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关键部分,关系到人民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下提出的主张,旨在合理规划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设低碳、文明城市。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旧城区的改造,一直处于待解决中,尽管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是执行效果并不明显。在合理的生态城市规划目标下,全面、有效的实行对旧城区的改造是及其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城市规划 旧城区改造 对策
中图分类号:U4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195-01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象灾害频发,生态文明遭受重创,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资源越来越匮乏。传统的城市发展已经承受不起如此重大的创伤,亟需整改城市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城市发展转型是全球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政策的提出是顺应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近年来,我国一直加大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无论是选取生态文明城市,还是制定发展生态文明城市的相关政策,亦或是宣传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理念,尽可能地把生态文明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而全面提高生态城市规划的水平。
一、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的主要内涵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支持[1]。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不只是和平与发展,更重要的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资源消耗殆尽、环境愈加恶劣,绿色生态成为了众多国家和人民所追求的发展理念。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衍生的。
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以低碳、绿色和生态为发展目标进行的城市建设,旨在打造合理的城市发展脉络,创建生态宜居城市,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高效、长远的发展目标。
旧城区改造是生态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不符合生态城市发展理念的旧城区改造成为现代的生态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直致力于旧城区的改造,以往改造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住宅短缺的问题,现在改造的主要目的则是创建宜居城市。
生态城市规划和舊城区的改造要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要以城市的长远发展为着眼点,为人民建设低碳、绿色、文明的居住环境。
二、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面临的问题
(一)强拆不建设
规划新城市、改造旧城区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有些企业无视法律法规,在执行的时候依然会出现暴力强拆的现象,这样不仅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不利于社会和谐,还会拖慢政策的落实速度。除了企业的蛮横行为外,一些个人也常常阻碍拆迁工作,部分居民不满拆迁赔偿款项,无理取闹阻止正常的拆迁工作,影响旧城区改造的进度。我们常常看到各种拆迁不当的新闻,要么是暴力强拆,要么是以死抗拆。近日,国家信访局公布40件涉农事件,其中八成是征地拆迁,拆迁工作的不顺利阻碍旧城区的改造,大量房屋被拆后,建设速度却迟迟跟不上,强拆不建设是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二)资金、技术投入不足
生态城市规划的旧城区改造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撑[2]。纵观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全貌,显然建设速度缓慢、效果不显著,这是因为在建设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五千年的浩瀚历史,古代建筑作为历史文明的象征应该加以保留,但是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很难完整保留古建筑,导致众多历史遗迹被损坏。河南洛阳老城拆迁案曾轰动一时,洛阳作为古代众多朝代的首都,洛阳老城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这是历史文化的遗留,应该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但是依然逃脱不了被强拆的命运。城市需要发展,但是历史也应该被尊重,我们不能顾此失彼。
(三) 管理不当
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的改造是一个长期、巨大的工程,需要相应合理的制度和体制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在监管的过程中,政府执行力不够,特别是地方政府只顾及经济利益,忽视生态城市建设的长远利益,对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的改造工作不予以重视,缺少相应的管理条例来约束改造工作。城市的改造关乎城市的未来,是一项重大且意义非凡的项目。现如今,城市改造格局千篇一律,如何发挥地方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生态城市是当地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现在,人们经常在大街小巷看到大量正在拆迁或者将要拆迁的房屋,这些房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是却没有相关部门实施监管,显然这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
三、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的主要对策
(一)依法拆迁
法律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的有效手段,用法律保障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不依法办事者予以严惩。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保证改造工作的正常开展;地方政府应该加强监管,防止强拆事件的发生;企业应该以社会利益为优先,坚决履行职责;个人应该积极配合政府工作的进行。将一切工作置于法律的框架中执行,保证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国早有明确的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约束蛮横的拆迁行为[3]。国家可以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和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大力建设旧城区改造项目,企业也应该跟随国家发展的脚步,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工作顺利进行。例如:2014年,云南晋宁因征地引发大规模冲突,导致多人死亡和受伤,之所以出现这样惨痛的事件,主要是在征地过程中没有签过正式的补偿协议,开发商同当地民众的纠纷一直不断,最终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缺少法律的保护,使拆迁改造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二)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国家财政出资补贴相关的改造项目;企业寻找融资渠道,开辟新道路,不要局限于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寻求长线发展;政府可以提供优惠政策,呼吁有能力的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自身的发展情况,加以研究和创新;在社会上号召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积极献策。现在,有些新型的小公司拥有独一无二的创意和想象力,在实现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缺乏资金的支持,我们可以呼吁财力雄厚的企业加大资金的投入用以支持新型的创意和技术革新,两者共同合作、相得益彰,这对于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加大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约束各方行为,肃清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工作中的不利因素。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见其成效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部门和各级政府的通力合作。例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实行逐层逐级监管制度,省级政府监督市级政府、市级政府监督区级政府、区级政府监督乡镇府,上级部门不能放任下级部门胡作非为,应该发挥监督作用,整理不和谐因素,促使各部门各地方政府重视管理的作用。
结束语
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是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人民所期盼的新生活,我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应该不遗余力地予以支持。尽管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配合,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的工作会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种颖.城市更新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和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3,07(12):84-88.
[2]陈谦,陈锦富.回归对既有城区的生态化改造--中国生态城建设的批判[C].第六届城市与景观“U+L新思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09(21):200-207.
[3]熊乐.基于生态导向的城市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研究--以上海市桃浦工业区为例[C].“放飞梦想·美丽上海”上海2040战略专题系列研讨会青年规划师专场会议论文集.2014,08(12):221-232.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城市规划 旧城区改造 对策
中图分类号:U4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195-01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象灾害频发,生态文明遭受重创,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资源越来越匮乏。传统的城市发展已经承受不起如此重大的创伤,亟需整改城市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城市发展转型是全球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政策的提出是顺应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近年来,我国一直加大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无论是选取生态文明城市,还是制定发展生态文明城市的相关政策,亦或是宣传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理念,尽可能地把生态文明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而全面提高生态城市规划的水平。
一、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的主要内涵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支持[1]。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不只是和平与发展,更重要的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资源消耗殆尽、环境愈加恶劣,绿色生态成为了众多国家和人民所追求的发展理念。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衍生的。
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以低碳、绿色和生态为发展目标进行的城市建设,旨在打造合理的城市发展脉络,创建生态宜居城市,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高效、长远的发展目标。
旧城区改造是生态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不符合生态城市发展理念的旧城区改造成为现代的生态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直致力于旧城区的改造,以往改造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住宅短缺的问题,现在改造的主要目的则是创建宜居城市。
生态城市规划和舊城区的改造要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要以城市的长远发展为着眼点,为人民建设低碳、绿色、文明的居住环境。
二、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面临的问题
(一)强拆不建设
规划新城市、改造旧城区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有些企业无视法律法规,在执行的时候依然会出现暴力强拆的现象,这样不仅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不利于社会和谐,还会拖慢政策的落实速度。除了企业的蛮横行为外,一些个人也常常阻碍拆迁工作,部分居民不满拆迁赔偿款项,无理取闹阻止正常的拆迁工作,影响旧城区改造的进度。我们常常看到各种拆迁不当的新闻,要么是暴力强拆,要么是以死抗拆。近日,国家信访局公布40件涉农事件,其中八成是征地拆迁,拆迁工作的不顺利阻碍旧城区的改造,大量房屋被拆后,建设速度却迟迟跟不上,强拆不建设是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二)资金、技术投入不足
生态城市规划的旧城区改造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撑[2]。纵观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全貌,显然建设速度缓慢、效果不显著,这是因为在建设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五千年的浩瀚历史,古代建筑作为历史文明的象征应该加以保留,但是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很难完整保留古建筑,导致众多历史遗迹被损坏。河南洛阳老城拆迁案曾轰动一时,洛阳作为古代众多朝代的首都,洛阳老城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这是历史文化的遗留,应该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但是依然逃脱不了被强拆的命运。城市需要发展,但是历史也应该被尊重,我们不能顾此失彼。
(三) 管理不当
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的改造是一个长期、巨大的工程,需要相应合理的制度和体制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在监管的过程中,政府执行力不够,特别是地方政府只顾及经济利益,忽视生态城市建设的长远利益,对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的改造工作不予以重视,缺少相应的管理条例来约束改造工作。城市的改造关乎城市的未来,是一项重大且意义非凡的项目。现如今,城市改造格局千篇一律,如何发挥地方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生态城市是当地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现在,人们经常在大街小巷看到大量正在拆迁或者将要拆迁的房屋,这些房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是却没有相关部门实施监管,显然这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
三、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的主要对策
(一)依法拆迁
法律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的有效手段,用法律保障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不依法办事者予以严惩。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保证改造工作的正常开展;地方政府应该加强监管,防止强拆事件的发生;企业应该以社会利益为优先,坚决履行职责;个人应该积极配合政府工作的进行。将一切工作置于法律的框架中执行,保证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国早有明确的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约束蛮横的拆迁行为[3]。国家可以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和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大力建设旧城区改造项目,企业也应该跟随国家发展的脚步,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工作顺利进行。例如:2014年,云南晋宁因征地引发大规模冲突,导致多人死亡和受伤,之所以出现这样惨痛的事件,主要是在征地过程中没有签过正式的补偿协议,开发商同当地民众的纠纷一直不断,最终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缺少法律的保护,使拆迁改造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二)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国家财政出资补贴相关的改造项目;企业寻找融资渠道,开辟新道路,不要局限于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寻求长线发展;政府可以提供优惠政策,呼吁有能力的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在技术创新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自身的发展情况,加以研究和创新;在社会上号召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积极献策。现在,有些新型的小公司拥有独一无二的创意和想象力,在实现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缺乏资金的支持,我们可以呼吁财力雄厚的企业加大资金的投入用以支持新型的创意和技术革新,两者共同合作、相得益彰,这对于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加大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约束各方行为,肃清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工作中的不利因素。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见其成效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部门和各级政府的通力合作。例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实行逐层逐级监管制度,省级政府监督市级政府、市级政府监督区级政府、区级政府监督乡镇府,上级部门不能放任下级部门胡作非为,应该发挥监督作用,整理不和谐因素,促使各部门各地方政府重视管理的作用。
结束语
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是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人民所期盼的新生活,我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应该不遗余力地予以支持。尽管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配合,生态城市规划和旧城区改造的工作会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种颖.城市更新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和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3,07(12):84-88.
[2]陈谦,陈锦富.回归对既有城区的生态化改造--中国生态城建设的批判[C].第六届城市与景观“U+L新思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09(21):200-207.
[3]熊乐.基于生态导向的城市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研究--以上海市桃浦工业区为例[C].“放飞梦想·美丽上海”上海2040战略专题系列研讨会青年规划师专场会议论文集.2014,08(12):22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