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的学科。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教学时许多教师逐渐意识到了教学不应一味地追求分数,而是应当注重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回归到教学的本质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也符合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从形象思维教学培养的局限性出发,探究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形象思维;培养策略
形象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发展到今天它已经演变出了较多的形式。形象思维一般较为注重感受和体验,这与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直观思维不谋而合。虽然说,数学学习的逻辑性强,但实际上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结论都需要学生先对其进行观察,最后将观察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论证这些数学知识,这种学习方法其实就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帮助。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局限性
1.对数学形象思维的认识存在偏颇
形象思维简单直观,注重的是体验和感受。但是大部分教师对这种思维方式感觉有点繁琐,不常用在数学教学中。因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知识较为抽象,因此,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并不重视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一些较为复杂的思维模式,而形象思维只是低年级的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生进入高年级之后就不再需要这种思维。
2.数学形象思维的训练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尽管新课程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深,但是究其根本而言,教师和学生家长最重视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不太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而是将数学教学变得僵硬无比,学生学习的只是一些死板的公式和定理,缺乏创造性思维,不论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在考试中,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只会“授学生以鱼”。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策略
1.加强直观演示,丰富数学表象的形象思维培养
形象思维注重的是学生的感受,小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教师如果想要学生完全地将注意力集中到黑板上,认真地听教师讲解,是不可能的。然而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却正适合形象思维的培养,相对于枯燥抽象的概念定理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显然更偏向于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数学教学工具,并且尝试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数学知识动起来,使学生可以充分地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认识”这一小节的知识时,就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见到的一些“圆”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让学生试着在不使用圆规的情况下画一个圆,通过这种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2.引导数学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数学联想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教学方式,数学知识的联系性紧密,有一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数学知识,在实际学习中总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常见的联想方式有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三种,教师将联想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相关的知识体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比如,学生在学习“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时,学生会先学习圆柱,再学习圆锥。教师在教学圆锥的知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这两个知识放到一起学习,联想一下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当教师讲到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知识时,学生可能就会豁然开朗,有所发现。
3.发展数学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想象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名词,但是在生活中想象无处不在,可能有教师会疑惑数学知识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何来想象之说。其实,想象可以说是创新的前身,人们通过想象来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或是解决问题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数学教学中想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再造想象,即空间想象力,一类是创造想象,即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著名的数学想象。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想象的运用范围广泛,如“鸡兔同笼”在求解答时,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又如,学习几何知识时,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此外,还有应用题中的一题多解,这些都需要数学想象。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奠定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准备。而且思维的培养,不同于知识的灌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一种思维,还可以将其运用到其他的学习科目上,一举多得,从而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志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4(12).
[2]冯贵军.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J].衛生职业教育,2012(13).
[3]庞社所.小学数学教学初探[A].2016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编辑 王团兰
关键词:小学数学;形象思维;培养策略
形象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发展到今天它已经演变出了较多的形式。形象思维一般较为注重感受和体验,这与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直观思维不谋而合。虽然说,数学学习的逻辑性强,但实际上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结论都需要学生先对其进行观察,最后将观察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论证这些数学知识,这种学习方法其实就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帮助。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局限性
1.对数学形象思维的认识存在偏颇
形象思维简单直观,注重的是体验和感受。但是大部分教师对这种思维方式感觉有点繁琐,不常用在数学教学中。因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知识较为抽象,因此,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并不重视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一些较为复杂的思维模式,而形象思维只是低年级的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生进入高年级之后就不再需要这种思维。
2.数学形象思维的训练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尽管新课程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深,但是究其根本而言,教师和学生家长最重视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不太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而是将数学教学变得僵硬无比,学生学习的只是一些死板的公式和定理,缺乏创造性思维,不论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在考试中,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只会“授学生以鱼”。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策略
1.加强直观演示,丰富数学表象的形象思维培养
形象思维注重的是学生的感受,小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教师如果想要学生完全地将注意力集中到黑板上,认真地听教师讲解,是不可能的。然而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却正适合形象思维的培养,相对于枯燥抽象的概念定理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显然更偏向于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数学教学工具,并且尝试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数学知识动起来,使学生可以充分地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认识”这一小节的知识时,就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见到的一些“圆”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让学生试着在不使用圆规的情况下画一个圆,通过这种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2.引导数学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数学联想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教学方式,数学知识的联系性紧密,有一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数学知识,在实际学习中总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常见的联想方式有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三种,教师将联想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相关的知识体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比如,学生在学习“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时,学生会先学习圆柱,再学习圆锥。教师在教学圆锥的知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这两个知识放到一起学习,联想一下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当教师讲到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知识时,学生可能就会豁然开朗,有所发现。
3.发展数学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想象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名词,但是在生活中想象无处不在,可能有教师会疑惑数学知识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何来想象之说。其实,想象可以说是创新的前身,人们通过想象来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或是解决问题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数学教学中想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再造想象,即空间想象力,一类是创造想象,即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著名的数学想象。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想象的运用范围广泛,如“鸡兔同笼”在求解答时,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又如,学习几何知识时,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此外,还有应用题中的一题多解,这些都需要数学想象。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奠定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准备。而且思维的培养,不同于知识的灌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一种思维,还可以将其运用到其他的学习科目上,一举多得,从而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志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4(12).
[2]冯贵军.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J].衛生职业教育,2012(13).
[3]庞社所.小学数学教学初探[A].2016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