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只有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能实现师生双赢。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求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已然成为广大教师当前应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经验,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期能和各位一线教师共同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新时代的教育,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极大程度地摆脱一元化带来的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想使小学数学教学尽早走出低效化的樊篱,教师就需及时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传统数学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积极调整优化,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普惠性,从而促进有效教学目标的更好达成。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多年,一直在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本文笔者就促进教学提升进行归纳,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针对实际,根据特点差异教学
如果数学能够根据小学生特点和差异开展教学,就能提高教学的高效性。第一,小学生正是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时期。如果在数学教学中常常穿插各种活动,人数多就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容易激发各种各样的课堂交互活动。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好学生积极性,师生交流機会就多,想出的办法就多,得出结论就快。第三,在班级中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强,为了给小组争荣誉,大家抢着表现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逐步建立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优点就有缺点。第一,面对几十名学生,数学教学中许多环节不易组织,在进行提问、辅导时,不能面面俱到。且教室空间较小,学生活动不方便,而且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管理能力差,也非常容易造成课堂秩序的失控。这样一来,教师对课堂纪律不时地进行整顿,耽误了时间,课堂不连贯,因此效率就不高;第二,几十名学生差异较多,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很难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同时练习也难以到位。在教学中,为巩固所学知识,“练习”必不可少。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因此往往造成练习不充分,每个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对个别有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有照顾不周的感觉,这样,更容易造成学生间的优差分化。在小学数学面临众多孩子的教学中,应发挥它的优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到解决策略,在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就必须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进行析错纠错,实现学生提升
错误总是在所难免的,教师会犯错,学生也会犯错。在课堂上也总是会不时的有错误冒出来。对于犯错,我们的学生总是有一种恐惧的心理,这是不对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告诉学生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在于犯了错却不知错在何处,不知如何改正。所以,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错误时,要因势利导,紧扣学生疑点,引领、交流,让出错变成课堂教学最精彩的瞬间。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内容时,课前笔者给学生准备了一些等长的小木棍,在课中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给出的图形,进行木棍的摆放,以拼出一模一样的图形。但是有些学生动手能力极差,很多图形搭得就是不像样,这多少有些在笔者的意料之外,因而有些气愤。但马上镇定了下来,并对学生说道:“大家搭得很认真,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完美完成任务了,看看别人的作品,再看看自己的,找一找原因。”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讨论……因为“错误”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此时学生抛开羞怯与顾虑,自由地表达,自由地思维,很多图形的特征学生自己找出来了,笔者只是总结润色。此时那“出错”便不再是问题,而恰恰是一片“精彩”。
三、巧用教材习题,拓展学习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习题的重要作用,找到蕴含在其中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开拓新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内容时,课前有几个习题,那么在正式展开新课的学习之前,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教材中呈现的习题。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根据算式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25×3=75,20×5=100。”在带领完成数学题目的过程中,让他们明确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如何才能判断某个数是否是某个数的因数或者倍数等等。在引导学生完成题目的过程中,他们对于该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便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知。且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掌握,这对于教师之后的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
四、利用教学评价,提升学生表达
表达能力是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能力,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学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去描述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一项关键能力。通过一纸试卷评价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对于今天的教育来说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单纯的纸笔测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对表达能力如何进行评价,笔者认为一方面从平时课堂活动、小组活动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举办讲数学故事、看图说话的活动,看看学生表述是否清楚条理,是否有多样性,是否能完整地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内容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利用计数器、尺子、小圆片、小棒等资源帮助学生认识小数。课堂上教师就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作业中同样是利用这些资源去巩固,评价考试中继续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评价,看似资源的利用率很高,但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低阶层次数的学习思维状态中,没有上升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所以这样的教学始终是照葫芦画瓢的模仿,没有举一反三,更没有融会贯通,对于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与思维的发展没有实际意义与价值。数学评价中关于小数的内容,我们要变换情境,在小数这个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考查学生抽象的数学思想和表达能力。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评价中就要考查学生是否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力”。
总而言之,有效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除了笔者以上提到的几点之外,肯定还有很多的举措,希望诸位在开展有效教学的同时,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使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完善,真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超.小学高学段数学教学反思意识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5):47-48.
[2]张士兄.小学第一学段游戏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科普童话,2020(16):70.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金月完小)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新时代的教育,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极大程度地摆脱一元化带来的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想使小学数学教学尽早走出低效化的樊篱,教师就需及时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传统数学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积极调整优化,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普惠性,从而促进有效教学目标的更好达成。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多年,一直在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本文笔者就促进教学提升进行归纳,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针对实际,根据特点差异教学
如果数学能够根据小学生特点和差异开展教学,就能提高教学的高效性。第一,小学生正是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时期。如果在数学教学中常常穿插各种活动,人数多就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容易激发各种各样的课堂交互活动。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好学生积极性,师生交流機会就多,想出的办法就多,得出结论就快。第三,在班级中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强,为了给小组争荣誉,大家抢着表现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逐步建立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优点就有缺点。第一,面对几十名学生,数学教学中许多环节不易组织,在进行提问、辅导时,不能面面俱到。且教室空间较小,学生活动不方便,而且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管理能力差,也非常容易造成课堂秩序的失控。这样一来,教师对课堂纪律不时地进行整顿,耽误了时间,课堂不连贯,因此效率就不高;第二,几十名学生差异较多,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很难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同时练习也难以到位。在教学中,为巩固所学知识,“练习”必不可少。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因此往往造成练习不充分,每个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对个别有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有照顾不周的感觉,这样,更容易造成学生间的优差分化。在小学数学面临众多孩子的教学中,应发挥它的优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到解决策略,在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就必须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进行析错纠错,实现学生提升
错误总是在所难免的,教师会犯错,学生也会犯错。在课堂上也总是会不时的有错误冒出来。对于犯错,我们的学生总是有一种恐惧的心理,这是不对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告诉学生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在于犯了错却不知错在何处,不知如何改正。所以,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错误时,要因势利导,紧扣学生疑点,引领、交流,让出错变成课堂教学最精彩的瞬间。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内容时,课前笔者给学生准备了一些等长的小木棍,在课中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给出的图形,进行木棍的摆放,以拼出一模一样的图形。但是有些学生动手能力极差,很多图形搭得就是不像样,这多少有些在笔者的意料之外,因而有些气愤。但马上镇定了下来,并对学生说道:“大家搭得很认真,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完美完成任务了,看看别人的作品,再看看自己的,找一找原因。”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讨论……因为“错误”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此时学生抛开羞怯与顾虑,自由地表达,自由地思维,很多图形的特征学生自己找出来了,笔者只是总结润色。此时那“出错”便不再是问题,而恰恰是一片“精彩”。
三、巧用教材习题,拓展学习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习题的重要作用,找到蕴含在其中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开拓新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内容时,课前有几个习题,那么在正式展开新课的学习之前,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教材中呈现的习题。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根据算式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25×3=75,20×5=100。”在带领完成数学题目的过程中,让他们明确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如何才能判断某个数是否是某个数的因数或者倍数等等。在引导学生完成题目的过程中,他们对于该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便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知。且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掌握,这对于教师之后的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
四、利用教学评价,提升学生表达
表达能力是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能力,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学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去描述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一项关键能力。通过一纸试卷评价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对于今天的教育来说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单纯的纸笔测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对表达能力如何进行评价,笔者认为一方面从平时课堂活动、小组活动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举办讲数学故事、看图说话的活动,看看学生表述是否清楚条理,是否有多样性,是否能完整地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内容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利用计数器、尺子、小圆片、小棒等资源帮助学生认识小数。课堂上教师就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作业中同样是利用这些资源去巩固,评价考试中继续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评价,看似资源的利用率很高,但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低阶层次数的学习思维状态中,没有上升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所以这样的教学始终是照葫芦画瓢的模仿,没有举一反三,更没有融会贯通,对于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与思维的发展没有实际意义与价值。数学评价中关于小数的内容,我们要变换情境,在小数这个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考查学生抽象的数学思想和表达能力。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评价中就要考查学生是否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力”。
总而言之,有效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除了笔者以上提到的几点之外,肯定还有很多的举措,希望诸位在开展有效教学的同时,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使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完善,真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超.小学高学段数学教学反思意识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5):47-48.
[2]张士兄.小学第一学段游戏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科普童话,2020(16):70.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金月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