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融合跨学科研究的审美思想和现实意义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sgh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跨学科研究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新课题,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文艺复兴巨人时代的诞生、包豪斯的出现、维柯的新科学等西方文明史上的许多成果在今天看来是艺术与科技跨学科的成果,中国以往的艺术与科技结合还体现在陶瓷、园林、丝绸、生活用具等诸多领域的创新与实践。科学拓展了当代艺术功能延伸到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等诸多领域和门类,这种纵横交错混合学科的乱象却集中指向社会问题和人性的主体观念,使审美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与历史性,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跨学科研究的哲学意义、美学关联以及审美规律等方面来探讨。
  [关    键   词]  艺术与科技;科学哲学;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  J0-05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040-04
   西方学者对造型艺术理论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开始探寻形式背后的数理关系,他们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数是宇宙中一切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则,他们的哲学理论影响了对艺术的看法。世界本身存在着多面性和多元性,人类生活活动的领域也是多方面的,所以人类与客观世界发生的关系也是丰富多样的。艺术与科学是人类对世界处在两种不同关系的场合时的两种不同的反映,两种不同的认识形式。但就二者都是人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世界反映于人的头脑的产物这一点来说,二者的实质其实还是基本相同的,即都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主观反映,都是反映存在的一种意识形态。它们都受意识形态所共有的一般规律所支配。不仅二者所反映、认识的总的对象都是人类生存于其中的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并且二者反映、认识的目的和作用也都是要由认识世界而改造世界,并都是起于实践到归于实践的。
   一、人对世界的艺术审美关系的多样性及科学性
   马克思(1818-1883)曾经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分为“理论”思维方式的掌握,“艺术”方式的掌握,宗教方式的掌握,与“实践—精神”方式的掌握,指的就是人类通过上述四种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而与客观世界发生关系的四个不同方面,他在谈到理论活动时,认为“整体,当它在人的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①人始终处在世界实践的场合,世界对于人呈现为人的劳动对象,人的生产与生活资料以及人的生活环境都与整个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人以自己的劳动加工自然,使自然物质世界所具有的无限潜力逐渐满足,不断提高人的生活需要。为此,人在不断总结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思维,逐渐深入认识客观世界存在及其发展的本质、规律,借以指导进一步实践。“实践—理论—实践”这样往复循环、步步上升、永远前进。同时,就在这个过程,由于人的生产实践而使之“人化”了的自然——整个客观世界中,见证和分享了到人类自己劳动的成果和人类自己的力量,从而产生出一种观照自然和实践活动的喜悦,即因“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马克思语)的结果,人于其中见到了人类自己的本质力量的实现而有所欣赏。这种对客观世界的人文观照欣赏的关系就是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关于人对世界的多方面性还体现在不同的领域,比如,人对世界天生的一种模仿行为、人在世界的吃穿住行中的一种快乐感、游戏感,也有其他一些上层建筑如哲学、宗教认识世界的方式,这些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其目的都是使人生活得更好。
   人对世界所处在审美关系中,世界必然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和所呈现于人的价值,有别于处在别种关系中的价值。如处在实践关系中,人以生活实务精神掌握客观世界,世界所呈现于人的价值,是好坏善恶的价值(就一般事物说为好坏,就人及各种社会事物说为善恶)。处在理论思维或探索研究关系的场合,世界所呈现于人的价值是“真的”还是“非的”价值;而处在审美关系的场合,则是形象的“美”与“丑”,这样必然涉及“艺术”所起到的作用。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不仅是在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或实务关系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而且始终是在人对世界的上述关系过程中的活动。同时,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和人对世界的思维探索之间,也并不是没有联系。实际上两者都是属于人在实践过程对世界的两种不同的认识——反映方式。无非一者偏于抽象的反映,一者偏于具体形象的反映。何况审美的观照、欣赏始终必然促进“按照美的法则而创造”(马克思语),在最为艰难的处境下,人们也会有艺术审美的倾向,故无论形象的反映或概念的反映,同样都是起于实践而归向实践的认识作用。
   因此,人对世界处在不同关系的场合,世界所呈现于人的不同价值:真、善、美及其反面的假、恶、丑,虽然不容混同,却也不应当割裂。它们彼此之间既有不可忽视的区别,又有必然的内部联系。如果忽视它们的区别或联系,就都不可能正确理解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的实质。许多艺术哲学的认识论流行所谓“知、情、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真、美、善”三分法,其认为人对一切事物实际可有上述三种不同态度和三个不同,而他们只见其分,不见其合,把三者视为各自孤立绝缘的人在实践的过程——亦即“行”的过程,产生“知”(由感觉、知觉到理解——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知”而生“意”(“意”即意志,它是行为的动力),“意”而生“情”(包括情绪、情感),三者又皆必然归向实践——归向“行”,这个最终基础就是人类的“生活”与“实践”,而在认识论意义上来看艺术与科学都属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二、艺术与科学融合是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及其发展规律
   人类标志性文明成果见证了:如古埃及金字塔、希腊巴特农神殿、蒸汽机、航海航天航母、信息技术、衣食住行、健康医疗、文化娱乐等,这些数千年人类创造性智慧的形成的过程,无一不是科学与艺术的技术融合、辩证统一于探究真理的思想融合过程。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起于“自然的人化”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起于世界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人对世界得以审美欣赏之结果,不难理解,在这以前,人对世界是谈不到有什么审美关系的(那时自然对于人类,只是一种威胁力量而不是欣赏)。其后,人在自己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中,愈来愈使自己的感觉成为“人的”感觉而有别于一般动物的感觉,从而愈来愈多和愈加深刻、广泛地感到世界的审美特性。并且,由于劳动的长期锻炼和人类双手的灵巧性,一经达到某种必要程度,于是“艺术”的创造就从一般生产活动中诞生了出来。
   实际上,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是在人类所有一切生活活动领域普遍地存在着。如农民对庄稼、工人对产品、科学家做实验等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各样器物商品以及生活环境等,这些都一律是在生产的同时和使用的同时,总有这种那种一定程度的艺术观照欣赏,也就是说,总有某种意义的艺术审美活动因素。因为人对一切对象,在他生产或使用过程绝不可能不同时感受到它们与其本质内容好坏善恶相表里的形象的美丑,不可能绝对没有任何审美评价存乎其間。只因“日用而不自知”,一般人大多未意识到那些都是一种属于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之体现而已。不过,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虽然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各方面,但是,作为人对世界的这一方面关系的最集中、最完整的体现,却只有在各种艺术的创造中才体现得最充分。艺术作为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它一方面充分表现人对世界的审美意识(包括美感、美的观念概念与审美理想等),一方面又对人们提供丰富的审美对象(创造形象地反映现实而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并通过它推动人们“按照美的法则而创造”,即在实践中把世界改造得更美好)。如前所述,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既不是脱离实践与认识而孤立起来的关系,人们的审美意识也不是脱离真伪是非意识与好坏善恶意识而孤立起来的一种意识。所以,肯定艺术是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和人的审美意识的充分表现,却并不等于说艺术的本质就只是美,也并不意味着赞成艺术上的唯美主义,反美学的艺术已经为这些理论拓展了许多详实的案例。
   艺术与科学的学科联系在于艺术的美丑价值以生活实践的好坏善恶价值为基础,而后者的客观标准却是是否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因此可以说,艺术的美丑,实际上与科学的真伪是非相联系。换言之,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就是审美与知识的联系。虽然审美感受不等于知识,一者为形象的感受,一者为逻辑的判断,但形象思维包含逻辑思维的因素,故美感有着知识的成分。因而艺术的审美反映亦具有认识的意义。如果割断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势必就会排除审美反映的认识意义,并从而贬低艺术的存在价值。如果艺术的审美反映不符合科学认识的客观规律,那么那种审美反映本身,作为一种对世界的反映(涵盖具象与抽象)必然也将是不真实、不具有真理性,从而没有什么价值了。正因为艺术与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上述的内部联系,所以艺术尽管不等于科学,却是永远不违反科学真理的,至少好的艺术是这样。不仅如此,艺术虽然不是也不应当成为一般科学知识的简单图解或说明,然而其作用在一定限度内却仍然包括某些科学知识的传授。孔子曾经指出诗的作用除“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等之外,还能使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何况艺术的技术,又还都与相关自然科学规律的应用有极密切的关系(如和声与音响物理的关系、色彩与光学的关系……),如不掌握和运用相关科学规律,便很难得心应手地使用特定物质媒介进行有成效的艺术创作活动。
   唯美主义者认为求美就是艺术唯一的目的,并且认为它们之所谓“美”与真伪是非好坏善恶绝对无关,而乃是一种独立自足的价值。按照那种观点,必须导致艺术彻底脱离生活和实践,艺术必然将与科学、哲学、道德、政治相对立,走向“为艺术而艺术”,从而取消艺术所本有和应有的社会职能。不过,我们也不应当忽略,艺术作为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艺术表现审美意识的特质,线条、色彩、乐音、态势、画面、空间、文字等本身本来有着审美的独特功能。否则,势必亦将抹杀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特殊性与独特存在意义,难免有损艺术的特殊社会职能的发挥。我们既要认识到艺术自律观点的合理性,也要认识到艺术社会学的前卫性价值,更要拓展艺术生命感情本体的思考。总之:艺术是由求美、求善、求真,不是为求美而求美。艺术的美,与科学、哲学的真、道德的善,乃是统一的,并且是互相促进的。
   三、“美的规律”下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关于“规律”(rule),在英文中包含了“统治”的意思,也有“规则、法则”的意思。列宁在哲学笔记读黑格尔笔记中理解:是现象中巩固保存的东西,规律是一种本质的现象,是宇宙运动本质的反映。“规律”还可以理解为事实发展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从意外的发现逐渐演变为规律,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社会、自然、艺术等都有自身的规律,规定着该事物的发生发展方式,不按照这个规律进行就没有收成和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有规律,艺术作品如何符合美、艺术的发生发展,这也有规律,它们的种、类、性、本质、内涵等更有规律。不管是自然、社会事物还是艺术都是相通的,破坏好事物的本质之外部表现及规则,这样就不符合美的规律。“美”是符合人类社会生活向前发展规律及相应理想的那些事物,以其相关自然性的必要条件而以其社会性为决定因素矛盾统一起来的,内在好本质之外部形象特征,付诸一定人们感受上的一种客观价值(与此相反者,为“丑”)①。
   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不但论述了“异化劳动”“人化的自然界”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还把人和动物的类生活做了对比性研究,从而提出了“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命题;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②。从以上可以看出:动物只为自身或后代来劳动、生产、觅食、斗争、繁衍等,是这一类动物的类的习惯与能力,而人还可以创造性的劳动生产,可以模仿自然界和为人所便利而发展生产,可以说“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进一步说,动物生产的产品属于它的肉体本身,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从逻辑关系看,“美的规律”与“外在尺度”“内在尺度”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对社会科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考察表明,审美价值是以整个环境和背景条件为转移的。科学家,包括社会——人类科学家都主张规律是客观的,并且确实是跨文化的(transcaltural),正如乘法表始终有效一样,当一个人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文化中去时,物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的规律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如果他在这方面依然能获得一种客观性,那么还能有什么东西会妨碍他去获得包括审美判断在内的各种判断的客观性呢?”③按照朱光潜的观点,审美主体(人)的必须认识和把握的审美客体,即对象本身的自然规律,这样“内在尺度”也可以理解为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律,把内在尺度等同于“自然规律”。需要指出的是借助今天发达的科技,我们能够观察到动物也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超人的感知能力,如鸟能根据房檐下屋脊的结构筑巢、狼能组织团队协作、甚至动物类具有与人类一样的母爱情感等,它们的创造力与艺术是否有联系还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和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阿多诺(1903-1969)把艺术分为“自然”“流行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认为自然有“非同一性”的残余,“流行艺术”是同一性,表现在“电影”“音乐”和“流行的时尚艺术”上。同一性下可以获得福利,不会对社会抵制,会找到类的归属。第三种艺术是“现代主义艺术”,也称前卫艺术,这种艺术自觉追求“非同一性”,现代艺术家是无组织和流浪的,这是阿多诺所崇拜的,因为这是精英主义艺术,启蒙运动的后果是在不平等性基础上,制造一种冷静、客观的艺术派别。精英艺术是满足智力,是高雅趣味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他们彻底批判的是美国知识分子,主张每个人活成自我和维护精英。因此,现代主义获得的最有力的理论支持。本雅明(1892-1940)也是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学的批评家,提出了大众的机械复制的艺术,手工性会与艺术家直接发生关联,以往的手工性艺术一旦被复制其自身的光环就不再了。其实,这些还来源于历史的差距和时间造成的距离感,再有心理上教育过的影响,一旦复制后会有所消失,这样会导致民主化并且大众容易接受。本雅明主张有了机械复制艺术可以为无产阶级服务,这样政治赋予艺术以光环,在以前的艺术中主要倾向于祭英和膜拜。而艺术在机械复制阶段判量时作用是展示,波普艺术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的。因为波普艺术具有消费价值及可传播性,新的时代艺术家是多媒介的操作。科比西埃也强调机械复制的艺术,但有所不同,主要倾向于机械美学的阐释,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在“自然人代”的过程中,强调只有人才能与自然、社会发生如此的联系,动物的本能劳动是永远不能完成的。
   “美的规律”在现当代还有一个“艺术边界”的问题,丹托(l924-)这样论述了“为什么这个东西会是艺术品呢?以这种方式提问需要才气,因为以往没有提出类似的问题(从柏拉图起)……杜尚不仅提出了“何为艺术”的问题,还提出了“为何事物恰好不像自身时它就是艺术品了”的问题”④。丹托面对杜尚的小便器(即日常的生活用品),思考成为艺术品,小便器首先是人类的创造物品,是一件工业设计的物品,是人为了更方便而制造的一件“非现实的”作品,是动物永远制造不出来的,杜尚看到了这点极其重要的非现实性,然后成功地改变了展览“语境”:加上签名把它从厕所搬到了展示的展厅,而且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很极端、嘲讽性地视其现成品作为艺术品。从物理属性上看,杜尚的这件作品不管怎样还是与生活有区别,而且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潘公凯把这理解为“错构”,这些“错构”不但包括杜尚的空间环境的“错构”,而且还包括“时间上”和“内部结构”上的“错构”,认为艺术品是生活的一种非常态的形式,其必要条件是其“形式的错构+意义的孤离”。汉斯·贝尔廷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即面对《布里洛的盒子》提出了艺术史叙事设法继续了,因为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模糊了,他提出了学科交融、受众研究及艺术与生活的延续处。
   四、艺术与科技融合在当代下的研究意义
   不管是艺术与生活的融合,还是现代化及信息时代在促进社会大发展和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不仅是按需要的法則,并且是按“美的法则”而创造,人类要有节制地、合理地创造,在一个“内在尺度”和类的标准下发展,所以现当代非常注重“艺术以科技的融合”,特别是人文设计,这就是现代设计将人类的现代审美感觉和对形式法则的认识融入现代几乎所有的造物活动与制作之中,是人类的一种更加广阔的全方位的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的自由创造活动,是发展人的形式感觉和审美能力的最大众化最普遍的方式。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的最高审美创造的形式,是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与时俱进”的证明。
   由此可见,片面强调二者矛盾或对立,而不同时看到其矛盾统一的一面是不正确的,是对艺术不利的。不过,艺术与科学的矛盾统一关系是十分微妙的。要把这种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确实也是不容易的!最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因为科学知识不足,误以为科学能代替艺术。更不要说,现当代艺术中某些形式主义流派在伪“科学原理”幌子下种种失败的尝试了,那是对艺术的彻底破坏。最后要说明的是,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科学,本来只限于社会科学。但我们讨论艺术的技术与自然科学时,也是将其作为不同意识形态来看待的。同样,“当代艺术不仅扰乱了艺术自主性的领域并抛弃了艺术的传统经验,而且同时也寻求重新恢复艺术与其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联系,以此来解决‘生活和艺术’的著名争论。”⑥传统艺术与传统的生活经验相统一,而现当代艺术与现当代生活紧密连在一起。“真、美、善”三种价值(指事物客观具有的价值,不是指人的主观“评价”)也不是互不相关的事物形象的美丑,乃是以事物对人的生活所起或可起的作用之好坏善恶为基础,而事物的好坏善恶标准,则以其在人类实践生活中所显示出的实质符不符合客观世界向前发展规律的真伪是非而定。所以,虽然真、善本身还不等于美,但凡不真不善者,也就绝不可能美。将美当作“好本质的外部形象表征”“好事物的形象”来理解,将艺术美作为一种“形象”“理想”“价值”综合来展开研究。美的本质已不是事物固有的形态,而是人的实践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形态。由此可见,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虽然只是对事物形象之美丑的观照与欣赏,实则乃是与真伪是非,好坏善恶的判断,存在极密切的内部联系。
   其实,在李约瑟《科学技术史》、[英]迈克尔·苏立文《中国艺术史》、[美]塞缪尔·Y.埃杰顿《乔托的几何学遗产》、[美]沃尔特·艾萨克森《达.芬奇传》、乔治·瓦萨利《大艺术家传》、牛顿的《光学》、春秋时期的《考工记》、宋代龙大渊的《古玉图谱》、元费的《蜀锦谱》、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明代黄成的《髹饰录》、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计成的《园冶》、清代朱琰的《陶说》、丁佩的《绣谱》、清代金元钰的《竹人录》等论述中都提到相关艺术与科学相关的问题。人类向往尽善尽美、求新求异的崇高理想,永无休止的对已有的文明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批判,使科学与艺术互为动力和互为制衡,极大地丰富了物质世界的材料创新和精神生活的审美价值。科学与艺术融合是人类智慧的双翼,肩负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抵御灾难建构生命共同体的重要使命,面对神秘无垠的宇宙创造无限的美好与无限的可能,艺术总会提出问题,科学总要解决问题,二者构成完整的认知与改造世界的知识系统、学科构建,教育教学体系。
   在新时代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艺术学科的迅猛发展,我们有必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立场重新认识艺术与科学的学科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一些人片面强调和故意夸大艺术的特殊规律。他们认为艺术可以特殊到根本不受一般意识形态的共同规律所支配,借以抹杀它与科学之间实际存在着的一致的方面,从而否定艺术本来具有也应该具有的认识意义。这样一来,无疑就将抹杀艺术的社会职能,进而使艺术成为无用的或可有可无的东西。
   我国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顶尖科学技术,如信息、互联网、航天、军工、高铁等都有分享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创新与审美理念,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与艺术融合、交叉学科的跨学科建设体系拭目以待。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远远超出顶礼膜拜、悲壮豪迈、哀婉浪漫、赏心悦目的格局,当代艺术的行为方式一方面具有科学精神研究专题的实验性,另一方面拓展了艺术功能延伸到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等诸多领域和门类,这种纵横交错混合学科的乱象却集中指向社会问题和人性的主体观念,使审美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科学与艺术融合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第2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意]克罗齐.美学原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美]诺埃尔·卡洛尔.大众艺术哲学论纲[M].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编辑 武生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接受PCNL治疗的10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9例患者均行单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我国的高等教育将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新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更需在教育理念、教育
尊敬的扶贫工作队员:rn你们好,你们辛苦了!rn 我叫廖振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建良村龙牙屯,是屯里的贫困户,对于帮扶单位和扶贫工作队,我嘴笨,
本文针对当前聋校语文教学低效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聋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思考。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ineffective current C
舞蹈活动直接关系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拥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具备陶冶情操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群众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让更多基层群众了解舞蹈文化,培养其艺
进入了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已经成为这个世纪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潮流。中国从这个世纪出加入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东盟自由贸易区、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网络采编办公系统原网址( http://www.lcsjbx.com)自2018年8月15日起停用.本刊网址正式变更为http://lcsjbxzz.c-nbh.com.您可以输入新网址域名http://lcsjbxz
期刊
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社会科学的创造性、高水平发展,其核心工作是合理配置并有效管理社会科学科研资源。将经济学中有关研究有限资源分配的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社
一、患者隐私权的法理分析rn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者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不愿他人干涉或者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不愿他人侵入或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动画、音频等提供生动、形象的情境演示,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寓教于乐落到实处。  小学生年龄小,上课注意听讲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