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底线思维,坚守职教诚信

来源 :河南教育·职成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a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15晚会开播24年来,揭穿了无数的骗局、陷阱和黑幕,然而,与高调打假一同呈现的却是,造假问题层出不穷,并且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造假的是人,只打假不育人,治标不治本。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仍有很多学校奉行智育为先,重知识、轻育人。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带着孩子往返于各种培训机构,似乎学习成绩好了就可以出人头地,成绩不好就名声扫地。这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其背后暗含的狼性文化、功利主义、等级观念三种思想意识,也造成中等教育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尖子生”走进高中、大学,尽管其中不乏学业和人格素养兼备的优秀苗子,如公交车上夺刀救人的江西宜春高三学生柳艳兵,但“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不在少数;另一部分则被无情淘汰,带着“失败者”的标签走进职业院校、走进社会。作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要给学生心灵世界种下一颗什么样的精神种子,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职业教育的校园里,我们要让学生在成人的前提下成器,掌握一技之长,这应该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价值旨归。面对有些职业院校“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只剩下“授业”的尴尬,我们要想打造诚信生态,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底线思维,让大家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
  底线,本意是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作为一个伦理学术语,是指人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处于困境中,存在多种选择。但无论怎样选择,都应该符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不能伤及无辜。
  从满足人类安全和幸福的角度分析,人们要坚守的“底线”主要有“道德底线”“法律底线”“信仰底线”三种。“道德底线”是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大家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底线,它是人们获得安全感及幸福感的第一道底线。在人人拥有道德底线的社会,大家彼此信任,互相尊重,举止文明,人性之美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和谐发展。“法律底线”是通过立法程序明文规定下来的,它是人们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最坚硬、最刚性的一道底线。当我们受到无理的伤害时,如果道德的大环境不能起作用,那么法律一定要站出来讲话。“信仰底线”是心理健康最原始的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当法律尚不健全,道德、舆论偏离轨道时,人们仍要坚守信仰,信仰改变命运,信仰塑造品格、信仰铸就忠诚。确保这三道底线健全,则国家进步、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对道德楷模的引导示范作用比较重视,却往往忽视“底线教育”。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形成底线意识。马加爵、林森浩这些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就是因为缺乏底线思维,不仅毁掉了自己美好的前程,也让自己和他人的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渊。
  底线就是道德的生命线。从职业道德的角度讲,各行各业都有必须坚守的“底线”。商家不卖假货,会计不做假账,医生不开假药,官员不贪赃枉法。即使是普通百姓,做人做事也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然而,现在各行各业的“底线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假论文、假优质课、假就业等,就是教育行业冲破底线之举。校园造假现象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连学校都有造假现象,国民素质如何提高?道德力量如何彰显?
  作为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职业教育,更要坚守道德底线。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教师,都要秉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操守,时刻提醒自己,不做有损师德之事。育人过程中,无论是政策建构,还是教育管理手段,都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和底线。
  心理学家杨眉指出,“最基本的底线伦理——不以任何理由伤害人,不以正确的理由做错事。”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如果没有这样的“境界”,至少做到不妨碍别人的生存,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就是“底线”。
  愿所有的职业教育工作者都能培养底线思维,坚守职教诚信,还国人一个风清气正的“中国梦”。
  (作者系郑州市卫生学校教师、德育高级讲师)
  (责编 张红延)
其他文献
之所以旧话重提,是因为最近听到这样一种声音: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市场化,交给社会来办。  出现这种声音的缘由,大概有这样几个: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发挥市场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机制提高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把职业教育交给市场来办。二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总是说,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等
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对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迫切要求;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对培育职业教育特色、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河南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也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必须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
2016年9月22日,省教育厅、人社厅、文明办、团省委、省妇联等单位联合发出通知,共同组织开展河南省第十一届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面对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多样化学情,如何贯彻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如何使德育工作更加贴近中职生、更加具有职教特点,怎样让中职生积极参与,并在快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直以来是我们职教人反复探索的重
刚刚过去的2015年可谓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年”。在2014年习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批示、召开了全国职教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国务院决定设立并成功举办了“职业教育活动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开展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教育部就职业教育领域重大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举措。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当今时代,职业教育既被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和热切期待,又承载着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殊要求。但是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地位与待遇问题、职业教育质量标准问题、校企合作问题等之所以未能在轰轰烈烈的职业教育实践中迎刃而解,除文化与观念的影响之外,均与我们的政策与制度设计密切相关。  职业教育政策或制度设计的科学与否,不仅直接决定着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而且直接影响着国家经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在发展普通教育基础上推出的一项重大的教育制度。2014年盛夏,国务院在时隔9年后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拉开了“中国职教升级版”大幕。国务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并明确要求普职比逐步达到1:1。实行春季招生即是在此种情况下由个别地区、个别省份为确保生源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近两年来,春季招生给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带来一
伴随着我国职业与成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2006年1月,《河南教育》(职成教)杂志如同一株幼苗,在中原大地破土而出。在期刊界的百花园中,这株幼苗并不起眼,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园丁们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它历经风雨,茁壮成长。创刊十年来,杂志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二十佳期刊”,也得到了我省乃至全国职成教工作者的赞誉。可以说,《河南教育》(职成教)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作者、读者的智
2011年以来,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逐年提升,15~64岁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比则逐年降低。2017年我国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71.8%,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了11.4%,总抚养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果说"中国特色"是我们所一贯强调的话,那么"世界水平"的要求在职业教
3月21-22日,2017年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6年工作进展,分析"十三五"期间发展形势,部署2017年工作,推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向着