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情商(EQ)、财商(FQ)、逆商(AQ)”这些新鲜名词悄然在中国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流行开来。一向以分数为目标,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孩子考上名校的家长们又得知了一个新动向:专家预测,21世纪的人才竞争,不仅仅是智商的竞争,更重要的将是情商、财商、逆商的竞争。
家住哈尔滨的妈妈杨芳自从接手了3Q理论的洗礼,又受到网上疯传的一位智慧母亲另辟蹊径花钱让孩子学情商的启发后,决定不走寻常路,不追奥数追情商。为此,两年时间她花费了十余万元,将儿子送去学情商、财商、逆商。可一番折腾下来,杨芳的儿子非但没有成为她期望中的优秀领导人才,却差点患上抑郁症。为此,感情和钱包都很受伤的杨芳心中充满了困惑:为什么学了那么多教育理论,依然培养不了一个“赢在起跑线”的孩子?
标新立异学情商
小博是杨芳年近三十才生下的宝贝儿子,和所有母亲一样,杨芳在他身上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期望。杨芳和丈夫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收入并不高,但为了儿子的将来,她不惜花费大笔的资金在儿子的教育上。可是,让杨芳有些失望的是,儿子的智商很平庸,几年多的培优努力,小博的进步微乎其微。
就在这时,杨芳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消息。安徽有一位母亲,在所有家长都为孩子拼智商而努力奋斗时,另辟蹊径投资数万元每年假期送儿子去广州参加演讲、财商等训练营。她的儿子在一群高商低能的孩子中脱颖而出,从一年级起就在学校中担任各种职务,领导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特别强。
在相关的各种评论中,杨芳第一次听说了“情商”这个词,也惊讶地得知,原来孩子未来能否成功,智商并不是决定因素,最关键的竟然是情商和逆商。美国心理学家曾对约一千名智商超过130的儿童进行了长达30年全面系统的连续跟踪,结果表明:成功者和失败者的最大差异不是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是情商与逆商的差异。(逆商也叫挫折商,是指一个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有专家甚至断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
这些报道让杨芳大受鼓舞,她兴奋地想,智商方面小博肯定是拼不过那些聪明孩子,自己何不趁着大家还没觉醒过来,提前送孩子去学情商,说不定将来能成个CEO呢?
第二天,杨芳领着小博去了一家检测机构进行了EQ检测,结果让她有些失落,小博的EQ并不出众,甚至比平均值还要略低一些。检测机构的专家安慰杨芳说,EQ与IQ不同,是可以通过后来训练进行培养的,并向杨芳推荐了一家据说是目前省内最优秀的情商培训机构。
内心焦虑的杨芳当即就与该机构取得了联系,一名姓叶的培训师热情地接待了她。叶老师的话更加剧了杨芳的紧迫感。她说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用人时也开始注重情商的考核,世界500强企业都将EQ测试作为员工招聘、培训、任命的重要参考标准。在国外,情商教育已被纳入到中小学的教学体系中……
看到杨芳忧心忡忡的样子,叶老师安慰她,现在对小博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培训还不晚,而情商教育不仅能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形成乐观自信的性格特征。一个乐观自信的孩子是不怕失败的,这才是真正能让孩子享用一生的财富!
杨芳听了当即就为小博报了名,并缴纳了三千多元的一期学费。
一波三折好艰难
怀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情,杨芳退掉了一大堆的补习班,将儿子交到了叶老师手中。可是十几堂课上下来,小博的性格似乎没有什么改变,依旧那么内向害羞。
一开始见到叶老师,她还会安慰杨芳,说慢慢来,孩子需要一个接受和改变的过程。可当一期学习快结束时,小博依旧没有起色,焦虑的杨芳再度找叶老师求助,却没想到对方一改之前的热情耐心,向她发起了牢骚。叶老师说小博是全班情商最差的一个,她鼓励小博当众说话,小博死活就是不肯,组织各种活动,别的孩子全都表现踊跃,小博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出声。
“你儿子这么不配合,就算是神仙也没办法呀!”叶老师愤愤地说,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虽然知道被人忽悠了,但杨芳却拿对方没有办法。她这才明白为什么安徽的那位母亲要千里迢迢送孩子去广州学情商了。是的,要学就得找最顶级的机构。
经过多方打听,杨芳联系上了广州的一家口才训练营。课时半个月,学费也不算太贵,只有两千多元。杨芳不想多等,小博刚一放暑假就请假带着他去了广州。娘俩在广州连吃带住加上往返路费,就花去了七千多元。不过杨芳觉得这钱花得值,短短半个月,小博进步非常明显,他变得活泼了,不再害怕当众讲话。虽然说起话来仍旧有些结结巴巴,但较之前的表现已经有了太大的进步。
当听说小博学完第一期就准备回东北时,训练营的老师有些遗憾地表示,小博现在状态非常好,应该趁热打铁,让他继续深入学习,才能有质的飞跃。杨芳听后心动了,带着小博一直在广州呆到暑假快要结束才返回东北。这一个多月,他们花掉了近两万元。代价是小博当着全班同学发表了人生第一次演讲,博得老师的高度赞扬。小博也对自己树立起了信心。
由于将全部重心放在了对儿子情商的培养上,忽视了功课,开学后,小博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退步。班主任老师找杨芳谈话,希望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学习。杨芳嘴上答应着,心中却不以为然。
杨芳热烈期盼着那个能让儿子在学校一鸣惊人的机会。而机会很快就来了。班级进行班干部的重新选举,杨芳非常重视,鼓动儿子踊跃参选,并精心准备了一篇竞选宣言,看着儿子将其背诵得滚瓜烂熟。
然而,小博最后却落选了,原因是老师说小博学习成绩不够好,不适合当表率。
杨芳愤怒极了,老师怎么可以只以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人呢?杨芳找到小博的班主任进行理论,最终只为儿子争取到了一个小组长的职位。 可是,小博的小组长仅仅当了几天,他就主动“辞职”了。杨芳质问儿子为什么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小博却烦躁地对她说,同学们都说他这个小组长来得不正大光明,是他妈妈向老师要来的,所以都取笑他,还不配合他的工作。此后,杨芳多次鼓励儿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小博却因为小组长那件事的打击,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自信荡然无存,说什么也不肯。杨芳拿他没办法,唯有暗自神伤。
学到抑郁终受伤
不过,杨芳并没有因此放弃通过“曲线救国”来让儿子出人头地的想法。她仔细研究安徽妈妈教子的新闻细节,得知对方除了培养孩子口才演讲能力,还送孩子学习财商。据说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以及一生的幸福。那些财商高的人很容易发现和把握赚钱的机会,将来成功的几率会更大。杨芳于是决定,寒假开启对小博财商的培养,说不定将来儿子能成个大富豪呢。
杨芳的首选依旧是广州,千挑万选之下,她选择了一家号称“高端青少年财商训练营”,该训练营与其他财商培训不同的是,旨在培养未来的大企业家。不仅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买卖股票基金等理财游戏,还为他们创造与企业家进行高端对话的机会。不过,该训练营的学费也很惊人,十二天的学费就要两万多元。
让杨芳欣慰的是,小博很喜欢财商训练营的游戏氛围,很快解除了心理的防御融入到新集体中。不过坐在家长团中的杨芳却不是太开心,她发现周围的家长个个财大气粗、非富即贵,自己在一群穿着时尚、珠光宝气的妈妈中间显得有些寒酸。
通过游戏的方式,在学习了大量投资理财知识后,这天,训练营开始了第一次的“淘宝创业模拟训练”。孩子们先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丛林寻宝游戏,每个人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获得了数量不等的一笔创业基金。接下来老师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创业基金来定制一个发展计划,并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创意理念和经营思路。
由于训练营里大多数孩子家里都经营着企业,平时耳濡目染对营销并不陌生,所以个个表现非凡,推销起自己的产品来也头头是道。轮到小博时,他低着头,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在老师的一再鼓励下,他才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想生产的产品是名牌包包。”
“为什么呢?”老师引导他继续说。
“这样妈妈就可以不用背着那些‘B’货出门,怕人家看出来了。”小博认真地回答。
小博的话引起一阵哄堂大笑,家长团里的杨芳感到脸上一阵阵发烧。小博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了话,脸顿时涨得通红,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小博最终没能完成他的创业首秀,虽然老师不断安慰说没关系,但他的情绪一落千丈,此后的表现始终差强人意,就连难得的与企业家面对面的机会都没能好好把握,躲在一群兴奋的小朋友后面,自始至终也没有和企业家说上一句话。
十二天的训练结束时,除了小博,所有小朋友都收获颇丰。杨芳既心疼昂贵的学费,又有些不甘心。她仿佛走火入魔一般,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继续带着儿子奔走于学三商的道路上,换了一家又一家机构,花了一笔又一笔学费。可是,小博非但没有成为杨芳期望的口若悬河的领导者,还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胆小。终于有一天,小博的老师给杨芳打电话,建议她领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因为小博在学校的表现反常,杨芳才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检查的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小博竟已经开始出现抑郁症的征兆了。
经过心理医生的疏导,小博说出了内心的痛楚。自从妈妈迷信上学情商,小博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妈妈还总逼着他在学校多表现自己,可是小博感到的只有自卑。他不喜欢被妈妈和培训班的老师逼着表现自己,而他曾经尝试做出的几次努力都换来同龄人的嘲笑,更让他对此感到了恐惧。可是妈妈非但不能理解他,反而责怪他笨,还抱怨钱打了水漂。
心理医生与杨芳私下进行了详谈,医生告诉杨芳情商是情绪智力,不是花钱买出来的,而是一个需要渐次培养的教育发展过程,并非教育机构的灌输就可实现。或许在培训中孩子确实学会了一些与人相处的技能,但这从严格意义上讲并非情商,而单纯是一种技巧。将成人交往规则搬到孩子中,尽管有时能得到老师的赏识,但可能会和孩子的思维格格不入。而真正的情商不是在虚拟的社会及空间中练就的,而是在实际的尤其是同龄人的交往中慢慢习得,也只有这样情商才真正具有魅力。那种小大人式的情商,不但让人感到异类,还会感到太“俗”。专注于学习,快乐地生活,应是每一个孩子值得拥有的时光。如此强化训练情商剥夺了本该属于孩子的欢乐年华,而练就的情商又会处处制约着孩子本身的天性,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感到很苦很累。说着与年龄不相称的话,做着和年龄不相称的事,孩子的率真荡然无存,童趣也无处觅寻,这无疑是一种莫大悲哀。
杨芳听后很自责,同时又觉得迷茫。她的家庭并不算殷实,如今为小博学“三商”已经花去近十万了,却换来个孩子情感受伤的结果。可如果放任不管,小博的将来该怎么办呢?在育儿这条路上,她赶着儿子追了智商追情商,追了情商追逆商,可到头来,儿子却在逆境里越陷越深。她实在想不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才是真正对儿子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