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北京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大学那时候算起,在北京生活到了第九个年头。似乎从高中毕业离家起,故乡就变成了他乡,就进入了萨义德所说“流放奇异地”的状态。人与家乡、自我与真正归属之间产生了区隔,在这之中,有无法超越的哀伤,有自然而然的思念,但显然还有些别的。
  2012年冬天的一個周五,我和朋友在中关村吃饭。那时候我在上大四,成绩平平,前路茫茫。等位的时候站在天桥上,靠着栏杆呆呆看着周围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底下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路口排成长龙的车流。突然感觉对这个城市的认知有了变化,于我来说好像摸到了一股可见的热腾腾的生气。后来,我留在了这里工作。
  上学的时候很喜欢路边摊。刚上班那会儿,我时常在晚上来到单位附近的地铁口,在一个大叔的小车摊买碗臭豆腐。久而久之也就熟络了,大叔也会谈起和我年龄相仿、在西南某高校上学的儿子,眉宇间透露着骄傲,高兴起来还会再免费送我半碗臭豆腐。我也会掏出一支烟递给大叔,做一个安静的听众,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看着大叔在昏暗的灯泡下眉飞色舞,讲他的儿子让他如何省心,如何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国外交流的机会,锅里的油翻滚着,那是我一天当中听到的最清脆的声响,也是最放松的一刻。我说不清这到底是因为大叔和我的父母年龄相仿,还是因为像我父母一样对他儿子的关心,让我有了天然的亲切感。漂泊在外,物理上的依靠被切断了,但总有些东西让人还能依稀找到旧日的感觉,总有些刹那能够想起旧日的时光。
  那时,感觉似乎一切和读书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周末依然能和同学朋友相聚,与上学时不同的是经济上略微宽裕了些。但是渐渐的,还是发现有些东西变了。大家都变得越来越忙,相聚一次也变得越来越难,直到身边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开始选择离开北京,我才渐渐开始有了一种独自在北京生活的感觉。那段时间闲下来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看话剧,一个人看演出,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看展览,更喜欢一个人在晚上来到路边摊,吃着烤串或是麻辣烫,喝着啤酒。但和上学的时候喜欢和邻桌的人聊聊天不同,更多的时候我总是默默地坐在那里,吃完,结账,然后再一个人默默地离开。
  单位旁边的小区里曾有家山西刀削面馆,店面不大,连门上的招牌都是上家店铺的。周末我常在那儿吃面,坐在窗边,点一碗刀削面,拼一盘凉菜,和店主聊几句。有天,店主问我,据说我们这些小店要被关了,是真的吗,你有什么消息吗?我不以为意地回答了句“不会吧”,就继续低头拨弄着我的面条和凉菜。过了几天,我再去的时候,发现店铺的门真的已经紧闭了。再后来,那里变成了一个社区小公园。
  住处附近有个卖烤冷面的早餐车,我不知道店主的名字,暂且称她为李姐吧,这是她微信的名字。说句实话,李姐的烤冷面没有特别好吃,手艺也有些略带笨拙的生疏,但李姐烤冷面的样子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质朴的专注。同样质朴的是她还跟我谈起早餐车的租金太贵,谈起过往顾客太少收入太少,还有这附近哪里人流多,眉宇间有些焦虑,也有些彷徨。我只是默默地听着,然后在要了一碗烤冷面外还加了几串烤面筋。有的时候下班路过,看到在昏黄的灯光下,她两眼有些呆滞地望着前方,我想,她在想什么呢?是在想今年能赚到多少钱,是想她不在身边的孩子,还是想象这个城市早餐车之外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后来不知为何她的早餐车不见了,改为了一辆简陋的三轮车,打起了“游击战”。但她依然是那个李姐,昏黄的灯光照着她油光的脸颊,很忙碌,有些焦虑,也有些彷徨。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一个个李姐。每天早上,我们精神抖擞地加入了挤在地铁进站口的上班族中的一员。就像一个仪式,昭告着新一天的工作即将到来。早高峰的北京地铁是一幅精彩的油画,有旁若无人引吭高歌的人,有磕碰争吵直到大打出手的人,有不畏艰难把自己挤在人群和车门间的人,有每一站都堵在车门中间死活不肯挪动的人,还有车门外不知道是谁的被踩掉的鞋。有动有静,好不热闹。从踏上地铁的那一刻起,一天就此开始。每天晚上,到进入车厢的那一刻止,似乎就宣告了一天的结束。不管是元气满满,还是一无所获,一天就此结束,回到或温暖或冰冷,或热闹或寂静的住处。如果现在问我们,十年后能成功吗?如果十年不够,二十年呢?我想大家都很难给出答案,也很难说十年后的我们究竟能到达何种高度,比起离开北京会否更加出色,会不会无悔现在的选择。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给了我们微不足道的梦想存在的空间。
  有的时候也会很沮丧很低落。但当你看看写字楼里彻夜亮着的灯,半夜仍在站岗的保安,小店里刚刚下班的人们,路上行色匆匆的人群,和从身边擦身而过的汽车的时候,也许仅仅是因为某处的一点点热气,让内心突然间有了继续前行的力量。我们都是这个偌大的城市中渺小的一员,像蚂蚁一样穿梭在大街小巷,但又坚强地扛起了各自的北京故事,然后又化为一个个像素点,拼贴起了新时代的北京故事。
  文学与历史中,有太多流放者的英雄史、罗曼史、光荣史甚至成功史,都在尽力超越背井离乡的痛苦。当渺小的我们只身来到大城市,站在周遭高楼林立的十字路口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有朝一日自己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不敢想能否成功,不敢想能否立足,也从不敢跟旁人提起可能有些可笑但又坚持的梦想。但总有一些温暖的带有热气的细节和角落,在某一瞬间支撑着我们,宽慰着我们,让我们能够哪怕生活充满苦涩也保持微笑,累过哭过失落过之后还能微笑地面对生活。
  其实在时间渐渐冲刷过后,有很多曾经认为重要的东西都不再重要了,好的坏的,都是风景。微信上曾经有篇很火的文章说,在北京只有生存,没有生活。刚开始觉得有些道理,但想了想,还是觉得并不特别赞同。生活在北京,生活在此处,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煎饼,每一串麻辣烫,不起眼而重要,就像在这里的每一个人一样。北京的风很大,有时候吹过来会很冷,但也很凉爽。
其他文献
在此之前,我从未认真思考过“北漂”这个词,直到某一天凌晨,我在手机上刷着回老家的火车票,突然收到非哥发来的微信,让我看看他写的一篇关于“北漂”的文章,里面提到了我。文章里的故事写得真真假假,像是看别人的故事,也像是看著另一个自己。  也许是对非哥的文章有所感触,忽然想说一说我所看到的、经历的、理解的“北漂”。  刚毕业到北京的时候,一个人到公司报到、体检、找房、搬家,担心被中介骗,电话里听到他的声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火车将经过两夜一天的行程,大年三十清晨抵达S市.rn18号下,是怡菁的位子.买一张车票买到下铺,不是幸运,是刻意为之.怡菁所在城市没有直达S市的火车,怡菁求了在省城工作的大学
本文从民间童话的讲述方式、民间童话母题的运用及乌克兰民间传说元素的注入三方面分析了果戈理的《狄康卡近郊夜话》中的民间文化因素.
(本刊讯特约记者陈亦工)为发展中国和新西兰的友好关系,促进中新文化艺术交流,在中新建交42周年之际,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新中友好协会、新西兰七彩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新
期刊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音乐教师,怎样上好音乐欣赏课,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这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音乐欣赏课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各方面教育都起着重大的作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适逢中法建交50周年,2014年10月16日至30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水墨中国梦——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法国艺术家
期刊
我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阶段,现在川北地区也汇入农耕社会转变为市场经济社会的大潮中,这使得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巴中皮影的生存文化空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巴中皮影戏也经
本刊讯为进一步规范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管理工作,中共北京市委机关由办公厅保密档案处牵头开展的《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表》(以下简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