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字是文化最典型的形象代言人。在英汉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负载词承载着的中国文化的精华和内涵。然而在进行英译的处理时,这些文字却成了翻译的难点与重点,译者在翻译时,首先是考虑翻译的目的,然后采取具体的策略与方法。《醉翁亭记》作为我国经典文集之一,研究其英译的翻译策略有利于中国典籍英译的翻译实践,也更好地顺应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潮。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02
1、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典的外译已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国经典诗歌的翻译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中国古文的外译研究。《醉翁亭记》作为中国散文典籍的代表作之一,自然受到了很多关注。笔者在知网上,以《醉翁亭记》、《醉翁亭记》英译等为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发现国内外对于其英译本研究主要集中在译文评析、译者主体性、美学视角这三方面。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以中外译者Herbert和罗经国的译本为对象,探究文化负载词的汉译。
2、理论介绍
2.1目的论: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中非常重要的翻译理论。它认为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具有特定目的,而翻译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的复杂行为,它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和文化交流理论,实现不同文化与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目的论使得翻译研究不再拘泥于原文中心论,他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的行为。目的论三原则包括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目的原则。
2.2文化负载词:
语言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载体和人类的沟通工具,它各个层面都涉及着文化因素。由于地理、社会、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当这些文化通过词汇来表达时,就称为“文化负载词”。如何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去解决文化差异问题以实现更好的翻译实践变得至关重要。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将根据奈达的文化五因素,对应地将文化负载词分为生态地理文化负载词、物质历史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语言文化负载词。
3、《醉翁亭记》中文化负载词在两个译本中的对比分析
3.1生态地理文化负载词
这类词包括自然环境、地理名称等。在《醉翁亭记》中体现的主要是地名。
例1 环滁皆山也。
H:The district of Ch’u is entirely surrounded by hills.
罗:Chu Zhou is surrounded with mountains.
在这一句中滁州地名,罗经国采用的音译法,符合中文表达习惯。而H译本里则采用西方式的表达方法,两个译本的翻译目的明确,都是为了提高可接受性。
例2 琅琊也。
H:省略。
罗:Langya Mountain.
原文中的琅琊山是一个地名,罗译本采用的是音译加直译法,中国的地理名称大多采用音译,忠实于原文,而H译本则没有译出地名,而是通过丰富句式来表达原文,采用意译和省译的方法。
例3 酿泉也。
H:Wine-Fountain.
罗:Wine-making Spring.
原文中生态地理文化负载词有酿泉。酿泉是指天然的泉水清澈甘甜,可作酿酒之用。对于酿泉的英译,fountain是指這个泉是人为的,用以酿酒之地,而spring则多指天然的泉水,更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3.2物质历史文化负载词
这一类词包括生产生活工具、日常用品等。
原文: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
H::And in the revelry of the banquet hour there is no thought of toil or trouble. Every archer hits his mark, and every player wins his partie.
罗:The joy of the feast lies not in the musical accompaniment of strings or flutes, but in winning the games, such as throwing arrows into the vessel, or chess playing.
这里的物质文化负载词包括丝竹、射、弈。丝竹在中国古代特指的是管弦乐器,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弈是下棋。Herbert译本中并没有直接翻译出来,而是选择了异化的策略,采用丰富的句式和词汇来表达原文的快乐。而罗经国的译本则是全部一一解释了出来,贴合原文。
3.3宗教文化负载词
这一类词是指反映宗教文化或与宗教特色有关的词汇。
原文 山之僧智仙也。
H:A Buddhist priest, called Deathless Wisdom.
罗:Monk Zhixian.
原文中的山之僧智仙,H译本里的priest是西方的惯用表达方法,中国佛教的和尚相当于教堂的牧师,而智仙这个人名则是采用了直译的手法,也是因为他们认为上帝是不死之身,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目标读者的接受需求。罗经国的译本更为广大中国读者接受和理解,用音译法翻译名字,又忠实于原文内容。
3.4 社会文化负载词
社会文化负载词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反映社会风俗习惯与历史文化的词汇,在《醉翁亭记》中体现的社会文化负载词包括官职名称等。 例1太守
H:the Governor
罗:the prefect
太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职官称谓,战国时就开始设置,秦汉时期实行郡县两级制,当时的太守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由于英语国家没有古代中国的这种地方管辖制,H译本的译本符合其英文的表达习惯,经作者查证当代的汉英词典,罗经国的译法是正常的,符合中国接受标准。
例2山行六七里
H:A walk of two or three miles on those hills
罗:Six or seven li up the mountain path
H译本将里这单位词换算成mile,符合西方的表达习惯,译者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以保证达到译文的可接受性的目的,旨在让读者理解;而罗经国译本则是忠实于原文,采用音译法,用汉语拼音来替代。
3.5语言文化负载词
语言文化负载词是指与语言特征相关的词汇。在中国古文里最常见的就是实词、双音节、四字格等。
原文: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H:wine enabled him to enjoy
罗:express it through wine-drinking
寓原是寄托的意思,罗经国的翻译更能表达原文的含义,通过酒来寄托情怀,基本做到了忠实原文,而Herbert译本则只是为了让句式更通顺,并没有完全传达原文的内涵。
4、结论
本文以中外译者翻译的《醉翁亭记》两个英译本为对象,对其中出现的五类文化负载词的汉译进行分析,发现外国译者基本上遵循归化的翻译策略,多从西方原语境出發,目的旨在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而中国译者罗经国在翻译时忠实于原作,主要采用异化的翻译原则,目的是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内涵。然而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是使用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译者还用到了直译、意译、音译和省译等多种方法,这也是为了满足文化交流中的需要。译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目的,在翻译策略上尽量做到充分性和可接受性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卡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译日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曹建辉.《红楼梦》中的文化负載词及其翻译策略探讨口《潮南治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第八期,4页[4]寥七一.《当代西方译理论探素》[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译出版公司,2007.
[6]刘宓庆.《翻译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02
1、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典的外译已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国经典诗歌的翻译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中国古文的外译研究。《醉翁亭记》作为中国散文典籍的代表作之一,自然受到了很多关注。笔者在知网上,以《醉翁亭记》、《醉翁亭记》英译等为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发现国内外对于其英译本研究主要集中在译文评析、译者主体性、美学视角这三方面。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以中外译者Herbert和罗经国的译本为对象,探究文化负载词的汉译。
2、理论介绍
2.1目的论: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中非常重要的翻译理论。它认为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具有特定目的,而翻译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的复杂行为,它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和文化交流理论,实现不同文化与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目的论使得翻译研究不再拘泥于原文中心论,他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的行为。目的论三原则包括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目的原则。
2.2文化负载词:
语言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载体和人类的沟通工具,它各个层面都涉及着文化因素。由于地理、社会、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当这些文化通过词汇来表达时,就称为“文化负载词”。如何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去解决文化差异问题以实现更好的翻译实践变得至关重要。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将根据奈达的文化五因素,对应地将文化负载词分为生态地理文化负载词、物质历史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语言文化负载词。
3、《醉翁亭记》中文化负载词在两个译本中的对比分析
3.1生态地理文化负载词
这类词包括自然环境、地理名称等。在《醉翁亭记》中体现的主要是地名。
例1 环滁皆山也。
H:The district of Ch’u is entirely surrounded by hills.
罗:Chu Zhou is surrounded with mountains.
在这一句中滁州地名,罗经国采用的音译法,符合中文表达习惯。而H译本里则采用西方式的表达方法,两个译本的翻译目的明确,都是为了提高可接受性。
例2 琅琊也。
H:省略。
罗:Langya Mountain.
原文中的琅琊山是一个地名,罗译本采用的是音译加直译法,中国的地理名称大多采用音译,忠实于原文,而H译本则没有译出地名,而是通过丰富句式来表达原文,采用意译和省译的方法。
例3 酿泉也。
H:Wine-Fountain.
罗:Wine-making Spring.
原文中生态地理文化负载词有酿泉。酿泉是指天然的泉水清澈甘甜,可作酿酒之用。对于酿泉的英译,fountain是指這个泉是人为的,用以酿酒之地,而spring则多指天然的泉水,更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3.2物质历史文化负载词
这一类词包括生产生活工具、日常用品等。
原文: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
H::And in the revelry of the banquet hour there is no thought of toil or trouble. Every archer hits his mark, and every player wins his partie.
罗:The joy of the feast lies not in the musical accompaniment of strings or flutes, but in winning the games, such as throwing arrows into the vessel, or chess playing.
这里的物质文化负载词包括丝竹、射、弈。丝竹在中国古代特指的是管弦乐器,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弈是下棋。Herbert译本中并没有直接翻译出来,而是选择了异化的策略,采用丰富的句式和词汇来表达原文的快乐。而罗经国的译本则是全部一一解释了出来,贴合原文。
3.3宗教文化负载词
这一类词是指反映宗教文化或与宗教特色有关的词汇。
原文 山之僧智仙也。
H:A Buddhist priest, called Deathless Wisdom.
罗:Monk Zhixian.
原文中的山之僧智仙,H译本里的priest是西方的惯用表达方法,中国佛教的和尚相当于教堂的牧师,而智仙这个人名则是采用了直译的手法,也是因为他们认为上帝是不死之身,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目标读者的接受需求。罗经国的译本更为广大中国读者接受和理解,用音译法翻译名字,又忠实于原文内容。
3.4 社会文化负载词
社会文化负载词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反映社会风俗习惯与历史文化的词汇,在《醉翁亭记》中体现的社会文化负载词包括官职名称等。 例1太守
H:the Governor
罗:the prefect
太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职官称谓,战国时就开始设置,秦汉时期实行郡县两级制,当时的太守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由于英语国家没有古代中国的这种地方管辖制,H译本的译本符合其英文的表达习惯,经作者查证当代的汉英词典,罗经国的译法是正常的,符合中国接受标准。
例2山行六七里
H:A walk of two or three miles on those hills
罗:Six or seven li up the mountain path
H译本将里这单位词换算成mile,符合西方的表达习惯,译者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以保证达到译文的可接受性的目的,旨在让读者理解;而罗经国译本则是忠实于原文,采用音译法,用汉语拼音来替代。
3.5语言文化负载词
语言文化负载词是指与语言特征相关的词汇。在中国古文里最常见的就是实词、双音节、四字格等。
原文: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H:wine enabled him to enjoy
罗:express it through wine-drinking
寓原是寄托的意思,罗经国的翻译更能表达原文的含义,通过酒来寄托情怀,基本做到了忠实原文,而Herbert译本则只是为了让句式更通顺,并没有完全传达原文的内涵。
4、结论
本文以中外译者翻译的《醉翁亭记》两个英译本为对象,对其中出现的五类文化负载词的汉译进行分析,发现外国译者基本上遵循归化的翻译策略,多从西方原语境出發,目的旨在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而中国译者罗经国在翻译时忠实于原作,主要采用异化的翻译原则,目的是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内涵。然而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是使用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译者还用到了直译、意译、音译和省译等多种方法,这也是为了满足文化交流中的需要。译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目的,在翻译策略上尽量做到充分性和可接受性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卡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译日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曹建辉.《红楼梦》中的文化负載词及其翻译策略探讨口《潮南治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第八期,4页[4]寥七一.《当代西方译理论探素》[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译出版公司,2007.
[6]刘宓庆.《翻译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