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梅戏作为一个地方小戏,一跃成为影响全国的大剧种,《天仙配》的问世对黄梅戏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该剧在创作方式及音乐形态上仍保持着黄梅戏传统音乐和浓郁的地方风格,《天仙配》为黄梅戏的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很多古老的地方戏曲都面临着生存的问题,黄梅戏也不例外,怎样传承和发展将是我们探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黄梅戏;《天仙配》;传承;发展
一、黄梅戏的现状分析
黄梅戏作为我国的五大剧种之一,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自《天仙配》问世以来,一个民间的小戏很快发展成在全国有突出影响的剧种。但随着人类经济飞迅速发展的今天,黄梅戏这一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黄梅戏后备人才匮乏。黄梅戏专业人员老龄化严重,黄梅戏专业学校和剧团难以吸收优秀生源,同时该戏曲艺术的师资力量也相对匮乏。
其次,观众逐渐减少。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影视艺术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当代年轻人更倾向快餐式的娱乐方式,电影、KTV、电脑游戏等成为他们主要的娱乐手段,流行、摇滚、电音等成为这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
再次,缺乏优秀的黄梅戏剧本。由于戏曲创作活动缺乏活力和动力,黄梅戏新鲜题材和优秀剧本极少,缺乏对黄梅戏有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加入黄梅戏编剧的创造。
由此可见,当代人民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水平已经大大提高,若黄梅戏艺术不追求至美至真,那么就将会被淘汰,只有逐步解决制约着黄梅戏发展的瓶颈,才能使黄梅戏作为一项民族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
二、《天仙配》对传统黄梅戏的传承
(一)语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无论是剧场版还是电影版的《天仙配》,都是从民间小戏发展而来的,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普通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天仙配》来自于神话故事,曲调流畅平实,朗朗上口,易学易唱,符合了劳动者的审美趣味,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黄梅戏作为地方剧种是特定地域、特定文化背景、特定人群的艺术审美的产物,黄梅戏成长在安徽省安庆地区,安庆地区地处南北之间,兼容了南北特点,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一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天仙配》使用安庆方言,安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区,同普通话差别主要表现在声调上,如“绿”普通话里读(lü),而安庆话把绿读成(lu)。[2]黄梅戏唱腔的旋律是受安庆方言音调的影响的,同时黄梅戏唱腔中使用切分和后附点这种节奏型也与安庆方言的这种表达方式有密切关系,这也是黄梅戏地方特色的一个重要表现因素之一。
(二)传承了传统黄梅戏的唱腔特点
音乐主要采用五声徵调式及窄声韵与单四度框架的宽声韵结合的旋律音调结构类型也在黄梅戏的唱腔旋律中得以体现。黄梅戏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了如唱腔旋律、板式、节奏等,使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黄梅戏的众多传统花腔小戏的曲调都是吸收了民间的山歌、小调、说唱、戏曲等加以改编创造的。《天仙配》既不是主调中的[平词],也不是[花腔]小戏和[彩腔],而是把高腔剧目中的《百姓缘》联通曲调一起拿过来,并以高腔为主。《天仙配》中的《槐荫树下把子交》就是从高腔[清江引]中移植过来的。[3]
三、从电影版《天仙配》看黄梅戏发展
(一)唱腔的发展
原始的黄梅戏也称黄梅调、采茶戏、花鼓戏,它活跃在田间地头以民间歌曲和说唱为主,影片中的黄梅戏音乐并没有拘泥于黄梅戏的旧有曲牌和固有唱腔模式,而是根据需要融入了藏族音调、西北音调、淮剧音调、京韵大鼓、梆子腔等的音乐成分,使愉快的情境和对美好生活的情绪马上丰满起来。
(二)表演艺术的发展
作为年轻的剧种,黄梅戏并没有严格的表演体系,但也正是由于条条框框较少的缘故,其吸收和融合性反而更高,可塑性更大,影片在保留黄梅戏表演特色的基础上,发挥电影镜头的功能和后期制作的特长,打破了局限于舞台的表演,电影镜头让演员拥有了更大的表演空间,同时给予了观众更近距离的内心体验。
(三)艺术传播方式的发展
电影是继音乐、雕刻、图画、建筑、舞蹈、戏剧之后产生的最年轻的艺术,是近现代文明的产物,有了现代化机械之后才有了电影,1955年上映并获得成功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是将传统的戏曲艺术与新生的电影艺术再次完美的结合,通过利用电影的特技特效,将天空、腾云驾雾、槐荫显灵、天兵天将等极具神奇色彩的场景直接表现出来,电影特写镜头的运用更是带来了极大的感染力。影片打破了舞台演出的局限性,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视觉享受,导演在保留了黄梅戏表演特色的基础上,讲生活画面舞蹈话,使得整部电影更加统一与融合。
四、黄梅戏的传承构想
任何一种艺术的繁荣、发展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是对历史积淀的继承。黄梅戏的传承、发展要按照艺术规律办事,与观念需求亲密结合,与时俱进。
政府重视,要增加财政投入,应当进一步发展黄梅戏基金会,用多种形式积累资金,用于资助黄梅戏的研究、宣传,这样才能有效地发展黄梅戏及提升剧种的地位。
大力发展黄梅戏专业教育:如今安徽省戏校和省艺校黄梅班,都大力培养黄梅戏编剧、演员等专业人才,为传承安徽传统名剧奠定了人才基础。
走进学校音乐教育:我们的学生老师越来越失去黄梅戏的文化语境,应将黄梅戏作为本土音乐文化的地方课程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进而实现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
利用网络扩大宣传:应当充分利用媒体扩大宣传,建议建立功能强大的黄梅戏专业网站,让更多的黄梅戏爱好者参与进来,黄梅戏传承与发展的危机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在全球化的大形势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强势经济推动的强势文化,要关注边缘文化、提倡多元文化,黄梅戏是中国众多戏曲中的一种,为了弘扬、传承并发展这一本土音乐,我们应多层次多角度来保护其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应仁.浅论黄梅戏传统唱腔的继承与发展[N].说长道短,1958-
4-32(3).
[2]张来敏.黄梅戏天仙配的音乐创作研究——以夫妻双双把家还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2):124-126.
[3]胡运钊.传统美必须与创新美完全结合——学习天仙配声腔体会之二[N].音乐研究,1961-12-3 (9).
【关键词】黄梅戏;《天仙配》;传承;发展
一、黄梅戏的现状分析
黄梅戏作为我国的五大剧种之一,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自《天仙配》问世以来,一个民间的小戏很快发展成在全国有突出影响的剧种。但随着人类经济飞迅速发展的今天,黄梅戏这一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黄梅戏后备人才匮乏。黄梅戏专业人员老龄化严重,黄梅戏专业学校和剧团难以吸收优秀生源,同时该戏曲艺术的师资力量也相对匮乏。
其次,观众逐渐减少。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影视艺术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当代年轻人更倾向快餐式的娱乐方式,电影、KTV、电脑游戏等成为他们主要的娱乐手段,流行、摇滚、电音等成为这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
再次,缺乏优秀的黄梅戏剧本。由于戏曲创作活动缺乏活力和动力,黄梅戏新鲜题材和优秀剧本极少,缺乏对黄梅戏有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加入黄梅戏编剧的创造。
由此可见,当代人民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水平已经大大提高,若黄梅戏艺术不追求至美至真,那么就将会被淘汰,只有逐步解决制约着黄梅戏发展的瓶颈,才能使黄梅戏作为一项民族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
二、《天仙配》对传统黄梅戏的传承
(一)语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无论是剧场版还是电影版的《天仙配》,都是从民间小戏发展而来的,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普通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天仙配》来自于神话故事,曲调流畅平实,朗朗上口,易学易唱,符合了劳动者的审美趣味,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黄梅戏作为地方剧种是特定地域、特定文化背景、特定人群的艺术审美的产物,黄梅戏成长在安徽省安庆地区,安庆地区地处南北之间,兼容了南北特点,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一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天仙配》使用安庆方言,安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区,同普通话差别主要表现在声调上,如“绿”普通话里读(lü),而安庆话把绿读成(lu)。[2]黄梅戏唱腔的旋律是受安庆方言音调的影响的,同时黄梅戏唱腔中使用切分和后附点这种节奏型也与安庆方言的这种表达方式有密切关系,这也是黄梅戏地方特色的一个重要表现因素之一。
(二)传承了传统黄梅戏的唱腔特点
音乐主要采用五声徵调式及窄声韵与单四度框架的宽声韵结合的旋律音调结构类型也在黄梅戏的唱腔旋律中得以体现。黄梅戏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了如唱腔旋律、板式、节奏等,使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黄梅戏的众多传统花腔小戏的曲调都是吸收了民间的山歌、小调、说唱、戏曲等加以改编创造的。《天仙配》既不是主调中的[平词],也不是[花腔]小戏和[彩腔],而是把高腔剧目中的《百姓缘》联通曲调一起拿过来,并以高腔为主。《天仙配》中的《槐荫树下把子交》就是从高腔[清江引]中移植过来的。[3]
三、从电影版《天仙配》看黄梅戏发展
(一)唱腔的发展
原始的黄梅戏也称黄梅调、采茶戏、花鼓戏,它活跃在田间地头以民间歌曲和说唱为主,影片中的黄梅戏音乐并没有拘泥于黄梅戏的旧有曲牌和固有唱腔模式,而是根据需要融入了藏族音调、西北音调、淮剧音调、京韵大鼓、梆子腔等的音乐成分,使愉快的情境和对美好生活的情绪马上丰满起来。
(二)表演艺术的发展
作为年轻的剧种,黄梅戏并没有严格的表演体系,但也正是由于条条框框较少的缘故,其吸收和融合性反而更高,可塑性更大,影片在保留黄梅戏表演特色的基础上,发挥电影镜头的功能和后期制作的特长,打破了局限于舞台的表演,电影镜头让演员拥有了更大的表演空间,同时给予了观众更近距离的内心体验。
(三)艺术传播方式的发展
电影是继音乐、雕刻、图画、建筑、舞蹈、戏剧之后产生的最年轻的艺术,是近现代文明的产物,有了现代化机械之后才有了电影,1955年上映并获得成功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是将传统的戏曲艺术与新生的电影艺术再次完美的结合,通过利用电影的特技特效,将天空、腾云驾雾、槐荫显灵、天兵天将等极具神奇色彩的场景直接表现出来,电影特写镜头的运用更是带来了极大的感染力。影片打破了舞台演出的局限性,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视觉享受,导演在保留了黄梅戏表演特色的基础上,讲生活画面舞蹈话,使得整部电影更加统一与融合。
四、黄梅戏的传承构想
任何一种艺术的繁荣、发展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是对历史积淀的继承。黄梅戏的传承、发展要按照艺术规律办事,与观念需求亲密结合,与时俱进。
政府重视,要增加财政投入,应当进一步发展黄梅戏基金会,用多种形式积累资金,用于资助黄梅戏的研究、宣传,这样才能有效地发展黄梅戏及提升剧种的地位。
大力发展黄梅戏专业教育:如今安徽省戏校和省艺校黄梅班,都大力培养黄梅戏编剧、演员等专业人才,为传承安徽传统名剧奠定了人才基础。
走进学校音乐教育:我们的学生老师越来越失去黄梅戏的文化语境,应将黄梅戏作为本土音乐文化的地方课程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进而实现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
利用网络扩大宣传:应当充分利用媒体扩大宣传,建议建立功能强大的黄梅戏专业网站,让更多的黄梅戏爱好者参与进来,黄梅戏传承与发展的危机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在全球化的大形势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强势经济推动的强势文化,要关注边缘文化、提倡多元文化,黄梅戏是中国众多戏曲中的一种,为了弘扬、传承并发展这一本土音乐,我们应多层次多角度来保护其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应仁.浅论黄梅戏传统唱腔的继承与发展[N].说长道短,1958-
4-32(3).
[2]张来敏.黄梅戏天仙配的音乐创作研究——以夫妻双双把家还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2):124-126.
[3]胡运钊.传统美必须与创新美完全结合——学习天仙配声腔体会之二[N].音乐研究,1961-12-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