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蚊子”吞“骆驼”
埃及的“柯尔马”号导弹艇,因体积太小而得了一个“蚊子”的别号。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因体积大,被人誉为“骆驼”。谁也没有料到,这小“蚊子”却吃掉了大“骆驼”,创造了海战史上的奇迹。
1967年6月6日,以色列对埃及和叙利亚发动了闪电式的进攻。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以其军事实力过人而耀武扬威,巡弋挑衅,激起了埃及海军的极大愤怒。7月12日,当“埃拉特”号又一次开到塞得港口时,埃及海军当即派出两艘鱼雷艇对其攻击。然而,由于仓促上阵,势单力薄,它们被“埃拉特”号轻易地击沉了。
面对敌舰的侵略,埃及海军没有屈服,复仇火焰反而更高更旺了。一天,当“埃拉特”号再一次出现在距塞得港12海里的海面上时,埃及海军指挥部马上命令别号为“蚊子”的“柯尔马”和“奥萨”号导弹艇出击。“柯尔马”犹如离弦之箭,率先冲出港口迅速接敌,并干净利落地发射了两枚“冥河”导弹。
当时,“埃拉特”号雷达的屏幕上发现了可疑目标,但又很快消失了。这没有引起盛气凌人的以色列海军的高度重视和警觉。10秒钟后,突然一枚“冥河”导弹腾空而至,正好击中了“埃拉特”号的锅炉舱。紧接着,另一艘导弹又命中了机舱。在强烈的爆炸声中,“埃拉特”号顿时失去了机动能力,舰上变成一片火海。在“坟子”号导弹艇攻击后,埃及海军又从港内发出两枚导弹,也正好击中了“埃拉特”舰,这个被誉为“骆驼”的庞然大物最终也被击沉在滚滚的波涛之中。
鱼雷倒戈
海战中实施鱼雷攻击,主要是为了打击敌方目标,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唐格”号潜艇却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击中,沉到了海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44年夏天,美国潜艇采用切断日本运输线的战略,使日本与外界的海上联系越来越困难。一天,美国“唐格”号潜艇从珍珠港出发驶向台湾海峡,奉命去伏击日本运输船队。当发现目标后立即实施鱼雷攻击,双方在海上展开了一场激战。可毕竟运输船不是潜艇的对手。美国潜艇第一次发射两枚鱼雷就命中了目标,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海面上烟雾弥漫,第一艘日本运输船在爆炸中沉没。接着,又是一声巨响,第二次攻击又炸沉一艘日本运输船。一个月过去了,“唐格”号潜艇先后在海上进行了四次伏击,共击沉了日本舰船13艘,立下了赫赫战功。
10月24日晚上,海面上风平浪静,是适合船只航行的大好时机,也正好是“唐格”号出航的第30天,满载着胜利喜悦的官兵们驾驶着潜艇开始返航,一路欢歌和笑语。可在返航途中,突然又遇上一艘日本运输船。这时,“唐格”号上只剩下最后一枚鱼雷了。起初,艇长没打算攻击对方,想留下一枚鱼雷防身自卫。可他继而一想,既然有送上门的“肉包子”,又为何不吃呢?于是,他立即拉响了战斗警报,官兵们迅速跑向战位,潜艇很快浮出海面,对日本运输船发射最后一枚鱼雷。突然,刚刚射出的鱼雷又拐了回来。艇长立即下令潜艇加速并来了个向左急转弯,谁知这枚鱼雷却鬼使神差似的也跟着转弯。只听“哐当”一声,鱼雷正好击中了潜艇的尾部。接着,艇首一翘就渐渐地向海底沉去了。舰桥上9名官兵见势不妙,立即跳海逃生,成了日本兵的俘虏,其他人都随艇下沉喂了鲨鱼。
后来美军才发现,原来是潜艇在长时间实施海上攻击中,鱼雷发射的方向操纵系统出现了故障,正好来了个左转弯。真可谓:“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
运输船不怕鱼雷
1943年8月的一天清晨,当一轮火红的太阳刚刚从海平面上升起的时候,美国潜艇“哈多库克”号艇长刚从睡梦中醒来,突然从潜望镜里发现一个黑点,在海面上一闪一闪不停地移动。根据自己多年的海战经验,艇长初步判断出这是一艘军用舰船,但究竟是一艘什么舰船,一时还弄不清楚。于是,他立即命令向目标靠近,并迅速拉响战斗警报,全艇人员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天色渐渐变亮,那个黑点也渐渐地清晰了,变大了。这时,艇长已经判断出这是一艘日本军用运输船。当时,他就像猎人终于等到了猎物一样兴奋,那股高兴劲就别提了。于是,艇长及时选择战斗航向,要求枪炮兵瞄准日本船的机舱部位,准备发射鱼雷。他决心把日本军用运输船炸沉,以此切断日本海上运输线。
“准备好了没有?”
“报告艇长,准备好了!”
“一、二号发射管请注意,预备——放!”
只见发射,不听声响。两枚鱼雷尽管都从发射管飞出,也看到从海面上破浪而行,正好命中日本运输船。可是,十多分钟过去了,仍旧听不到爆炸声,也看不见火光。这时,艇长急红了眼。于是,他又开始发布命令:“三、四号发射管准备!”
鱼雷怎么会没有命中目标呢?是不是鱼雷从船底下穿过去了?
“好吧,再给你两枚鱼雷,这回叫你吃个舒服!”他一边命令潜艇靠近运输船,一边又要求枪炮兵瞄准目标再次进行攻击。
“预备——放!”一声令下,又有两枚鱼雷像飞剑一样冲向敌船。这回看得清清楚楚,鱼雷正好击中了敌船的后半部,敌船一定会被断成两截。可是,又是十几分钟过去了,仍没有听到爆炸声,也没有看到敌船起火。奇怪,难道这艘日本船上装的有新式武器?难道这艘日本运输船不怕鱼雷?好像从来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舰船呢!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艇长更加恼羞成怒,他接连不断地下令攻击,潜艇上十多枚鱼雷不多久就发射完了,仍然没有把目标消灭,敌船仍然安然无恙地在海面上航行。艇长只好垂头丧气地下令:“返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海战中,鱼雷是专门用来攻击海上目标的,对舰船的攻击力很强,不要说一艘小小的运输船,即使上万吨的舰船,只要命中一两枚鱼雷,就能在水下撕开3米以上的大口子,十之八九会沉没。可这艘日本运输船为什么身中数枚鱼雷却平安无事呢?
这个发生在1943年美国潜艇用鱼雷击不沉日本军用运输船的事件,在当时是个海战之谜,困扰着美国海军。美国海军曾做过各种猜测,有的说是没有击中目标,有的说是日本在船上装有新式武器,还有的说是这艘运输船是艘收雷船,不怕鱼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军队才揭开了谜底。原来第一次攻击就有一枚鱼雷命中,钻进敌船的货舱中;第二次攻击时,又有两枚鱼雷命中目标;第三次攻击时,还有一枚鱼雷命中目标。可是,这四枚鱼雷都像铁棍一样,在敌船上钻了一个洞之后就躺着不动了,一枚也没有爆炸。日本的军用货船也是普普通通的船只,并没什么新式武器,带着四枚鱼雷,堵好漏洞,安全地返航了。那艘美国潜艇带的十多枚鱼雷全是废品,同期生产的这一批鱼雷全不会爆炸。经检验,主要是鱼雷的触发引信出了毛病。这艘日本大型运输船,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的幸运儿。有人曾风趣地说,这简直是海战中的“奇迹”。
水兵裤的由来
见过水兵裤的人都知道,水兵的裤子跟陆军、空军的男兵裤子都不一样,前面不开裆,没有扣子,就像女人的裤子那样不知内情的人一定会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有何讲究呢?要真的想解开这个谜,还得从一段趣事讲起。
1713年的一天晚上,英国军舰“海狼”号紧急出航,急急忙忙地驶往爱丁堡港,航行还不到半个小时,突然跟敌人一支舰队遭遇,立即进入战斗。敌舰队分成两列纵队,形成钳形,用猛烈炮火轰击英国“海狼”号。“海狼”号势单力薄,很快被炮弹击中,冒起了浓烟烈火,接着就开始向海底沉去。全舰38名官兵大多都落水遇难,只活了一个人。
这个水兵叫约翰·卡尔。他为什么能免遭海难呢?原来他身上的那条裤子帮了大忙。卡尔出航前住在女朋友家里,接到紧急出航的通知之后,他迷迷糊糊地起了床,在没有灯光的屋子里穿了一条裤子就走了。奇怪的是,他穿的正是他女朋友的裤子。在军舰下沉时,他迅速跳到海里。当他一头钻进海里时,“呼噜”一声,他身上的裤子正好自己脱掉了,并在裤管里充满了气,卡尔顾不上多想,一把抓住鼓成气泡的裤子,在海上整整漂流了17个小时,终于获救了。
事后,英国海军对这件事进行了调查总结。结果发现其他遇难的水兵,下海后裤子紧贴到肉上,怎么也脱不下来,越来越重,就一个个沉到海里去了。于是,海军部觉得这种女式不开档的裤子,很适合水兵穿着。裤子两边开衩,入水时容易脱离,裤角在垂直入水后容易充气,平时裤腿宽肥,冲刷甲板时也容易半翻到膝盖上。这样,水兵裤就改用这种女式裤了。以后又经过长期发展,一改再改,才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而且各国海军都通用了。从此,这种水兵裤子,成了跟军舰配套的重要组成物品。
埃及的“柯尔马”号导弹艇,因体积太小而得了一个“蚊子”的别号。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因体积大,被人誉为“骆驼”。谁也没有料到,这小“蚊子”却吃掉了大“骆驼”,创造了海战史上的奇迹。
1967年6月6日,以色列对埃及和叙利亚发动了闪电式的进攻。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以其军事实力过人而耀武扬威,巡弋挑衅,激起了埃及海军的极大愤怒。7月12日,当“埃拉特”号又一次开到塞得港口时,埃及海军当即派出两艘鱼雷艇对其攻击。然而,由于仓促上阵,势单力薄,它们被“埃拉特”号轻易地击沉了。
面对敌舰的侵略,埃及海军没有屈服,复仇火焰反而更高更旺了。一天,当“埃拉特”号再一次出现在距塞得港12海里的海面上时,埃及海军指挥部马上命令别号为“蚊子”的“柯尔马”和“奥萨”号导弹艇出击。“柯尔马”犹如离弦之箭,率先冲出港口迅速接敌,并干净利落地发射了两枚“冥河”导弹。
当时,“埃拉特”号雷达的屏幕上发现了可疑目标,但又很快消失了。这没有引起盛气凌人的以色列海军的高度重视和警觉。10秒钟后,突然一枚“冥河”导弹腾空而至,正好击中了“埃拉特”号的锅炉舱。紧接着,另一艘导弹又命中了机舱。在强烈的爆炸声中,“埃拉特”号顿时失去了机动能力,舰上变成一片火海。在“坟子”号导弹艇攻击后,埃及海军又从港内发出两枚导弹,也正好击中了“埃拉特”舰,这个被誉为“骆驼”的庞然大物最终也被击沉在滚滚的波涛之中。
鱼雷倒戈
海战中实施鱼雷攻击,主要是为了打击敌方目标,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唐格”号潜艇却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击中,沉到了海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44年夏天,美国潜艇采用切断日本运输线的战略,使日本与外界的海上联系越来越困难。一天,美国“唐格”号潜艇从珍珠港出发驶向台湾海峡,奉命去伏击日本运输船队。当发现目标后立即实施鱼雷攻击,双方在海上展开了一场激战。可毕竟运输船不是潜艇的对手。美国潜艇第一次发射两枚鱼雷就命中了目标,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海面上烟雾弥漫,第一艘日本运输船在爆炸中沉没。接着,又是一声巨响,第二次攻击又炸沉一艘日本运输船。一个月过去了,“唐格”号潜艇先后在海上进行了四次伏击,共击沉了日本舰船13艘,立下了赫赫战功。
10月24日晚上,海面上风平浪静,是适合船只航行的大好时机,也正好是“唐格”号出航的第30天,满载着胜利喜悦的官兵们驾驶着潜艇开始返航,一路欢歌和笑语。可在返航途中,突然又遇上一艘日本运输船。这时,“唐格”号上只剩下最后一枚鱼雷了。起初,艇长没打算攻击对方,想留下一枚鱼雷防身自卫。可他继而一想,既然有送上门的“肉包子”,又为何不吃呢?于是,他立即拉响了战斗警报,官兵们迅速跑向战位,潜艇很快浮出海面,对日本运输船发射最后一枚鱼雷。突然,刚刚射出的鱼雷又拐了回来。艇长立即下令潜艇加速并来了个向左急转弯,谁知这枚鱼雷却鬼使神差似的也跟着转弯。只听“哐当”一声,鱼雷正好击中了潜艇的尾部。接着,艇首一翘就渐渐地向海底沉去了。舰桥上9名官兵见势不妙,立即跳海逃生,成了日本兵的俘虏,其他人都随艇下沉喂了鲨鱼。
后来美军才发现,原来是潜艇在长时间实施海上攻击中,鱼雷发射的方向操纵系统出现了故障,正好来了个左转弯。真可谓:“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
运输船不怕鱼雷
1943年8月的一天清晨,当一轮火红的太阳刚刚从海平面上升起的时候,美国潜艇“哈多库克”号艇长刚从睡梦中醒来,突然从潜望镜里发现一个黑点,在海面上一闪一闪不停地移动。根据自己多年的海战经验,艇长初步判断出这是一艘军用舰船,但究竟是一艘什么舰船,一时还弄不清楚。于是,他立即命令向目标靠近,并迅速拉响战斗警报,全艇人员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天色渐渐变亮,那个黑点也渐渐地清晰了,变大了。这时,艇长已经判断出这是一艘日本军用运输船。当时,他就像猎人终于等到了猎物一样兴奋,那股高兴劲就别提了。于是,艇长及时选择战斗航向,要求枪炮兵瞄准日本船的机舱部位,准备发射鱼雷。他决心把日本军用运输船炸沉,以此切断日本海上运输线。
“准备好了没有?”
“报告艇长,准备好了!”
“一、二号发射管请注意,预备——放!”
只见发射,不听声响。两枚鱼雷尽管都从发射管飞出,也看到从海面上破浪而行,正好命中日本运输船。可是,十多分钟过去了,仍旧听不到爆炸声,也看不见火光。这时,艇长急红了眼。于是,他又开始发布命令:“三、四号发射管准备!”
鱼雷怎么会没有命中目标呢?是不是鱼雷从船底下穿过去了?
“好吧,再给你两枚鱼雷,这回叫你吃个舒服!”他一边命令潜艇靠近运输船,一边又要求枪炮兵瞄准目标再次进行攻击。
“预备——放!”一声令下,又有两枚鱼雷像飞剑一样冲向敌船。这回看得清清楚楚,鱼雷正好击中了敌船的后半部,敌船一定会被断成两截。可是,又是十几分钟过去了,仍没有听到爆炸声,也没有看到敌船起火。奇怪,难道这艘日本船上装的有新式武器?难道这艘日本运输船不怕鱼雷?好像从来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舰船呢!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艇长更加恼羞成怒,他接连不断地下令攻击,潜艇上十多枚鱼雷不多久就发射完了,仍然没有把目标消灭,敌船仍然安然无恙地在海面上航行。艇长只好垂头丧气地下令:“返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海战中,鱼雷是专门用来攻击海上目标的,对舰船的攻击力很强,不要说一艘小小的运输船,即使上万吨的舰船,只要命中一两枚鱼雷,就能在水下撕开3米以上的大口子,十之八九会沉没。可这艘日本运输船为什么身中数枚鱼雷却平安无事呢?
这个发生在1943年美国潜艇用鱼雷击不沉日本军用运输船的事件,在当时是个海战之谜,困扰着美国海军。美国海军曾做过各种猜测,有的说是没有击中目标,有的说是日本在船上装有新式武器,还有的说是这艘运输船是艘收雷船,不怕鱼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军队才揭开了谜底。原来第一次攻击就有一枚鱼雷命中,钻进敌船的货舱中;第二次攻击时,又有两枚鱼雷命中目标;第三次攻击时,还有一枚鱼雷命中目标。可是,这四枚鱼雷都像铁棍一样,在敌船上钻了一个洞之后就躺着不动了,一枚也没有爆炸。日本的军用货船也是普普通通的船只,并没什么新式武器,带着四枚鱼雷,堵好漏洞,安全地返航了。那艘美国潜艇带的十多枚鱼雷全是废品,同期生产的这一批鱼雷全不会爆炸。经检验,主要是鱼雷的触发引信出了毛病。这艘日本大型运输船,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的幸运儿。有人曾风趣地说,这简直是海战中的“奇迹”。
水兵裤的由来
见过水兵裤的人都知道,水兵的裤子跟陆军、空军的男兵裤子都不一样,前面不开裆,没有扣子,就像女人的裤子那样不知内情的人一定会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有何讲究呢?要真的想解开这个谜,还得从一段趣事讲起。
1713年的一天晚上,英国军舰“海狼”号紧急出航,急急忙忙地驶往爱丁堡港,航行还不到半个小时,突然跟敌人一支舰队遭遇,立即进入战斗。敌舰队分成两列纵队,形成钳形,用猛烈炮火轰击英国“海狼”号。“海狼”号势单力薄,很快被炮弹击中,冒起了浓烟烈火,接着就开始向海底沉去。全舰38名官兵大多都落水遇难,只活了一个人。
这个水兵叫约翰·卡尔。他为什么能免遭海难呢?原来他身上的那条裤子帮了大忙。卡尔出航前住在女朋友家里,接到紧急出航的通知之后,他迷迷糊糊地起了床,在没有灯光的屋子里穿了一条裤子就走了。奇怪的是,他穿的正是他女朋友的裤子。在军舰下沉时,他迅速跳到海里。当他一头钻进海里时,“呼噜”一声,他身上的裤子正好自己脱掉了,并在裤管里充满了气,卡尔顾不上多想,一把抓住鼓成气泡的裤子,在海上整整漂流了17个小时,终于获救了。
事后,英国海军对这件事进行了调查总结。结果发现其他遇难的水兵,下海后裤子紧贴到肉上,怎么也脱不下来,越来越重,就一个个沉到海里去了。于是,海军部觉得这种女式不开档的裤子,很适合水兵穿着。裤子两边开衩,入水时容易脱离,裤角在垂直入水后容易充气,平时裤腿宽肥,冲刷甲板时也容易半翻到膝盖上。这样,水兵裤就改用这种女式裤了。以后又经过长期发展,一改再改,才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而且各国海军都通用了。从此,这种水兵裤子,成了跟军舰配套的重要组成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