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QWSX1234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使信息技术为课堂添活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达到课程预期效果,促进学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和衡量标准是看其能否有效地改善学习。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初表现形式,也是目前学校中使用最多的辅助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地展现出来,把变化快的过程变慢下来,让同学们观察得更仔细,这样就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达到了突破难点,辅助教学的目的。
  当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一定要适度。课件应主要针对某个教学难点或重点来设计,紧扣教学内容,切忌为追求视听效果而使课件内容华而不实。外观精美的课件固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若界面色彩过于艳丽、界面过于花哨,则会适得其反,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件本身上来,对其内容却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只要能够成为学生认知工具或情感激励工具,教学中发挥到实用、管用、好用的作用即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另一阶段是网络教学,这时多媒体不只是演示的工具了,而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网络的特点第一是信息量大,学生能学到书本以外更多的相关知识。第二是网络的交互性优势,学生做的练习题能当场提交了,批阅省时了,老师也能任意查阅某位学生的解题情况,及时补差,而且对全班同学答题的正确率能一下子统计出来,老师就可以根据正确率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第三网络能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练习题可以是分层次的,先做完的学生可以浏览网页上其他相关知识,让每位学生在课堂内找到自己学习的位置。以上的网络优势在平时上网络常规课时也能体现,如果要上公开课就应该考虑哪个环节用常规媒体是不可替代的,确实用了信息技术效果相当好,就是与信息技术融合了。
  当然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不能让计算机和网络信息量大的优点成为“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特点,如果运用不当,课件或链接内容过于丰满,信息量超出了学生在45分钟内的接受能力范围,那么所教知识只能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甚至有的材料没等学生看完就以换为下一段内容了,学生根本无暇记录重要内容。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取得显著成效,就必须长期坚持,而不是短期内就能做到的,要形成一种长期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只在公开课展示中才加以使用。评价教学效果的方式和手段也必须作相应的变化。在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和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应付考试上,且短时间内运用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未必能取得显著效果。这样一来,如果不改变教学评价方式,教师的劳动易被埋没,从而易导致整合的半途而废,忽略了整合本身的意义所在,但是如果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创造整合的外部条件。①强化认识是整合的先决条件;②硬件可行是整合的基本条件;③资源丰富是整合的重要条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络上已有的资源;二是购买现有资源库,很多素材能被老师直接使用或者稍加改造即可使用;第三是由教师自己制作和开发优秀课件和教案,这部分内容针对性强。另一方面要解决教师方面的问题:①转变教育观念,及时调整师生评价体系;②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④大力倡导行动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一场深刻的理念的革新。在这场革新中,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只有人(使用技术进行教育的人)才是整合的关键。因此作为整合实施者的教师应当从理论到实践上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是课程,而非简单的技术应用。它不仅是实现学生对课程本身、书本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一种文化氛围的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凸显的基本价值取向,与世界课程改革的宏观走势保持和谐的同步。它必然引发教师角色的一系列转换,促成其包括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和方法在内的素质结构之优化,进而历史性地推进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在新的时代、新的理念及新的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应超越原有的思维方式,走向反思与重建。
其他文献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经济大起大落,这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已为世人所关注.在影响日本经济的众多因素中,会计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对日本会计的研究没给予足够的重视.因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关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新问题.本文以马克思历史整体观和利益分析方法论为基础,对国际经济关系政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长,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从点到面的突破,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畜禽产业的管理方式和农业以及养殖业的发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总是尽自己的最大可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总是把四十分钟超负荷使用,而不管这样一味追求效果的最大化是不是会得不偿失。事实上,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慎重地把握这个限度。    一、关于“教学限度”    “教学限度”一词可理解为在以特定文化为载体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活动中,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最高限度。    二、如
1970年,日本政府出台了农业者年金法,旨在提高农业就业者的年金水平,同时实现农业经营的年轻化.但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甚至一度陷入破产的窘境.2000年日
新课程的实施,给目前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鲜的活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为此,我们要理性地面对课改,注重课堂实效。    一、积极发言与学会倾听    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言堂”,开放、自主的“群言堂”使得课堂有了“动”感。有些教师误以为对学生提出要求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张扬,
经济政策行为及其效应是政策制定者和政策调节对象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理性决策--博弈的结果.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理性预期将会对博弈过程的动态不一致进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形成阅读期待,使学生乐于阅读,勤于阅读呢?    一、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示范,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小学生对名人都有崇拜的心理。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讲述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生发展的综合课程。”这就告诉我们,品德与社会课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