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且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激探创”的教学模式是以激发兴趣、激活思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联系实际、创新应用为核心的探究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好“激探创”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激探创”模式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根据学科特点,每个学科也制定出适宜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部分。在教学中渗透落实生物学的核心素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激探创”的教学模式是长沙市教科院副院长孔春生老师多年探究实践的成果,该模式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深入推进生物系课程,实现创新思想、创新课程、创新课堂、创新实验和变革现行教学。“激探创”教学模式具有四个特点:突出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研究创新能力;突出新课程理念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操作性强,便于课堂落实。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激探创”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落实生物学的核心素养。
鱼是一类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由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过渡的动物类群,且在生物圈中分布非常广泛,几乎遍布在所有有水的环境中,鱼与人类的生活关系也非常密切,不仅能成为人类的食物,还可以观赏、监测水环境,甚至渗透在人类的文化中。现笔者将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与“激探创”的模式有机结合,并渗透生物学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激——新闻导入,激发兴趣
利用上课前一周的新闻视频导入新课:2017年9月9日俄罗斯渔民在千岛群岛捕获一条罕见的超大月亮鱼,因为打捞上岸时已经死亡变质,无法销售拍卖,只好拿去喂了熊。据悉,那条月亮鱼重达1100公斤,渔民将其捕获之后,足足用了三天时间,才将其拖上岸。接着,教师可以再向学生展示一些其他不太常见的鱼类的图片,学生会感到非常好奇,并迅速产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热情。此时提问:鱼类的身体结构相对于我们之前学过的动物类群来说有什么特殊结构出现?平时吃鱼如果不小心,可能会被鱼刺卡喉,说明鱼有什么结构?再向学生展示其他的脊椎动物,如青蛙、蛇、家鸽和兔子的骨骼结构模式图,并提问:脊柱对于这些动物有什么作用?
在这一环节通过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难度不大,但是却有意思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产生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观以及进化与适应观,还能让学生对鱼和其他动物的结构进行比较,在其中渗透理性思维,训练学生通过比较与类比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探——动手动脑,合作探究
对于本课的重难点“鱼的主要特征”,采用设计探究活动的模式。
教师先向学生提问,以此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活动前提问:①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②用手摸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③观察鱼的运动,是由哪些身体结构参与完成的,这些结构分别起什么作用?
活动二:观察鱼鳃的结构。实物观察结合视频观察,并利用毛笔等材料进行模拟实验。活动前提问:①鳃的主要部分鳃丝为什么是鲜红色的?②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鱼离开水后很快死亡的原因是什么?③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活动三:提问——鱼在水中是如何进行呼吸的?水从哪里进入,又从哪里流出?然后引导学生用红墨水和滴管探究鱼的呼吸过程。
活动四:提问——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如何用实验证明?提示学生参考教材第24页练习第4小题提供的素材进行小组讨论,设计探究方案,证明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在四个探究活动中,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动眼观察、动手触摸,还要动脑思考,进行自主学习,也要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和讨论。
在进行“探”活动的过程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可以从多方面渗透其中,如通过在活动一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能够让学生理解鱼的外形是与其在水中生活以及游泳的运动方式相适应的,也是其为适应环境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性。活动二中通过观察鳃丝多而细的特点,联想到其中有较多的毛细血管,便于进行高效的气体交换,以此培养了学生分析与综合的理性思维能力,并产生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的观念。通过毛笔的模拟实验,训练了学生类比与模型的理性思维能力。活动三和活动四中,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能够得到非常好的体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观察能力、获取证据或数据的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好地锻炼。同时,生命观念和理性思维等各个方面也都能渗透在其中。
三、创——联系实际、创新应用
首先,提问学生探究活动后实验所用的小鱼该如何处置?引导学生形成生态意识,保护环境,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健康的社会责任和培养学生生态系统的稳态与平衡观。
其次,请学生说出一些自己所知道的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再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更详细地介绍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鱼类生存的现状与水资源受到污染关系密切。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深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能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最后,让学生判断章鱼、鱿鱼、墨鱼、鲍鱼、娃娃鱼、甲鱼、鳄鱼、鲸、海豚等名称中含有鱼或常被人们认为是鱼的生物究竟是不是鱼,说出理由或者其所属的动物类型。再请学生发散思维,说出一些名称中有“鱼”,实际却不是鱼类的动物,或是一些名称中没有鱼,实际却是鱼类的生物。然后,展示海马和海龙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属不属于鱼类,并说明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将会再一次提升,发散思维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懂得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是教师必须长期关注并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渗透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找准着力点,渗透核心素养。 “激探创”的教学模式,正是能够将核心素养高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模式。笔者只是对该模式进行了浅层次的尝试,已经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将核心素养融入常规教学,让学生从课堂中不仅收获知识,还能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 蔡文艺,周坤亮.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苏格兰的经验和启示[J].辽宁教育,2014(7):87-90.
[2] 张 伟.例谈“展示—釋疑—探究”教学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2(10):29-30.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激探创”模式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根据学科特点,每个学科也制定出适宜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部分。在教学中渗透落实生物学的核心素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激探创”的教学模式是长沙市教科院副院长孔春生老师多年探究实践的成果,该模式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深入推进生物系课程,实现创新思想、创新课程、创新课堂、创新实验和变革现行教学。“激探创”教学模式具有四个特点:突出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研究创新能力;突出新课程理念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操作性强,便于课堂落实。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激探创”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落实生物学的核心素养。
鱼是一类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由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过渡的动物类群,且在生物圈中分布非常广泛,几乎遍布在所有有水的环境中,鱼与人类的生活关系也非常密切,不仅能成为人类的食物,还可以观赏、监测水环境,甚至渗透在人类的文化中。现笔者将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与“激探创”的模式有机结合,并渗透生物学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激——新闻导入,激发兴趣
利用上课前一周的新闻视频导入新课:2017年9月9日俄罗斯渔民在千岛群岛捕获一条罕见的超大月亮鱼,因为打捞上岸时已经死亡变质,无法销售拍卖,只好拿去喂了熊。据悉,那条月亮鱼重达1100公斤,渔民将其捕获之后,足足用了三天时间,才将其拖上岸。接着,教师可以再向学生展示一些其他不太常见的鱼类的图片,学生会感到非常好奇,并迅速产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热情。此时提问:鱼类的身体结构相对于我们之前学过的动物类群来说有什么特殊结构出现?平时吃鱼如果不小心,可能会被鱼刺卡喉,说明鱼有什么结构?再向学生展示其他的脊椎动物,如青蛙、蛇、家鸽和兔子的骨骼结构模式图,并提问:脊柱对于这些动物有什么作用?
在这一环节通过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难度不大,但是却有意思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产生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观以及进化与适应观,还能让学生对鱼和其他动物的结构进行比较,在其中渗透理性思维,训练学生通过比较与类比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探——动手动脑,合作探究
对于本课的重难点“鱼的主要特征”,采用设计探究活动的模式。
教师先向学生提问,以此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活动前提问:①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②用手摸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③观察鱼的运动,是由哪些身体结构参与完成的,这些结构分别起什么作用?
活动二:观察鱼鳃的结构。实物观察结合视频观察,并利用毛笔等材料进行模拟实验。活动前提问:①鳃的主要部分鳃丝为什么是鲜红色的?②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鱼离开水后很快死亡的原因是什么?③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活动三:提问——鱼在水中是如何进行呼吸的?水从哪里进入,又从哪里流出?然后引导学生用红墨水和滴管探究鱼的呼吸过程。
活动四:提问——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如何用实验证明?提示学生参考教材第24页练习第4小题提供的素材进行小组讨论,设计探究方案,证明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在四个探究活动中,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动眼观察、动手触摸,还要动脑思考,进行自主学习,也要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和讨论。
在进行“探”活动的过程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可以从多方面渗透其中,如通过在活动一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能够让学生理解鱼的外形是与其在水中生活以及游泳的运动方式相适应的,也是其为适应环境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性。活动二中通过观察鳃丝多而细的特点,联想到其中有较多的毛细血管,便于进行高效的气体交换,以此培养了学生分析与综合的理性思维能力,并产生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的观念。通过毛笔的模拟实验,训练了学生类比与模型的理性思维能力。活动三和活动四中,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能够得到非常好的体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观察能力、获取证据或数据的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好地锻炼。同时,生命观念和理性思维等各个方面也都能渗透在其中。
三、创——联系实际、创新应用
首先,提问学生探究活动后实验所用的小鱼该如何处置?引导学生形成生态意识,保护环境,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健康的社会责任和培养学生生态系统的稳态与平衡观。
其次,请学生说出一些自己所知道的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再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更详细地介绍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鱼类生存的现状与水资源受到污染关系密切。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深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能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最后,让学生判断章鱼、鱿鱼、墨鱼、鲍鱼、娃娃鱼、甲鱼、鳄鱼、鲸、海豚等名称中含有鱼或常被人们认为是鱼的生物究竟是不是鱼,说出理由或者其所属的动物类型。再请学生发散思维,说出一些名称中有“鱼”,实际却不是鱼类的动物,或是一些名称中没有鱼,实际却是鱼类的生物。然后,展示海马和海龙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属不属于鱼类,并说明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将会再一次提升,发散思维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懂得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是教师必须长期关注并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渗透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找准着力点,渗透核心素养。 “激探创”的教学模式,正是能够将核心素养高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模式。笔者只是对该模式进行了浅层次的尝试,已经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将核心素养融入常规教学,让学生从课堂中不仅收获知识,还能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 蔡文艺,周坤亮.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苏格兰的经验和启示[J].辽宁教育,2014(7):87-90.
[2] 张 伟.例谈“展示—釋疑—探究”教学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2(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