也能大大地激发学生阅读优秀名著的兴趣。许多优秀的名著,由于时代离我们较远,学生对其兴趣并不高,再加上学业负担过重,很少有人去问津,而一旦拍成电视剧,往往能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水浒》《三国演义》等电视剧一播放,许多学生争着看原著,一边咀嚼书中的文字,一边回忆剧中的场面,蓦地发现,原来语言更有魅力,小说更值得一看。久而久之,学生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浓。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合理推荐学生适时地看一些影视节目,可能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文学名著的阅读,就是一种发现(与开掘),名著的真正魅力要自己去发现,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一切决定于自己。
年轻朋友,打开书,请读吧!
(温州育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