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新课改推行以来,小学数学教学较之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也在进行着相应地调整优化,且将改革的侧重点更多地转向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和对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实践证明,只有实现了有效教学,才真正符合课程改革和生命成长的主旋律,才可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求知、体验与探索的空间。基于此,本文就对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导入;合作;实践
就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仍以传统的“师讲生听”为主,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占据主导地位,这便严重阻碍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素养的培养,进而不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鉴于此,为使小学数学教学长期低效的现状得以及时扭转,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学生发展以及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地优化调整,以进一步激活课堂活力,将学生内在的主体价值与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以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一、有效导入,激活课堂活力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一环,一个有效的导入环节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还能够激活课堂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特点与新课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以此來激活课堂活力,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创造一个有利前提。
在教学“克和千克”这一知识点时,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小动物玩跷跷板时的场景,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待学生初步感知了轻重的概念后,我让学生从自己的课桌上随便找出两种物品,放在手上掂一掂,看看哪个重一些,哪个轻一些。之后,我向学生问道:“为什么物体有轻有重呢?”学生答道:“因为不是同一种东西。”于是,我顺势引出了新课:“没错,物体不同,有轻有重。那么怎样表示物体的轻重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如此导入,既激活了课堂活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学习,发挥主体价值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的传递往往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互相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都十分有限,这便严重僵化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对传统“师讲生听”教学模式的颠覆与变革,其还在发挥学生主体价值、促进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积极借助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以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在教学“分类与整理”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我让学生利用现有的一切学具,与小组成员一同对其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都很高,各小组的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小组是按照“颜色”进行分类的,有的小组是按照“用途”进行分类的,还有的小组是按照“新旧程度”进行分类的……最后,我让各小组派一个代表来汇报本组的分类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学生可提出质疑。如此,通过开展合作学习,不仅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价值,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运用实践,实现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为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着力于挖掘现实生活中潜在的教学资源,继而通过组织发现、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实践。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还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在教学完“数据收集整理”这部分内容后,我对学生说道:“最近老师发现校园里经常有一些还很新鲜的水果被同学们扔掉了,经过了解才知道那些被扔掉的水果是同学们不喜欢吃的。为了避免浪费,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可以利用统计的方法,事先了解一下大家最喜欢吃的水果有哪些,这样食堂在采购时便可以更有针对性,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浪费。于是,我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运用所学知识来对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进行调查统计,并借助适当的方式将得到的数据整理出来,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反映了以生为本,体现了新时期下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的最高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不遗余力地探索和寻求符合学生特点与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所受益。
参考文献:
[1]韩小云.谈小学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170.
[2]张永飞.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3):179.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导入;合作;实践
就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仍以传统的“师讲生听”为主,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占据主导地位,这便严重阻碍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素养的培养,进而不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鉴于此,为使小学数学教学长期低效的现状得以及时扭转,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学生发展以及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地优化调整,以进一步激活课堂活力,将学生内在的主体价值与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以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一、有效导入,激活课堂活力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一环,一个有效的导入环节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还能够激活课堂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特点与新课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以此來激活课堂活力,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创造一个有利前提。
在教学“克和千克”这一知识点时,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小动物玩跷跷板时的场景,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待学生初步感知了轻重的概念后,我让学生从自己的课桌上随便找出两种物品,放在手上掂一掂,看看哪个重一些,哪个轻一些。之后,我向学生问道:“为什么物体有轻有重呢?”学生答道:“因为不是同一种东西。”于是,我顺势引出了新课:“没错,物体不同,有轻有重。那么怎样表示物体的轻重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如此导入,既激活了课堂活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学习,发挥主体价值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的传递往往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互相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都十分有限,这便严重僵化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对传统“师讲生听”教学模式的颠覆与变革,其还在发挥学生主体价值、促进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积极借助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以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在教学“分类与整理”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我让学生利用现有的一切学具,与小组成员一同对其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都很高,各小组的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小组是按照“颜色”进行分类的,有的小组是按照“用途”进行分类的,还有的小组是按照“新旧程度”进行分类的……最后,我让各小组派一个代表来汇报本组的分类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学生可提出质疑。如此,通过开展合作学习,不仅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价值,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运用实践,实现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为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着力于挖掘现实生活中潜在的教学资源,继而通过组织发现、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实践。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还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在教学完“数据收集整理”这部分内容后,我对学生说道:“最近老师发现校园里经常有一些还很新鲜的水果被同学们扔掉了,经过了解才知道那些被扔掉的水果是同学们不喜欢吃的。为了避免浪费,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可以利用统计的方法,事先了解一下大家最喜欢吃的水果有哪些,这样食堂在采购时便可以更有针对性,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浪费。于是,我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运用所学知识来对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进行调查统计,并借助适当的方式将得到的数据整理出来,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反映了以生为本,体现了新时期下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的最高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不遗余力地探索和寻求符合学生特点与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所受益。
参考文献:
[1]韩小云.谈小学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170.
[2]张永飞.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